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怎么可能會不抱怨?這分明就是對這個充滿了抱怨的世界里最大的抱怨。
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抱怨的習慣。媽媽正在做飯,突然發(fā)現(xiàn)醬油沒有了,而我正在寫作業(yè),媽媽突然打斷我的思路:“你去買一瓶醬油回來!薄盀槭裁,我爸不是正在那兒看電視!痹谝慌钥措娨暲习郑骸白屇闳,你就快去,別廢話!蔽揖锲鸫笞欤Υ钪觳,十分不情愿的去了,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抱怨,直到回到家里我還在抱怨著,甚至在吃晚飯的時候我還在抱怨著,第二天跑到學校依然和同桌抱怨著,就這樣抱怨成為了我擺脫不了的習慣。說到這個例子,我想說我們抱怨的太多,是因為我們弱小,我們無能為力,我們認為這樣做不公平。媽媽正在做飯,她不可能放下鍋去買醬油,可是爸爸正在閑著,而我不敢反抗的原因是因為爸爸是大人,他的權力比我大,我除了抱怨兩句無能為力,但在當時我們并不認為抱怨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
長大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打醬油這樣的小事是根本不值得抱怨的。我有幾個朋友分別在不同的單位上班,其中有一位是大企業(yè)里的人力資源管理(HR),有一次我們在一起吃飯,他和我講了一件發(fā)生在他身上的真實事情。他們大企業(yè)的辦公室除了老總自己一個辦公室以外,其他人都是坐在一個大的辦公室里,為了好管理,他們人力部一共有六個中層人員,他們六個人并排坐在一起,而部門的總監(jiān)就坐在他們六個的前面,這樣做就是為了監(jiān)督他們更好的工作,總監(jiān)還有另外一個工作就是給他們六個人打分。他們的工作性質就是誰先完成了任務,誰就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我的朋友是一個小菜鳥,他每次總是最后一個完成,所以總監(jiān)就不給他很高的分數(shù),所以到了年底,他只得到了B,在他們公司里如果聯(lián)系兩年評估是B就要面臨著下崗,所以他壓力很大。我們在一起吃飯他一邊吃一邊抱怨著,聽著他抱怨我沒有勸他我還時不時的添油加醋,雖然我沒見過你們總監(jiān),但是我覺得她一定是一個滿臉橫肉的老家伙,為人尖酸刻薄,聽我這么一說,我的那個朋友更加的無休止了,幾乎那頓飯我們沒有別的話題,都圍繞著他的總監(jiān)在進行,吃完飯后回到家我媽媽問我:“你們今天吃的什么?”我居然回答不上來。細細想來,我們從一個朋友的角度上,我們并沒有幫上他,反而是讓他更痛苦,當我們聽到他正在抱怨的`時候不但沒有制止他,而是和他一起抱怨,這樣的結果就是沒有讓朋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是加劇了他對他們總監(jiān)的不滿,加深了矛盾,如果真有一天他失去了工作,來找你幫忙,那時候你們在抱怨總監(jiān)的刻薄是沒有用的了。
再說一件事情是我和我媽媽的事情。好多人羨慕我每天回到家里,就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這一點的確我要比你們幸福很多。但是接下來我要告訴你,我媽媽每天做飯用油不會超過20克,鹽也一樣。她用老年人的做飯養(yǎng)生的標準給我一個大小伙子做飯。每天飯菜清湯寡淡,無色無味。所以我?guī)缀趺刻於荚陲堊郎媳г梗骸皨寢屇憬裉斓柠}又放少了!薄吧俪喳}健康”“媽媽我是年輕人,少吃鹽我會渾身無力,不像你們中年人。”“看誰做飯好吃去認誰當媽”我媽繼續(xù)說:“你趕緊結婚,我可不伺候你了。”接下來老媽就開始無休止的抱怨,這頓飯吃下來,嘴里沒味,心里也沒了滋味了。抱怨有的時候會傳染,就像是在身體里有個開關,你覺得你抱怨的是對的,可是有人比你還委屈。
其實,我們抱怨的話題無外乎就是以上幾種情況,認為不公的事情我們會抱怨,對工作的不滿我們會抱怨,對家庭的瑣事我們會抱怨,一切在沒有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抱怨是無意識的,也就是我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在抱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自己抱怨的真多。抱怨的越多,越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我不敢說讀完這本書,我就不抱怨了,但是有幾點認識:第一,抱怨是一種徒勞。無論我們怎么抱怨都不會改變事態(tài)的發(fā)展,該是你做的一樣都少不了,有時候抱怨還不如痛痛快快的吵一架,這樣起碼心里的是舒服的。如果你沒有勇氣去和你的領導吵架,我建議你也不要在背后竊竊私語的抱怨,那樣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第二,抱怨是對自己的第二次傷害。有些事情看起來很不公平,但實際上也是公平的。因為從你的角度上看,你的天平多少會傾向于自己的一方,但實際上你看不見別人的背后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在其中,就像我的那個朋友,總監(jiān)為什么會給他打很低的分,他工作很拖沓,從來都是最后完成任務,而他總想著如何能投機取巧,卻從未看到別人的努力,這就是他認為的不公平所在,最后他無休止的抱怨是對自己的第二次傷害。第三,抱怨就如同傳染病,他會在空氣中彌漫傳播聽到的人會感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選擇紫手環(huán),一方面是杜絕我們的抱怨,另外一方面也是讓我們在說話前要三思。我們不可能把耳朵閉上,但是我們可以把嘴閉上。即使再愚蠢的人,如果他一言不發(fā),他也是智慧的。
《不抱怨的世界》是改變生活的開始。我們讀這本書不能抱有太功利的心去閱讀,改變自己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養(yǎng)成的抱怨的習慣,我們要使自己沉靜下來,冷靜的想一想,我們到底在抱怨什么,有沒有必要去抱怨,如果真的到了不抱怨不可的地步,我們可以選擇放棄。如果還有理由繼續(xù)堅持,我們就不要找借口,最后我也想對至高在上的領導們說一句話:當我們不再抱怨不公的時候,也懇請領導們不再抱怨我們做的不好,不抱怨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之上。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2
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tài)度,因為它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眾多例子+說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閱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籍相比,我認為這本書最為突出的特點有兩方面:第一,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xiàn)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非常到位;第二,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一直在推崇一個叫“紫手環(huán)”21天不抱怨活動,說將手環(huán)戴在手腕上,發(fā)現(xiàn)自己在抱怨、講閑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重新開始,堅持下去,達到連續(xù)二十一天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這可以使讀者“身體力行”?梢哉f整本書都貫穿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無論是作者對抱怨行為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后者,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其步驟、方式、時間都蘊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里面。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讀過的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淺見與朋友們分享:一、關于抱怨行為的心理分析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溫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huán)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huán)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借口。對此我深有體會,近兩年來,應該說我一直處于情緒起伏大的時期,在生活上,剛剛結婚的我對于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的生活,還只是適應、摸索性階段;在工作上,頻繁變動使我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抱怨,我不斷地向別人述說自己不得志的緣由,不斷地抱怨環(huán)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最終,自己變成了祥林嫂,現(xiàn)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后,我認識到生命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一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的沖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wèi)、退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而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棄熟悉的生活方式,結果我們傾向于害怕成長,害怕因為成長而付出種種代價。二、關于抱怨的行為改變鮑溫認為走出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即無能,毫無所覺即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于用沉默來便于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于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jīng)重塑思維模式,習慣于不愛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鮑溫提出的四個階段是對“改變抱怨行為”整個流程的理論描述,而紫手環(huán)運動則是一種矯正行為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可以說完美的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二者,我個人覺得改變抱怨行為的整個流程可以這樣直白地描述:最初,你是一個慣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終于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無能的人;你發(fā)現(xiàn)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xiàn)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因此,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可以采用紫手環(huán)運動,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于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tài)平和了,行為積極了,你得到很多來自于環(huán)境的正向反饋,例如: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jīng)習慣于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即無意識的無能,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jīng)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讓我明白到應適當?shù)恼{整自己的心態(tài),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馬云說過:“不抱怨的態(tài)度是人生的第一態(tài)度”,非常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著眼于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jīng)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面對生活中的問題,讓自己有“能量”去解決它。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3
最近市場上暢銷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該書的作者威爾·鮑溫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fā)起的“不抱怨”運動,就是想最終實現(xiàn)人們“平和心態(tài)”在自我個性中的生根。
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聽見有人抱怨,不是抱怨職位、待遇、工作的環(huán)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老板過分注重“關系網(wǎng)”,抱怨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它貫穿于人們生活的始終,就像纖維在繩子中無處不在。生活在這種抱怨文化中,我們的想法、感覺、做法常常會因為抱怨、爭吵、吹毛求疵、批評而受到影響。我們難以且不情愿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于自我身上。出現(xiàn)差錯時,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該抱怨誰呢?”
