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的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仨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
我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誤把電影《洗澡》和楊絳寫的《洗澡》混為一談,實際上二者之間連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倒是電影《洗澡》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我們仨》,講的都是人與人相依為命的故事。
讀這本書前一定要了解一下楊絳先生的生平,這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書中前半部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悲慟與深情。書里有一段寫楊絳和丈夫錢鐘書回國后有段時間錢不在身邊,楊絳自己帶女兒錢媛,平生膽小怕黑的她因為身邊有這么一個“小東西”,內(nèi)心似乎也充滿勇氣。讀至此一下想到我媽在我一兩歲時也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她閑下來的時候常會說我小時候的事。我家以前住的地方小,又是職工宿舍,到了半夜經(jīng)常有喝醉酒胡亂唱歌的人,但因為我的存在,她說她總是特別從容淡定。我常常笑話她,我那么小,既不能保護她,又怎么會讓她產(chǎn)生安定感呢,我媽就拿“等你成家就知道了”這個萬能金句來搪塞我。
書中還有一段寫楊絳自己與丈夫飯后散步,他們稱之為“探險”,因為會經(jīng)常收獲不同的驚喜。也許楊和錢這對夫妻在精神上的默契要遠遠超過中國大部分只為搭伙過日子實則早已名存實亡的夫妻。像我的母親,直到前年才勉強地對我說她這一生沒有正兒八經(jīng)地愛過誰,只因當時年紀大,周圍人的閑話說得越來越多才決定找個人結婚。
楊絳先生的人生至少是圓滿過的,所以她可以說“我一個人思念著我們仨”;我母親的人生也沒有更多的遺憾,因為她現(xiàn)在常說“至少咱們還都在一起”。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2
“此間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別離,去者不如留者神傷之甚也。”這是詩人拜倫寫的一段話,被錢鍾書先生翻譯得生動典雅,如此意遠情舊的來釋解陪伴錢氏走完一生的楊絳先生最合適不過。
每次讀書前,習慣性的將書的前幾頁或后幾頁翻來看看,看看目錄,看看簡介。簡單的包裝,簡單的名字,拿到手里時就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封面是深紫色的書名和作者名,最上面是手書的“Mom,Pop,圓o”三個名字,這就是一個最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的組成,也是《我們仨》的.三位主角。
書中文字溫婉平實,卻又一透出厚重的感情,雖然記錄的都是生活中的點滴,卻讓人讀后不能忘懷。年愈九旬的楊絳先生在九七年早春痛失愛女后,九八年一同走過半個多世紀的人生伴侶又離她而去。至親至愛的親人就這樣走遠,失散了,楊絳先生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讀到這句話時總會唏噓不已。
書中前兩部《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以楊絳先生的夢境敘述。一個萬里長夢,記錄了她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夫人送丈夫的悲痛心情。漫長的離別,一程程相送,送一程,道一聲再見,再見一面,再送一程。拉長的離別,對有情的人來說,是痛苦也是快樂。因為,陪著走得越遠,就越怕他從此消失不見。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對他們一家人的細細回憶。從她和錢鐘書新婚去牛津求學一直細述到女兒圓圓和錢鐘書的相繼去世。從國外留學期間自己學做飯攻克學問難關,回國后遇上戰(zhàn)亂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隨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讀書工作中安詳靜默。無論多困難的境地,做學問過生活都有條不紊,既嚴謹又有樂趣,對他們來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書的附錄里還有錢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我們仨》的部分手稿。其中最感人的一篇是錢媛離世前十來天寫給媽媽的信:“牛兒不吃草(此時錢媛骨癌晚期不能進食),想把娘恩報,愿采忘夏花,借此謝娘生!睒銓崯o華的語言,卻著實觸動著母親的心,看完不禁讓人倏然淚下。
末了,借用楊絳先生在書中說的那段話。
“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雜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只嘆相聚太短。或許應該惜福珍惜,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遠,不管幸?鞓肥嵌淌情L。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3
