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8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1
韓愈在《師說》里給教師的定義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庇矛F在的白話文來說,就是: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yè),解釋疑難的人。也有教育學家曾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碑斎,這兩種說法是指在專業(yè)領域,老師要有一定是專業(yè)知識,能夠傳遞知識,解答學生的疑惑。
一直以來,老師視乎也是被放在一個比較正經,端正的形象位置上,作為一個老師,最好的形象就是嚴肅認真,從來沒有人說,老師要像太陽一樣,給予學生陽光。但是,看了吳非老師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之后,我對教師以及教師的形象,有了更新的理解。
一個學生一生可能會遇到六十到九十位老師,能給他們留下一點點印象的老師,不會超過六到九位。為什么?難道是這些老師不夠嚴肅,不夠認真,專業(yè)知識不夠扎實嗎?不是的,而是這些老師只是單純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此外,再無其他任何東西,哪怕留下一點點的印象。所謂留下印象,指的還是老師的個人素養(yǎng),就是老師是不是能夠充滿正能量,如果老師心中有陽光,就能夠帶給學生一點改變,一點積極向上,一點正能量。
那么學生就算成績再怎么不堪,他最起碼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太陽般的溫暖,這或許會對他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F代社會人才的選拔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成績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個的人的人格,修養(yǎng),涵養(yǎng),為人處世,態(tài)度等等非智力水平,知識可以再學習,但是一個人的品格卻是青少年時期養(yǎng)成的,如果一個老師可以在自己的課堂上或多或少地給予學生一點正能量,在學生心里播種一顆有愛的種子,再加上一點點陽光,那么以后的日子里,哪怕風雨再大,哪怕學生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他都可以正面對待,因為心里有愛有陽光。
正如巴爾蒙特的詩句所言,“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如果每個老師都是一個小太陽,那么我們所培養(yǎng)的學生,起碼也是帶著陽光的種子,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這樣的明天,一定是燦爛而美好的。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2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寫給初入教師團隊的青年人的書。這本書層次分明,多角度的剖析了青年教師初入崗位的種種困難,以及困難出現的原因,解決困難的方法?梢哉f,這本書對我的啟發(fā)很多。
吳非老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觀點,其切入角卻不盡相同。從課堂上,到課下與學生的交流;從教學內容,到與學生的教育內容?梢哉f是方方面面,應有盡有,足可以稱之是初入教師崗位的青年教師的新手寶典。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它不僅幫助讀者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困難,還從教師實際生活中解析出了這些困難出現的原因,讓讀者大有感同身受的共鳴。這是非常難得的,如果不是長期從事在一線教師崗位,并處處細留心地觀察教師工作中的種種細節(jié),是無法這樣像外科手術般的準確把握的。這讓我如獲至寶之余,對吳非老師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吳非老師運用大量事例說明了青年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產生困難的原因。青年教師由于初入崗位,經驗上十分匱乏,對孩子們的認識處于空白階段。這樣往往容易使得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對學生的種種行為不理解。其實這不是學生做的不到位,而是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特殊的'生理、心理階段,使用了錯誤的方法,使得教育教學工作在實際的運用中事倍功半。而這也正成為困惑廣大青年教師的一大難題。如果不能及時的改進,會對初入崗位的教師產生各種障礙。教育是一種高級的工程技術,其對象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的孩子。如果掌握不了好的方法,一味的錯誤下去,那么就無法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
感謝吳非老師,在我初入教師崗位時對我產生了如此細致的指導。來到崗位后,我發(fā)現我與這幫孩子們完全融為了一體,與孩子們共歡笑、同悲喜。希望我能將書中的經驗與知識逐步消化,成為我自身的精神財富,引導著我向著優(yōu)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使我為孩子們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架起了進步的階梯。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3
幾年前就讀過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此書篇幅很長,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教育的不同問題。吳非老師的確是一代大家,把近三百頁的內容濃縮為一段話啟迪我們,使我感觸頗深: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是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確有過放棄的念頭,然而一想到中國人有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想到文革給中國人帶來的恥辱,想到下一代還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就覺得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能有“鑄造”這樣的詞條。這本書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假前,校長不惜重金購買了吳非老師《致青年教師》百余本,每人發(fā)了一本,讓暑假閱讀。當拿到書看到書名時,我想:自己工作十七年了,不算是剛上班的老師了?《致青年教師》這書是給剛上班的.老師看的。然而,邊讀吳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tài)、教育行為,卻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與吳非先生對青年教師的期待相距尚遠。讀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淺。
