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
總結(jié)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xué)習(xí)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rèn)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本質(zhì)的理性認(rèn)識上來,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jié)吧。那么如何把總結(jié)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1
1、算術(shù)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shù)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數(shù)x叫做a的算術(shù)平方根,記作。0的算術(shù)平方根為0;從定義可知,只有當(dāng)a≥0時,a才有算術(shù)平方根。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個數(shù)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數(shù)x就叫做a的平方根。
3、正數(shù)有兩個平方根(一正一負)它們互為相反數(shù);0只有一個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負數(shù)沒有平方根。
4、正數(shù)的立方根是正數(shù);0的立方根是0;負數(shù)的立方根是負數(shù)。
5、數(shù)a的相反數(shù)是—a,一個正實數(shù)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shù)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shù),0的絕對值是0。
6、一次函數(shù):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guān)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shù)(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特別地,當(dāng)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shù)。
7、正比例函數(shù)一般式:y=kx(k≠0),其圖象是經(jīng)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
8、正比例函數(shù)y=kx(k≠0)的圖象是一條經(jīng)過原點的直線,當(dāng)k>0時,直線y=kx經(jīng)過第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dāng)k<0時,直線y=kx經(jīng)過第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在一次函數(shù)y=kx+b中:當(dāng)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dāng)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9、已知兩點坐標(biāo)求函數(shù)解析式:待定系數(shù)法。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2
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2、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yīng):Na 2 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3、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yīng):MgCO 3 + 2HCl === MgCl 2 + H 2 O + CO 2 ↑
4、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yīng):HCl + AgNO 3 === AgCl↓ + HNO 3
5、硫酸和碳酸鈉反應(yīng):Na 2 CO 3 + H 2 SO 4 === Na 2 SO 4 + H 2 O + CO 2 ↑
6、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yīng):H 2 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7、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 3 ==== AgCl↓ + NaNO 3
8、硫酸鈉和氯化鋇:Na 2 SO 4 + BaCl 2 ==== BaSO 4 ↓ + 2NaCl
9、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 2 + H 2 O === H 2 CO 3
10、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 O === Ca(OH) 2
11、氧化鈉溶于水:Na 2 O + H 2 O ==== 2NaOH
12、三氧化硫溶于水:SO 3 + H 2 O ==== H 2 SO 4
13、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 4 ·5H 2 O加熱CuSO 4 + 5H 2 O
14、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15、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 2點燃2MgO
16、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 2點燃Fe 3 O 4
17、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 2加熱2CuO
18、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 2點燃2Al 2 O3
19、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 2 + O 2點燃2H 2 O
20、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 2點燃2P 2 O 5
21、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 + O 2點燃SO 2
22、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 2點燃CO 2
23、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 2點燃2CO
24、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 2點燃2CO 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 4 + 2O 2點燃CO 2 + 2H 2 O
26、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 2 H 5 OH + 3O 2點燃2CO 2 + 3H 2 2O
2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 2 O通電2H 2 ↑+ O 2 ↑
28、加熱堿式碳酸銅:Cu 2 (OH) 2 CO3加熱2CuO + H 2 O + CO 2 ↑
29、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 3 ==== 2KCl + 3O 2 ↑
30、加熱高錳酸鉀:2KMnO 4加熱K 2 MnO 4 + MnO 2 + O 2 ↑
31、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 2 CO 3 === H 2 O + CO 2 ↑