我們真的應對了這么多不公嗎?抱怨讓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進取的'變化嗎?大多數(shù)人都會堅定地回答:沒有。太多的抱怨只是增添了我們無盡的憂愁,只是讓我們更加悲觀地去應對生活。然而,為什么人們總要抱怨?原因也許是:人們只看到了生命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
俗話說的好: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不要抱怨,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正是因為有這些波波折折,才練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生活本來就不會十全十美,相反,起起落落,悲歡離合才是家常便飯。如果能常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你可能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我的人生照樣很精彩。你不能改變容顏,你何不想一想放縱笑容;你不能改變天氣,你何不改變心境。俗話說:風雨之后才見彩虹。人生也是如此,歷經(jīng)磨練往往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發(fā)明家愛迪生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好材料曾做了1000多次實驗,并且都失敗了。有一鄰居嘲笑他:“你怎樣做1000多次實驗都失敗了?”愛迪生說:“我不是發(fā)現(xiàn)了1000多種不適宜做燈絲的材料了嗎?”愛迪生能換個角度看待失敗,深信必須能獲得最適宜的材料,正因為有這自信,所以能不懈努力,最終最終獲得成功。
小時候兄弟姐妹中就屬我的成績最差,哥哥姐姐們都順利地考上了中專走上工作崗位,而我兩次都沒有考上中專,并在第一年的高考中落榜,鄰居們經(jīng)常會拿我和哥哥姐姐們比較。我也曾心灰意冷、抱怨老天爺為什么不給我一個聰明的頭腦?在父母的開導下,我重新回到學校,我從自身找原因,改變學習狀態(tài)和方法,一步一步從抱怨到少抱怨到不抱怨,經(jīng)過一年的刻苦學習,1996年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我沒有因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而松懈,我先后經(jīng)過了企業(yè)法律顧問資格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并在20xx年進入渝水區(qū)檢察院工作,我邊工作邊學習,攻讀了在職法律碩士、經(jīng)過了司法考試、學習駕駛技術,參加各項文體活動,同事們都夸我腦子聰明,學東西快。
在單位我是一名進取心強、扎實肯干的人,在家庭我有一個支持我工作且很有職責感的丈夫,還有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兒,父母也都還健在,我覺得自我挺幸福美滿的。這樣的現(xiàn)狀告訴我,是因為我遵循了書中的許多觀點和理念——“遇到挫折要從容應對,不抱怨、不放棄……只要繼續(xù)努力,就必須會成功”。
回頭看看,其實關鍵不在于命運是否給予我一個聰明的頭腦,而是在于自我是否努力過!恫槐г沟氖澜纭芬粫幸灿∽C了這一觀點,即“無論何事,你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
經(jīng)過這些,我感悟到:抱怨不如改變。
要做到不抱怨,我們首先應當改變我們的心智,我們應當理解現(xiàn)狀,可是不應當安于現(xiàn)狀,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我們能夠改變自我。我們必須認定我們會發(fā)展得更好,會有更完美的明天。
然后,我們就要行動。光想是不能實現(xiàn)“改變”更不能實現(xiàn)“變好”。雖然領導的想法很難猜,可是他們都喜歡忠誠、進取、有才的下屬。我們何不忠誠一點,熱愛我們的工作一點,更多地從團體利益出發(fā),為單位發(fā)展出謀獻策;我們何不勤奮一點,進取一點,有效利用和執(zhí)行各項任務,做好本職崗位的事,力爭上游,進之以猛、持之以恒;我們何不讓我們變得有才,我們需要學習,學習各種理論,學習前人的經(jīng)驗,學習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升值辦法,它能給我們積蓄的資本和能量,等著我們去利用和爆發(fā)。
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要有自信,要朝著既定目標不懈努力,要像大詩人艾青所說的那樣,“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當蠟炬成灰淚始干;即使我們是一根火柴,也應當在關鍵時刻有一絲光亮”。
在此,以《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的觀點和理念提醒自我與大家共勉:一是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我的態(tài)度,不要抱怨;二是改變自我的言語,改變自我的思維;三是只要成為進取改變的模樣,你就能改變世界。每個人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不抱怨才能迎來成功!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4
要一個人“不抱怨”很難,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順遂,發(fā)發(fā)小牢騷、吐吐苦水,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別忘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吸引力法則”,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說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例如:當女人常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好男人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心里種下了一個“不相信有好男人”的因,所以即使遇到了好男人,可能也打從心里懷疑,這樣即使遇到了,也可能會錯過吧;同理,如果多說一些感恩的事,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喜樂之事。這樣,你要選擇抱怨還是不抱怨? 日記這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結尾的一句話: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
很多人每天抱怨東抱怨西,怪物價高、抱怨老板不加薪。不過,現(xiàn)在有一項“不抱怨運動”正在全球八十個國家推行。很簡單,在手上戴上手環(huán),每次抱怨或指正別人就要換手戴,得連續(xù)不抱怨21天才算成功。
有兩件事,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會同意:1.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抱怨。2.我們過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然而,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我們?yōu)楹螘г,我們以為抱怨能帶來什么好處,抱怨是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而我們又要怎樣讓自己和周遭的人停止抱怨,為什么我們過不上我們想要的生活?而這些問題是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及他發(fā)起的“二十一天不抱怨運動”要回答的。
按照韋氏辭典的定義,抱怨有兩重意思: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提出正式的控訴或指責。根據(jù)抱怨對象的不同,抱怨還可分成對自己的抱怨和對他人、外界的抱怨。
鮑溫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fā)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fā)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作者鮑溫現(xiàn)身說法,講述自己13歲參加中學舞會,因害怕邀請女生跳舞,轉而抱怨自己太胖,女生是不會接受他的邀請的,從而引發(fā)同學們的同情并避開了這件害怕的事。自此他犯上了“抱怨上癮癥”,以后的日子,無論是工作上,還是人際關系上的問題,他都歸因于他的體重。
我們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讓自己在互相較之下,顯得更為優(yōu)秀。當我指出你的缺點時,就是在暗示我沒有這樣的缺點,所以我比你優(yōu)秀。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才會吹牛和抱怨。我們自覺不配得到想要的東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推開。在我們的抱怨中,我們也對世界傳遞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訊息,而這么做,也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的加害者。
讓我們把生命看作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一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的沖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wèi)、退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而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棄熟悉的生活方式,結果我們傾向于害怕成長。我們其實是在拒絕、反抗我們的偉大潛能,對這種逃避成長的傾向,馬斯洛命名為“約拿情結”。抱怨是“約拿情結”的體現(xiàn),它源于自我價值感低落,它是安全的,它屬于低能量層次的對話,不會威脅到彼此;通過抱怨,人們逃避生命的拓展、成長與改進。
依據(jù)自身的“抱怨上癮癥”療愈經(jīng)驗,鮑溫總結出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他認為要成為不抱怨的人,就要歷經(jīng)每一個階段,一步都不能省卻。你不可能跳過這些階段,直接達到永續(xù)的改變。
在“無意識的無能”階段,你對自己的抱怨。此階段抱怨就好比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里吐露時,我們會注意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fā)出時,我們卻充耳不聞。
在“有意識的無能”階段,你對自己的抱怨已能有所察覺。你能察覺到周遭及自己的抱怨,你身邊都是一些愛發(fā)牢騷、怨聲載道的人,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時討論的主題往往演變成一場抱怨比賽,討論的語調會變成:“這不算什么,我告訴你。
在這個階段,征求一位“不抱怨的同伴”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事。找一個也在挑戰(zhàn)不抱怨目標的人,彼此鼓勵,互相打氣。找一個能幫你以積極的態(tài)度重塑生活樣貌的人,幫助你去發(fā)掘眼前任何情境中的光明面和良善點。不要把眼前這一刻視為理所當然,這一刻是一去不回、永不再現(xiàn)的。
在“有意識的有能”階段,沉默將更經(jīng)常出現(xiàn)。而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設性,喋喋不休只是在對你周遭的人們發(fā)送一個訊息:你覺得不自在,無法忍受讓沉默來掌控局面。沉默能讓你自省反思、慎選措辭,讓你說出你希望能傳送創(chuàng)造性能量的`言論,而不是任由不安使你發(fā)出又臭又長的抱怨。覺得抱怨是理所當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會在同一個不快樂的出發(fā)點原地打轉。我們的焦點必須要放在我們希望發(fā)生地結果上,而不是我們不要的事情上。如約翰肯尼迪所言“有些人只是看到當前的現(xiàn)狀,然后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則是夢想著未曾出現(xiàn)的景象,然后問為什么不是那樣?”