有親人在,才有家;失去了親人,充滿歡聲笑語的家變成了冷冰冰的客棧。父親中年病逝后,家里只剩下母親、我和妹妹,雖然從小缺失父愛,母親獨自一人把我和妹妹養(yǎng)大,對我來說,沒有父愛可能是一種遺憾,但母親雙倍的愛讓我在遺憾中感覺幸運。
父親去世后母親的愛,像一盞燈光,不管白天黑夜的亮著,給我溫暖和光明,讓我在失去父愛的悲痛中感覺到了愛的溫暖。母親的一生都是為我們而活,在我們年少之時對我們悉心照料,只盼我們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待到我們長大以后,母親便竭力照顧好自己,怕給兒女們增添負擔;母親就是這樣一個甘心一直默默付出的角色。直到現(xiàn)在我也成為一位母親,才真正明白當母親是多么偉大。
今天是屬于全天下母親的節(jié)日,不知道你是否回到了家中陪伴父母,但是只要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多回家看看,畢竟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會像母親那般不計代價的對你好,而我們作為子女也應當盡到我們該盡的孝心,以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最后想對所有的媽媽們說聲:母親節(jié)快樂!您們辛苦啦!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4
最近一段時間,很喜歡看人物傳記型的小說,一本接一本停不下來,也許冥冥中有一種牽引吧,5月下很自然地選了這本《我們仨》。一直很佩服楊絳先生,還記得她在百歲生日時的感言: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我們仨》深情地記錄了她和錢鐘書及女兒錢瑗在一起的日子,在溫婉平實的文字中,蘊涵著深邃和厚重;所寫的.都是日常的枝節(jié),卻處處顯出濃郁的人情味。1997年,錢鐘書和楊絳的愛女阿瑗去世。1998年歲未,錢鐘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書的結束語中有這樣一段話“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F(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弊x到這里,心就會抽動一下,忍不住潸然。
20xx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病逝,享年105歲。她曾借蘭德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如今她真的走了,再不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蓖壬宦纷吆茫患覉F圓!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5
以前讀過這本書的,系統(tǒng)推送,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了解楊絳先生源于對錢鐘書先生《圍墻》的喜愛。楊絳先生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平實,親切,她不張揚,于平實中見真情。
這部作品寫了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常,以倒敘的時間次序,先是錢先生和楊先生老年時期,一家三口互相關愛,互相扶持,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們對生活,始終是坦然的,樂觀的。文章以夢境的形式展開敘述,有錢先生的'下放,錢媛的重病,楊先生對他們的惦念與不舍。即便都很困難,依然,努力保全彼此世界的溫度。在三人世界里,各自安好又彼此溫暖,直至丈夫和女兒離開,家變成了客棧。
然后,楊先生回憶了他們仨的過去,有奮斗的艱難,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更有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活色生香。特別是書中所附的書信往來,楊媛的畫,處處散打著愛的溫度。如果說我感受到他們幸福生活的秘訣是什么,那就是真實,讓每個人保留自己原本的樣子,比如錢先生的孩子氣,比如錢媛對父母的稱呼,再比如楊先生對婦女倆的寵愛,還有他們對日,嵥樯钏玫目此撇唤(jīng)意卻充滿智慧的小定義。
其實,這樣的日子每個人都有,但是,每個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不同,很難想象,除了親情,還有什么是楊先生一家所在乎的。好像沒有。關鍵是歲月的積累,精神世界的豐富,決定了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6
忙時常成為我不能好好讀書的理由,忘于閱讀,懶于思考,此番托辭羞愧。
以前只聞錢鐘書先生,不知楊絳先生。如今,從新認識。紙上字字生機的日子,讓我心生羨慕,覺得可惜又心生期盼。一幕幕,妙趣橫生,始終有溫度。
好生羨慕”我們仨”互相懂趣味橫生的小日子,盡管曾在寒冬卻不曾寒冷。我記憶起,父親就倍疼我不曾舍得打罵,母親更像嚴母,但很小我便體會一個人,一個人消化情緒和知識,我的志向我的想法我的不安我的憤怒他們會盡力理解小心呵護,卻不曾懂得。我想,他們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我的成長缺少他們的陪伴。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是一種怎樣經(jīng)歷,透過文字能想象幾分。突然覺得可惜,可惜自己一直忙于工作忙于追求也錯過了家人很多的陪伴時間,可惜自己大學里怎么也睡不夠的`時間,可惜自己喜讀卻不堅持的時間。讀完”我們仨”,以景貼人,想做回那個喜讀善研的學生,做個知父知母不忘鄉(xiāng)柴火的女兒。