32、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 3高溫CaO + CO 2 ↑
33、氫氣還原氧化銅:H 2 + CuO加熱Cu + H 2 O
3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高溫2Cu + CO 2 ↑
35、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 2 O 3高溫4Fe + 3CO 2 ↑
36、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 3 O 4高溫3Fe + 2CO 2 ↑
37、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加熱Cu + CO 2
38、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 2 O 3高溫2Fe + 3CO 2
39、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 3 O 4高溫3Fe + 4CO 2
40、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zhì):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41、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 2 ==== Na 2 SO 3 + H 2 O
42、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 3 ==== Na 2 SO 4 + H 2 O
43、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zhì):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44、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 2 + SO 2 ==== CaSO 3 ↓+ H 2 O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3
三角函數(shù)的公式
關(guān)于初中三角函數(shù)公式,在考試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特殊三角度數(shù)的特殊值。如: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cos30°=√3/2
cos45°=√2/2
cos60°=1/2
tan30°=√3/3
tan45°=1
tan60°=√3[1]
cot30°=√3
cot45°=1
cot60°=√3/3
其次就是兩角和公式,這是在初中數(shù)學(xué)考試中問答題中容易用到的三角函數(shù)公式。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除了以上?嫉某踔腥呛瘮(shù)公示之外,還有半角公式和和差化積公式也在選擇題中用到。所以同學(xué)們還是要好好掌握。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銳角三角函數(shù)公式
sin α=∠α的對邊/斜邊
cos α=∠α的鄰邊/斜邊
tan α=∠α的對邊/ ∠α的鄰邊
cot α=∠α的鄰邊/ ∠α的對邊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是sinA的平方sin2(A) )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導(dǎo)
sin3a=sin(2a+a)=sin2acosa+cos2asina
輔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冪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導(dǎo)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
=(sinα/2+cosα/2)^2
=2sina(1-sin2a)+(1-2sin2a)sina
=3sina-4sin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2a-1)cosa-2(1-sin2a)cosa
=4cos3a-3cosa
sin3a
=3sina-4sin3a
=4sina(3/4-sin2a)
=4sina[(√3/2)2-sin2a]
=4sina(sin260°-sin2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__2sin[(60+a)/2]cos[(60°-a)/2]__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
=4cos3a-3cosa
=4cosa(cos2a-3/4)
=4cosa[cos2a-(√3/2)2]
=4cosa(cos2a-cos2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__2cos[(a+30°)/2]cos[(a-30°)/2]__{-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兩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和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兩角和差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和差化積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積化和差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
誘導(dǎo)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a)=-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誘導(dǎo)公式記背訣竅: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萬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α/2)]
cosα=[1-tan^(α/2)]/1+tan^(α/2)]
tanα=2tan(α/2)/[1-tan^(α/2)]
其它公式
(1)(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證明下面兩式,只需將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個除(cosα)^2即可
(4)對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總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證: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證
同樣可以得證,當(dāng)x+y+z=nπ(n∈Z)時,該關(guān)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結(jié)論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9)sinα+sin(α+2π/n)+sin(α+2π__2/n)+sin(α+2π__3/n)+……+sin[α+2π__(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__2/n)+cos(α+2π__3/n)+……+cos[α+2π__(n-1)/n]=0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中考數(shù)學(xué)“函數(shù)”
(1)關(guān)系式為整式時,函數(shù)定義域為全體實數(shù);
(2)關(guān)系式含有分式時,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關(guān)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時,被開放方數(shù)大于等于零;
