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
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f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鎮(zhèn)化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據人社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城市流動人口達2.67億人,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獨守空巢,絕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極少數老人跟隨子女進城生活。空巢老人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越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打工子女外出掙錢與陪在父母身邊成了一個深思之待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大化瑤族自治縣都陽鎮(zhèn)都陽村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采取走訪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生活需求、醫(yī)療及社保及“老有所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yī)療保障、養(yǎng)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采用結構式訪談的方法,入戶典型訪問了20戶老人。
二、基本情況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45.87萬人,瑤族占21.95%,全縣轄13鄉(xiāng)3鎮(zhèn)。都陽鎮(zhèn)位于大化瑤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50公里,地處丘陵。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在都陽村都陽街。東接七百弄鄉(xiāng),北連北景鄉(xiāng),西鄰巖灘鎮(zhèn)、江南鄉(xiāng),南接百馬鄉(xiāng)、古河鄉(xiāng)。20xx年全鎮(zhèn)總面積189平方千米,總人口24244人。轄都陽、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滿江、雙福等7個村。都陽鎮(zhèn)耕地面積883公頃,其中水田443公頃,旱地440公頃,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等,農產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這里說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達40369人,占全縣60周歲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數為17244人,女性人數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況,其中文盲的占老年總人數的61.7%,受到小學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僅占不到0.7%;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從事較輕農活的老年人占老人總人數的78%,半喪失勞動能力的占老人總人數得15%,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占老人總人數得7%;經濟來源情況,靠子女供養(yǎng)的占81.9%,自己供養(yǎng)的占9.7%,社會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大部門留守老人仍需要體力勞動
子女外出務工使家庭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們的相對收入也不高,且他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還要供子女上學,所以大部分老人還要靠自身勞動來維持平時生計。據調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還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yè)生產的重擔。一方面,從事農業(yè)生產可以增加家庭經濟來源,基本解決柴米油鹽的日常開支,減輕子女的負擔。另外一方面,絕大多數老人不想給自己的田地丟荒,所以堅持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許多重農活要雇人,成本比較高,老人們只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
(二)家庭氛圍缺失、精神慰藉單調
隨著大量子女外出務工,家庭養(yǎng)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節(jié)或清明節(jié)能回來幾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與老人團聚,有的甚至好幾年沒有回家,老人們難免有孤寂之感。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時,需要子女陪同上醫(y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只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更顯得孤獨無助。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三)留守老人的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仍不容樂觀
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可以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據,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很多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農村老人也基本不進行體檢,只有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醫(yī)療制度,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口的醫(yī)療保障,但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huán)節(jié)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還未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由于合作醫(y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對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幫助非常有限。由于經濟收入不高,有病不醫(yī)的情況不在少數,由于支出習慣和現實經濟能力的考慮,“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數老人的選擇。他們在生病時往往就這么拖著,只有少部分會去看醫(yī)生。有一些子女因為工作忙或是路途遠而沒有回來,只是打來電話詢問。農村偏遠山區(qū)曾發(fā)生老人病死在家而無人知曉的悲劇。
四、解決留守老人問題的建議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應該堅持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執(zhí)行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工資待遇,敦促各企事業(yè)單位必須按時按量發(fā)放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保證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只有這樣,農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贍養(yǎng)老人,盡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和農村社會福利投入,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納入低保范圍,從經濟上保證留守老年人達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會大眾宣傳尊老愛老,例如:每年評選出尊老愛老模范家庭,給予該家庭經濟上幫助,給予該家庭子女就業(yè)就學上的優(yōu)先選擇權利等等。
(三)經濟供養(yǎng)
1.增加農業(yè)創(chuàng)收,提高農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發(fā)展當地的特色農業(yè),可由當地的農業(yè)致富能手或專門的技術人員真正的“下地”“下鄉(xiāng)”為農民講解有關農業(yè)作物的種植方法和作指導。這樣就可以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為農民發(fā)家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為養(yǎng)老奠定經濟基礎。
2.增強子女支付養(yǎng)老費用的能力
“贍養(yǎng)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目前子女供養(yǎng)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證,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就應該增加對老人的供養(yǎng)的費用,尤其對于那種身體狀況不佳,要照看子孫,幫子女料理紅白事的老人。這當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國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四)生活照顧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對老人進行照顧,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決方案的。而這就要充分考慮老人的生活特點,結合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的力量,給老人創(chuàng)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將花部分錢保證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對此進行引導,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讓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讓他們不再擔心生活無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讓老年人歡歡樂樂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經我們走訪服務的20家留守老人情況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這一點恰恰是政府部門和外出務工子女忽視的,建議采取以下措施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
