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
【教材分析】
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編寫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以學生已有的觀察物體的豐富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先明確長方體有幾個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等知識,自然地由實物圖抽象出直觀圖。在介紹棱和頂點的概念后,引導研究有幾條棱、幾個頂點,接著研究面和棱的特征。教材力圖溝通棱、頂點和面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大多注重用“直觀實證”的方式研究長方體的特征,而對面、棱、頂點之間關(guān)系的認識更多停留在定義所描述的層次。這也就限制了這一內(nèi)容對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作用。事實上,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中,已經(jīng)積累了關(guān)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認識。如何在此基礎(chǔ)上,系統(tǒng)地、深層次構(gòu)建對長方體特征的認識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學生學習“體”的困難往往在于缺少從面到體過渡的橋梁,從點、線、面到體的認識發(fā)展需要充分地在“體”上尋找點、線、面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認知結(jié)構(gòu)的順應(yīng),這是空間觀念建立的關(guān)鍵。
【教學片段】
師:剛才,同學們動腦筋有條理地數(shù)出了長方體有──
生(齊):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師:我們的研究不能滿足于“是什么”,還要探究“為什么”。
。▽W生疑惑地用眼神告訴我:這有什么“為什么”?事實就是這樣嘛。
師:沒問題?我先來說一個,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長方形有4條邊,這些邊就是長方體的(棱)。那長方體就應(yīng)該有6×4=24條棱,可為什么只有12條棱呢?
。▽W生仔細打量眼前的長方體模型,積極探索著答案。)
生:(跑到黑板前指著直觀圖)就拿這條棱來說,它既是上面的一條邊,又是前面的一條邊。所以,在計算時,同一條棱算了兩次。其他的棱也是這樣。
師:那應(yīng)該怎樣算呢?
生(齊):6×4÷2=12條棱。
師:你現(xiàn)在也能提一些“為什么”的問題嗎?
生1:長方體的6個面,每個面上有4個頂點,能算出24個頂點,為什么只有8個頂點?
師:問得好!你有答案嗎?
生1:我有答案,但想讓其他同學回答。
生2:(指著直觀圖上的一個頂點)這個頂點既是上面的一個頂點,又是前面的一個頂點,還是右面的一個頂點。也就是說這個頂點計算時被算了3次。其他頂點也一樣。所以應(yīng)該用6×4÷3=8個頂點。
師:真是太好了!剛才我們是由面的個數(shù),根據(jù)面與棱、頂點之間的關(guān)系推算出棱的條數(shù)、頂點的個數(shù)。你還想研究什么問題?
生1:能不能由棱的條數(shù)推算出頂點的個數(shù)、面的個數(shù)?
生2:由頂點的個數(shù)是不是也能推算出面的個數(shù)和棱的條數(shù)?
師:真會提問題!同學們有興趣研究嗎?
。▽W生興致勃勃地研究并匯報了兩個問題。)
師:觀察一下這6道算式,在利用面、棱、頂點之間關(guān)系推算時,有什么規(guī)律?
生1:都先算出了24。這是為什么?
。▽W生陷入了沉思,不一會兒,陸續(xù)舉起手。)
生2:這兒的24表示的是24條邊(棱)或者24個頂點。因為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這6個長方形一共有24條邊、24個頂點。
生3:推算時,就要先算出24條邊或24個頂點,再看看與要求的面、棱、頂點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計算出最后的結(jié)果。
師:老師也沒想到,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弄清楚了這么多“為什么”。
……
師:同學們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除此之外,有沒有其他方法研究面和棱的特征?
生:通過重疊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兩個長方形完全一樣,也就是它們的長和寬分別相等。所以,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師:反過來呢?