(4)關(guān)系式中含有指數(shù)為零的式子時,底數(shù)不等于零;
(5)實際問題中,函數(shù)定義域還要和實際情況相符合,使之有意義。
用待定系數(shù)法確定函數(shù)解析式的一般步驟
(1)根據(jù)已知條件寫出含有待定系數(shù)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2)將x、y的幾對值或圖像上的幾個點的坐標(biāo)代入上述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數(shù)為未知數(shù)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數(shù)的值;
(4)將求出的待定系數(shù)代回所求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一次函數(shù)的定義
一次函數(shù),也作線性函數(shù),在x,y坐標(biāo)軸中可以用一條直線表示,當(dāng)一次函數(shù)中的一個變量的值確定時,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確定另一個變量的值。
函數(shù)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來方便,但列出的對應(yīng)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變量與函數(shù)之間的對應(yīng)規(guī)律。
解析式法:簡單明了,能夠準(zhǔn)確地反映整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與函數(shù)之間的相依關(guān)系,但有些實際問題中的函數(shù)關(guān)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圖象法:形象直觀,但只能近似地表達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4
圓與弧的公式:
正n邊形的每個內(nèi)角都等于(n-2)180/n
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內(nèi)公切線長=d-(R-r)外公切線長=d-(R+r)
、賰蓤A外離dR+r②兩圓外切d=R+r③兩圓相交R-rr)④兩圓內(nèi)切d=R-r(Rr)⑤兩圓內(nèi)含dr)
定理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定理把圓分成n(n3):⑴依次連結(jié)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nèi)接正n邊形⑵經(jīng)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定理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nèi)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于這些角的和應(yīng)為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因式分解公式: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方和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完全平方差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兩根式: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兩根式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
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內(nèi)公切線長=d-(R-r)外公切線長=d-(R+r)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與判別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與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X1+X2=-b/a X1*X2=c/a 注: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 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fù)數(shù)根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ab
|a-b||a|-|b|-|a||a|
等差數(shù)列公式:
某些數(shù)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2016中考數(shù)學(xué)公式總結(jié)
兩角和公式:
兩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5
公式一:
設(shè)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shù)的值相等
k是整數(shù) sin(2k)=sin
cos(2k)=cos
tan(2k)=tan
cot(2k)=cot
sec(2k)=sec
csc(2k)=csc
公式二:
設(shè)為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與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guān)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三:
任意角與 -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guān)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與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guān)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與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guān)系 sin(2)=-sin
cos(2)=cos
tan(2)=-tan
cot(2)=-cot
sec(2)=sec
csc(2)=-csc
公式六:
/2及3/2與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guān)系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ec(/2+)=-csc
csc(/2+)=sec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ec(/2-)=csc
csc(/2-)=sec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ec(3/2+)=csc
csc(3/2+)=-sec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ec(3/2-)=-csc
csc(3/2-)=-sec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6
物理公式
力學(xué)部分:
s物理量單位
v速度m/s單位換算:
1、速度公式:vkm/h1m==10dm=102cm=103mm
ts路程mkmt時間sh
1h=60min=3600s;
公式變形:求路程svt求時間
tsv
2、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物理量單位G重力NG=mgm質(zhì)量kgg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3、密度公式:
m物理量單位
V
ρ密度kg/m3
g/cm3
單位換算:m質(zhì)量kgg
1kg=103g1g/cm3=1×103kg/m3