讀著錢和楊的相處,各有長短,互有鋒芒,互助互補,相互經(jīng)營,相互取暖。讀著錢、楊對媛的教養(yǎng),對價值觀的堅持,對家的養(yǎng)護。我心里期盼與另一半,現(xiàn)在和將來也能慢慢磨合,互懂互扶,互謙互愛,過著妙趣無窮的小日子。
一言一字,擬人擬物,手法用詞不華卻流深。推薦!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7
昨晚看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第一次看著“先生”這詞是在冰心上。后來查字典才知道原來有學識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讓人喊做“先生”。
去年年尾看的是周國平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淚。
看《我們仨》時,并沒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里是滿著一種很溫馨的感覺。很細膩也很滋潤,慢慢的彌漫在全身。
我記得是在小學的`時候?qū)W冰心的課本,里面說她喜歡讀書,不愛風花雪月的辭藻。
我便也是落了根,心愛著樸實之物。
《我們仨》就好像翻開的一片紙張,樸素稚嫩,無聲息的融入整個人心里,仿佛是要在血管里流暢過的都是發(fā)了柔韌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在初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床邊的電腦桌上練字,看著窗戶下的馬路邊的人來人往,背誦著論語百家。我總是認為自己已經(jīng)很老了,現(xiàn)在所過的一切生活不過是年老后嚼在嘴邊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調(diào)罷了。
當把時間放在某個點上,每一日都是很平常的,又像著在做著無味的重復,當這個點過去,轉(zhuǎn)換到另一個點上,就會生出無限的感慨,總認為這個點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兒過去了。若是在這個點上什么也沒做成讓自己滿意的,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人生里總是要這樣一個長長短短,滿滿缺缺的點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塊,成為一片。
然后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呢。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8
字行間里充滿著滿滿的暖意,感動和深深的愛意。
在他們這個家里,錢鐘書就像一個調(diào)皮笨拙的孩子,而楊絳始終守護著他的天性,成全了錢鐘書的人生。最好的愛情是彼此成就對方,從此更加完美。
《我們仨》字字句句都透著楊絳的賢惠和才華。讀完不禁感嘆,沒有楊絳,就沒有錢鐘書。
書中所說,每次錢鐘書闖了禍,慌慌張張地去告訴妻子,楊絳都會說“不要緊,我會……”這一小段文字里,這是什么?是信任,是安全感。這五個字,比那些山盟海誓的誓言更可靠真實,比那些火熱撩人的情話更走心浪漫。女人的賢惠,不一定是溫順如小鳥依人,在這里,賢惠是如高山般雄偉,深海般沉穩(wěn)的胸懷和無微不至的守護。
這是一種別樣極致的浪漫,是無條件的信任與陪伴,是風雨同舟的'成長,是內(nèi)心無艱不摧的力量,像沙漠中的泉水一樣,靜得聽不到聲響,卻又是生命的希望。
《我們仨》,楊絳用樸素的文字記錄了一家人最平凡的生活和淡泊的一生,感人至深,生活故事中處處都彰顯出她的偉大付出,字里行間無時無刻都透露出她的絕世才華。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樣的贊譽只有她配得上。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9
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家庭的親情故事,應對他們的溫暖與歡樂,滄桑與憂傷,應對書中簡單而樸白的文字,任何的評價都屬剩余,那種罕見的真情和達觀,在作者那里是一種淡定自然,在讀者那里卻常常禁不住潸然淚下。生活在回憶中的楊絳先生,可謂得了漢語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讀這樣的書,真是讓人既心往之,又感慨萬千。
一個不平凡的人,寫了一本平凡的書,卻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這就是楊絳和她的《我們仨》。文學十大好書評選結果已揭曉:《我們仨》居首位。
看楊絳先生的書是一種享受。今日看完了全書,楊降先生的`文筆真的很優(yōu)美寧靜,平凡家事國家大事娓娓道來,應對別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絲的恨,只是泰然處之。而前面兩節(jié),三人走失在古驛道,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經(jīng)夢起至夢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卻給了楊絳先生最好的回憶。錢老是名人,而楊絳先生的眼中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主角,有幸相攜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書每看一次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人過了30歲,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0