在“無意識的有能”階段,你已經(jīng)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你已經(jīng)可以“無意識”地達到“有能”狀態(tài)。你會開始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你的態(tài)度,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系。一個在辦公室里散播陽光和喜樂的人,具有黃金般貴重的身價。成為不抱怨的人,將獲得一份最重要的禮物,就是你對他人的影響力。你將活出讓他人效仿的樣子,你將成為領袖,站在最前線開疆拓路,讓其他人追隨。你是人性大洋中的一道漣漪,在世界上引發(fā)著回響。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5
剛開始看書的時候,是因為有個朋友告訴我,看書能夠提高一個女人的內涵及修養(yǎng),所以我想我也應該改變一下現(xiàn)在庸俗的狀況了。
提到《不抱怨的世界》,第一眼看見,說實話沒什么感覺,在我還沒有任何反應的時候它已經(jīng)在我手里了,既然這樣,那就了解了解它好了。
在看完第一節(jié)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有所吸引,但不能說深深的,以前對這種幾百頁都是“講道理”的書,可以說是很排斥,我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哪里吸引了我,讓我有要把它看完的沖動,也許是因為它所講的道理正是自己身上發(fā)生的,所以會對它感興趣。
這本書主要就是鼓勵大家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材米油鹽,反應當代人的生活狀況,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承認自己是個愛抱怨的人,說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的“傳播者”,紫手環(huán)。
作者威爾。鮑溫和大家玩了一個游戲,而這個游戲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環(huán),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大家把紫手環(huán)戴在手上,一旦你發(fā)現(xiàn)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環(huán)從這只手移到另一只手上,一直重復,記錄一天你所移動手環(huán)的次數(shù),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個愛抱怨的人。如果你可以做到堅持21天不抱怨,那么,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這個游戲,告訴你,這是個挑戰(zhàn),不信,你試試。有人問,為什么非得是紫手環(huán),說實話,紫手環(huán)只是這個游戲的象征,其實它沒什么意義,你可以隨便一個手環(huán),甚至是隨便的一個東西,只要在你抱怨的時候可以移動,提醒你的東西都行。當然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沒什么用,那么你就錯了,在你移動紫手環(huán)或其他東西的時候無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應都是覺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這列行為。而時間一久,習慣也就形成了,沒有誰會喜歡滿腹怨言的自己。
現(xiàn)在讓我們用用數(shù)學計算一下,假如每個人平均抱怨20次,乘以中國的13億人口,得出的結果就是中國每天都有26億次抱怨,這只是一天,如果是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年呢?在者如果是全世界呢?要是我們都停止抱怨,那么世上將消失多少怨氣,真是個壯觀的數(shù)字。讓人有點不可思議。
愛抱怨的人是不招人待見的,這個道理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現(xiàn)在我要告訴大家一句拉丁文“Uva Uvam Videndo Varia Fit”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顆葡萄樹看見另一個葡萄樹變色,就會跟著變色。換句話說,也就是一顆葡萄樹會讓另一顆葡萄樹也跟著成熟。這就是所謂的曳引作用,不要小瞧曳引作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果宿舍里有一個人心情不好,那么整個宿舍里都是壓抑的氣氛,你的個人情緒會影響你身邊的每個人,像這樣的人,我們不自覺的就會反感,討厭,誰會喜歡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呢?所以說,抱怨很能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系,你每天拉著的那張臉,會讓別人看著都難受。不要不相信,你試著換位思考一下,[]你喜歡每天都唉聲嘆氣的.人嗎?你喜歡每天都看到沮喪的臉嗎?如果你也不喜歡,那就試著玩玩我們的紫手環(huán)游戲,讓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眼里的“怨婦”。
在者,抱怨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在你不斷發(fā)牢騷的時候,你的身體潛意識就進入一個消極的狀態(tài),整個身體都是死氣沉沉,你覺得你的身體能好在哪?有的人總是每天說自己這疼那疼,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越說它就越疼,而且發(fā)作平率就會越高,現(xiàn)在咱換一下方式,如果說今天我們一天都在干自己最喜歡的事,那么你還會感覺不舒服嗎?說到這里一定會有人說,誰不想每天都干自己喜歡的事,問題是說可以就可以嘛?是,現(xiàn)實的社會不得不讓我們每天為自己不甘做的事而忙碌,但是,這就是你的個人態(tài)度問題,就看看你會不會調整,愿不愿意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了,當然想要調整的話就得先學會不抱怨。
做到不抱怨有四個步驟:
1、無意識的無能
2、有意識的無能
3、有意識的有能
4、無意識的有能
無意識的無能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抱怨,有意識的無能就是知道自己在抱怨,有意識的有能就是知道自己在抱怨,而且懂得去控制自己,而無意識的有能就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jīng)不抱怨了。能坐到最后一步,那么你就會得到快樂證書。
不要總是去批評別人,其實在你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已經(jīng)失去安全感了,因為你自身就是一個弱者,所以你要不斷把自己的不安施加在別人身上,好讓自己變得強勢點,其實,這樣你就錯了,遇到事情的第一步想的是該怎么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怪別人,一味只會追究別人的人,其實他才是最蠢得,他想用別人的過錯來掩飾自己的無能,是件非常可笑的事。
如果我們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給你上的湯已經(jīng)涼了,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很生氣,然后,就會沖服務員喉,讓他給你換掉,這樣一來,那個服務員也會不開心,他要是下班回家在向家人抱怨怎么辦,別忘了上面提到的曳引作用,在者萬一他心稍微狠一下,給你飯里加些不該加的東西怎么辦,但是如果我們溫柔的對服務員說,湯涼了,麻煩幫我重新熱一下。那么以上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了。
《不抱怨的世界》曾獲得美國亞馬遜。臺灣金石堂。誠品書店心靈勵志新書銷售量第一名!暢銷全球80國,1只手環(huán)21天改變600萬人的命運。
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看看這本書,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的。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6
讀書伴我成長、學習使人進步、知識改變命運。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類獲取文化精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是人們認識社會和改造世界必要的學習方式。大量事實證明,有計劃、有目的、堅持不懈的學習教育理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智慧與教育水平,閱讀教育著作已經(jīng)成為許多優(yōu)秀教師迅速成長的有效方法與途徑。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這種特殊的職業(yè)就決定了教師必須把讀書作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每一位教師成為“讀書人”是一種職業(yè)召喚,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因此營造書香校園,教師必須成為學生讀書的楷模。
我院召開了全院教師讀書動員大會,明確提出目標: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營造書香校園;打造學習型教師,提升教師素質。大會由院長做了動員報告,增加了教師的讀書動力和熱情。隨后,宣傳部在全院各系部進行了精心的布置,在教師閱覽室粘貼了“勤乃傳道之本,博乃解惑之源”的鼓勵標語。為了充實圖書館藏書,學院在書店新購買6000余元教育名家的專著和專業(yè)書籍。這些活動,在全校師生中掀起了讀書新高潮。隨著我院宣傳部積極響應學院發(fā)起的關于“書香園。讀書勵志”活動后,我在空閑時間里經(jīng)常去書店打發(fā)時間,無意間看到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隨意翻看了幾頁,覺得還不錯就買了下來。
認認真真把這本書看完之后,感觸頗多。作者在書中詳細介紹了這個極富創(chuàng)意的“不抱怨”活動,也籍著許多故事與建議、提醒、循序漸進地分析、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聲音與渴望。而我也在這些故事的影響下決定參與到這個影響著全世界的運動。
我們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靈魂的統(tǒng)帥,唯一能為你的幸福和人生負責的人,就是自己。
怎么樣才能做到不抱怨呢,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呢?書上寫了有四個步驟——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有能。簡單的理解就是;最初你是一個習慣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的抱怨并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終于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都是和你一樣的愛抱怨的人(有意識的無能);你發(fā)現(xiàn)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xiàn)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你開始有意識的控制自己不抱怨,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你的抱怨少了,心態(tài)平和了,行為積極了,你得到了很多來自于環(huán)境的正面反饋,這些鼓勵使得你不斷強化的選擇不抱怨,慢慢的,形成了不抱怨的習慣,此時不需要意識的控制(無意識的有能)。
威爾·鮑溫在書中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我們知道了抱怨的目的,為什么不直接解決存在問題,以致沒什么讓我們抱怨的,我們該怎么去解決自己的抱怨和面對別人向我們的抱怨呢?怎樣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更有意義呢?