V體積m3cm3
1m3=106cm31L=1dm31mL=1cm3
變形:
4、浮力公式
物理量單位
F浮力N
浮=GFF浮G物體的重力N
F物體浸沒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N
物理量單位F浮浮力NFρ密度kg/m3浮=ρ水
gV排
V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m3
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F浮=G排=m排gG排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Nm排物體排開的液體的質(zhì)量kgF物理量單位浮=GF浮浮力N提示:[當(dāng)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時]G物體的重力N
5、壓強公式:
面積單位換算:F物理量單位1cm2=10--4m2p=S
p壓強Pa;N/m2
注意:S是受力面積,1mm2=10--6m2F壓力N指有受到壓力作用的
S受力面積m2那部分面積變形:
液體壓強公式:
物理量單位注意:深度是指液體內(nèi)部某一p壓強Pa;N/m2p=ρgh
ρ液體密度kg/m3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h深度m離;g=9.8N/kg,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帕斯卡原理:
提示:應(yīng)用帕斯卡原理解題時,只F1F2F1S1要代入的單位相同,無須國際單位;∵pp1=2∴S1S2或F2S2
6、杠桿的.平衡條件:
物理量單位提示:應(yīng)用杠桿平衡條件解題時,F(xiàn)F1動力NL1、L2的單位只要相同即可,無1L1=F2L2
L1動力臂m須國際單位;FF2阻力N1L2L2阻力臂m或?qū)懗桑篎2L1
7、滑輪組:
1物理量單位F=nG
F動力N總
G總總重N(當(dāng)不計滑輪重及摩擦?xí)r,G總=G)n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物理量單位s=nhs動力通過的距離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mn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對于定滑輪而言:∵n=1∴F=Gs=h1對于動滑輪而言:∵n=2∴F=
2G
s=2h
8、機械功公式:
物理量單位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W動力做的功J力做功:W=GhW=Fs
F動力Ns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m
9、功率公式:
物理量單位單位換算:WP功率W1W=1J/s1馬力=735WP=功Jt
W1kW=103W1MW=106Wt時間s
10、熱量計算公式:
物體吸熱或放熱
物理量單位提示:Q=cm當(dāng)物體吸熱后,終溫t2高于△t
Q吸收或放出的熱量Jc比熱容J/(kg℃)初溫t1,△t=t2-t1(保證當(dāng)物體放熱后,終溫t2低于△t>0)m質(zhì)量kg△t溫度差℃初溫t1!鱰=t1-t2燃料燃燒時放熱:Q物理量單位提示:放=mqQ放放出的熱量J如果是氣體燃料可應(yīng)用Q放=Vq;m燃料的質(zhì)量kgq燃料的熱值J/kg
11、機械效率:
提示:機械效率η沒有單位,用百物理量單位
分率表示,且總小于1W有用Wη機械效率總×100%
W有=Gh[對于所有簡單機械]W有有用功JW總=Fs[對于杠桿和滑輪]
W總總功J
W總=Pt[對于起重機和抽水機]
電學(xué)部分★電流定義式:
IQ物理量單位提示:電流等于1s內(nèi)通過導(dǎo)體橫截面t
I電流A的電荷量。
Q電荷量庫Ct時間s歐姆定律:
物理量單位同一性:I、U、R三量必須對應(yīng)同一導(dǎo)體IUR
I電流A(同一段電路);U電壓V同時性:I、U、R三量對應(yīng)的是同一時刻。R電阻Ω
12、電功公式:
物理量單位提示:W=UItW電功J(1)I、U、t必須對同一段電路、同一時刻而言。U電壓V(2)式中各量必須采用國際單位;I電流A1度=1kWh=3.6×106J。t通電時間s(3)普遍適用公式,對任何類型用電器都適用;W=UIt結(jié)合U=IR→→W=I2RtW=UIt結(jié)合I=U/R→→W=
U2Rt
13、電功率公式:
P=W/t物理量單位單位P電功率WkWW電功JkWht通電時間sh
物理量單位P=IUP電功率WU2I電流AU電壓VP=R只能用于:純電阻電路。
P=I2R推到:P=I2R=
U2R(純電阻電路)
14、電熱公式:
Q=I2Rt
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
電流:在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表達式:I=I1=I2
電壓: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表達式:U=U1+U2
U1R1U分壓原理:2R2
P1R1串聯(lián)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表達式:P2R2
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電流: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表達式:I=I1+I2I1R2分流原理:I2R1
電壓: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表達式:U=U1=U2
P1R2并聯(lián)電路中,用電器的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表達式:P2R1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聲速:V=340m/s(15℃)
3、人耳區(qū)分回聲:≥0.1s
4、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值: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5、水的密度:ρ=1.0×103kg/m3
6、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7、元電荷:e=1.6×10-19C
8、一節(jié)干電池電壓:1.5V
9、一節(jié)鉛蓄電池電壓:2V
10、對于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于36V)
11、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2、家庭電路電壓:220V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7
1、單項式:在代數(shù)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運算。或雖含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類代數(shù)式叫單項式;數(shù)字或字母的乘積叫單項式(單獨的一個數(shù)字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2、系數(shù):單項式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shù)。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之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任何一個非零數(shù)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4、多項式的項數(shù)與次數(shù):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shù)就是多項式的項數(shù),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里,次數(shù)最高項的次數(shù)叫多項式的次數(shù)。
5、常數(shù)項: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shù)項。