書中拉家常式的語言,真實典型的案例,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觸膝相談一樣親切。讀起來竟然愛不釋手!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里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yǎng)。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為什么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啟發(fā)我們?yōu)榱宋覀兊膶W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為,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
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yè)生命負責,對我的觸動很大。聯想到現在許多老師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yè),對教學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把完成任務當成目標,工作就是為了掙份兒工資,于是乎,工作處于被動狀態(tài),領導推一推,他就動一動,教學沒有激情,更沒有幸福感,這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又會怎樣呢?教師對自己的職業(yè)生命負責,吳非先生說的多好啊,對自己的職業(yè)生命負責,就要對得起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yè)多一份熱愛,追求一種做教師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創(chuàng)新,上出一節(jié)節(jié)精彩的課,讓學生徜徉于課堂的幸福中,同時自己也因精彩課堂而新鮮著、幸福著!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4
《致青年教師》這本書不像有的教育理論書籍一章章地說些空洞的理論,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連綴而成。全書分成六輯。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長的一兩篇也不過兩三千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教育散文集或者教育雜文集。所以,讀這本書并不感到累。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是花自己大塊的時間去讀,而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去讀的,大多是“車上、枕上、廁上”的時間。
當我讀完這本書以后,有了一種要將這本書推薦給學校的老師和領導的沖動。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這本書觸動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讀教育理論書籍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是晦澀難懂或者是說教的印象和感覺,但是讀這本書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我以為一本好書不是故弄玄虛,讓人難懂,也不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而應該是一本有思想的書,能引起讀者思考和反思的書。這樣的書才能發(fā)出啟迪智慧的力量。無疑,王老師的這本書是這樣的一本能引起人反思的好書。這是它給我留下的印象。
王老師所記敘的主要內容是發(fā)生在自己或者身邊同事身上的教育的大事小事或者現象。伴隨這些現象往往是我們通常的做法,然這些做法是否是尊重學生的,是否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王老師從他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讀著王老師娓娓道來的文字,讓我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教育實踐,王老師所述的現象,在我的教育實踐中到底有沒有出現過!一頁頁地讀,也跟著反思。讀完全書,掩卷而思,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天天喊在口頭上,寫在墻上的“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很多都是徒有虛名的口號而已,并沒有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王老師的教育實踐,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尊重教育的規(guī)律。和王老師相比,自己還相差的太遠,自己要在教育的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做一個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guī)律的老師。
在書中,王老師說,“教育工作,不過是依據常識并教會學生遵守常識,學會學習并養(yǎng)成好習慣!彼檬聦嵶C明了他所說的話。他還說,教師要有悲憫之心……我以為說的都很在理。一名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老師,如果沒有悲憫之心,恐很難教出一群知書達理又善良的學生。
王老師的書中還有許多好的思想和精辟的議論與闡釋,但是因為自己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全書加之自己的水平有限,實在難以將書中精華用簡練的文字全部表達出來。
這本書的名字,王老師將它定為《致青年教師》,我想這是王老師的謙虛,選擇了初入行的青年教師,希望能給他們剛剛開始的教育教學生涯有些指導和參考價值。我是一名有著十多年教齡的教師,從絕對年齡上說,我也還是一名青年教師,但是,就我個人讀完這本書的感覺,它不僅僅是適合青年教師讀的書,他還適合其他所有的教師以及管理教育的領導和政府官員閱讀!