生: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的棱長度相等。而相對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兩組相對的棱,長和寬分別相等的長方形完全相同。
師:真厲害!看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不僅可以通過操作來發(fā)現(xiàn),更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思考來發(fā)現(xiàn)。
【教學反思】
一、數(shù)學學習是經(jīng)驗的,也是推理的
新課程注重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這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但如今的課堂上不乏學生的觀察、操作、猜測、驗證等活動,但很少運用數(shù)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有人說,推理是中學的事。其實不然,推理是數(shù)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思維方式。如果忽視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所以,重視學生在具體、豐富的活動中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體驗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從已有的數(shù)學事實出發(fā),展開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小學幾何常被稱為“經(jīng)驗幾何”,這并不意味著幾何教學無須承擔發(fā)展推理能力的重任。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研究平面圖形的知識經(jīng)驗,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并且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經(jīng)驗,這些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使學生探索長方體的特征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從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理應(yīng)成為教學的訴求。實踐表明:從學生熟悉的面(長方形)的數(shù)量和特征出發(fā),聯(lián)系面圍成體的活動經(jīng)驗,對棱的條數(shù)、頂點的個數(shù)及棱的`特征展開驗證性推理是非常有價值的。這其中有憑借經(jīng)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進行的推測,也有依據(jù)已有的某個事實,按照邏輯和運算進行的推理。形式化結(jié)果的解釋也蘊含著豐富的推理,由面到棱和由棱到面的特征推斷讓我們看到了證明的雛形。這些都促進了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二、空間觀念是具象的,也是關(guān)系的
一般認為,小學階段幾何圖形教學承載的空間觀念目標主要是能進行實物和圖形間轉(zhuǎn)換。這種空間觀念是相對“具象的”。實踐表明:要實現(xiàn)實物與圖形間的轉(zhuǎn)換,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中必須建立準確的模型。這就要求,對圖形的認識不能停留于直觀建構(gòu),而要適度抽象為頭腦中的模型,這種模型的穩(wěn)固形成依賴于對圖形基本元素關(guān)系的理性思辨。否則,學生頭腦中的模型依然是模糊的,不能隨時順利提取和準確利用。引導六年級的學生有意識地思考長方體的基本元素——面、棱、頂點之間關(guān)系,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這種關(guān)系的找尋以棱和頂點的概念為出發(fā)點,以各自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面和棱的特征聯(lián)系為主要研究對象。教師引導學生以長方體的模型和直觀圖為依托,首先考量面的個數(shù)與棱的條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深化了對“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這一概念的認識;接著由面的個數(shù)到頂點的個數(shù)的推算則從面的角度揭示了頂點的形成;后來又逆向地從棱到頂點、棱到面、頂點到棱、頂點到面等角度全方位、深刻揭示了各元素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四條棱圍成了一個面,一條棱的兩個端點就是兩個頂點,一個長方形四個角的頂點就長方體的頂點等。教者還引導學生從面的特征推理出棱的特征、從棱的特征推理出面的特征,這也深刻揭示著面和棱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溝通了面與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些元素關(guān)系的建立極大地明晰了學生認知結(jié)構(gòu)中的長方體模型,為后面學習長(正)方體展開圖、長方體的表面積等知識提供了堅實的觀念基礎(chǔ)。
三、課堂思考是個體的,也是群體的
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在教師的引導和與同伴的思維碰撞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課堂中學生要進行獨立思考,但個體思維的成果也需要與同伴的交流和碰撞。這其中,教師是促進個體思維深入、群體思維共享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當個體思維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能打開或難以實現(xiàn)轉(zhuǎn)換時,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便成為重要的源頭。正如學生面對由對面、棱、頂點的“是多少”向“為什么”的思考躍進時,教師示范提出了“為什么”的問題,將思維聚焦于利用關(guān)系推算數(shù)量,從而搭建起一個對原有信息整理分類、分析關(guān)系的思維橋梁。這也激活了學生自主提問和思考的方向,學生的思維隨著有價值的問題的提出不斷展開,個體思維的豐富成果不斷被演化和推廣。在由此及彼的類比處,教師適時的點撥:“剛才我們是由面的個數(shù),根據(jù)面與棱、頂點之間的關(guān)系推算出棱的條數(shù)、頂點的個數(shù)。你還想研究什么問題?”再次打開學生的思路,促進自主提問和思考的深入。在研究似乎可以告一段落時,教師畫龍點睛式的追問“有什么規(guī)律”,再次引發(fā)群體思維的風暴。而后,學生群體水到渠成地“證明”棱的特征、面的特征,更展現(xiàn)出思維的無限潛力。這么豐富的思辨成果只有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通過群體的思維才能不斷地展現(xiàn)。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2
教學內(nèi)容:
P1-2例1、例2、“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由平面圖形引到立體圖形。
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讓學生說出它的形狀,然后把許多這樣的紙摞在一起,問學生還是長方形嗎?