6、多項式的排列:
(1)把一個多項式按某一個字母的指數(shù)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把多項式按這個字母降冪排列。
(2)把一個多項式按某一個字母的指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把多項式按這個字母升冪排列。
7、多項式的排列時注意:
。1)由于單項式的項,包括它前面的性質(zhì)符號,因此在排列時,仍需把每一項的性質(zhì)符號看作是這一項的一部分,一起移動。
。2)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字母的多項式,排列時,要注意:先確認(rèn)按照哪個字母的指數(shù)來排列。確定按這個字母向里排列,還是向外排列。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tǒng)稱為整式。
8、多項式的加法:多項式的加法,是指多項式的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即合并同類項)。
9、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數(shù)也分別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10、合并同類項: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類項,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是: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所得的結(jié)果作為系數(shù),字母與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11、掌握同類項的概念時注意:
。1)判斷幾個單項式或項,是否是同類項,就要掌握兩個條件:
、偎帜赶嗤。
②相同字母的次數(shù)也相同。
。2)同類項與系數(shù)無關(guān),與字母排列的順序也無關(guān)。
。3)所有常數(shù)項都是同類項。
12、合并同類項步驟:
(1)準(zhǔn)確的找出同類項。
。2)逆用分配律,把同類項的系數(shù)加在一起(用小括號),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3)寫出合并后的結(jié)果。
13、在掌握合并同類項時注意:
。1)如果兩個同類項的系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合并同類項后,結(jié)果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項。
。3)只要不再有同類項,就是結(jié)果(可能是單項式,也可能是多項式)。
14、整式的拓展:
整式的乘除:重點是整式的乘除,尤其是其中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的結(jié)構(gòu)特征以及公式中的字母的廣泛含義,學(xué)生不易掌握。因此,乘法公式的靈活運用是難點,添括號(或去括號)時,括號中符號的處理是另一個難點。添括號(或去括號)是對多項式的變形,要根據(jù)添括號(或去括號)的法則進行。在整式的乘除中,單項式的乘除是關(guān)鍵,這是因為,一般多項式的乘除都要“轉(zhuǎn)化”為單項式的乘除。
整式四則運算的主要題型有:
(1)單項式的四則運算:此類題目多以選擇題和應(yīng)用題的形式出現(xiàn),其特點是考查單項式的四則運算。
。2)單項式與多項式的運算。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8
圓的初步認(rèn)識
一、圓及圓的相關(guān)量的定義
1、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叫做圓。定點稱為圓心,定長稱為半徑。
2、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稱弧。大于半圓的弧稱為優(yōu)弧,小于半圓的弧稱為劣弧。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叫做弦。經(jīng)過圓心的弦叫做直徑。
3、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做圓心角。頂點在圓周上,且它的兩邊分別與圓有另一個交點的角叫做圓周角。
4、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圓,其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邊都相切的圓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其圓心稱為內(nèi)心。
5、直線與圓有3種位置關(guān)系:無公共點為相離;有2個公共點為相交;圓與直線有唯一公共點為相切,這條直線叫做圓的切線,這個唯一的公共點叫做切點。
6、兩圓之間有5種位置關(guān)系:無公共點的,一圓在另一圓之外叫外離,在之內(nèi)叫內(nèi)含;有唯一公共點的,一圓在另一圓之外叫外切,在之內(nèi)叫內(nèi)切;有2個公共點的叫相交。兩圓圓心之間的距離叫做圓心距。
7、在圓上,由2條半徑和一段弧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圓錐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這個扇形的半徑成為圓錐的母線。
二、有關(guān)圓的字母表示方法
圓——⊙半徑r弧——⌒直徑d
扇形弧長/圓錐母線l周長C面積S三、有關(guān)圓的基本性質(zhì)與定理
1、點P與圓O的位置關(guān)系(設(shè)P是一點,則PO是點到圓心的距離):P在⊙O外,POP在⊙O上,PO=r;P在⊙O內(nèi),PO。
2、圓是軸對稱圖形,其對稱軸是任意一條過圓心的直線。圓也是中心對稱圖形,其對稱中心是圓心。
3、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弧。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弧。
4、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2個圓心角,2個圓周角,2條弧,2條弦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他們所對應(yīng)的其余各組量都分別相等。
5、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6、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7、不在同一直線上的3個點確定一個圓。
8、一個三角形有唯一確定的外接圓和內(nèi)切圓。外接圓圓心是三角形各邊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到三角形3個頂點距離相等;內(nèi)切圓的圓心是三角形各內(nèi)角平分線的交點,到三角形3邊距離相等。
9、直線AB與圓O的位置關(guān)系(設(shè)OPAB于P,則PO是AB到圓心的距離):AB與⊙O相離,POAB與⊙O相切,PO=r;AB與⊙O相交,PO。
10、圓的切線垂直于過切點的直徑;經(jīng)過直徑的一端,并且垂直于這條直徑的直線,是這個圓的切線。
11、圓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設(shè)兩圓的半徑分別為R和r,且Rr,圓心距為P):外離P外切P=R+r;相交R—r
三、有關(guān)圓的計算公式:
1、圓的周長C=2d 2,圓的面積S=s=3,扇形弧長l=nr/180。
2、扇形面積S=n/360=rl/2 5,圓錐側(cè)面積S=rl。
四、圓的方程
1、圓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以點O(a,b)為圓心,以r為半徑的圓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是(x—a)^2+(y—b)^2=r^2
2、圓的.一般方程:把圓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展開,移項,合并同類項后,可得圓的一般方程是x^2+y^2+Dx+Ey+F=0和標(biāo)準(zhǔn)方程對比,其實D=—2a,E=—2b,F(xiàn)=a^2+b^2相關(guān)知識:圓的離心率e=0。在圓上任意一點的曲率半徑都是r。