1.當地政府可以以鄉(xiāng)鎮(zhèn)為單位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專門為留守老人服務,定期下鄉(xiāng)主動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發(fā)現問題就及時解決。鄉(xiāng)鎮(zhèn)政府領導和村委會成員可以經常下鄉(xiāng)慰問留守老人。受訪者中覃克陽老人,生育1男1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已外出務工近5年,母親已是94歲高齡,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馬河兩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還有黃玉林老人,平時酷愛跳廣場舞,但是場地有限,希望政府幫她們硬化場地等等。因此,政府應因地適宜加大農村健身活動場所投入,讓喜歡運動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鍛煉身體。多組織娛樂活動,比如組織舉辦晚會,開展適合老年人在文體活動等,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作為子女,應該多抽些時間常回家看看養(yǎng)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2.還應加強孝道宣傳。一是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強老年人的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子女們的思想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真正明白關心老人,尊敬老人,贍養(yǎng)老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社會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實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贍養(yǎng)老人等丑惡行經。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對于這些行為進行調解,必要時還應求助于法律手段來解決。二是弘揚敬老愛老的優(yōu)良傳統,加強農村家庭美德教育,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yǎng)老典型,讓村民真正樹立起尊重、關心、幫助老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更要加強宣傳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務工人員尊重父母,時時與父母保持聯系;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讓老人無后顧之憂。
(六)安全知識
留守老人們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電安全的常識,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員走村串戶,了解農村用電情況,向老人們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和當前電價執(zhí)行標準,使老人們真正用上“明白電”、“放心電”。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線路,發(fā)現異常,就地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助,發(fā)現有安全隱患存在要及時消除。
結束語: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直都在倡導要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留守老人是我們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很多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心酸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發(fā)展繁榮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們,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全社會都應一起努力,幫助、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的晚年生活著想,讓他們衣食無憂,有病得到及時治療,臨終得到關懷,使他們能幸福、快樂、健康地度過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會、家庭、兒女給予他們的親情和溫暖。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2
調查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家庭需求日益增多,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的擁向城市,為國家的繁榮,城市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但在農民背井離鄉(xiāng),使自己生活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城市不斷繁華的情況下,許多年輕人留下父母和孩子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現象明顯加重,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調查目的
調查人:劉x
調查時間:20xx年7月6日至7日
調查地點: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龍鳳鄉(xiāng)紅旗村
調查對象及人數:紅旗村村民;60人
調查方式:交流訪談
調查前工作準備:
在下鄉(xiāng)調查前,從帶領我們的團委老師那兒了解了當地情況,熟悉了調查路線;
認真分析了活動期間需要了解的知識;
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好調查的內容;
另外還上網搜索了有關其他省市的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目前在生活、心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便在調查時不僅能完成調查任務,而且還能及時幫助他們排解遇到的困難。
當地情況
紅旗村概況:紅旗村地屬衡陽市龍鳳鄉(xiāng)的一個小村莊,是一個不足一千人的村落。它雖然位于南岳區(qū),但是交通條件卻很差。村里設有醫(yī)務室,小學,小賣部等。這里生活較安定,既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里發(fā)生,又沒有聽說什么名人的足跡。調查結果經過這次調查,我們發(fā)現在經濟生活方面,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軟硬件設施均相對落后。下面就從經濟,教育方面來闡述我們調查后的結果。再于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了城鎮(zhèn)走上了了打工路,巢老和留守兒童大幅增加。紅旗村的生活還算好,大多數家庭都能看上電視,大多數家庭都裝上了電話,但是經濟上還是拮據的,因為除了上述開支之外,教育支出占了很大的比例。
調查過程
組織學生到農村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以關愛留守兒童為重點,為當地學生舉辦課業(yè)輔導、素質拓展、親情陪伴、愛心捐贈等活動。廣泛開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傳、為當地村民量血壓、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知識普及活動,廣泛開展健康科普宣傳和與健康相關的社會調查活動。圍繞水資源保護、垃圾處理、環(huán)境污染等,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發(fā)展建言獻策等活動,普及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推動科學發(fā)展方式。
調查分析
針對有些問題的具體的調查分析:
關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讓讀書夢從憧憬走向現實曾經是許多貧困孩子的心聲。XX最新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XX最新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同樣是我們這次對紅旗村社會調查的一個方面。村小學那幢新蓋的三層教學樓在紅旗村那片山下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為我們的心中添了幾分安慰,教師隊伍的人才匱乏成了在師資力量方面制約本校教育的重大問題。本次調查有55%的人把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缺乏很好的教育指導作為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至于孩子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師們去管教,留守兒童家庭這種親子之間的交往在時間上的長期間斷致使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行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監(jiān)護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況下,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沉迷于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引起行為上的偏差,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誤入歧途。此外,還有40%的人認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們自身努力不夠,留守兒童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最后還有少數人認為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孩子成績不理想,如教育體系不完善老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目前監(jiān)護人管教方式不合理等。
就此我認為:1.家長應該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家長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務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責任承擔起來,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應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班主任聯系,加強溝通。向老師說明自己的情況,了解子女的發(fā)展變化,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這樣才不至于使留守兒童的家庭家長教育方面出現盲區(qū)。還應加強與監(jiān)護人聯系及親子間的溝通;2.學校應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為專項工作,加強對教師的素質培訓,使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做到公平、公證,使留守兒童擁有與其他兒童同等對待的教育,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3.地方政府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成立關心留守兒童教育指導機構,建立農村社區(qū)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
關于孩子的生活或心理的問題
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特殊環(huán)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就本次調查結果顯示:66%的人認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性格發(fā)生很大變化,留守兒童自幼離開父母,缺乏親情的關愛,往往易產生焦慮、煩躁等一系列的消極情緒。留守兒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搞破壞、易產生敵對等不良心理問題。與監(jiān)護人之間有時也會發(fā)生摩擦。有34%的人認為孩子的性格沒有多大的變化,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小沒有過多的考慮這些問題。