接著電腦演示由面到體的過程,揭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立體圖形。
讓學生用手摸長方體的紙盒的面,使學生感覺它很平,再用兩只手握一握長方體的紙盒。問: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間,像這樣占有一定空間的物體的形狀就是立體圖形。
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什么圖形呢?在這里面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呢?
3、舉例。
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長方體的物體實例。
師:要知道這些物體為什么都是長方體,就要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二、引導探究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3
一、說教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的平面圖形的,比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本節(jié)課的學習即與之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有著密切聯(lián)系,但又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密切的聯(lián)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點有相同的地方。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統(tǒng)的學習立體空間圖形的開始。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這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其他立體圖形以及立體圖形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等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本節(jié)課的地位顯得至關(guān)重要!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借助具體的實物和模型,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特征,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lián)系。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立體思維。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總結(jié)、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面和棱的特征
四、學情分析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并且在生活中也會經(jīng)常碰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雖然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在平面圖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學生已經(jīng)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圖形,我們一般從點、邊、角等方面來進行研究。
五、教法、學法
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實物模型、研究單
七、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上課開始,我們先出示一幅商場一角的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形狀的物體?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一下?
學生一般能夠正確識別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是我們繼續(xù)拋出一個問題?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見到過長方體和正方體?我想學生的回答應(yīng)該是五花八門,比如魔方、快遞包裝盒、牛奶盒、鉛筆盒、橡皮等等,或許學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確,比有的如鉛筆盒,它并不是一個平平的面,而是一個曲面,但是我們這時不要著急否定學生,因為學生已經(jīng)從以往的平面圖形走到了現(xiàn)實中的立體圖形,這是一個大的進步,我們的應(yīng)當予以肯定。對于那些不精確的描述,我們會在最后進行討論,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判斷。
(二)講授新知
我們知道,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同樣的道理,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物體,根據(jù)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應(yīng)當從實物中提煉出模型,因此我們可以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當然理想條件下每個同學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第一步就讓學生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閉上眼睛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到底有什么不同?通過直觀的感知,學生的回答或許不是那么精確,比如,平面圖形有一個面,立體圖形有好多個面;再比如平面圖形是畫在紙上的,而立體圖形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等。我想這足以可以說明學生已經(jīng)開始進行了立體圖形的思考。
這時進一步追問,假如讓你來描述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你覺得應(yīng)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以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幫助學生梳理,研究平面圖形時,我們可以從頂點、邊、角等幾方面來進行研究。同樣的道理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時我們也可以選取幾個研究點來進行探討,比如面,棱(即面與面相交的線段叫做棱),頂點(即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當然,這些名稱的認識可以是學生課前預習,也可以作為老師的新知講授。當學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后,可以設(shè)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同桌兩個相互說一說,加以鞏固各部分的名稱。
在掌握了各部分名稱后,我們可以先研究長方體、也可以先正方體;當然也可以放在一起進行研究,本節(jié)課我采用先研究長方體再將研究方法遷移到正方體的模式:
長方體的特征,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確定了可以從頂點,面以及棱三個方面來進行探究。
頂點的數(shù)量很好數(shù),是8個頂點,當然在數(shù)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有順序的來數(shù)。研究的重點在于面和棱。這時我想完全可以把問題拋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開始之前,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幾個問題:第一,長方體有幾個面,面與面之間有沒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驗證的?第二,長方體有幾條棱,棱與棱之間有沒有什么特點?你又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的?帶著這兩個問題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并完成研究表格。
小討論結(jié)束,學生在進行匯報交流的時候,教師應(yīng)當引導學生,在去數(shù)面的個數(shù)的時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我們可以上下、前后、左右來數(shù)。一共有6個面。對于面的特點,我們可以從面的位置、面的形狀、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積三個方面來描述,最終得出結(jié)論: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面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當然對于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這個說法在后面的練習中會進行特殊的論述)
在去研究長方體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模仿剛才研究面的過程:比如,長方體一共有幾條棱,怎樣數(shù)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有的學生會想到一個頂點對應(yīng)3條棱,長方體一共有8個頂點,共計24條棱,但是在數(shù)的時候所有的棱都重復計算了一遍,最后要減半,所以長方體一共有12條棱。還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按照棱的長度去數(shù),一共有三組,每組有四條棱長度相等,共計12條棱。還有的同學可能是按照空間位置來去數(shù),這時可以讓這位同學到講臺上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來進行標注,通過空間位置的劃分,可以分為3組,每組有4條,共計12條棱。每種方法都可以,但是我們要鼓勵學生運用第3種方法,因為第三種方法學生是真正站到立體空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予以肯定。這時,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桌兩個彼此不重復、不遺漏的`數(shù)一數(shù)各自長方體的棱并說一說每組棱有什么特點。最后我們得出結(jié)論:長方體有12條棱,可以分為3組,每組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的頂點、面、棱的數(shù)量和特征后,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中一個頂點對應(yīng)幾條棱,學生很清楚的知道:一個頂點對應(yīng)3條棱。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并且向?qū)W生介紹,一般來講,我們把水平方向的較長的棱叫做長,把水平方向較短的棱叫做寬,把垂直方向的棱叫做高。講授完長寬高后,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來說一說自己長方體模型的長寬高。讓學生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擺放的位置進行變化的。