五、圓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判斷:
鏈接:圓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
平面內(nèi),直線Ax+By+C=O與圓x^2+y^2+Dx+Ey+F=0的位置關(guān)系判斷一般方法是
討論如下2種情況:
。1)由Ax+By+C=O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為一個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f(x)=0。
利用判別式b^2—4ac的符號可確定圓與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如下:
如果b^2—4ac0,則圓與直線有2交點,即圓與直線相交。
如果b^2—4ac=0,則圓與直線有1交點,即圓與直線相切。
如果b^2—4ac0,則圓與直線有0交點,即圓與直線相離。
。2)如果B=0即直線為Ax+C=0,即x=—C/A。它平行于y軸(或垂直于x軸)
將x^2+y^2+Dx+Ey+F=0化為(x—a)^2+(y—b)^2=r^2
令y=b,求出此時的兩個x值x1,x2,并且我們規(guī)定x1
當(dāng)x=—C/Ax2時,直線與圓相離。
當(dāng)x=—C/A=x1或x=—C/A=x2時,直線與圓相切。
六、圓的定理:
1、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2、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推論1
、倨椒窒遥ú皇侵睆剑┑闹睆酱怪庇谙遥⑶移椒窒宜鶎Φ膬蓷l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jīng)過圓心,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推論2
1、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2、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3、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4、圓的內(nèi)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5、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9
一、目標(biāo)與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關(guān)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應(yīng)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決一些簡單題目。
2、掌握通過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據(jù)實際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xué)模型的方法,應(yīng)用熟練掌握以上知識解決問題。
二、重點: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關(guān)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guān)概念并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2、判定一個數(shù)是否是方程的根。
3、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4、運用開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領(lǐng)會降次──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xué)思想。
5、利用實際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xué)模型,并解決這個問題。
三、難點: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題。
2、通過提出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shù)學(xué)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遷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的討論。
4、通過根據(jù)平方根的意義解形如x2=n,知識遷移到根據(jù)平方根的意義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5、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xué)模型,方程解與實際問題解的區(qū)別。
6、由實際問題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還要考慮這些根是否確定是實際問題的根。
7、知識框架。
四、知識點、概念總結(jié):
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一元),并且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個特點:
。1)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
。2)且未知數(shù)次數(shù)最高次數(shù)是2。
。3)是整式方程。要判斷一個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為整式方程,若是,再對它進行整理。如果能整理為ax2+bx+c=0(a≠0)的形式,則這個方程就為一元二次方程。
。4)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ax2+bx+c=0時,應(yīng)滿足(a≠0)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個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經(jīng)過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
一個一元二次方程經(jīng)過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shù);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shù);c是常數(shù)項。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10
熱學(xué)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w有/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xué)溫度:T=t+273K
電學(xué)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 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 2t/R (純電阻公式)
浮力公式
(1)F浮=F’-F (壓力差法)
(2)F浮=G-F (視重法)
(3)F浮=G (漂浮、懸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初中物理光學(xué)必考知識點
1.白光是復(fù)色光,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2.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光速:c =3×108m/s =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