當我打開《致青年教師》,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yè)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受驚。因為我從開始教學至今還沒想過如此深層次的問題,只是因為喜歡教書,喜歡面對一張張孩子們純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而在一個學期的實際教學中,我也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對我的職業(yè)生命負責,我必須提職業(yè)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者,實踐家。
雖只讀了短短幾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里就有許多感觸: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fā)展的機遇。
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yōu)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jié),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一、要樹立服務意識因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
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種獎品和一句贊揚,真正的服務應該在課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了;課堂上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了;你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式了沒有?學生這節(jié)課有發(fā)展嗎?這種隱性的服務理念應該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服務。
二、要學會感恩只有具有感恩意識的人,才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感謝社會給予我的這個崇高而又偉大、穩(wěn)定而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教師令所有人敬佩。
第二,要感謝在各個崗位上做奉獻的納稅人,無論是工人還是個體勞動者。既使他們起早貪黑,生活無著落,也在為我們提供著經濟保障,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教育他們的子女。
第三,要感謝我們的學生及其家長,因為教育的產品是服務而不是學生,而購買這個服務的是家長,家長是學校的上帝。而消費者才是推動產品不斷更新和質量提高的最強大的動力。所以,感謝家長,因為他們的`選擇,我們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機;因為他們的選擇,才為我校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基礎。
第四,要感謝我們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邊的每一個人。
三、學會學習,學會讀書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yè)之一,教師要教好書就必須多讀書。
魏書生初中畢業(yè),卻達到了融合貫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養(yǎng)他的是書籍;李鎮(zhèn)西在被問及為什么有這樣的成就時說:我就是比別人早讀了一些書,多讀了一些書;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認為,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師的個人閱讀,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讀書,能夠改變教師教育匱乏、蒼白的狀態(tài),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妙語連珠,引經據典;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把陽光散布在別人心里;讀書,能夠使教師思考人生,改變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tài),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層次,才能賦予課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賦予課堂蕩氣回腸的藝術魅力,才能不用再談“職業(yè)倦怠”。
關注細節(jié)“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我們行為永遠的準則,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考慮孩子們投在我們身上的目光,應該考慮我們該給孩子們展現些什么。
我們應該關注我們言行中的細節(jié):表現出我們的激情,因為激情不僅會被感染,而且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展現一種好的態(tài)度,表現出你的喜愛、關心和尊重,因為態(tài)度是會影響的。我們的事情別總讓學生做,因為孩子們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嗎?我們會著裝整潔、得體、精神,言談、舉止文明,因為孩子們是會觀察和欣賞的。升國旗時我們會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因為孩子們也關注你的熱愛和信仰。他們有了信仰,我們才好教育。我們一定不會在教室和學生集會場所吸煙,接打手機、喧嘩,更不會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一定會遵守交通規(guī)則;更會保持辦公室整潔。
因為公共衛(wèi)生、公共秩序的維護,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是會跟我們學的。我們是能夠尊重學生人格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和孩子們的尊重是相互的。隨手關燈、隨手關緊水籠頭是不難的,節(jié)約紙張、愛護教學工具是自愿的,我們節(jié)約的習慣是帶給孩子們最樸素和最美好的禮物。遵守時間,遵守諾言。我們對規(guī)定和允諾的實現,帶給孩子們的將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體驗。
錘煉業(yè)務說我們是“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也說明我們有精力去學;“教師”說明要傳授知識,更說明我們需要有更精湛的傳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藝術。
我們青年教師應該對自己負責。作一個青年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yè)務的錘煉,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我們經常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老年教師中多數人對工作的發(fā)自內心的熱情和豐富的業(yè)務經驗;但又不滿足于同他們的競爭——作為青年人有理由對業(yè)務的質量有更高的追求;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我們會時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頹廢與懶散,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就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的教學還沒有盡善盡美,我們需要更多的錘煉。我們會備好每節(jié)課,參與好集體備課。我們的從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來源于這里。我們會互相多聽課,青年教師楊恒奇說過:“學習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保鮮劑’”,由人及已會很有收獲。我們會關注孩子們的每一本作業(yè),因為他是孩子們學習收獲的晴雨表。我們會嘗試著改變,讓我們的教學方式逐漸讓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教學成果更加豐碩。
在《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這篇文章里,吳非老師說我們教育孩子們成為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當無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動和傷感時,就讓我們的眼淚流出來。不由得想起一次課堂上,由于幾個男學生的故意搗亂,我停止正在進行的課,對學生講我的求學經歷,希望能夠感動他們,由于感情過于投入,邊講邊流淚,事后覺得自己過于幼稚,竟然在學生面前流淚。讀了吳非老師的這篇文章之后,想想:是啊!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墚斨鴮W生的面流淚呢?
