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仡欁约浩綍r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催^《論語》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背姓J現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tài)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2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讀書無用”那個年代,當時的大街小巷、機關、學校無處不見“打倒孔丘”的標語,但對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來有機會讀到《論語》,卻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讀,對其中精深遠遂的思想未能體味,更對那些個“之乎者也”提不起興趣而束之高閣。直到看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老師以其清新流暢的風格,散文般和緩優(yōu)美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為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語》解讀后,我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時間靜心閱讀了這本書,讀后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有一種心靈的觸動。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錄?鬃拥娜寮宜枷,備受歷朝歷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響著中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就是在物欲橫流、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仍然閃爍著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樸素平和、謙虛賢達,博學睿智,平易近人,時時為我們傳遞著一種博大、仁愛和快樂。于丹老師用其獨到的眼光和快樂的感悟解讀《論語》中深刻而又廣博的人生哲理,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心得,如“《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老師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溫暖的、快樂的生活?秘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于丹老師講了個小故事:同為花崗巖,臺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蓖ㄟ^這個故事,我把內心的安寧理解為:平和。以樂觀向上、閑適超逸的性情融入環(huán)境;主動積極、坦蕩曠達的胸襟投入工作;快樂愉悅、真實自然的心情擁抱生活,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充滿陽光、自信,生命就會快樂豁達許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去尋求內心的安寧。當然,要達到孔圣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師所說的那種和緩、從容談何容易,必須經歷千錘百煉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斷地“修身養(yǎng)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內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讓我們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讓心靈找到歸宿地與棲息地。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泵鎸Α斑@樣浮躁、競爭又這么激烈”的當今時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我們應該向內尋求心靈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生的缺憾與苦難,“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心情和態(tài)度”、“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并且順應”。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種種溝溝坎坎,有如行駛在海上的船,一定會遇到風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確面對,學會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應該是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心態(tài)去彌補、去看待。沒完沒了地糾纏其中,一遍遍地呼天號地,一股腦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于事無補。該放下時且放下,就像老和尚與小和尚的故事,換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就會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寬容,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于丹<論語>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沒有尋章摘句,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從教條到教條、從書本到書本的搬家,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將孔子從圣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凡人,把閃爍著真理光芒的樸素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傳遞給人們一種溫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長。雖然對于丹老師的觀點不能百分之百的認同,但讀后讓人豁然開朗,淡然微笑,還讓人掩卷而思,浮想聯(lián)翩,真可謂服了一劑“心靈雞湯”。
最后借用于丹老師的一句話為結束語:“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3
我要跟大家品談的是一道心靈雞湯。讀過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的朋友們,或許都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感覺,我也不例外。想想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地認真工作著,面對繁忙的工作,更多的時候,早已把煩躁變成無奈,把無奈變成習慣,總是多了幾分負重,少了幾分快樂,因而也經常把“郁悶”當作自己的口頭禪。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一本《于丹論語心得》,竟然讓我感覺自己豁然開朗,雖不能說是大徹大悟,但也深深觸動心靈。我的心似乎能更柔和些,平靜些,包容些,仁愛些。
我原本是不喜歡《論語》的,更準確地說是我不喜歡那咿咿呀呀的“之乎者也”。還記得上中學那會兒,老師給我們講解論語的開篇“學而第一”時,我就表現了厭煩情緒。那時,我就在想,孔圣人早已死了兩千多年了,兩千多年前的人類,別說區(qū)區(qū)幾句話,即使再精華的東西,也會被幾千年的歷史車輪碾的灰飛煙滅,我就不信他還能在幾千年前指導影響現代的人類社會?于現在想來,是非常羞愧的,緣于我對文化的理解,對個人的修養(yǎng),以及對學習的態(tài)度。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她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yǎng)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這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鬃記]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靈。她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就像易中天老師在該書序言中所寫“實際上,真正偉大的思想決不會是只適用于一時一地一人,它們總是具有普遍性。”我想這也就是孔老夫子為什么能在幾千年后仍然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原因吧!