以前,我總在抱怨,抱怨教師工作的艱辛,抱怨身體不適,抱怨生活的壓力等等,一切的不順心的事都會放在心上,掛在嘴邊,為了什么,只博同情和理解?抱怨過后,發(fā)現(xiàn)這些不但不能改變我的處境,而且還傳染著周圍的人,也影響了別人的情緒。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我不應該去抱怨,而是應該去解決問題。當我開始在心里開始關注這件事后,我開始有意識的去注意我的言語,說話前經(jīng)常會考慮我是不是在抱怨,有沒有在抱怨,盡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段時間后,發(fā)覺,自己原來有這么多的事情想去抱怨,我慢慢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減少抱怨,努力的接納自己、確定自我的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漸漸的感受到它慢慢的在改變我的生活。
我是一名教師同時又是班主任,經(jīng)常與學生打交道,并有不少學生向我抱怨,對待學生的抱怨,我先去理解他,設身處地的考慮他的感受,盡自己努力給學生關愛,并在適當?shù)臅r候告訴他其實抱怨只是情緒的發(fā)泄,要重新對自己定位,盡快適應學生的角色,要有好的心態(tài),保持樂觀的情緒對今后學習工作的重要性。并正確的引導他,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馬云說過“不抱怨的態(tài)度是人生的第一態(tài)度”,我要以這樣的態(tài)度去努力工作,去熱愛我的生活和關愛每個學生,因為生活是面鏡子,當你投給她燦爛的笑時,她會回你一個更燦爛的笑容。在校園大力開展讀書活動之際,當校園真正成為書香校園的時候,當我們真正意識到“為新世紀培養(yǎng)讀書人”這一教育的社會責任的時候,我們的學校教育面貌就一定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最后,希望大家做個快樂的讀書人,過好與書相伴的每一天。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7
公司最近發(fā)了本書,要每個項目經(jīng)理看完之后寫一篇1500字的讀后感。所以有了這篇博文。在此,特別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的被鬧鐘叫起,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每天趕擁擠的公交或地鐵,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炎熱的夏天和不夠給力的空調,或許,我們會聽到不計其數(shù)的抱怨,有時候,自己有意無意間,也會是參與者,抱怨上幾句。
可能你會說,“我發(fā)發(fā)牢騷抱怨一下難道還不行嗎?我連這點言論自由都沒有了?”
ok,你當然有權去抱怨,現(xiàn)在的社會,言論還算自由,你當然有權來暢所欲言。
也許在看過《不抱怨的世界》之前,我們都從來不曾去想過,平時發(fā)發(fā)牢騷,隨口抱怨幾句,這種行為,也要加以約束。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史子集中,似乎也從來沒大書特書要約束抱怨。反而有“萬人皆醉我獨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既生瑜何生亮”,這些文豪、名將,他們的事跡文章無不傳誦千秋,但是我們在他們的言語中,似乎也很容易體會到一絲的抱怨,屈原抱怨社會、李白抱怨朝政、周瑜抱怨老天。
抱怨,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面對問題面對結果的能動反映。無意的抱怨,說明你已經(jīng)完完全全習慣于用這種態(tài)度去面對這類問題,可能對你來講,這些事,重復的頻率相當?shù)母撸愕乃季S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條件反射。比如:氣溫太熱,有點吃不消,可能我們會隨口說一句:“要死了,這么熱”!這句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其實就是“抱怨”,怨天太熱。
而有意的抱怨,則可能是你有意識地為了宣泄心中的不滿或不快。比如,早高峰的地鐵車廂里,人多到舉步維艱。也許此時你又會脫口而出“哦,擠死人了!”。這個就是有意識的發(fā)泄心中的不悅。
人,為什么要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把這個問題的答案給我們分析得非常非常的透徹。
人,只有朝前看,才會有快速的進步,你看得越遠,進步的步伐就越快。而抱怨,會使我們有意無意地產(chǎn)生滿足現(xiàn)狀的錯誤意識,而減緩我們前進的步伐,甚至讓我們止步不前或倒退!所以我們要排除抱怨。其實,冷靜地想一想,生活中,真正值得你去抱怨的事情有多少呢?
為了讓我們能清楚的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現(xiàn)在對于“抱怨”這個行為處于什么階段,換言之,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我們離成功還有多遠,所以《不抱怨》的作者把“到達不抱怨的世界”的步驟劃分為四個階段:
無意識的無能à有意識的無能à有意識的有能à無意識的有能
我們無意識的抱怨,這是最初的階段,這個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狀態(tài)。而如果你能無意識的從來不抱怨任何事情,那你就已經(jīng)達到了最高境界。所以,這個世界上,優(yōu)秀的人總是那么少,因為很少人能做到從來不抱怨。
現(xiàn)代人的生活,很累。特別是生活在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每天我們不知道要經(jīng)歷多少事情,腦袋要處理多少信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有些人會整天愁眉苦臉,而有些人卻喜笑顏開的。這就是生活的態(tài)度。我經(jīng)常對別人說這么一句話:過一天,開心地過也是過,不開心地過也是過,都是過這么一天,那何必選擇不開心的呢?又何必有這么多的抱怨呢?
同樣是工作,我相信,沒有一個老板喜歡看到自己的`員工老是抱怨。同樣,我也相信,沒有一個員工喜歡遇到一個老是抱怨的老板!
人就是這樣,大多時候,對一件事情的期望可能會很理想,很完美。而如果換自己去做這件事,可能就會抱怨為什么要求做得這么完美。這是一種無奈的矛盾。
在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深深地覺得,要達到“無意識的有能”這個階段,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說過,“抱怨”與否,這是一種對生活態(tài)度。中國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想改變自己幾十年來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改變自己的思維意識,這個不是一下子能改變的。所以,真的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發(fā)明了這個紫手環(huán)。帶上這個之后,一方面用來時刻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讓別人來監(jiān)督自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將來一片光明。我曾經(jīng)也經(jīng)歷過一段非常曲折的人生,一開始我把很多不順就歸結于父母的干預,但后來想想,抱怨過去真的毫無用處,將來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來我奮力開始學習軟件,才有了今天的小成。
人生中,總是會有一些轉折點,我相信,徹底摒棄“抱怨”之后,我的下一個轉折點就會來到。
目標,沒有抱怨!