作為老師,我們要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老師。說實話,面對學生,我笑過,也哭過。我曾為學生那純潔善良的心靈感動得流淚,也曾為他們中一些同學的不爭氣而傷心落淚。事后,我常埋怨自己太沒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吳非老師這篇文章后,我明白這是我真情實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為教師,就是教學生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人,而不是一個對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無動于衷、冷眼處之的人。如果我們教出的學生都是冷血動物,那么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我認為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真正的人,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該是引導學生去關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發(fā)現真善美的引導者。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領路人,我們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原。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所以說,教師胸懷博大,學生自然就“大氣”。這其實跟我們常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個道理。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不能事事斤斤計較,不能嫉賢妒能,不能心胸狹隘,我們不妨也做一個“肚里能撐船”的老師,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
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做一個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很強的老師。一個連自己專業(yè)都不愛的老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而優(yōu)秀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開關”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發(fā)光,一直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我們要想當一盞不滅的燈,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使這盞燈一直發(fā)光。所以,過去我們那種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就得有一桶水的觀點已經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們的一桶水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F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識面很廣,而知識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原來所學的知識層面上,我們遲早會被淘汰。所以,我們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素養(yǎng)應當遠遠高于學生,非此不足以為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我們老師應當表現得比學生更善于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要學生面前的道路。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5
暑假,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感觸觸頗深。
吳非老師以平易的語言,將自己教書生活中那些生動典型的案例,一個一個展現在我們面前,書中很多寶貴的意見能讓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閱讀這本用心靈澆灌的文字,就如同與一位智者在徹夜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在人生必經的歲月里,青春的印記彌足珍貴。在燦若繁星的時光中,流逝的是青春的光陰,記錄的是思想的沉淀,而正是信仰支撐著青春的腳步。信仰是呼吸的空氣,信仰是沙漠中旅人的飲水,信仰是我們心中的太陽。正值青春的我,懷揣激情和夢想,走上了教學的工作崗位,工作七年有余,心中一直堅守者那最初的信仰——示人以美好,授人以希望。
在第一輯中有一篇名為《做個有胸襟的教師》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吳非老師寫道:“教師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樣遼闊,如同長空一樣高遠。只有教師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學生的樂園;他所教的學生,才會愉悅的開墾自己的心靈。”
教師在教學中不光是扮演傳授知識的角色,還要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面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擁有愛心、耐心,寬容對待。如有學生遲到了,別為難他,讓他進教室。因為學生遲到了,內心一定很不安,能站在教室門口,那也得需要很大的勇氣。〗處熡脤拸V的胸襟對待學生以及身邊的人,無形中透露著教師不凡的氣度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些將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影響著學生,學生也將心胸開闊起來,不自私,不與別人斤斤計較。
同時,吳非老師還指出有的教師心胸狹隘,總會把同行貶得一文不值:同行愛好讀書,他馬上就批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同行發(fā)表了幾篇學科論文,他就說“評價教師還是要看課堂教學”;看到同行上課受到好評,他又會說“只能上課不搞科研是不行的”;而如果自己樣樣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會說“沒有生活情調又有什么意思“。這些事情似乎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舉步維艱。這就讓我想到了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我剛看這本書時,還不以為然,F在走上社會,到處都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時不敢“冒尖”,有時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點成績,免不了要看小肚雞腸們的臉色……然而,自己對別人,則盡可能地做到一片坦白。我的人生個樣就是:簡單做人,真摯待人,平凡人生。我對學生說過,我要說到做到,一視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為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吧。
追尋著吳非老師那束光,品讀著《致青年教師》這本書,讓我如沐春風,使我對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心懷理想,不懈追求,追尋心中的那片光,朝著教育的理想不斷前行!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6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的心靈,建造精神家園。人生能遇上胸襟遼闊的教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師,他當初的勞動和心血必定超過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們的辛勤付出,只盯著他們獲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偏狹,焦急暴躁,心理陰暗,乃至妒火中燒。如果教師有這樣的心態(tài),他的工作情緒會大受影響,非但不會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風還可能傳染學生。