對此我希望: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加強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搭建他們能夠見面的橋梁,;2.尋找合適的監(jiān)護人,提高監(jiān)護人的素質,能夠及時的發(fā)現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及時的教育與引導;要對留守兒童進行細心的觀察與溝通;3.學校能盡量利用五一十一、春節(jié)等學生家長返鄉(xiāng)的機會約父母面談,這樣能使這些父母較為詳細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進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對于一些留守學生出現的不良傾向和在校內外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要及時處理,耐心的進行說服和教育;定期家訪,定期舉行監(jiān)護人座談會,交流管教留守兒童的經驗教訓,相互溝通交流;開展體諒父母活動。畢竟孩子是一個家庭全部的希望和寄托,所以不管是孩子的教育還是心理問題都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關于造成空巢老人現象原因的問題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關于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52%的人認為是經濟發(fā)展和工作需求造成農民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的現象越來越普遍,43%的人認為是現在青年人思想觀念的變化,不愿留在家里,致使這一現象加重,另外有5%的人認為是因為老年人自愿獨居導致這一現象。由于在鄉(xiāng)鎮(zhèn)或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工作單位少,收入不高,導致青年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外出打工,如果老人的生存環(huán)境依然得不到改善,必將阻礙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最終制約我國農村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
如何解決這一弱勢群體養(yǎng)老問題,我建議:1.政府應該大力支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給農村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2.另外,村委會也應大力尋找致富道路,發(fā)展農村經濟,改變農村落后面貌,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減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數量,帶動群眾自主創(chuàng)業(yè);3.已經發(fā)家致富的人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致富經驗,幫助更多的村民致富,同時也盡可能地緩解農民外出打工導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現象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關于空巢老人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6%的人認為子女外出在精神上對老人的影響很大,很多外出務工者與老人的聯系不夠;24%的人認為是日常生活無人照顧,而子女外出的必然結果是老人需要照料時子女的缺位。農村空巢老人健康狀況較差,勞動負擔重,面臨著各種老年病的威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到極大影響;另外有20%的人認為生活貧困,空巢家庭老人一旦患病,沒有兒女在身邊照顧生活起居,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不能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經濟支持以化解疾病風險和恢復身體健康。
根據這一情況,我建議:1.當地政府或村委會要做好相關的工作,如: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文娛活動,以方便老年人相互交流,減輕兒女們不在身邊的孤獨感;2.建立農村公共醫(yī)療上門服務制度,與村醫(yī)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簽定責任書,定時為空巢老人免費體檢,重病時減免一定的費用,解決其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3.逐步建立農村養(yǎng)老制度,為農村空巢老人提供生活保障,擴大農村低保范圍,讓農村75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都參加進來。
關于空巢老人現象希望他們的兒女們做什么的問題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我發(fā)現67%的人希望這些老人的兒女能多與老人經常聯系,有31%的人認為讓外出打工的人找離家比較近的工作也是很好的解決辦法,畢竟離家近比較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避免因自己長期外出打工與父母和孩子有很大的隔閡,只有2%的人認為應該給老人錢保證父母的經濟。所以,心里的溝通、感情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要時常與父母保持聯系,如果情況允許也可以就近找合適的工作,如果情況特殊需要外出的,給父母一定的物質撫慰也是必要的,一定要保證父母的生活狀況。
關于村民的中國夢
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我了解到大多的村民的中國夢。根據本次調查結果我發(fā)現,這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留守兒童居多,在調查過程中我問到許多孩子的中國夢,這里的每個孩子無論出身貧困或富裕同樣都懷著大學的夢想。他們憧憬著走出大山,追逐大學夢。他們中許多有著潛力的孩子還沒有被發(fā)掘,有時即使被發(fā)掘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終還是被埋沒了。在這個本應有著平等權力的社會里卻由于地理因素導致的差異,讓孩子們無法展現自我,發(fā)掘自我,可能還未起跑就已經放棄。這不僅給他們帶來了遺憾,同樣也是國家的損失與悲哀。也有許多孩子的夢想就是希望父母在身邊,陪伴自己。一些老人們的夢想也是希望著自己的兒女能夠在自己身邊。當問到他們的中國夢時,許多老人和孩子都講到希望村子發(fā)展起來,生活更好一點,希望國家也越來越繁榮昌盛。
對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現狀,我們向村民調查了很多問題,并和一些這樣的老人孩子進行了詳細的交流,及時向他們介紹在平常遇到問題時怎樣解決和處理。
調查結論
經過本次對紅旗村的調查,收獲頗豐,村民也是極其認真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甚至有的村民積極主動地詢問我要調查的內容,其中很多村民通過電視、廣播等渠道已經對目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有所了解,這給我的調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村民關注農村問題意識的提高使我不僅順利完成此次調查,而且更讓我為之欣喜,這說明現在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進步,一些村民不再是單純地追求物質富足,他們已經學會多渠道的了解時事,關注三農,關注中國夢,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
結束這次調查,留給我們的只有思考。我們的能力實在有限,無法為這所小學的教育,這個村莊的發(fā)展獻上一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雖然村子已經有了微微的改善,但是差距尤其是與相隔一座山的衡山前山的差距太大。良好的國家政策可以說為教育事業(yè)添加了一份催化劑。只有在的國家?guī)ьI下教育事業(yè)才可能進步,事半功倍。社會是一個大群體,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幫助與護理,每一個成員都應做出貢獻。當這些都能很好的結合時,相信農村輝煌的明天已不再遙遠。
青春與時代同行,責任與奮斗相伴。我們是時代的支柱,更該擔當起這個責任。在人文關懷的浪潮背后,跳動的是當代青年緊跟時代,心系祖國的拳拳赤子之心。讓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敢于有夢,也讓我們大學生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3
由于農村地區(qū)長期以來一直實行以家庭為主的養(yǎng)老方式,子女供養(yǎng)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著承擔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長期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為留守父母提供經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yǎng)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天,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關系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001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須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數。
二、農村空巢老人家庭現狀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yǎng)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為生活來源。其收入分布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yǎng)孩子上學,對家庭里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非常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丶铱纯,基本醫(yī)療保障,養(yǎng)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4
我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時期。養(yǎng)老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空巢老人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務、精神慰藉問題。與此同時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家庭結構也正由“大家庭結構”向“421小家庭結構轉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單獨居住或老年夫婦獨立生活,兒女不在身邊又無他人照料,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空巢老人”,他們的生活狀況問題也正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為關愛空巢老人,及時了解全區(qū)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傾聽廣大空巢老人對社會養(yǎng)老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探討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生活困難,進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環(huán)境、提高生活水平,新浦區(qū)婦聯于20xx年8月在全區(qū)范圍開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調研活動,對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醫(yī)療、養(yǎng)老、關愛等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調研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式,輔之以訪談,對200位空巢老人進行個體化調查。
一、我區(qū)“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一)“空巢老人”概況。全區(qū)總人口44萬,60歲以上老人4萬,占全區(qū)總人口數的11%,空巢老人近4000人?粘怖先耸芙逃潭绕毡槠停^五分之三的空巢老人婚姻狀況為已婚,20%的空巢老人沒有固定職業(yè)。
(二)“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