在研究正方體特征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剛才研究長方體的方法去研究正方體。完成研究表格,并對比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得出結(jié)論:正方體也有8個頂點、6個面,12條棱。但是正方體的6個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并且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也完全相同。這正是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的不同之處。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重點在于研究方法的遷移,以及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比較。
最后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包含關(guān)系:在平面圖形中,我們學習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只不過正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我們稱之為邊長。這里的正方體是不是特殊的長方體呢?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其實,正方體就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只不過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而已,我們把它稱為棱長。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集合范圍內(nèi),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二者是一種包含的關(guān)系。
到此本節(jié)課的新授內(nèi)容以基本結(jié)束,根據(jù)練習的層次性,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個練習。
最后,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生活中的鉛筆盒、冰箱等是不是標準的長方體
2,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
這兩個問題留作學生課下思考。
八、板書設(shè)計
略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4
教學目標
(一)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并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zhuǎn)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說明算法和算理:
4米=()分米=()厘米。(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500厘米=()分米=()=米。(算法: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和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轉(zhuǎn)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zhuǎn)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棱涂色,提問:棱長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涂,涂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涂,涂滿十層(即全部涂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棱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jīng)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zhuǎn)化,現(xiàn)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3.8米3,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分米3
0.54米3=()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zhuǎn)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zhuǎn)換?如何計算?并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后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540。
(2)出示例4:(投影片)3400厘米3,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厘米3=()分米3
96厘米3=()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么?試說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后,歸納并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400÷1000=3.4,填3.4。
(第2題同上理)96÷1000=0.096填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老師再小結(jié)并板書:
(例3下面)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例4下面)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zhuǎn)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zhuǎn)化有什么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試解下面幾題:
、2米380分米3=()米3;
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zhuǎn)化?沒轉(zhuǎn)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后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5.34分米3=()分米3()厘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zhuǎn)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3.09米3=()米3()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說出列式和結(jié)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么體會?(復名數(shù)與單名數(shù)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zhuǎn)化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zhuǎn)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zhuǎn)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說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厘米3()2.6分米3=2米360厘米3()
(四)課堂總結(jié)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zhuǎn)化方法。在學生總結(jié)基礎(chǔ)上,將例3,例4后歸納的方法匯集成一個,并板書出來:
板書設(shè)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ㄒ唬┬抡n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我們?yōu)槭裁窗堰@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ǘ┱J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棱頂點長方體數(shù)量形狀大小數(shù)量長度數(shù)量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jié)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qū)W生說明長、寬、高根據(jù)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要求根據(jù)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ㄈ┱J識正方體
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獨立觀察提綱:
。1)數(shù)一數(shù),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面棱頂點正方體數(shù)量形狀大小數(shù)量長度數(shù)量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fā)學生自己總結(jié)正方體的特征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guān)系:
。ㄋ模┬抡n小結(jié)
這結(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zhì)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的自主發(fā)現(xiàn)掌握長方體的特征,會辨認長方體。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體現(xiàn)數(shù)學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以及數(shù)學結(jié)論的確定性。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三、教學難點
建立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
四、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
五、教學過程
1.分類、操作、引出新知
(1)教師出示一幅圖:你能將它們根據(jù)一定標準分類嗎?