一起加油。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8
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常常存在著一定的不滿意和抱怨心理,有的人會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影響到自身的情緒和行為;有的人則深埋心底,卻也同樣為這種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為;而對于相對豁達的人來說,其實也往往存在一種潛意識的抱怨,只是,這種抱怨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美國作家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一書從切身的經(jīng)歷出發(fā),寫出了抱怨的普遍存在,最重要的是也讓我們明白,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我們應當想辦法克服;叵霑械那樾危l(fā)現(xiàn)自己在有的情況下也是存在抱怨的,有時候,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還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影響我們的情緒和生活,但是通過閱讀《不抱怨的世界》,我覺得它像一面心靈的鏡子,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透過這面鏡子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么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我們能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同時它也自我的審視中告訴我們,生活中應當停止抱怨,感恩困苦,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做一個快樂的人。
要停止抱怨,成為一個完全沒有抱怨的人很難,對生活一些不順當、煩心的瑣事發(fā)發(fā)小牢騷看似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也很正常。不過,我們卻忽視了"情緒傳染"的問題。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說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將負面的情緒傳遞給他人,這會激發(fā)起負面情緒接受方的情緒共鳴,最終發(fā)出負面情緒的我們也就會接收到來自其他的負面情緒,同理,相反的如果多說一些感恩、快樂的事,則會為自己引來更多喜樂之事。這樣,你要選擇抱怨還是不抱怨?所以說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先從停止抱怨開始。本書的開始,鮑溫首先教給了我們如何停止抱怨,用"2 天效應"的培養(yǎng)方法改變自己的抱怨習慣,這也是改變我們,成就無怨人生的第一步,那就是要做到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際云卷云舒。"人生的態(tài)度應當是從容不迫,對個人榮辱和職位去留都應當視作花開花落般平常,達到一種心境平和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抱怨行為不僅不能改變實際的惡劣情況,更會增添人們的負面心理,這是一種消耗能量且完全無益的運動。正如仇恨和生氣郁結是用別人的錯誤在懲罰自己一樣,抱怨又何嘗不是在于事無益的懲罰自己。放下抱怨,平靜處理,不僅是對事態(tài)發(fā)展的最佳抉擇,也同樣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一大進程。
在書中我學到的第二點,即是學會感恩,這里的感恩指的`不是對我們好的人或事物,而是感恩困難,感恩苦難。"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 于困境中的我們,或者會覺得困難的難以承受,然而跳脫出來,( )以一種長遠和凌于其上的目光來看待這一切,一切的苦難和困境未嘗不是一種好事,一種磨礪和挑戰(zhàn)。于困苦過后的自身提升是慢慢培養(yǎng)所不能達到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過于順暢通達的人生,未必是一種好事。相反,困難和苦痛也未必是一種壞事,咱們中國古代歷史中也有諸多這樣的例子,
凡成大事者,有大成就者,往往也伴隨著大的苦難,我們未必承受了如他們般的苦難,又有什么理由衍生連他們都沒有的怨懟呢。不僅如此,更也應該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自身,感恩苦難,沒有今日的苦難磨礪,又何來將來的幸福和美。用跳脫出來的眼光觀察這一切,苦難也就不那么難以承受了,反而是值得我們去欣然面對的。感恩困苦,這不僅是一種承受苦難、減少困境所帶來壓力的良好方式,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種人們心境的升華和轉變。無論是生活抑或工作中的不順,當我們不在將眼光著眼于現(xiàn)在所承受的一切,而是以一種長遠和自身完善的目光來看待,那么我們就已經(jīng)到了另外一個境界,也較一般人更容易去承受苦難和理解其意義價值。
總之,通過閱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我覺得收獲良多,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可以試著接納自己,接納困難;抱怨他人的人,可以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愿望。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9
題記: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R雅·安潔羅
亞馬遜購書活動那天我要上班,就提前列好了書單讓爸爸幫我搶購。收到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本位列我書單之外的不速之客——《不抱怨的世界》。我知道是爸爸的一番好意,但我一向不喜歡勵志類的書籍,總覺得這類書都只能給予讀者三分鐘熱度的激勵,并無法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和改變。更何況我依舊自詡樂觀,隨意翻看了幾頁就擱置在一邊。
“謝謝再見,請慢走。呼……”一陣忙碌過后,終于可以喘口氣。把玩著手上的皮筋,突然想起書中倡議的“21天不抱怨運動”。我上班時恰巧有綁根皮筋在手腕上的小習慣,順手就給取散錢的客戶扎上,心想要不就順便挑戰(zhàn)一下?
所謂的“21天不抱怨運動”,是將紫色的橡膠手環(huán)戴在一只手腕上,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抱怨時,就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開始,堅持達到連續(xù)21天不換手。就這樣,我用一根不起眼的皮筋開始了我的不抱怨之旅。
“那個人都填了第五遍的單子了!
“那個喜歡插隊的人又來了!
“又是一群找不著卡記不得密碼的人!
當我開始注意自己是否在抱怨這件事時才發(fā)現(xiàn),那根皮筋可以在一天內被換手那么多次。進行挑戰(zhàn)的同時,我也逐漸看完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以期獲得一些減少換手頻率的方法。在看書和實踐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諸多心得。
我們?yōu)槭裁慈菀妆г梗恳皇菫榱双@得認可。抱怨別人的缺點時,則是在暗示自己沒有這樣的缺點。“他怎么又遲到了”亦在暗示自己從不遲到。從這一角度來說,抱怨就是自夸。二是為了獲取同情和注意力!斑沒開門外面人就等滿了,今天看樣子又會很忙,昨天累了一天還沒緩過來呢!鳖愃频谋г乖谖覀児ぷ髦蟹浅V。這些抱怨其實都是在為自己開脫,工作中出錯都是有原因而應該被諒解的。三是吸引力法則。在另一個人身上注意到這個缺點,是宇宙指引我們在自己身上認出它,并加以修正的一種方式。因此前者所說的“抱怨就是自夸”,亦可能是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抱怨會削減能量,這是我切切實實體會到的。抱怨就像一個“癮”,染上了就很難戒掉,這也正是“21挑戰(zhàn)”難度大的原因。在不斷挑戰(zhàn)和反省的期間,我察覺到一旦某天抱怨情緒多,這一天就會愈加不順。情緒會影響事態(tài)發(fā)展,我想這一點大多數(shù)人肯定都深有體會。也不要再信奉類似“抱怨可以排解情緒”的借口。即便有用,但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當我們靠抱怨去排解情緒,必定會使另一個,甚至另一群人接收這一股負面情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有誰會喜歡被灌輸負能量呢?最后削減的,又轉化成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分罷了。
記得有一回吃晚飯的時候,我抱怨起白天的`工作。因為那天有個老婆婆來存了一堆破破爛爛的零錢,我清點了將近一個小時,微笑和耐心在一次次機器煩人的卡鈔聲中消磨殆盡!跋麓吻f不要來我這里存了,也不知道哪里來的這么破的錢!蔽覍Ω改副г沟。媽媽輕描淡寫地回了我一句:“別人的血汗錢呀!蔽业男呐K好像一瞬間被擊中了,說不出話來。爸爸說我工作以后好像比以前容易抱怨了。我才意識到自己不是在抱怨一些麻煩客戶就是在抱怨規(guī)定中的條條框框。也正因為如此,他借機買了這本書給我,希望我可以在工作中也能像生活中一樣收獲快樂。
“21天不抱怨挑戰(zhàn)”我已經(jīng)進行了一個多月,最長一次不換手記錄僅僅5天。但是逐漸地,在這個挑戰(zhàn)的過程當中,我意識到抱怨一次,換一次手,然后提醒自己下次注意克制情緒,并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就好比面對約束我們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強迫自己去遵守只會越來越反感,理解其防范風險和保護我們的意義,才會使自身的合規(guī)行為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其次,我們就可以辯證地去看待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理解更多的可能性,從而使自己從抱怨中解脫出來。那個一直填錯單子寫不好字的人,小時候念不起書,在外也必定因此吃過不少苦;那人老是插隊,恰恰是我們錯誤的解決方式給了他“可以插隊”的意識;類似丟卡忘密碼的馬虎事兒,我們自身也常常在犯……自身學會理解和不抱怨以后,我似乎也更加能夠理解客戶的抱怨,從而更好地為他們解決問題。
不抱怨的根本方法不是克制,而是理解。這樣的道理,父母從小就教給了我,我卻在剛步入社會的不適應當中迷失忘卻了。這本書,亦或說是這根皮筋,仿佛成了一面鏡子,一面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看到自己沒有外露的內心世界究竟是積極樂觀還是消極低沉。抱怨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變。無論是皮筋還是紫手環(huán),都只是一種象征,一種媒介,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抱怨之前,先自省,是不是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有,則改進,無,則多一分寬容和理解。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0
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向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我一向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tài)度,因為它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空談”,資料無非是眾多例子+說教,不具有必須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也是如此,可是真正閱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籍相比,我認為這本書最為突出的特點有兩方面:第一,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xiàn)做了十分深刻的詮釋,分析十分到位;第二,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一向在推崇一個叫“紫手環(huán)”21天不抱怨活動,說將手環(huán)戴在手腕上,發(fā)現(xiàn)自我在抱怨、講閑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重新開始,堅持下去,到達連續(xù)二十一天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這能夠使讀者“身體力行”。能夠說整本書都貫穿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無論是作者對抱怨行為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后者,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其步驟、方式、時間都蘊含很多的心理學原理在里面。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讀過的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頭就自我的一些淺見與朋友們分享:一、關于抱怨行為的心理分析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溫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huán)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經(jīng)過抱怨環(huán)境來向外界傳遞自我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經(jīng)過抱怨他人來表現(xiàn)自我的優(yōu)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我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善找借口。對此我深有體會,近兩年來,應當說我一向處于情緒起伏大的時期,在生活上,剛剛結婚的我對于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的生活,還只是適應、摸索性階段;在工作上,頻繁變動使我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越來越找不到自我的價值。