1.“空巢老人”的家庭狀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近80%的空巢老人有子女,20%的空巢老人沒有子女或子女已過世。對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近50%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與兒女一起生活,41%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與子女住在一起,另有9%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無所謂。不能與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有48%是因為生活習慣與子女分開居住自由,22%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30%是因為經濟原因子女無能力照顧。
2、“空巢老人”的經濟狀況?粘怖先酥饕顏碓54%依靠退休金或養(yǎng)老金,其他生活來源依次為兒女供養(yǎng)、務農等。
3.“空巢老人”的健康狀況。身體健康無疑是空巢老人是否擁有高質量生活的重要影響因素。據調查結果顯示,70%的空巢老人患有高血壓、聽力障礙、心臟病、糖尿病、腸胃疾病等慢性疾病。50%的空巢老人在患病后僅采取簡單治療和間歇性治療。
二、當前“空巢老人”生活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經濟來源不穩(wěn)定。城鎮(zhèn)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相對好些,生活來源以企事業(yè)單位的退休金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滿足,經濟壓力相對較小。但沒有工作或無兒女的空巢老人晚年生活來源只能依靠政府和社會救助解決,因此,要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有較大難度。而農村“空巢老人”收入來源少,除部分老人享受低保金外,絕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所得或兒女供養(yǎng),經濟非常拮據,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吃、穿、用都靠自給自足,盡可能不多花錢,平時也很難吃上一次肉,逢過年過節(jié),人來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如果沒有子女或子女不孝順,沒有額外生活補貼,老人生活只能說是“活著”。
(二)身體健康狀況堪憂,醫(yī)療保健不樂觀。我區(qū)社會醫(yī)療保險覆蓋面逐年遞增,農村“新農合”醫(yī)療保險全覆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空巢老人就醫(yī)難的問題,但是長年患病、報銷比例低、就醫(yī)費用貴等現實原因,致使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慢性病更是吃點藥湊合過去,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隱瞞自己病情不說,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給兒女找麻煩。調查中,大多數老人出于習慣或現實經濟狀況考慮沒有做過全方位健康體檢。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往往在突發(fā)疾病時得不到及時救助,生命時常受到威脅。同時有些空巢老人難以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三)生活孤獨情感空虛,缺乏精神慰藉與溫暖。不管是城區(qū)還是農村的空巢老人,他們最怕的是孤獨,空虛感是他們普遍的情緒,他們生活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狀態(tài)下,心里話沒處敘說、有時間沒處打發(fā),生活方式單調,除了白天打牌下棋,晚上散步跳舞看電視,很少與社會交往,被社會邊緣化,再加上分居子女對老人的日常陪護和親情關懷的缺失,使老人無法享受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常年勞累、情感孤獨、家庭經濟、醫(yī)療壓力再加上思念親人等復雜的情感因素加重了老人的身心負擔,使他們心情抑郁、惆悵孤寂、行為退化現象不斷加速。
(四)安全問題存在隱患,易成事故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空巢老人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安全問題。疾病突發(fā)時無法求助、外出走失后無法聯系親人,意外摔倒、磕絆,甚至燒飯、洗浴中的意外,都可能給老人帶來危及生命的危險,更有甚者因煤氣中毒、突發(fā)疾病死于家中無人問津的事故頻繁再現。同時,一些空巢老人由于年齡大,警惕性不夠,行動不便,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針對空巢老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wěn)定受到一定影響。此外,安全問題還有用電、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威脅和自然災害威脅等等。
(五)助老服務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由于絕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受傳統與經濟狀況的影響,傾向于選擇家庭養(yǎng)老,認為住在養(yǎng)老機構沒有自由,照顧和伙食也有所欠缺且花銷太大,無法負擔,同時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陪自己聊聊天。這就催生了助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但目前社區(qū)助老服務人力資源不足、助老服務隊伍專業(yè)化水平較低,制約著助老服務質量的提高和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而且由于空巢老人收入水平總體較低,有服務需求卻沒有能力購買,他們更需要的是來自政府、社會組織公益性的助老服務。
三、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的幾點建議。
(一)在子女關懷和照顧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須盡到經常聯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顧老人,給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義務。在這方面,輿論可以監(jiān)督,社區(qū)可以根據空巢老人的具體需要,幫助空巢老人與其子女聯系,比如可以按照為其建立的信息資源庫,定期與空巢老人們的子女聯系,提醒其要慰問父母或者來看望父母等。
2、對于高齡、喪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為老人請受過專業(yè)培訓的家政護理或保姆,以盡孝心。
3、子女應支持喪偶空巢老人再婚。對于喪偶的長輩,家庭成員應排除社會偏見和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支持老人尋找合適的生活伴侶,安度晚年。
(二)在社區(qū)服務方面。
1、一方面,社區(qū)應當建立準確的老人信息庫,特別是“空巢老人信息庫”。信息庫應當包括:老人姓名,年齡,性別,身體狀況,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險號碼,學歷,專業(yè),愛好,電話,子女情況,子女的聯系電話、地址,退休前的供職單位等等;鶎诱畽C關根據社區(qū)提供的信息備份,必要時予以核對,并根據信息庫的信息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另一方面,推廣和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服務網站,為空巢老人的家屬提供反饋信息的服務。
2、大力發(fā)展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體系,統籌規(guī)劃在每個社區(qū)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務中心是較為有效的措施,使老年人的一般醫(yī)療保健可在社區(qū)服務中心解決,同時提供生活照料、醫(yī)療護理等服務,實現一條龍式的服務,使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料;由國家補貼,社區(qū)執(zhí)行,把社區(qū)一些下崗職工和閑散人員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培訓,為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高齡老人提供代請保姆、鐘點工、家庭就醫(yī)等護理服務;設立呼叫救助系統,使空巢老人的安全隱患問題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鼓勵和接納社區(qū)、學校、及社會志愿者為空巢老人開展關愛服務;在社區(qū)多發(fā)展老年群體文藝活動組織等,豐富老年人的休閑娛樂方式。
(三)在政府服務方面。
主要解決好空巢老人最迫切最需要的“養(yǎng)”和“醫(yī)”的問題。
1、關于“養(yǎng)”的問題,政府要做好健全和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的工作,確?粘怖先说幕旧钚枰玫綕M足。同時要增加對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資金的投入,另外,要制定相關的規(guī)劃和落實有關優(yōu)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形式辦社會養(yǎng)老福利事業(yè),與此同時,政府有關的宣傳部門要正面宣傳養(yǎng)老機構的形象,消除空巢老人對養(yǎng)老機構的不良看法。
2、關于“醫(yī)”的問題,建立和完善城市醫(yī)療保險、城市貧困空巢老人的醫(yī)療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醫(yī)療保障,減輕空巢老人的負擔,使老人們看得起病。而對那些情況特殊,在醫(yī)療上特別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可以通過社區(qū)建立的“空巢老人”的信息資料,篩選出真正因病至貧、因吃不起藥而飽受病痛折磨的人群,然后政府給予救濟。
(四)在社會力量系統服務方面。
1、在志愿者服務上,社區(qū)志愿者,比如那些具有奉獻意識,想要發(fā)揮余熱,服務社會的中低齡老人可與本社區(qū)的高齡空巢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空巢老人結成對子,以“老老互助”的方式幫助空巢老人。學校志愿者,比如大學生志愿者為空巢老人開展有針對性的關愛服務,如心理、法律、醫(yī)療等方面的咨詢、文藝匯演等。社會志愿者,比如紅十字會、老年人志愿者服務協會等一些在老年康復、護理、保健、營養(yǎng)、心理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加入到服務隊伍中,為空巢老人提供專業(yè)化的服務。
2、新聞媒體要多渠道關注和報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及時披露空巢老人的問題,以引起社會的重視;或為空巢老人刊登尋求社會經濟救助的啟事等。
3、社會興辦多層次多樣化的社會養(yǎng)老機構,增加養(yǎng)老機構的數量并提高其服務質量,實現社會化養(yǎng)老與居家養(yǎng)老的有效結合。
(五)在空巢老人自身方面。
1、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減少對子女的情感依賴。
2、采取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避免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主觀要求和愿望全加在子女身上。
