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會議發(fā)言稿
謝謝校領導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這種交流,我想我們會從彼此的發(fā)言中得到一些有益啟示。
日新月異的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與時俱進,所以,我們應該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yè)水平。談到提升個人專業(yè)水平的問題,我覺得首先應明確“專業(yè)水平”概念,我的理解是它應該包括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這兩層含義。從這兩層含義出發(fā),我認為可以將以下兩點作為我們提高個人專業(yè)水平時努力的方向:
1、聽好課,特別是聽特級教師或者教壇新秀的課,從他們的中,我們會獲得很多駕馭課堂的寶貴經(jīng)驗,可以縮短積累實踐知識所需的成長周期;
2、研讀本專業(yè)比較權威的、而且今后從事本課程研究繞不過去的經(jīng)典書籍,及時吸收并更新我們現(xiàn)有的理論知識。只有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我們今后在撰寫科研論文時,才不是停留在對個人做法與心得的感性總結上,而是上升到具有普適性的理性概括。
基于這對專業(yè)水平的兩點認識,我對自己今后專業(yè)發(fā)展的設想是這樣的:
1、多聽好課(每周不少于三節(jié)),提高實踐水平;
2、多讀好書(每周一本),提高理論水平;
3、狠抓成績(力爭進入前列),提高應試水平;
4、多寫文章(每月一篇),提高研究水平。
談到對碩士教師的管理,我首先建議學校能夠將類似今天這樣的會議常態(tài)化,比如這樣的會議能否每一學期開一次,讓大家在這個平臺上交流各自的研究心得、分享或匯報各自的研究成果,或者兼辦碩士讀書會,這種交流往往會給大家以意想不到的啟發(fā)。其次,成立相關組織,使得目前一盤散沙、各自為陣的單打獨斗,變成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通有無的一個團隊。最后,給每位碩士生配備一名本校相關學科教學以及研究方面的能手做師傅,變目前師徒掛鉤的無序多變狀態(tài)為有序持久的恒定狀態(tài),同時,我個人認為師徒在不在同一個年級并不是最重要的,可以跨年級拜師。
至于我校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成就,諸位時間寶貴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有歷史為證。我個人經(jīng)過一年多在東中的感受和思考,覺得東中理科的確實力強大,成績顯赫。但文科明顯短腿,拿今年文科高考來看,東二中文科的影響力似乎蓋過了我們。東中的文科已經(jīng)成了東中每年高考上北大清華人數(shù)增長的一個瓶頸。我私下以為,受生源的影響,一個學校上清華北大的人數(shù),基本是恒定的,但如果像二中那樣在學生報考文理科時進行一定的引導,是可以技術性地增加上北大清華人數(shù)的,上重點就更無需多說。另外,我覺得學校在重視文科教學時,不能忽視文科學習的自身特點。理科學習的方法我的理解是多做題,而文科應該是多閱讀,在閱讀中擴大知識面,在閱讀中積累作文素材,提高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提高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素養(yǎng)。但遺憾的是,東中對學生閱讀沒有給以應有的重視,雖有每周二的閱讀課,但很少有語文老師真正去落實,為了眼前的一點應試成績,拼命地擠時間上課,拼命地擠時間布置作業(yè),閱讀課近乎形同虛設。目前文科的教學有理科模式的傾向,就是做題做題做題,而做題提高的只是解題能力,解題能力是受知識面或者知識水平制約的,用“道器論”的觀點來說,知識水平是道,而解題便是器。解題是技術性的東西,技術性的東西是習得的,而知識面是閱得的,語文素養(yǎng)或人文涵養(yǎng)是受知識面或知識水平影響的,它無法通過做題來實現(xiàn),它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潛移默化。具體地說,技術性的解題能力可以通過高三一年的高考魔鬼式訓練而習得,而語文素養(yǎng)必須在高一時就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它實現(xiàn)它。故而,在高一高二階段我們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所以,我鄭重建議學校加大對高一高二(文科)閱讀課的監(jiān)督力度,并和相關考核掛鉤,同時告訴班主任,允許學生晚自習在完成作業(yè)后進行一定的課外閱讀。關于閱讀的重要性,本人曾撰文發(fā)表在《東中人》上,這里不再贅述。我的發(fā)言完了,謝謝大家!
【教師會議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教師會議制度05-01
教師會議的教師發(fā)言稿02-17
骨干教師會議的發(fā)言稿11-11
青年教師會議發(fā)言稿10-21
教師教學會議發(fā)言稿12-02
幼兒園會議教師發(fā)言稿04-21
初三教師會議發(fā)言稿11-14
秋畢業(yè)班教師會議喬慧05-01
會議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