書中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勵志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人人都希望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認為,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追蜃咏探o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您內心的安寧。
書中談到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夸獎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艱苦的`生活對于別人來說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自得其樂,于丹老師說,顏回真正令人佩服的,并不是它能忍受貧困,而是他的生活態(tài)度,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柏毝鴺罚欢枚Y者”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這是于丹老師品位的另一心語。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在家看《濟公新傳》,濟公在途中遇到一位晴天、雨天,天天都哭哭啼啼的老婆婆,便上前搭問原因。原來老婆婆有兩個女婿,一個是賣雨傘的,一個是賣鞋的,晴天時,老婆婆擔心賣雨傘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傷心哭泣;雨天時,老婆婆又擔心賣鞋的女婿沒了生意,賺不到錢,也傷心哭泣。道濟師傅開導她說:“你為什么不換個角度想一想呢?如果你想晴天的時候,賣鞋的女婿來了生意,賺到了錢;雨天的時候,賣傘的女婿又來了生意,賺到了錢,你是不是應該為他們高興才對呀?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讓老婆婆喜笑顏開。快樂如此簡單,活佛如此渡人,讓我釋然之后想到了更多。
工作中,把個人的無名火撒向無數人,把上班的無名火帶到下班,把單位的無名火帶給老公,這是我常干的事兒,我想也是大多數人常有的事。我們顛倒了生活的本質,之所以工作,正是為了更快樂的生活。有人問佛主:什么是佛?佛主說“無憂是佛”?鞓返纳罹褪侨松哪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上班時盡心,下班時開心,我們就會在平衡中快樂地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那份安寧。
如果說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那么于丹的《論語心得》,章章都會散發(fā)濃香。讀罷之后所感悟到的,絕不僅僅是寫下的這些,寫下的也好,未寫的也罷,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愿我們都能為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找到一個出路,我想,這也是作者的初衷吧!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4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于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復雜社會下處于“心靈沖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于《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初中的時候,什么《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里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圣賢為什么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
于丹教授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保,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后給予的精辟闡釋表示喝彩!
對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于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說,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里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5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并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tǒng)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圣賢之間的距離。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队诘ぁ凑撜Z〉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這天,因為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tài)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好處,做一個真正好處上的人?《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好處,做一個有好處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用心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yè)、安于本職,獻于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職責,又要對他人負職責!队诘ぁ凑撜Z〉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F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夠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能夠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就應有理想。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潛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潛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透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明白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后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鬃诱f:“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能夠透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并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必須是有效率、有好處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fā)的。透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并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tài)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6
《于丹論語心得》透過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六個篇章,以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以此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讀這一本書,進一步增加了對《論語》的了解,同時也很好地啟發(fā)了心靈,幫忙我們沖破世俗的、利益的、外在的束縛,找到人生本該追求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價值所在,透過心靈的釋放,讓我們智慧地、快樂地、幸福地生活。下面我就講兩點體會。
一、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書中講到對子貢問政一段的解讀,子貢問政原文是這樣的,子貢問孔子一個國家安定平穩(wěn)需要什么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夠的糧食、強大的軍隊、人民對國家的信仰。子貢又問:必須要從三者中去掉兩樣呢,孔子的回答是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于丹對此的解讀是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誰不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沒有信仰以后的崩潰和渙散。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必須讓大家都過上一種物質禮貌上的發(fā)達生活,他僅僅是一個標志,真正來自于內心的那種安定和對于一種政權的認可,這些都是來源于信仰,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其實,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之無限之大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在中國,以前因為有共產黨人信仰,才取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在美國,因為有自由主義、民主主義信仰,讓我們看到了美國人以其獨立、理性成就了世界第一大國;在日本,撇開愛國主義情懷,武士道精神不得不令人佩服。然而當前,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危機是信仰危機。官員腐敗、政府執(zhí)法不嚴、商人金錢至上等等社會風氣的背后體現的都是信仰的缺失。從大的方面來講,一個國家想要強大,民眾務必有一致的、向上的信仰。正如于丹所說,成功的政治來自民眾內心對政權的認可,民眾信仰的樹立需要政府威信的樹立。在我看來,政府威信的樹立最核心的是從執(zhí)政黨隊伍抓起,也就是我們的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只有這兩支隊伍在思想上、行動上高度純潔了,民眾才會對黨、對政府產生敬畏之心,進而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與政府持續(xù)一致格調,構成一股力量,實現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乃至整個國力的提升。從小的方面來講,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這個人要么無所追求,殘喘于世,要么無所畏懼,無惡不作。因此,做一個有信仰的人,于己于社會都十分必要。如何做一個有信仰的人我們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往哪里去"、"我和別人以及這個世界有什么關系