3、重新確立自己生活的目標,培養(yǎng)興趣,廣交朋友,積極參與文體和社交活動。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5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鎮(zhèn)化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獨守空巢。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國農村正經歷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高齡化和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高齡老年人和老年空巢家庭比例的較快增長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養(yǎng)老保障體系和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農村老齡問題的綜合解決。為了解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發(fā)展情況及其對農村家庭養(yǎng)老的影響,20xx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的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調查運用國家統計局批準,中國老齡科研中心20xx年和20xx年實施的兩次中國老年人口狀況調查數據,結合北京、河北、江蘇、浙江、黑龍江、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典型調查,調查對象為農村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即老年人無子女(包括兒媳、女婿),或有子女但不同吃同住者。
老年空巢家庭包括兩類:1、獨居戶;2、夫妻戶。
老年類空巢家庭包括三類:
1、隔代戶(老年人與未成年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同住,多稱“留守家庭”);
2、兩代老人戶(老年人與父母同住);
3、與其他人同住戶(老年人與其兄弟姐妹或照料者等同住)。
20xx年,全國農村老年空巢和類空巢家庭共3288萬戶,占農村老年人家庭總戶數的48.9%,比20xx年的44.9%提高了4個百分點?粘、類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萬人,占全國1.08億農村老年總人口的43.9%。其中,空巢家庭老年人占38.3%,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占5.6%。除隔代戶從20xx年的4.4%下降到20xx年的3.7%外,其余幾類家庭戶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獨居戶從13.3%提高到14.7%,夫妻戶從26.7%提高到27.7%,與其他人同住戶從0.5%提高到2.1%,兩代老人戶從0.4%提高到0.7%。
空巢、類空巢家庭分布呈現較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東部和中部省份空巢比例相對較高,如山東、河北、江蘇的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比例超過了60%,北京、河南、浙江、安徽、遼寧等也超過了50%。西部一些省份如陜西、廣西、云南不足30%。各省份內部的分布差異也較明顯。嚴重的地方,村外出青壯年比例達到90%,留在家里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隨老年人年齡提高空巢、類空巢家庭比例呈減少趨勢。農村60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中有50.2%居住在空巢、類空巢家庭中,在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中減少到40.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以有配偶同住為主占64.9%,喪偶的占28.8%。
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內部差異明顯。約有2/5的老年人自愿與子女分開居住。這類家庭以夫妻戶多見,低齡老年人為主,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相對較好。有48.3%的老年人被迫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有30.7%的老年人想與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關系緊張,或子女外出發(fā)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獨守空巢。有17.6%的老年人愿意入養(yǎng)老院,但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之不是收住對象,或當地沒有養(yǎng)老機構而不能如愿。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中的問題既有作為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有因子女“缺位”帶來的特殊問題。
(一)養(yǎng)老保障不穩(wěn)定問題。
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從事生產勞動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近5個百分點,占47.4%,得到子女經濟幫助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低6.6個百分點,占59.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年人均收入2373元,約為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4/5。受自我養(yǎng)老能力以及子女自身經濟狀況和養(yǎng)老意識淡薄等影響,39.6%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經濟困難,49%的人認為經濟上缺乏保障,得到政府和集體救助的只占13.6%。
(二)基本醫(yī)療缺乏保障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中健康狀況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醫(yī)療保障,參加新型合作醫(yī)療的'老年人多數反映合作醫(yī)療報銷起付線高,報銷比例低,報銷程序過于復雜,門診取藥花費多但不能報銷,住院治療又需要先墊付大筆押金。因為上述原因,有70%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患病后不去就醫(yī),“拖”病現象比較普遍。
(三)照料服務供求矛盾突出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占20%,約948萬人。7.5%的老年人需要照料,其中11.3%的人得不到照料,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8.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靠配偶,占52.3%,國家、集體、養(yǎng)老機構上門服務合計僅占2.9%。與此相對,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子女,占64.1%。
(四)獨居老年人面臨高生活風險問題。
獨居老年人(包括散居“五保”老人)約1004萬人。其中,覺得經濟困難的占52.4%,需要照料但無人照料的占18.4%,經常感到孤獨的占53.6%,感到不幸福的占21.0%,有過自殺念頭的占7.5%,這些指標均顯著高于其他老年人。統計分析顯示,有60%的農村獨居老年人生活中面臨著經濟非常困難、健康狀況極差、需要照料和孤獨寂寞中的至少一種問題,近19%的獨居老年人面臨兩種以上的上述生活風險。
(五)隔代戶和兩代戶老年人生活壓力大問題。
子女外出務工,留下祖孫在家的“留守”老年人占農村老年總人口的3.7%,接近400萬人。他們既要從事農業(yè)生產勞動,又要照看孫子女,身心壓力很大,健康狀況也最差,54.7%的老年人認為健康狀況較前一年變差,69.3%的人患有慢性病,41.7%的人在調查前兩周處于帶病狀態(tài),這些指標均明顯高于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兩代戶老年人既要自養(yǎng)還要贍養(yǎng)其高齡父母,他們參與農業(yè)勞動的比例高達80%,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只占44.3%,醫(yī)療費開支最大,年人均住院費支出達到1827元,遠高于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1068元。
三、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現象及問題成因分析
(一)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是人口、經濟、社會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態(tài)勢仍將持續(xù)。
造成農村老年人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原因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人口,同時也是70年代以來實施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相繼進入老年,老齡化加快發(fā)展。二是農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老年人口增長,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同時兩代老人戶也有所增加。三是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過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向城鎮(zhèn)遷移,留守老年人增加。四是隨著居住條件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變化,兩代人愿意分開居住的家庭增多。上述因素的持續(xù)存在,必將推動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繼續(xù)發(fā)展,空巢、類空巢將成為我國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家庭的一種重要居住形態(tài)。
(二)子女“缺位”削弱了家庭養(yǎng)老的作用。
老年人勞動自養(yǎng)、夫婦互相扶養(yǎng)和子女贍養(yǎng)是傳統家庭養(yǎng)老的三大支柱,由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喪失了支撐家庭養(yǎng)老的穩(wěn)定結構,影響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地表現為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同時加重了老年人勞動自養(yǎng)的負擔。獨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養(yǎng),與孫輩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撫育負擔,兩代老年人戶則是“以老養(yǎng)老”,困難相對更多。
(三)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服務發(fā)展滯后導致部分老年人養(yǎng)老和照料服務的“真空”。
家庭養(yǎng)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的需求增加。由于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障覆蓋面窄,水平低,社會福利服務基礎設施短缺,社會養(yǎng)老服務不發(fā)達,使老年人的養(yǎng)老特別是服務需求得不到保障。調查發(fā)現,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需要上門家務服務的占32.8%,而當地有此服務的僅占7.0%,需要上門護理的占35.4%,能提供上門護理的僅占6.3%,需要入住養(yǎng)老機構而不能如愿的占17.6%,離老年人的需求差距很大。
(四)對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現象及其問題重視不夠,措施不力。
主要表現為一是政策“缺位”。各地關于居家養(yǎng)老和老年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較少。二是觀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養(yǎng)老”上,對農村老年人“空巢”問題重視不夠。三是缺少有力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后,社會組織很不發(fā)育,解決農村老年人養(yǎng)老服務問題難度很大;谝陨显,老年空巢家庭增加帶來的照料服務等問題在許多地方沒有擺上議事日程。
(五)敬老意識和贍養(yǎng)觀念淡化。
農村“重小輕老”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子女視老年人為累贅,一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諉贍養(yǎng)義務。婆媳關系緊張,“媳婦當家,養(yǎng)兒防不了老”。外出務工子女忽視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與老年人缺少聯系。還有“外嫁女兒不養(yǎng)娘”的傳統習俗,等等。這些因素導致部分老年人的贍養(yǎng)得不到落實。