(2)師生共同概括:像粉筆盒等長方體和正方體,和排球、土豆等都占據(jù)一定空間把它們稱為立體圖形。
請同學們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認識呢?
(3)拿出一塊橡皮,橫切一刀,露出一個面,讓學生觸摸,并說說感覺,教師明確這部分叫面。再切一刀,再讓學生觸摸兩面相交的線,說出感覺,明確這在立體圖形中叫做棱。什么叫棱?
將橡皮的一個面扣放在桌面上,與兩個面垂直再切一刀,觸摸三條棱相交的點,說出感受,明確它叫頂點。什么叫頂點?
(4)找實物指出它的長、寬、高。
今天,我們就從面、棱、頂點三個方面來學習長方體的認識。
2.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那么長方體的特征是什么?請同學們自己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比——比后,完成表格。
(提示:放手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和學習用具獨立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面、棱、頂點的知識。)
(2)教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點如下:
、贁(shù)面、棱、頂點時,如何數(shù)比較科學。
、诓捎枚喾N學習方法。
(提示:如測量、計算、比較及用身體某個部分去接觸面、棱、頂點等。)
③獨立填寫“我的'發(fā)現(xiàn)”一表。
面
棱長
頂點
(學生在學習時,采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多種學習方法,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
匯報:師生共同歸納。
(除了各部分的數(shù)量外,還要引導學生認識。)
a.按棱的長度可分為3組,每組內(nèi)4條棱平等且長度相等;
b.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有3條,長度不一定相等;
c.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d.長方體的形狀、大小是由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的;
e.面的特殊情況。
完成做一做,反饋訂正。
小結(jié)。
五、課堂練習
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計算棱長總和。
綜合練習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的三條棱長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有六個面、十二條棱、八個頂點的形體一定是長方形。
(4)長方形紙是長方形不是長方體。
(5)有6個面,且6個面都是長方形,它一定是長方體。
實踐與應(yīng)用
(1)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已知長是8厘米,高是7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168厘米的鐵絲,焊接成一個長方體教具,長20厘米,寬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用一根長100厘米的鐵絲,做成一個長·9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后,還剩多少厘米?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guān)系。
2、能力目標:指導啟發(fā)學生運用觀察、測量等方法,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guān)特征,開發(fā)學生智能。
3、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觀察、擺弄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學生準備: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每組至少8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來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生答)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線段)。課前老師曾讓同學們把數(shù)學書最后兩頁的組合圖形紙板沿虛線內(nèi)折,然后圍起來,你圍成了什么形體?舉起來讓大家看看。(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它們是由面圍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師:像這樣由面圍成的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我們把他們叫做立體圖形。比如:(出示實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燈罩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你能不能舉出幾個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例子?(學生舉例)
那么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特征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名稱
師: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或?qū)嵨铮檬置幻,你摸到了長方體的哪一部分?然后打開書20頁,看看你摸到的部分在長方體中叫什么?看誰最先找到答案。(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放下書,看老師的演示,邊看邊用手摸摸長方體學具,感覺一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電腦演示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分組合作學習)
師: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的這幾部分各有什么特征?(出示學習提綱):
1、長方體有幾個面?這些面是什么圖形?相對的`面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2、長方體有幾條棱?每組相對的棱長度有什么關(guān)系?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請同學們根據(jù)學習提綱自由選擇方法合作學習21頁內(nèi)容?纯茨阌昧四男┓椒,都學會了什么?(研討)
師:誰能把你們的學習結(jié)果匯報一下。
生: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你有這樣的長方體嗎?(有,出示)哪是相對的面?有幾組?(指實物回答)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剪子把相對的面剪下來比較。(師電腦演示“相對面相等”)
師:說說棱的特點。
生:長方體有12條棱。
師:可以分成幾組?