一位教師在專業(yè)方面能走多遠。兩位退休的理科名師說,從學科而言,語文教師的個人發(fā)展空間比理科教師大得多;因為他的思想情感體驗遠多于其他學科,他的想象力更豐富,創(chuàng)造的機會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達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別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
進德修業(yè)是個人的事,是自覺的追求,對一個勞動者來說,專業(yè)素養(yǎng)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對一名現代教師而言,持續(xù)的學習將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撐自己作為一個文明人的操守。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7
前一階段我讀了《致青年教師》,給了我很多借鑒。特別對于教育的一個特征:慢有很深的感受。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他帶給我們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沖擊。相對于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教育是慢的藝術”帶給了我們更多的從容與淡定。正如吳非所言,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致、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當然這有教育體制的原因,但更可能是教師自身教養(yǎng)、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的確,我們不少教師以“為學生好”的名義,做了很多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事情,這是需要我們教師反思的。
社會現狀反映了國人的一種浮躁心態(tài),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這一思想也開始沖擊著我們的教育。我們搞素質教育,就一股腦的把素質教育的種種做法,比賽似的加于我們的學校,各種興趣班一擁而上,學校紛紛構建了屬于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霎時間,每個學校熱熱鬧鬧,看似精彩紛呈。有人竊喜:素質教育已在我校提前結出成果了!可是,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fā)現,這樣的快,只是為素質教育穿了一件外衣而已,沒有實際的意義,是違背素質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的快,還表現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上。這也是一個極端。有人說,我只要升學率高了,就能遮百丑,于是乎,加班加點,搞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沒完沒了的做作業(yè),沒完沒了的考試,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還美其名曰: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生是承受痛苦了,但也沒發(fā)現學生得到舟啊。急速提高升學率與提高教學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帶有明顯功利色彩的行為,屬于拔苗助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生命既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作品,有時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笔前,教育的使命就是用耐心攙扶生命成長的一段時間,孩子的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自我確認、自我調節(jié)、自我控制的過程,我們可以給予學生一時的攙扶,但我們總不能拖著孩子跑啊。
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中,教師需要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用生命去推動生命,用生命去潤澤生命,在生命化教育的高度下,教育毫無疑問就是慢的藝術。如果教師用生命的高度來看待學生的成長,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是他們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學習是否愉快,這其實關系到學生的生命質量。因此,讓“教育是慢的藝術”的理念成為越來越多教師的共識,讓教師們在繁瑣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引領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現在的教育不缺宏大的理論,更需要的是回歸常識,教育是慢的藝術,其實就是一種常識,需要我們去尊重。
教育是慢的智慧的藝術。教師要用心慢慢去做,這體現了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尊重。教育是潤澤心靈的藝術,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耐心,減少教育浮躁與功利,這是教育真正的精彩。教育應該慢下來,欣賞細水長流的美妙風光。慢下來靜靜地看,我們就會驚喜地發(fā)現,所有一切依然是美好如初,抑或是更加美好。慢教育是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潤物細無聲”、“大愛無痕”、“誨人不倦”、“鍥而不舍”等精髓的通俗詮釋,對我們也是一種訓誡。慢下來,我們才能從容領略教育事業(yè)的精彩;慢下來,我們才能細膩感受教育生命的神圣;慢下來,我們才能咀嚼教育生活的美好;慢下來,我們才能夠輕輕觸摸教育行走的真實!教育,就是扶著生命慢慢走!慢教育是新課程的一種態(tài)度,是教育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智慧和能力!我正享受著這個“慢”的狀態(tài),他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實的!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8
在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我不幸生了一場病,住院治療的時間,給了我機會靜心閱讀了《致青年教師》一書!吨虑嗄杲處煛返淖髡邊欠抢蠋,是南京師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知名的雜文家,這是他告別講臺之作。
如果你想當然的覺得書中應該存在一些案例,一些建議,一些具體可行的辦法,那么這本書將不對你的口味。這本書其實是相對獨立的隨感,有一些在報刊發(fā)表過,有一些在博客上貼過。雖然全書結構算不上嚴謹,也沒有諸多教育教學”兵法“可言,但這些零零總總的雜文,是致青年教師的警醒文集,也是青年教師的職業(yè)范本。這本書表達的,是作者對教育的理想,以及希望青年教師能在教育工作中,追尋理想,實現理想。
書中說:教師不能再把自己譽為靈魂的工程師了,如果要拯救別人的靈魂,那么就先拯救自己的靈魂吧。
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一切行業(yè)都在追求”更快“,都拜倒在金錢的腳下。工作三五年的青年教師,已經沒有了當年大學畢業(yè)初出茅廬時的理想和勇氣,歲月消磨了我們的意志,生活重負一點點地壓低了原有的精神高度。當然,我們教師也是血肉之軀,也生活在柴米油鹽之中,請不要將我們拔到靈魂工程師的高度。但教育是陶冶人之心靈的職業(yè),我們需要為學生的成長負責。所以我們先要拯救自己。
拯救自己,先磨煉自己的品行。
對學生而言,教師的品行在時時刻刻的學校生活中慢慢滲透學生的言行中,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對教師而言,在同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下,面對同樣的教學任務,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無成,有的人則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這樣的差異,完全在于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書中總結,教育的品行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字:慢!