四、對策與建議
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伴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在城鎮(zhèn)化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因素影響下,農村以家庭養(yǎng)老為主,依靠老年人勞動自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和土地保障的傳統養(yǎng)老模式受到進一步挑戰(zhàn),需要從整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服務的建構上綜合考慮和應對。在繼續(xù)鞏固家庭養(yǎng)老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社會養(yǎng)老保障和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社會養(yǎng)老和家庭養(yǎng)老相結合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是新時期保障包括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服務需求,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為農村老年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把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并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采取措施給予優(yōu)待和照顧。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對貧困老年人降低門檻,提高補助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可考慮免除70歲以上老年人的參合費用,并對參加合作醫(yī)療的老年人在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及報銷比例等方面予以優(yōu)惠,適當擴大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門診報銷的病種。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為急重病貧困老年人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建立農村老年人非繳費型養(yǎng)老金制度,對于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農村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可采取發(fā)放生活補貼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yī)療需要。
(二)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綜合性養(yǎng)老服務機構建設,在服務好“三無”老人等傳統服務對象的基礎上,把服務對象擴展到高齡、病殘、獨居、生活不能自理的社會老年人。
施院0托老年群眾i在農村社區(qū)建設綜合性養(yǎng)老服務活動設施,以此為依托為老年人就地就近提供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法律服務和宣傳教育服務,逐步形成住養(yǎng)、定點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養(yǎng)老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村集體要積極出資設立養(yǎng)老服務公益崗位,同時積極倡導鄰里互助、志愿者幫扶和老年人互助,以獨居戶、隔代戶、兩代老人戶特別是高齡、貧困、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為重點,建立聯系和幫扶制度,制定緊急事件的有效應對辦法,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三)充分發(fā)揮家庭養(yǎng)老的基礎性作用。
進一步推進農村家庭贍養(yǎng)協議書簽訂工作,鞏固家庭贍養(yǎng),督促外出務工子女妥善安排好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和生產。加強涉老法制教育和敬老道德宣傳,把敬老孝親納入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鎮(zhèn)的評選表彰內容,轉變不良習俗,和諧家庭關系。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加強生活安全的自我保護,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辦法,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對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老齡問題納入農村改革發(fā)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研究和解決。要制定農村養(yǎng)老服務機構、設施發(fā)展規(guī)劃和推動農村養(yǎng)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將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將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發(fā)展農村為老服務納入部門工作安排,切實承擔起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安全保護、權益維護、活躍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責任。要建立健全縣、鄉(xiāng)兩級老齡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人員和經費,發(fā)揮好綜合協調和檢查督促作用。在農村基層,要普遍建立起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積極調解涉老糾紛,維護老年人權益,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自助互助。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6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處境逐漸受到關注,如何讓老人們度過一個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樂充實的晚年,已經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20xx年,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兩億
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種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還有一種就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城鄉(xiāng)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布的統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達到250萬人,占全市的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0%。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xx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養(yǎng)老難:獨生子女70后沒時間80后沒錢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老人養(yǎng)老難日益顯現,人們對養(yǎng)老機構的需求在增大!白∩稀焙汀白〔黄稹钡默F狀并存。而傳統的家庭養(yǎng)老面臨社會現實的挑戰(zhàn)。三十多歲、四十歲剛出的“70后”,已經漸漸成為社會各行業(yè)的中堅力量。工作壓力大、日常應酬多,是這一群體的真實寫照。對他們來說,照顧老人變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對于剛剛步入社會開始打拼的“80后”,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和競爭激烈的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要不淪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對于并不遙遠的父母養(yǎng)老問題,“囊中羞澀”的他們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發(fā)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誰來養(yǎng)”的感慨。
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xiāng)空巢老人調研,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說,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么在遭遇突發(fā)狀況甚至發(fā)生意外時,空巢老人常無招架之力,難免產生發(fā)生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悲劇。
經濟收入普遍較低,農村空巢老人狀況尤甚
相關資料顯示,“空巢老人”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尤其農村“空巢老人”,經濟收入非常低。他們大多數沒有社會養(yǎng)老保障,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自己勞動所得和子女補貼。而老人勞動所得很有限,子女補貼缺乏穩(wěn)定性且標準低,也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總的來說,老人的經濟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且收入偏低。這種狀況一旦出現了額外的支出,比如,“醫(yī)療費支出”,而醫(yī)療費又占大多數老人生活開支的很大部分,這種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難…‘托病…‘怕看病”等各種心理、生理問題。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會的經濟支持,尤其在醫(yī)療費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會政策傾斜。
疾病困擾,就醫(yī)困難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qū)關于“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xiāng)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為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粘怖先嗣鎸Σ⊥闯C媾R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fā)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y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為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為對象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就醫(yī)方便的僅占40.7%;面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采用“正規(guī)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項目進行調研時發(fā)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提供醫(y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guī)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歡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xiāng)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欲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tài),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qū)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丶铱纯闯蔀楸姸嗫粘怖先说氖滓楦屑耐;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chuàng)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7