生:可以分成3組,每組有4條,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教師演示“相對棱相等”)
師: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1:用尺子量的。
生2:(出示:長方體棱的框架)如果相對棱不相等,這個長方體就會變形了。
師:噢,你用的是反證法來說明。
生:老師我把長方體的棱分成了4組,每組有3條,就是從一個頂點引出的3條棱。
師:這種分法也是正確的,而且很獨特。誰再說說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演示“頂點”)
1、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剛才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一點叫做頂點,這也就是說過長方體的一個頂點有三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什么?請同學們看書后回答。
2、認識長方體直觀圖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次拿出長方體學具,將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觀察:你看到了長方體的幾個面?都是什么圖形?
生:(1個、2個、3個)都是長方形的。
生:不對,從我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細致。(電腦演示直觀圖)我們在作圖時,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其它各面都畫成平行四邊形,但實際上是長方形。(師邊說邊作圖,并強調(diào)看不見的棱用虛線來表示)
3、自學正方體
師:想一想:如果將長方體的長、寬、高調(diào)整,使長、寬、高相等,會得到什么形體呢?(教師演示將長方體變成一個正方體)它也叫立方體。出示魔方:它有什么特征呢?(出示自學提綱):
1、正方體有幾個面?大小怎樣?
2、正方體有幾條棱?長短有什么關(guān)系?
3、正方體有幾個頂點?請同學們邊觀察邊自學22頁。(匯報、板書)
4、比較二者的異同
師:同學們觀察學具看板書,誰能說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學生敘述,師用兩種色筆分別圈畫。)通過以上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方體的所有特征正方體都具有,而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不一定全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師演示集合圖)
三、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與圖形,歸納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還分析了二者的關(guān)系。下面我們來做做練習,檢驗自己是否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了明確的認識。
四、鞏固應(yīng)用(電腦出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8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fā)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jié):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9
教學目標
(一)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二)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jīng)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然后老師說明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請學生先觀察,再請兩三位來摸一摸,然后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學生:它們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
教師:我們看到的這些物體,它們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教師:這些物體在原來的位置不動,我們還能在它們所占的位置上放別的物體嗎?(請一位同學演示。)
學生:不能。
教師:可見立體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
教師請學生從教具中挑出長方體后,說明本節(jié)課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并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留出寫“正方體”的空)。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
教師:請摸一摸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板書:頂。)
(2)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討論提綱:
、匍L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校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guān)系?
、坶L方體有多少個頂?
學生討論并歸納后,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8個。
請學生觀看動畫圖(用電腦軟件或?qū)嵨镎故?
出示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個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個頂點。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先請同桌兩人互相說,然后請一兩位同學拿著學具給全班同學說。)
(3)老師: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
教師:(拿一個長方體正對學生)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請幾位觀察角度不同的同學回答。
教師: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介紹的同時用動畫圖像展示。)
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請觀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圖。(如圖)請指出框架上的12條棱分幾組?并指出哪幾條棱是一組的?
請指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
教師:請量一量自己的長方體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看一看長度是否相等?