閑來讀到楊絳的作品《我們仨》,這是楊絳暮年寫下的她與丈夫、愛女之間溫馨有愛的文字,這是講述親情愛情的感人作品。而我只想借大師的題目,講述一下我現(xiàn)在珍惜感恩的朋友至情,它不只是三人行的友情,是以讓我倍加珍惜。
北京,這個地方說大,它是真的很大,大到從東北角的平谷到南邊的.大興,需要兩個半小時;可說小,它卻也很小,小到只要想見,我的摯友就能很快相見。讀書期間對朋友的概念應該還是不甚明朗的,畢業(yè)之后,大家都各赴各的前程,相互間的問候也少了許多,才驚覺生命中一兩摯友的重要性。 我自認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可以結交一只手的數(shù)量的摯友,更重要的是她們也互為知己,周末幾個人泡在一起,真真讓我有一種人生大贏家的錯覺。但人生并不會處處是如意,我沒有愛情的眷顧,但友情讓我不孤單;親情不在身邊,但友情常伴!
有時想想,知足常樂,只有對擁有的當下知足,才能保持常樂;只有對現(xiàn)狀保持清醒地審視,才能時刻準備進步。我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對生活知足,對工作清醒審視,希望可以一直這樣,在快樂中去追求工作的進步、在進步中追求生活的完美!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1
2號開始讀這本書,雖然不長,到今天才讀完,想是因為害怕在無法聚神的情況下閱讀,輕浮了楊先生的質(zhì)樸。
說實話,我在楊先生回家之前并不太了解“他們仨”這一家人。楊先生離世的時候,微博、朋友圈盡在追憶她和錢老的過往事跡,而我依然只知道他們是大文豪。
邊讀這本書,邊看其他讀者的評論,溢美之詞皆是肆意揮灑。這一家三口,相親相愛相敬相幫,一路走來仿佛世界上只有他們?nèi),這樣說倒不是無視他們的社交和對這個社會文化進步的貢獻。楊先生這本書更多的是對三人過往的追思,淡泊名利,從未敢向世人索取過、苛求過。錢老更是“不值得‘忌’的'人”,他們的孩子同樣是拖著病體努力發(fā)光發(fā)熱。
生命的意義之于他們就是學習、自省、進步、貢獻。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也只是回憶中的驛站。分離聚合過數(shù)次,那一脈血緣的思念從未薄稀。
“此生只有死別,再無生離!卞X老的這句話正是他們仨的一生追求;楊先生生怕迷路,卻也還是孜孜以求;錢瑗生前借“我們仨”之名的未完回憶錄。樣樣都是他們對彼此的認真和珍惜。書中倒是弱化了太多的疾苦、迫害和分離,因為他們早已明白“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僅僅是那么努力的活著,那么努力的付出著,那么努力的找尋著歸路。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2
這是一本非常熱門的書籍,書友對本書都用盡各種贊美之詞,讀來深受感動。這跟楊絳先生的文字細膩樸實有關,也因為他們仨的家人相處之道讓我們向往和羨慕,更是因為他們的故事離我們很近,像是身邊的老奶奶跟你口述一段往事。
生與死,是一個永遠訴說不完的故事。有生就有死,死而復生,生生不息。人總有離去的那一天,從生到死,短短幾十年,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仨亦師亦友,亦家人亦朋友,堪稱典范。只要我們仨在一起,我們永遠在一起進步,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面對死亡,面對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用再悲傷的文字去描述都不過份,但在楊先生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分明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樂觀豁達和坦然面對。但這樣的.坦然,留給讀者的卻是深深的為你心痛,多希望你能用文字把心中那份常人都能感受的到的痛苦描述出來,讓我們替你一起分擔。
夫妻,父女,母女是家庭關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哪種關系,要想處理得當,都需要很深的智慧。對于夫妻關系,他們是遇上見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后我沒有想過跟其他人結婚,多浪漫的情話。他們的生活不是沒有摩擦,而是兩個人懂得包容,欣賞對方的優(yōu)點,共同學習進步,多找生活中的樂趣,自然兩個人相敬如賓。對于父女和母女,他們沒有重男輕女,沒有因為自己是長輩就不高高在上,而是與她朋友般相處。
本書要推薦作為家庭讀本,供家長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成長。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3
突然想起了在去年5月25號,105歲的楊絳先生去世,于是便有我看了她的《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先生以一種陳述的方式,回憶了先后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鐘書,回憶了一家三口的快樂與艱難,愛與痛的日子。她的文字是簡單樸實,卻更能讓人們體會到他們的家庭悲與歡,也更會讓人們聯(lián)想到自己的家庭從而產(chǎn)生觸動,像我一樣。