一、調查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目的
(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 我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問題更是值得人們關注。他們有的沒有兒女,孤苦無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卻可能遠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沒有在身旁;他們渴望溝通交流,卻找不到能夠訴說的對象;他們希望能夠融入社會,然而他們能做的越來越少?粘怖先斯陋、寂寞,生活中有許多困難與不便,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關愛。
(2)通過此次對長安區(qū)周邊社區(qū)空巢老人的走訪調查,能使我們提高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我們對空巢老人這一弱勢群體的認識與關注,提高我們自身尊老愛老的意識,更好的為我們身邊的空巢老人獻出愛心。
二、關于調查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背景及意義
(一)調查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背景
隨著我國人口生育水平持續(xù)下降和老年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不斷延長,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老化也日趨明顯,我國老年空巢家庭數量也呈上升之勢。所謂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后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梢灶A料,空巢家庭將逐步在我國城市地區(qū)成為主要的家庭形式之一。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生活基本狀況,分析影響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生活質量提高的因素,進而實現長安區(qū)的進一步和諧構建。
(二)關愛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意義
關愛空巢老人,是科學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社會、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是科學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社會、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空巢老人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更要起到帶頭作用,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一份力量。
三、當前空巢老人生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條件相對較差
城鎮(zhèn)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相對好些,大部分的老人家庭靠退休金,10%左右靠社會救濟,9%左右為其它來源。而農村空巢老人收入來源少,經濟非常拮據,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他們的生活簡陋,穿的都是好多年前的衣服,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平時也很難吃上一次肉,逢過年過節(jié),人來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并且大多農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但無奈收入菲薄。
(二)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在空巢老人中長年患病的比率高達70%-80%,雖然大部分老人都參加醫(yī)療保險,但報銷比例很低,到醫(yī)院看病又需要支付昂貴的費用,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受疾病折磨。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每次病痛發(fā)作,吃一些廉價的止痛藥,隱瞞自己病情不說,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給兒女找麻煩。子女外出謀生通常是一年回來一次,也沒有太多錢給父母看病,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隔代教育心理負擔重。
如果僅僅照顧孫輩的生活起居,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壓力,增加勞動強度。但對小孩的教育卻增大老年人的心理負擔:一是因為老年人沒有足夠的精力教育小孩,二是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識字不多,無法輔導小孩學習。如果小孩比較調皮,老年人根本無法管教。同時,當前科技飛速發(fā)展,手機、網絡等各種負面的信息都對孩子造成一定影響,不少老年人都對管理小孩力不從心。
(四)安全問題存在隱患
由于空巢老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極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針對老年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也較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wěn)定受到一定影響。同時,一些老人身體素質差,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危險信號,身邊又沒有親人在,很容易出事,每年空巢老人因心肌梗塞、腦血栓等急性病搶救不及時病逝的都有十幾至幾十例。
四、關愛長安區(qū)空巢老人實踐內容
(1)走訪了長安區(qū)部分社區(qū),如鑫園小區(qū)、君悅花園、金堆城小區(qū)等,看望了這些社區(qū)的空巢老人,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房間、清洗衣物、為老人購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陪他們聊天,散步,傾聽并了解空巢老人的內心想法。
(2)根據空巢老人的經濟狀況、日常生活狀態(tài)、健康與醫(yī)療問題、心理狀態(tài)、娛樂活動等方面做了問卷調查,共計18個題目。調查問卷共計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并且全部回收的問卷有效。問卷回收后,我對問卷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統計分析,對每個指標進行加總,并計算出各項比重。
五、調查長安區(qū)空巢老人的結果
經過對所有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歸納整理,結果顯示他們面臨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沒有足夠來源,生活拮據。
調查中我們發(fā)現65%的空巢老人沒有收入,35%有經濟收入。他們的經濟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元,而沒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費用則全部來自子女的供養(yǎng)。60%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醫(yī)是家庭支出最大項,空巢老人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就事實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飲食都不能滿足身體營養(yǎng)需要,住所也十分簡陋。
(二)日常生活難以自理,行動不便
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7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占了總數的1/3,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卻越來越難以自理。在調查中顯示18%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40%,而當他們需要照料時,他們的的子女大多在外地務工或定居,老伴也同樣年邁或纏綿病榻。
(三)心理孤獨難受,終日難以釋懷。
在本次調查的時候我發(fā)現將近一半的老人常有壓抑、焦慮、煩躁感,沒有安全幸福、舒適滿足感,幸福指數偏低。所調查的社區(qū)中有室外活動場所的很少,只有少數規(guī)模較大的社區(qū)有比較完善的活動器材,所以老人的.文體娛樂公共設施較少。他們平時的娛樂方式主要集中在散步、聊天、打牌。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壓力無處宣泄,導致他們心理缺乏安全感。從與子女溝通的頻率上來看,只有少數的空巢老人與子女溝通頻繁,因此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較貧乏。
六、 體會
在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中,我感觸頗深,接觸了自己身邊的空巢老人,深切的體會了他們目前的處境;我也收獲了許多,我覺得不僅是完成了一次社會調查,更是從中獲得了一次品德的升華,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讓身邊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難處,不讓空巢老人也成為我們父母的代言詞。許多大學生身在異鄉(xiāng)上學,不能隨時感恩自己的親人,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份愛給更需要的空巢老人們,給這樣一個弱勢群體。讓我們相信,也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空巢老人調查問卷】
1、您的性別?
A、男 B、女
2、您的年齡 周歲。
3、您是否有老伴:
A、有 B、沒有
4、您之前了解什么是“空巢”老人嗎?
A、了解 B、不了解 C、了解一點點
5、您每月生活費是 元。
6、現在您的生活有保障嗎?
A、有 B、沒有 C、基本保障
7、您生病了就醫(yī)是否方便?
A、方便 B、比較方便 C、一般 D、不太方便
8、看病有無醫(yī)療保障或優(yōu)惠政策?
A、有 B、沒有 C、很少
9、您平常的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方式是?
A、看電視 B、散步 C、打麻將 D、出去旅游 E、無娛樂方式 F 、其它
10、你對現在的生活狀況是否滿意?
A、滿意 B、不滿意 C.、一般滿意 D、.比較滿意
11、您平時有沒有經常感到心情失落,孤寂,食欲減低,睡眠不足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2、您現在對兒女最大的心愿是?
A、保證父母的經濟來源 B、與父母多聯系
C、盡量選擇離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顧父母 D、其他
13、不能和兒女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是?
A、經濟原因 B、家庭成員的關系處理 C、生活習慣 D、其他
14、你是否希望和兒女一起生活?
A、希望,可以享受天倫之**度晚年 B.、不希望,不想拖累兒女 C.無所謂
15、您是否愿意幫助兒女帶小孩?