教師: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練習:請分別說出下面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第二個長方體與第一個長方體有什么區(qū)別?(投影片)
2、正方體特征。
(1)展示動畫圖像:(或抽拉投影圖)
第一步:長方體中的長邊縮短,使長、寬、高相等;
第二步:長方體中的短邊伸長,使長、寬、高相等。
教師: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學生:長、寬、高變?yōu)橄嗟,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教師: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正方體,(也叫立方體)觀察,對照長方體的特征來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把課題補充完整——加上“正方體”。)
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請看動畫圖像。
(2)教師:請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一說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學生討論后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guān)系。
學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長方體的長是()厘米,寬()厘米,高()厘米。12條棱長的和是()厘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體,12條棱長的.和是()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分別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長是()厘米,寬()厘米,左邊的面長()厘米,寬()厘米,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厘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四)課堂總結(jié)及課后作業(yè)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看圖紙上的立體圖。
2、作業(yè):教材P22練習五:1,2,3。
課堂教學設(shè)計說明
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jīng)能識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立體圖形的具體研究,學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比較,認識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它們二者的關(guān)系。平面圖上的立體圖形,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在教案設(shè)計中,安排實物觀察、動畫圖像的生動演示,來加深學生對圖上虛實線畫法的理解,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看立體圖的能力。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方體的特征。共分三個層次進行:讓學生通過感官了解長方體的面、棱和頂;利用教具學具和討論提綱,幫助學生自己去認識并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通過圖像和練習,學生會看平面上的立體圖,掌握長、寬、高。
第二部分教學正方體的特征。共分兩個層次進行:利用長方體長、寬、高的變化來認識正方體的特征,會看立體圖;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扳書設(shè)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內(nèi)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lián)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lián)系很多,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范操作,認識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chǔ)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繼續(xù)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xiàn)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評析:教者在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時,教學上有以下幾個特點:1.通過出示一張紙復習長方形特征,再由許多張同樣大的紙重疊起來,使原來的長方形出現(xiàn)了“厚度”,使它起了質(zhì)的變化,成為長方體。使學生認識到兩者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又有原則的區(qū)別,學生重新構(gòu)建的知識自然得體。2.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等知識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者通過實物演示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議一議、數(shù)一數(shù)、想一想,使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教學過程。在學生親自感受的基礎(chǔ)上獲取的基礎(chǔ)知識印象深刻,記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根據(jù)這些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評析:長方體有幾個面?什么樣的面?有幾條棱?幾個頂點?通過學生觀察學具,教師演示教具,學生自學課本并在課本上圈圈畫畫,再經(jīng)過課堂討論后,歸納總結(jié),得到解決。這些知識的獲得是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的結(jié)果。教師教得生動,學生學得活潑,饒有興趣!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訴學生: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shù)據(jù),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shù)據(jù)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二十二第4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閱讀課本,根據(jù)課本的敘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征。(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guān)系。
五、總結(jié)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guā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guān)系怎樣?
【評析:長方體長、寬、高的基礎(chǔ)知識和正方體的有關(guān)基礎(chǔ)知識以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教師都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自然引入和過渡的,既自然又得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看圖填空。(單位:分米)
(1)右圖是一個()體,它有()個面,()條棱,()個頂點。
(2)右圖左邊的面是()形,長是(),寬是(),面積是(),它和()面的面積相等。
(3)()面的面積是15平方分米。
(4)要做一個這樣的長方體框架至少要()分米鐵絲。
3.討論。
出示一疊紙。
(1)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么形狀?
(2)再拿走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么形狀?
(3)剩下一張紙,是什么形狀?