所以我抱怨,我不斷地向別人述說自我不得志的緣由,不斷地抱怨環(huán)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最終,自我變成了祥林嫂,現(xiàn)實情景卻沒有一點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后,我認識到生命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一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的沖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wèi)、退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而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棄熟悉的生活方式,結果我們傾向于害怕成長,害怕因為成長而付出種種代價。二、關于抱怨的行為改變鮑溫認為走出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我的抱怨即無能,毫無所覺即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我能覺察到自我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于用沉默來便于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于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jīng)重塑思維模式,習慣于不愛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鮑溫提出的四個階段是對“改變抱怨行為”整個流程的理論描述,而紫手環(huán)運動則是一種矯正行為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能夠說完美的.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二者,我個人覺得改變抱怨行為的整個流程能夠這樣直白地描述:最初,你是一個慣于抱怨的人,每一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我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最終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無能的人;你發(fā)現(xiàn)抱怨不僅僅沒有改變你的現(xiàn)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所以,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我不抱怨,能夠采用紫手環(huán)運動,開始用沉默來給自我思考的機會,便于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tài)平和了,行為進取了,你得到很多來自于環(huán)境的正向反饋,例如: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jīng)習慣于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即無意識的無能,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jīng)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忙很大,讓我明白到應適當?shù)恼{整自我的心態(tài),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我、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我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我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堅持進取良好的心態(tài)。馬云說過:“不抱怨的態(tài)度是人生的第一態(tài)度”,十分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著眼于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我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jīng)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可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當進取地走下去,勇敢地應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應對生活中的問題,讓自我有“能量”去解決它。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1
在2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tài)度,因為它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眾多例子+說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為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閱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籍相比,我認為這本書最為突出的特點有兩方面:第一,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為表現(xiàn)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非常到位;第二,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一直在推崇1個叫“紫手環(huán)”21天不抱怨活動,說將手環(huán)戴在手腕上,發(fā)現(xiàn)自己在抱怨、講閑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重新開始,堅持下去,達到連續(xù)二十一天不換手,不抱怨的目標。這可以使讀者“身體力行”。可以說整本書都貫穿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無論是作者對抱怨行為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后者,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認知行為療法,其步驟、方式、時間都蘊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里面。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讀過的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淺見與朋友們分享:一、關于抱怨行為的心理分析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溫看來,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huán)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為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huán)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需要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借口。對此我深有體會,近兩年來,應該說我一直處于情緒起伏大的時期,在生活上,剛剛結婚的我對于2個人、乃至2個家庭的生活,還只是適應、摸索性階段;在工作上,頻繁變動使我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抱怨,我不斷地向別人述說自己不得志的緣由,不斷地抱怨環(huán)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最終,自己變成了祥林嫂,現(xiàn)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甚至更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后,我認識到生命是1個連續(xù)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1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的沖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wèi)、退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1步。而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棄熟悉的生活方式,結果我們傾向于害怕成長,害怕因為成長而付出種種代價。二、關于抱怨的行為改變鮑溫認為走出抱怨的4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即無能,毫無所覺即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于用沉默來便于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于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jīng)重塑思維模式,習慣于不愛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鮑溫提出的4個階段是對“改變抱怨行為”整個流程的理論描述,而紫手環(huán)運動則是1種矯正行為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可以說完美的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二者,我個人覺得改變抱怨行為的整個流程可以這樣直白地描述:最初,你是1個慣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終于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無能的人;你發(fā)現(xiàn)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xiàn)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因此,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可以采用紫手環(huán)運動,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于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tài)平和了,行為積極了,你得到很多來自于環(huán)境的正向反饋,例如: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jīng)習慣于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即無意識的無能,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jīng)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讓我明白到應適當?shù)恼{整自己的心態(tài),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馬云說過:“不抱怨的態(tài)度是人生的第一態(tài)度”,非常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著眼于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為,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jīng)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面對生活中的問題,讓自己有“能量”去解決它。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2
《不抱怨的世界》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勵志書。不過與那些試圖整體重構讀者脾性的同行不同,本書只是希望讓讀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作者威爾·鮑溫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他發(fā)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制的紫手環(huán),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huán)換到另一只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huán)能持續(xù)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按照書中描述,這個過程一般需要4~8個月。順利實現(xiàn)21天“不抱怨”的讀者,基本也就實現(xiàn)了“平和心態(tài)”在自己個性中的生根。
這是一幅美好的“圖景”吧。盡管作者興致高昂的表示已有600萬人參與了這項活動,我卻更相信“免費郵寄紫手環(huán)”是導致參與人數(shù)如此眾多的原因。這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比如北京清晨免費派送大白菜(限一人一棵)的活動總能吸引上千老年人踴躍排隊。所以,假如這紫手環(huán)在工藝裝飾上更為考究的話,吸引6億人填寫申請單也不是難事。
但對于“不抱怨”本身,是有話可講的。人因其出身、財富、機遇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后天差異,要想讓自己在明明查看到此種差異的前提下又保持“不抱怨”是很難的`。本書為倡導此種理念,開出了一些“誘惑”讀者選擇“不抱怨”的藥方。
“你抱怨的事真有那么嚴重嗎”一節(jié)的要義是“抱怨會讓你失去更多!边@是通過一個男子在試圖追捕肇事逃逸人員過程中的省悟展開的。肇事者撞到了男子的獵狗,男子開車緊追,路上突然想到如果在這樣的飆車過程中受傷甚至不治,給家人帶來的傷害遠勝于狗的死亡。由此“那一刻,我稍微平靜了下來,想起我如果在開車時喪命,對桂兒和莉亞而言,就要比金吉爾受傷更難以平撫了。在我和那個駕駛人的距離慢慢拉近時,我也把車速降到了可以控制的程度!