A、愿意 B、不愿意 C、.力不從心 D、無所謂
16、您認為政府和社會針對老人最應該做的是:
A、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讓老年人生活無憂 B、完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體系 C、豐富老年人生活 D、其他
17、您和外出兒女的聯系方式:
A、電話 B、書信 C、 不聯系 D、其他
18、您認為您現在的生活應該怎么改善?提出您的建議。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范文8
城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摘要: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據民政部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有1.69億,其中40%是空巢老人,個別老城區(qū)“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70%,預計XX年將達到80%以上!翱粘怖先恕眴栴}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亟待解決的社會命題。因此,我們小組于近期對六安市裕安區(qū)的空巢老人情況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解決意見。
關鍵詞:空巢老人孤獨疾病關懷
當我們在關注農民工問題,關注“80后”成長歷程,關注經濟發(fā)展、城市變革時,我們的目光是否錯過了他們?他們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雙親,是數目不斷增長的龐大群體;他們在城鄉(xiāng)各處靜靜地生活,數著日子盼兒女回家,守著電話等兒女的問候;因為孤單,面臨著很多問題:生活無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時妥善治療、抑郁煩悶的情緒無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現狀已成為我們無法避開的社會命題。
我們調查組從5月27日至6月9日,通過走訪附近老人,到街上發(fā)放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相關責任部門等方式調查裕安區(qū)空巢老人情況。
一:基本情況:
1、對于“空巢老人”這個概念,有80%的人表示明白了解,但仍有15%的人并不清楚,更讓人遺憾的是有5%的人群對此并不關心。
2、在此次采訪調查中,我們也采訪了很多學生得知他們的爺爺奶奶有30%左右單獨居住,而70%左右仍與其子女居住在一起。并且那些不住在一起的有20%的子孫三四天就會去看望老人,一個星期回家的占40%,其中26.7%一個月回家一次,但仍有0.07%的子女甚至幾年都不會回家。
3、受年齡增高、體質下降等多種因素的作用,空巢老人中有26.7%認為日常生活無人照顧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而20%的老人認為是安全問題(生病時無人照顧),除此之外,心靈孤獨,日常生活無人照顧,老人獨自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及生活貧困等其他問題各占13% 。
4、希望子女能;丶铱纯,并對子女們每次前來探望并能希望他們能夠陪他們聊聊天的空巢老人家庭占99.3%,僅有0.7%的老人希望子女回家時能夠幫他們做做家務或帶些禮物。
二:空巢老人產生的原因:
1、生活困難與當前社會競爭的加劇造成子女“遠游”,在這次調查中,有40%的老人認為現在的青年思想變化過快,不太愿意留在家里;
2、13.3%的人群認為是由于人口結構的變化,老齡化加快;
3、認為是由于經濟發(fā)展,工作變動而造成此現象的占據26.7%;
4、有10%的老人自愿獨居,有的空巢老人認為,子女工作繁忙,跟他們住在一起反而會影響到他們工作和生活而拖累他們。他們認為自己還有能力照顧自己,足以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梢哉f,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由于老人的奉獻而形成的“空巢”現象。
三:空巢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
1、無人照料,安全隱患突出,特別是孤寡、獨居、與孫輩同住的空巢老人。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70歲的吳大爺獨居在家,常常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又時早上做一鍋飯,午飯和晚飯就吃剩飯,因為他做一次飯很費事。在遭遇突發(fā)狀況甚至發(fā)生意外時,空巢老人更是無招架之力,一些獨居老人死亡多日才被發(fā)現的報道常常見諸報端。
2、隔代教育造成老年人生理和心理負擔重。年輕父母為了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于是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人。但現在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在教育方面老人不能像教育自己兒女一樣對待孫輩,加之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不好教育,看護不力出現問題會遭到子女的責怪,由此加重了老人的心理和生理負擔。
3、缺乏精神慰藉,感覺孤單寂寞。覺得在感情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撐和依靠,覺得自己的存在不再具有價值。因而陷入無趣、無欲、無助的狀態(tài),這些不良情緒還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發(fā)生。在調查中有的老人為此而傷心、哭泣。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
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成為眾多空巢老人的首要情感寄托;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chuàng)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4、疾病困擾,就醫(yī)困難。通過走訪發(fā)現老人多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常見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疾病。有醫(yī);虿糠轴t(yī)療補貼的占少數,多數要靠子女負擔醫(yī)療費用?粘怖先嗣鎸Σ⊥闯C媾R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fā)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y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
四:對“空巢老人”現象采取的措施和提出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收集到以下反饋意見:
1、有43.3%的受訪人群希望政府能夠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老人的生活消除后顧之憂;
2、其中30%希望完善社會志愿服務組織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務;
3、33.7%的受訪群眾希望做好空巢老人的統計注冊工作,保證每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會關愛。
解決“空巢老人”問題需要社會共同努力,通過調研、查資料、詢問相關責任單位,就解決我市老人問題我們有以下建議:
(一)形成關愛“空巢老人”的社會氛圍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光尊老是不夠的,還要幫助老齡人,尤其是特別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我們認為,養(yǎng)老方式應由傳統的縱向關照向現代的橫向關照轉變。
1.充分發(fā)揮媒體的積極作用。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可開辟專欄宣傳關愛老人,尤其是關愛“空巢老人”的人和事,同時對損害老人利益、虐待老人的現象進行評說、曝光。
2.政府設立獎項,定期表彰為老年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家庭和個人。
3.市委、市政府要求黨員、干部做關愛老人的模范,帶頭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做些實事。
(二)將關愛落到實處,老年人更需要交流。①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定期、不定期上門與老人交流,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②發(fā)揮志愿者作用。高校學生素質高、活潑可愛是老人們最為喜歡的,鼓勵學生們與一些“空巢老人”結成對子,除定期、不定期幫助老人做些家務外,就是談心,緩解他們孤獨,抑郁的心情。像我校有不少社團協會另外,鼓勵社區(qū)的一些志愿者與“空巢老人”談心交流。③引導“空巢老人”們相互交流,人人都有交流的欲望,鄰里之間常聯系也有助于互幫互助,但一個小區(qū)里的鄰里間普遍是“互不相認”。這就要求社區(qū)的工作人員組織一些活動,進行一些介紹工作,幫助老人們相互認識,促進交流。
(三)為老人提供文化、娛樂等放松身心的活動。①各社區(qū)要進一步完善專供老年人活動的閱覽室、棋牌室功能,改變多數老人整天依賴電視的狀況,緩解一些老人“風吹日曬”地在小區(qū)的道路、草地上打牌、下棋的狀況。②每個社區(qū)都應建有老人們鍛煉身體的場所(可以是露天廣場)和投入運動器械。對于費用可通過財政支出和借助社會力量籌集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如慈善機構贊助,鼓勵高效益企業(yè)贊助,鼓勵企業(yè)家們贊助,民眾的捐助等,把購置物旁立上贊助者的單位、姓名,以示表彰和鼓勵。
(四)減輕“空巢老人”疾病痛苦。這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疾病預防,二是病有所醫(yī)。
我們認為,搞好老年疾病預防工作更為重要。一是堅持每年免費為老齡人常規(guī)體檢;二是社區(qū)組織請一些老年常見性疾病方面的專家進行講課(鼓勵醫(yī)務人員參加志愿者隊伍),比如我市衛(wèi)校的學生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病有所醫(yī)在于,“空巢老人”們能看得起病。多種慢性病的藥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認為,一是辦好社區(qū)醫(yī)院,使社區(qū)醫(yī)院真正成為平價醫(yī)院、福利醫(yī)院、老百姓自己的醫(yī)院。二是通過“空巢老人”的信息資料,篩選出真正因病至貧、因吃不起藥而飽受病痛折磨的人群,政府給予救濟。
對生活困難的空巢老人幫扶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社會的廣泛參與,子女的愛心與孝道,鄰里的親情,需要社會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空巢老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晚年生活安全網而努力。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3-21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7-15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4-16
空巢老人關于調查報告07-24
空巢老人作文07-23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5篇12-21
空巢老人調查報告(15篇)12-21
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調查報告04-26
關愛空巢老人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