"也就是要對自我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自我與他人之間有一個清晰的界限,要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選取一條貼合自己人生的道路去努力,并且在努力的過程中,相信世界是有規(guī)則和邏輯的,能夠關心疾苦,謹慎生活,有所敬畏,有所求,有所不求,從而讓我們的人性更有深度,讓心靈更有高度。
二、做一個獨立的人
于丹在論語心得一書中寫到這么一段話,是一個英國心理學的一個女博士寫的一本書中的一段話:她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的目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越早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分離得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對此解讀,距離和獨立是一種人格的尊重,《論語》里面的仁愛之心也正是教給大家應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尊重每一個人,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看了這段話后,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孩子的培養(yǎng)問題。前面女博士講的話雖然是典型的西方家長教育理念,與我們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但我個人十分認同。我爸是某某等"拼爹"鬧劇的上演正是中國"溫室花朵式"教育最好的反面教材,"拼爹"兩字足以體現中國家長對子女的庇護、溺愛、縱容。還有一句俗話說"富但是三代",為什么說富但是三代因為富人家庭往往以溺愛代替了對孩子獨立精神的教育。從長遠來看,拼爹的人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無法立足,隨時都有被社會淘汰的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尤其是今后我們的社會將會處于"421"時代,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一個孩子,孩子獨立精神的培養(yǎng)問題十分必要,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將會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對于父母來說,必須要摒棄將來孩子靠"拼爹"的思想,而是要有一種有種"拼孩子"的思想,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不靠給、不靠等、不靠幫的思想,讓孩子學會物質上獨立,精神上獨立。
有句話說"參差百態(tài)方為美",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堅持獨立觀察和發(fā)現,社會就會擁有更多健全的人格,社會才更加充滿活力。作為一個單位人,需要培養(yǎng)獨立思考,獨立決定,獨立工作的潛力。具體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要懂得向內審視。人的眼睛有兩種功能。一是無限廣闊地向外看,拓寬視野,獵取知識;另一種功能則是無限深刻地向內看,反思自我,整裝待發(fā)。培養(yǎng)獨立思想需要我們用好第二種功能,懂得看清自己,既要找到自我的閃光之處,也要找到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見賢思齊,見庸自省,才能擺正位置,調整心態(tài),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要懂得各司其職?鬃诱f過"不在其為,不謀其政",于丹給這句話的注解是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工作中,每個人都就應各司其職,承擔職責,不能寄期望于上級領導或同事幫忙,正如馬云說的小鬼也要學會當家,職務再小,分工再少,也要做好本職崗位工作,學會獨立完成任務,這樣不僅僅有助于培養(yǎng)個人工作潛力,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當然,各司其職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兩碼事,有些工作仍然需要理解、溝通與互助。醫(yī)院兩個實習生的故事。第三要懂得博采眾長。人格獨立不代表固步自封,唯我獨優(yōu),獨斷專行。我們既
要堅持自我的觀點,也要尊重別人的觀點,做到放眼世界,博采眾長,揚長避短,這樣更有助于獨立精神的提升與完善。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7
學習于丹的《論語》心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于丹教授說:“《論語》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guī)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墩撜Z》不是板著面孔的一部書,它教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著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其實我們這天總在說什么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就應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宥一切的人!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系能夠說更近了,也可說更遠了,但無論如何,人際關系是每一個人務必應對的問題。孔老夫子說:過猶不及。在孔子看來,事情做得過頭了,和沒有做到位是一樣的效果,那么,在現代生活里,我們該如何把握為人處事的`分寸?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該持續(xù)什么樣的心態(tài)?應對自己親近的人,我們又該掌握什么樣的原則?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我們怎樣才能持續(xù)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做過了頭,不是你就應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否則得到的不是很好的下場。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把握分寸做事,是一個明智的人就應做到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做不該你做的事情,只要有分寸地把握住自己的過失也就能夠了。
于丹教授告訴大家,要是有人對不起你了,你不要以德抱怨。要以直抱怨,要以你的耿直和公正來對待他,不要讓他感到你是可欺的,要讓他對你刮目相看,覺得你不是隨便可欺的人。以前我們總認為,即使人家對不起你了,你還是對他好。這樣長久下去,那個人總覺得你是可欺負的人,于是他便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讓你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這樣長久下去,只能增長了那個人囂張的氣度,反而更加欺負你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人和事情,如果我們一味地遷就,一味地原諒、寬容,即使他到你的頭上來欺負,你還是忍受,還是對欺負你的人恭敬不已,那么就加深了那個人欺負你的程度。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會遇到這樣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我們有一個為人處世的好方法。能有一個教會你做人處世的經驗。對我們都是一個很好的借鑒論語就是為我們帶給了一個最好的為人初始的好方法。
對別人要持續(xù)沉默的關愛?鬃诱f:忠告而善告之,不可責之。當人家不喜歡聽的時候,要趕快停下來,好朋友不要做過分的事情,好朋友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遠離危險,讓我們以歡樂對待生活的人人在不同的一生中,能結交到好朋友是一個人的萬幸。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掌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yǎng)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自然就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她告訴我們:先修煉好自己,戒之在斗,不要聽信他人對你的鼓動,要結交有平常心的朋友,結交到淡淡的平和的朋友,她就是你最好的朋友。為人處世是有哲學道理的,只要你能多動腦筋,多問幾個為什么,遇到什么事情,不要過早地下結論,要多聽,多看,多聞,把人家走過的路,間接地警示自己。那么你的人生路就會走得很好,也會走得很順暢。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少苛刻別人,君子不抱怨別人,對自己每一天都要檢點,那樣的人,才會做到慎言之一個人尊從學問的人,才會讓自己成為有知識有教養(yǎng),有潛力,有抱負的人,才是最明智的人。
【《于丹論語心得》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于丹論語心得07-26
于丹的論語心得04-25
于丹《論語》心得02-18
于丹論語心得02-11
于丹:《論語》心得04-25
于丹論語心得05-07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03-18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1-20
于丹《論語心得》的心得體會04-27
于丹《論語心得》心得體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