“抱怨疾病,是在消滅健康的能量”一節(jié)則以“樂觀意念能挽回健康”游說讀者。雖然當今的科學研究還很難證實這是否具有合理性,但如下一點應該是對的:即便意念一點也不能挽回健康,但它可以使比如絕癥患者更為快樂的走完余生(我們假定積極或消沉狀態(tài)下余生一樣長)。
純粹的“利誘”未必能讓普通人保持恒心,這正是威爾·鮑溫引入“紫手環(huán)”的原因!白鲜汁h(huán)”并不因為它的“紫色”或“是手環(huán)”而具備任何特殊因素,它只是魚線上的游標而已,起一個提示作用——“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huán)換到另一只手上”——你完全可以換成別的什么,只要它夠醒目且便于脫卸即可。
我并不認為順著聽聞的熱潮而加入“紫手環(huán)”活動就能把人帶入“不抱怨”的境界,這正如讓白領學幾天乞丐不會自動養(yǎng)成樸素那樣!安槐г埂笔莻人充分內省后達到的心靈狀態(tài),它首先要求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比如上面談及的駕車男子就是例證。
在此之上,它又要求一種繼發(fā)的執(zhí)行能力,否則“不抱怨”的理性光芒馬上會被“忍無可忍”等熱血豪邁給壓下去。不妨從另一角度舉例,很多人在公車上有過讓座的欲望,但最后沒能站起來,因為一種“此舉不合群”的心理暗示阻礙了讓座行為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不肯主動舉手也是一樣的原因。克服這種心理恰恰需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特立獨行膽識,而這與上述隨大流申領“紫手環(huán)”或集體裝乞丐活動完全是南轅北轍。
人為什么會抱怨,歸根到底是現(xiàn)實與欲望之間存在差距,因此更高層次的“不抱怨”往往都從淡化欲望著手。比如佛說“寂滅”,道家倡導“無為”就是這樣的意思。當人充分肯定現(xiàn)實,不存在強烈欲望時,抱怨又從何談起呢?是故《莊子》說“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意思是人家叫我是牛,很好,叫我是馬,也好。人把虛榮的欲望去掉了,就不會在乎別人怎么說自己。而到了這種境界,也就不會簡單把“唾面自干”當成懦夫行為了。
本書其實也看到了“紫手環(huán)”的單薄,為此向讀者推薦了一組修習“不抱怨”的心靈階梯:1、無意識的無能;2、有意識的無能;3、有意識的有能;4。無意識的有能。結合上面的例子,想讓座而不敢為即處于第二境界。以紫手環(huán)或“利誘”導致的“不抱怨”屬于第三境界。而最終的目標肯定是將“不抱怨”內化為一種無意識,或說下意識。要達成這樣的境界,必須從了解、克制、淡化自己的欲望入手——這是很難的,當然我猜如威爾·鮑溫先生,一定早能做到對“600萬”信徒的真實進展“不抱怨”了。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3
20xx年,金融海嘯帶給人們的影響還未散去,數(shù)以萬計的人繼續(xù)面臨減薪、失業(yè)甚至破產(chǎn)的危機,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畢業(yè)生們抱怨工作越來越難找,職場人開始抱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收入不如從前……抱怨聲在人們的周圍此起彼伏。美國最偉大、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說:這個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遭逢天災、背叛、致命疾病、裁員、貧富差距、精神焦慮、安全感缺失……都會讓我們抱怨不斷。我們有時候會抱怨困難,是因為把困難當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卻沒有完成的目標。但是,抱怨困難并不會讓問題得以解決,也不會減輕內心的痛苦。我們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圖用汽油來滅火,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消除,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災厄給我們。
于是,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并發(fā)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制的紫手環(huán),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huán)換到另一只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huán)能持續(xù)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huán)用法如下:
1.將手環(huán)戴在一只手腕上。
2.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抱怨、講閑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yǎng)成連續(xù)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閑話的目標為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huán)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huán)移到另一只手上:如果這么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huán),因為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xù)不抱怨手環(huán)不換手。
三周下來,你的行為和思維都會發(fā)生改變,而同一個世界,在你眼中卻呈現(xiàn)為另一面,是美好的那一面。
美好不僅代表著希望,更是一種力量。在歷次經(jīng)濟危機中,美的力量一再被證明是最有效的強心劑。1929 年美國經(jīng)濟危機時,好萊塢電影里嘉寶鮮紅的口紅形象,成為一種時代的宣言,化身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而口紅更是在經(jīng)濟的一派蕭條中逆勢大賣,銷量翻番,因為,越是艱難的時局,美為人們帶來的信心與快樂越顯彌足珍貴。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專家所言,“抱怨帶來輕松和快感,猶如乘舟順流而下,那是因為我們是在順應自己負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欣賞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卻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總走上坡路,情緒也會有高峰和低谷,但是,抱怨一切并不會改變生活的不如意,讀后感《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愿望,讓自己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里抱怨給自己聽。本書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最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愿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的確,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tài)——工作、家庭、人際、天氣、交通……這些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fā)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為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
同時張德芬強調,不抱怨并不是認命,面對不公,完全接受,也不是說不需要發(fā)泄,她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正確理會威爾·鮑溫所提倡“不抱怨”的精神,感受下1本書1只手環(huán)21天改變600萬人命運的魔力。
徐小平激情坦言:“不抱怨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看似簡單卻很有講究的大智慧,它更是一種精神,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這種精神,也匱缺這種精神!彼麥蕚浯魃献鲜汁h(huán)與身邊的朋友一起迎接即將出現(xiàn)的“20xx中國不抱怨年”。
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著許多的內容,
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
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
然而,
當我們過著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
過著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
因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
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
無須抱怨……
21一天不抱怨
體驗對待生活的執(zhí)著態(tài)度
…………
的確,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tài)——工作、家庭、人際、天氣、交通……這些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fā)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為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zhàn)吧!
在美國,不到一個月就有600萬人參加“不抱怨”活動,他們會帶上隨書贈送的紫色手環(huán),“訓練”自己做個不抱怨的人!稌r代周刊》把這次事件看成是“1只手環(huán)21天改變600萬人命運”的神秘事件,F(xiàn)在,“21天不抱怨”風潮蔓延全球80國!督】抵选冯s志社發(fā)起的這次這個活動,為切實幫助讀者改變抱怨的習慣,邀請參與者戴上一個紫手環(huán),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換手,直到它能持續(xù)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
據(jù)說比爾·蓋茨及威爾·鮑溫能做到21天成功,大多數(shù)的人得耗時4至8個月。唐駿用了32天,馮侖用了31天。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之一徐小平坦言,“不抱怨”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看似簡單卻很有講究的大智慧!彼麥蕚浯魃献鲜汁h(huán)與身邊的朋友一起迎接即將出現(xiàn)的“20xx中國不抱怨年”。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4
近來,我們單位領導給我們推薦了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讀該書后,讓我對抱怨有了嶄新的認識,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我的工作和人生規(guī)劃等方面有了極大地指導和幫助意義。下面我就用一直支持著自己走下去的一些話說說吧。
‘認清自己的卑微是你奮進的力量’。不要抱怨別人會在你的背后說閑話。反而要感謝那些說你閑話或絆你腳的人。因為你還不夠優(yōu)秀。感謝她們提前告訴了你讓你早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加強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這里我也提醒那些老是在別人背后說閑話的人:‘要想絆倒別人,首先你自己得足夠優(yōu)秀,否則他將抓住你的弱點,到最后絆倒的是自己’。還有要認清你們彼此間是否系在同一條繩上,否則你自己受到的傷害會更大,后悔莫及,兩敗俱傷。
‘有些東西你在別人的心目中一旦定位,那任憑你怎樣對待或者為她做多少事,她依然如此’。不要抱怨,因為你還不夠優(yōu)秀。換個角度去看風景,用心去對待、去感受,或許會更加美麗,更值得珍惜。用心去做,你將會無怨無悔。
‘執(zhí)著你的追求,你將獲得成功’。在這點上,我做得還好吧。在畢業(yè)后我感覺我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也許是多方面的因素吧。當然我也沒有去抱怨自己的病,只是當時下了一個決心——回家,相信有了好的身體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就這樣我在家呆了一年。當然這個決定也不是憑空敢下的,而是有備而做出的。我在之前查了大量的資料,最終綜合總結出來的一種藥方。在那一年里我確實出現(xiàn)了好些痛苦的.癥狀,我當時感覺我回不來了。期間我也記不清自己有過多少次清晨起來全身酸痛,邁著沉重的步伐慢慢移動著。還有可能是因為藥的副作用吧。我有一次清晨感覺頭暈直吐,讓我臥床一整天,還是自制的豆?jié){吸附毒素,才好起來的。不管有多困難,有多苦,我都堅持走了下來。在家期間也發(fā)生過很多事,我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別人說什么做什么,永遠做自己認為對的打算’。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健康而且也找到了自己現(xiàn)階段感覺還好的工作吧。所以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也是枉然,不管你怎樣對待,它依然存在著。要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生活就這樣,既然活著就一定要好好地活著,永不放棄。
‘把什么看得太重,就得在什么地方付出代價’。抱怨就是把自己的觀點和注意力放在自己都不想要的東西上,談論負面出錯的事。其實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頭,那個東西就會擴大。抱怨的潛在目的是獲取別人的關注和同情以逃避現(xiàn)實中不敢面對的事情。通過抱怨獲得同情和幫助得不償失,因為得到的微乎其微,失去的卻是最寶貴的信心,他人對自己的信心,自己對自己的信心。抱怨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不該放的事上說閑話。不但于事無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浪費我們的時間精力、還會招引來更多的麻煩與不順利。如果我們集中精力于我們自己的能力能夠應對和處理的事上,不在別人的事和上帝都管不了的事上浪費時間、精力,我們的進步一定突飛猛進,我們的面貌一定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一定幸福美滿,這不就是我們想追求的嗎?