這本書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楊先生用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她描述了女兒和丈夫先后病重去世,給我一種沉重的感覺,想到了自己因病去世的姥姥,腦中浮現(xiàn)的都是她臥病在床的身影,揮之不去;第三部分,應該說既是文章的結尾去恰恰也應該是故事的開始,用最平實的文字記錄自1935年伉儷二人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最后直至他們相繼去世。
楊先生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就這樣用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給了所有人,我感動在兩人留學時的愛戀,感動在喜得愛女的激動,感動在一家三口困難時的互相鼓勵攙扶,也感動在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楊先生的`悲痛后的樂觀。但我想,我最后其實最為感動的是一家三口平日的粗茶淡飯柴米油鹽的生活。因為那像極了我的家庭,簡單又平常。
5.25那天網(wǎng)友說“楊先生今天凌晨一點走了,一家三口終于在天堂團圓。先生一路走好!”往往擊中我淚點的不是愛情,而是無私的親情。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4
楊絳是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故事內(nèi)容很簡單:
第一部 《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夢的故事,我記住了鐘書先生安慰楊老的那句話: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了》仍是楊老在講給我們一個“萬里長夢”。夢中她是一名交通員,住在客棧,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后來也病重)之間不停地游走奔忙,卻又無可奈何地看著他們父女倆一點一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實在不想動了,先得到女兒“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著載著鐘書先生的船變成一葉小舟,“變成了一個小點,看著看著,那小點也不見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附有很多張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著聰明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后兩張老倆口相互理發(fā)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鐘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里,才真正領會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5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難都好像迎刃而解了,其實在那個年代,他們受到的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為一家人的心始終聯(lián)系在一起,又有著別人欽羨的相處方式,看起來是那么輕松而美好,仿佛一切外在的壓力的災難都不算什么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聯(lián)系的方式總是書信,中間他們也分離過,時間也不算短,可是每次相聚總是那么和諧,三人在家中的.角色很自然地分好工,互通又互補,外號既貼切又溫馨,我很羨慕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總有說不完的話,總有共同的趣味,切切實實是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吧。事無巨細他們都互通訊息,即使再忙,也不忘溝通,試想如今這個時代隨隨便便就能聯(lián)系,卻總是缺少點什么,遠不如“我們仨”的主人公交流得多呢,也完全沒有他們之間的那種情感。
剛開始前面的文章我有點看懵了,總讓我認為是靈魂出竅了,看得也很難過和悲傷,總希望美好的事情能一直延續(xù),沒有死別,也不會只剩下作者一人孤身在世上了,這多么殘酷啊!生活不乏趣味,關鍵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人生趣味的心,“我們仨”的一生都應該是現(xiàn)代人學習的榜樣,家人本應該如此,互相扶持、互相包容,在繁忙的工作節(jié)奏下,也能增添家的樂趣,平凡中的樂趣!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我們仨讀書筆記11-03
《我們仨》讀書筆記11-08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范文05-06
《我們仨》讀書筆記范文06-18
《我們仨》讀書筆記摘抄05-28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摘抄08-07
關于《我們仨》讀書筆記05-05
我們仨讀書筆記800字05-01
楊絳《我們仨》讀書筆記07-20
《我們仨》讀書筆記范文(精選21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