4.在均勻介質(zhì)中光沿直線傳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5.光的反射現(xiàn)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
6.光的折射現(xiàn)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彎折、水中的物體、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色散)。
7.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8.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高分答題技巧
對比法
對于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xué)習(xí),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比較法
對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guān)概念利用相比較學(xué)習(xí)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nèi)在聯(lián)系。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學(xué)好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1、重視觀察和實驗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chǔ)的學(xué)科,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xué)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經(jīng)說過:“沒有觀察,就沒有科學(xué)。科學(xué)發(fā)現(xiàn)誕生于仔細的觀察之中。”對于初學(xué)物理的初中學(xué)生,尤其要重視對現(xiàn)象的仔細觀察。
2、因為只有通過對觀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xué)的物理知識有生動、形象的感性認(rèn)識;只有通過仔細、認(rèn)真的觀察,才能使我們對所學(xué)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
3、例如,學(xué)習(xí)運動的相對性,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學(xué)都會聯(lián)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觀察到鐵路兩旁的電桿、樹木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生動的實例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rèn)識。
4、當(dāng)學(xué)習(xí)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記錯、記混。因此,可試著按照課文和某些輔導(dǎo)材料中繪制的框架圖去幫助記憶和理解。有時,適當(dāng)?shù)貙Ω拍钸M行分類,可以使所學(xué)的內(nèi)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luò)分明,便于自己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
5、可以不斷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統(tǒng)化,不斷地把新概念納入舊概念的系統(tǒng)中,逐步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系統(tǒng),使自己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加深對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xué)習(xí)有法,但學(xué)無定法。在學(xué)習(xí)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學(xué)們結(jié)合自己的特點,穩(wěn)扎穩(wěn)打。
學(xué)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
一、轉(zhuǎn)換思維法在設(shè)計物理實驗時,有一些些物理量其實是不容易直接測量或某些物理現(xiàn)象直接顯示有困難,這樣就把難以測量的物理量轉(zhuǎn)換成容易測量的物理量進行間接測量,或?qū)⒛承┎灰罪@示的物理現(xiàn)象轉(zhuǎn)化為容易顯示的物理現(xiàn)象而進行間接觀察,這種實驗設(shè)計思維方法稱為轉(zhuǎn)換思維法。
研究平拋運動實驗中,利用做平拋運動物體的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求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在研究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利用位移求物體的`速度與加速度。
二、比較思維法設(shè)計物理實驗時,利用對比實驗,找出物理現(xiàn)象之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從而揭示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規(guī)律,這種實驗設(shè)計思維方法稱為比較思維法。
1.條件比較:比較不同研究對象在不同的條件下的變化情況。如研究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2.過程比較:比較不同物理過程的現(xiàn)象的變化。如比較平拋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過程,可推知平拋運動豎直方向的運動規(guī)律。
3.狀態(tài)比較:比較物理現(xiàn)象在實驗時間內(nèi)初、末狀態(tài)的變化。如比較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總體積,可推知物體內(nèi)分子之間有空隙。
三、替代思維法設(shè)計物理實驗時,將直接無法測量或不太容易測量的物理量、直接無法觀測的物理現(xiàn)象,通過變通替代的方法間接進行測量或觀測而達到完全相同的效果。這種實驗設(shè)計思維方法稱為替代思維方法。
1.物理量之間的替代:如研究單擺的運動圖像時,用紙板的位移替代時間,簡化了實驗測量。
2.物理現(xiàn)象之間的替代:如初中的熱脹冷縮實驗,利用雙金屬片熱脹冷縮的彎曲來接通電路,讓燈的明暗來反映雙金屬片的彎曲。
3.物理過程之間的替代:如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用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與豎直方向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兩個分運動過程替代平拋運動過程,將曲線運動轉(zhuǎn)化為直線運動研究。
4.物理儀器之間的替代:如測電源電動勢內(nèi)阻實驗中不提供電壓表,而利用電阻箱和電流表完成實驗。
【中考經(jīng)典公式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jié)08-10
初中數(shù)學(xué)定理公式總結(jié)08-16
物理公式高二總結(jié)10-28
初三物理公式總結(jié)11-18
初中物理公式歸納總結(jié)11-08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總結(jié)11-09
高一物理公式總結(jié)03-15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總結(jié)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