‘我們是普通的人,對于我們來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覀兊娜松晌覀兊南敕ㄋ鶆(chuàng)造’。心想事成這句顯然不絕對,但首先要心想事才可能成卻是絕對的。你連想都不敢想、想都沒想過的事怎么可能成就呢。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也只有付出它才會有回報’。別指望別人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來幫你,因為你們彼此誰也不是誰的誰,該自己面對的一定要勇敢面對!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很多關系都是相互的,只要有一方的退出,那么這種關系也將變得不乎存在。所以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認真對待,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當我們和朋友、家人聊天時,常常會說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這里面有苦,也有樂?啵覀兿M玫綄Ψ降陌参亢屯,所抱怨的事物也是我們想實現(xiàn)或想得到的東西。樂,我們希望對方能夠對自己的觀點給予認可,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要想改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斷抱怨,永不滿足的壞習慣,讓我們大家一起不抱怨,懷著積極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并接受它,從今天開始…
說明一點這是幫一個朋友寫的她們單位要寫這個讀后感,我在5月3號答應的所有就幫寫咯亂寫一通呵呵
我也買下啦這本書預計7月1號到。我也希望那天到就當作是自己的禮物吧。等到我真正看過這本書后,會不會感覺自己有多幼稚多無知。當然我自己寫啦上面的一些是不是也在抱怨呢?我也不知道。也沒必要知道。哈哈,傻傻的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15
這個世界有太多人在抱怨,工作太忙,任務多,壓力大,消費高,家庭壓力大,生活環(huán)境差,PM2.5,或是感冒發(fā)燒,陰天下雨,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命不好,似乎借此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并獲得他人的同情,抱怨不僅僅發(fā)生在某個人身上,也不單單是一個國家的人,抱怨似乎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本書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教你直面這個天天在發(fā)生的問題,讓你意識到自己原來也不知不覺地在抱怨,原來身邊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抱怨。書中推行的紫手環(huán)行動,是為了幫助你自己認識到你在不知不覺中的抱怨,抱怨的頻率,每次抱怨都把紫手環(huán)換到另外一只手上,換的過程意識到自己是在抱怨,從而逐漸降低抱怨頻率。
要消除抱怨,首先看看什么是抱怨?人為什么會抱怨?
向可以幫助你改善環(huán)境的人提出意見,就不是抱怨;如果你是對著自己或其他無關之人責難或悲嘆當前的狀況,那就是抱怨。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頭,所談論的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如果抱怨天氣熱,天氣會熱得讓你無法平靜下來;如果抱怨工作多,你會感覺工作永遠也做不完;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xiàn),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頭,那個東西就會擴大。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不想做的事件,如上學,上班。
書中提到“心身癥”這個名詞,心身癥主要是患者的心理運作過程,而非生理因素所引發(fā)。很多疾病是病人自己創(chuàng)造的,根據(jù)醫(yī)生估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為生病”造成的結果,醫(yī)生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診療這樣的病人-他們生病的原因其實都有其心理根源。報告顯示,有一半的癌癥病人是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癥后嚇死的.。醫(yī)生如果告訴病人,有一種藥很可能治愈他們的疾病,這種藥對這些病人發(fā)揮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藥方,卻沒有收到這項訊息的病人大了許多。
抱怨有用么?當你抱怨天氣太熱,太冷,空氣太差,天氣就會如你所愿了么?
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丟出負面的說詞,讓你的身體聽見,這種負面的說詞反而會烙下印記,而你的想法也會將這股能力導入體內,引發(fā)更多的健康挑戰(zhàn),所以抱怨疾病并不會縮短生病的時間,也不會降低疾病的嚴重性,反而可能是企圖用汽油來滅火。抱怨健康的人沒有變得更健康。不滿只是開端,卻不能成為結果。當你抱怨某種狀況,或許可以吸引其他人跟著你嘀咕,抱怨,卻發(fā)揮不了多少作用。
抱怨的結果是什么?抱怨是人的惰性的反應,當一個人抱怨時也就代表他放棄主動改變現(xiàn)狀,放棄了在這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社會中拼搏的信念。抱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將人們困于問題當中,使得他們沉浸在失意,沮喪中,無力自拔。越抱怨,越不滿,心情越差,生活質量越差。
抱怨不止發(fā)生在個體當中,抱怨還會傳染,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別人,還會影響他人的情緒。健康的溝通是:直接找那個和你發(fā)生問題的人談,而且只跟那個人談。和另一個人談就是抱怨,這會形成三角問題,也會繼續(xù)制造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不要克制壓抑,不要悶在心理,只要確定你是在陳述事實,而不是讓你話隱含著“你竟敢這樣對我?”等負面意義就好。
所以當你處于集體當中的時候,首先要停止自己抱怨,其次要遠離抱怨的人,不讓負能量附身,如果你夠mental strong,試著影響他人吧,了解抱怨的原因,帶他們遠離抱怨的深淵。幫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過著不抱怨的生活,成為不抱怨的榜樣。
。在此我要分享我的親身感受①學習正確的表達抱怨;②學會表達抱怨后,再試著中斷自己的抱怨;③享受輕盈的心靈。所以紫手環(huán)其實只是一個精神力量的載體,它本身承載著控制自我情緒的魔力,從而警示帶著紫手環(huán)的人拒絕抱怨、拒絕負面情緒,其實最終是否能不抱怨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帶著紫手環(huán),不一定就能拒絕抱怨,其實我們自己才是真正的“紫手環(huán)”,只要我們愿意、只要我們想不抱怨,我們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抱怨。終結抱怨、改變一生。生活中我們要感恩,我可以走路,我有可愛的家庭,有好朋友,好工作。我必須要把精力重新投注在感恩上。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fā)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
【不抱怨的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不抱怨的世界?12-17
不抱怨的世界作文12-03
《不抱怨的世界》閱讀心得10-12
不抱怨世界讀書筆記01-18
不抱怨的世界閱讀心得范文01-13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02-10
不抱怨的世界閱讀心得精華09-19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12-10
《不抱怨的世界》閱讀心得6篇02-20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精選20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