忘記是在哪里看的這則小故事了。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還有外公一起出去郊游,在路上媽媽拿出兩個蘋果給小男孩,意思肯定就是讓小男孩和外公一起吃,小男孩拿過來就把兩個蘋果都咬了一口,男孩的媽媽一看就上火了,接著就對小男孩批評了一通,小男孩子的眼里含著淚。這時外公很和藹的問他:”能告訴外公為什么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嗎?“”我想把最甜的那個蘋果給外公吃!靶∧泻⑽幕卮。這時是男孩子的媽媽眼含淚了,為小男孩的懂事,為自己沒有聽孩子把話講完。
教育的特征是”慢“,教育是”慢“的事業(yè),教育是”慢“的藝術!甭逃暗母拍钜驯桓嗟娜私邮。在學生培養(yǎng)方面不可能求快,教育教學方面也不能違背客觀規(guī)律。教育的規(guī)律如此,教育者也要如此——教育者也要遵循”慢“的藝術。教育者的專業(yè)發(fā)展記不得。不能因為工作出色受到表彰而感到自己”進步太慢“,因而自卑,焦急;也不能因為上了一節(jié)課受到好評,而沾沾自喜,沉醉其中,不思進;更不能因為學生的”表現欠佳“,而暴跳如雷。欲速則不達,真正的”慢教育“可能比你我想的還要慢,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不可能以我們個人意志而轉移變化。
拯救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工作已經第6年。經歷生活繁瑣,也曾沒有努力方向,慢慢摸索出工作經驗。閱讀,培訓,比賽,開課,論文。我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努力,不敢怠懈。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里。吳非老師說,青年教師講臺還沒有站穩(wěn),為什么要急著去賽課?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比賽是動力,而不是功利。我認為教師都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終生學習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智慧。學校是每時每刻都在接觸”學習“的地方,教師是終生學習的最好的職業(yè),所以我們應當比一般人更善于學習,更熱愛學習。
拯救自己,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時代感可以是衣著,吳非老師認為,教師禮儀也是”范“。雖然那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師也不可過分修飾因為凡事過猶不及。但平實的基礎上,稍帶時代感的流行元素,一下子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每個時代有其自己的文化氛圍,也許現在的衣著在父輩的`眼里不是最好看的,但卻是學生能接受的,流行的,甚至是親切的——穿學生喜歡的衣著,穿出自己的時代感。
時代感也可以是言行。清楚的表達是教師必備的素養(yǎng),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吳非老師說:相對于二者的關系,學生如病人一樣,處于”受助“的位置,他是”求學者“,他本來就”不懂“,如果教師的語言艱深,不用學生聽得懂的話教學,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么,那不是學生笨,只能是教師不懂教學。作為80后的教師,除了上述的要求外,我們更應當說學生聽得懂的話,說有時代性的話,F代的孩子不說”難過“或”不開心“,凡事都是一”郁悶“;批評人常常是”猥瑣“到底;表示驚訝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這些詞或是自造的,或是網絡上流行的,流行性廣泛,具時代感。如果青年教師在語言上還停留在古代,那可真是out了。
吳非老師說: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么書,思考什么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教育永不止考試,而是為了學生長遠的甚至終生的利益和精神追求。遺憾的是,功利的教學觀往往在左右評價標準。不錯,我們是教師,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樣,我們在成長中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那些像夢一樣的詩,像詩一樣的夢永遠不再回來了,可是它還留在孩子們的眼睛里,孩子們就坐在你的面前……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他說,他真希望還處在學生時代,上課睡著了,一覺醒來,老師的粉筆正向他扔來……多么美好的學生時代。所以,親愛的教師們,拿出我們的激情和智慧,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那盞詩意的燈,并賦予他們發(fā)光的力量。
此外,吳非老師還對公開課,評職稱等等青年教師頭疼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讀了覺得受益良多。應該說,對于心態(tài)浮躁的青年教師來說,這確乎是一劑有效的鎮(zhèn)定劑。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去電影院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么也請抽出時間,閱讀《致青年教師》吧,相信它不會讓你失望。
【致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05-20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05-17
《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04-03
《致青年教師》優(yōu)秀讀書筆記10-17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05-02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13篇05-07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13篇04-29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精選21篇)12-19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精選10篇)01-22
吳非《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