(4)為什么上課前我們說一張紙是長方形,而現(xiàn)在說一張紙是長方體?(以前我們不研究紙的厚度)
七、游戲
出示兩個同樣的長方體容器,要求兩名學生往里倒水,使容器里的水的形狀為長方體,看誰倒得快。
【評析:本課的知識點多,純屬概念性的,鞏固練習時,學生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tǒng)方式,根據(jù)教學目標另行設(shè)計了一套練習題,使學生在填填、寫寫、畫畫及游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基礎(chǔ)知識。】
教學本課之前,先布置學生在家里預習,同時準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帶來。再讓學生把準備的長方體拿出來,如有的拿煙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討,看它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讓學生自己板書。再拿出你的正方體觀察一下,正方體的情況是怎樣的?讓學生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一種什么關(guān)系?還讓學生探討長、寬、高的含義。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在我們身邊有那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先說長方體,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筆盒、音響、還有肥皂、書、黑板等;正方體有魔方、積木等。最后讓學生動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
所以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就是把學生推到了主動學習上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體積單位。
教學重點:
1、建立體積概念。
2、認識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
建立體積概念。
教學用具:
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們都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吧,聰明的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體積的意義。
(1)、準備:我們也來做一個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個杯子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為什么?這說明了什么?(鵝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間。)
(2)、每一個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下面的電視機、影碟機和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
〔3〕、啟發(fā)學生概括: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上面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
。4)、比較:用學生手中的文具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
師:教室是一個較大的空間,課桌、講臺、同學、老師等占教室空間的一部分。整個學校是一個大空間,教師、辦公室、操場、花池、領(lǐng)操臺、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既有自己的體積。而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空間,地球只是宇宙空間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體積單位:
。1)、講: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測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板書)
認識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梢苑謩e寫成
(2)、認識立方厘米:
出示: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量一量它的棱長是多少?
說明: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誰的體積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個手指尖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3)、認識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筆盒的體積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認識立方米:
、俪鍪荆绷⒎矫椎睦忾L的教具。觀察后總結(jié):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谡J識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1立方米水約可以裝滿500個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約可以做課桌50張。
小結(jié):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哪個體積單位大?哪個體積單位?
體積單位的用途是什么?
。5)、練一練:選擇恰當?shù)膯挝唬?/p>
橡皮的體積用(),火車的體積用(),書包的體積用()。
。6)、比一比: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都了學哪些測量單位?(板書)
長度、面積、體積三種單位的區(qū)別:
。7)、練習:
、僬f一說:測量籃球場的大小用()單位。
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用()單位
測量一只木箱的體積要用()單位。
、凇⒁粋正方體的棱長是1(),表面積是(),體積是()。(你想怎樣填?)
、、判斷:一只長方體紙箱,表面積是52平方分米,體積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積大。()
3、體積初步認識:
、贈Q定體積大小,是看它含有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
A、演示:用棱長1厘米的4個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是多少?
B、說出下面物體的體積(3個體積單位,4個體積單位,)
C、擺一擺:請你也擺出一個體積是3立方厘米的物體。擺出體積是4立方厘米的物體。
D、小結(jié):怎樣知道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同一個體積數(shù),可以擺出不同的形狀。
、趧邮謹[一擺:
請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體拼一個體積是8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想一想你拼的物體體積是多少?)可以怎么擺?
三、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yè):
課后小結(jié):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2
學習內(nèi)容:
P58~59頁的內(nèi)容
學習目標:
1、通過活動,我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活動,我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方案。
3、通過活動,我具備了分工合作的能力,以及統(tǒng)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我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獨學檢測
小組展示在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如果要粉刷教室的墻壁,我們需要調(diào)查哪些數(shù)據(jù)呢?
(1)教室的長、寬、高教室5個面的面積
。2)門的長、寬2個門的面積
。3)黑板的長、寬2個黑板的面積
(4)窗戶的.長、寬4個窗戶的面積
2、為什么要調(diào)查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要粉刷的面積是哪些?
3、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據(jù)算出要粉刷的面積。
4、到底要買多少涂料?怎樣購買呢?
5、算一算粉刷教室需要多少涂料?花多少錢嗎?
6、匯報計算方法。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4塊,1立方分米的立方體1塊。
學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立方厘米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
教師提問: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4立方厘米)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如果再拼上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呢?(5立方厘米)
談話引入: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體積【演示動畫長方體體積1】
1、拼擺長方體:
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2、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體積相等)不同點?(數(shù)據(jù)不同)為什么形狀不同而體積相等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12個1立方厘米)教師引導: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
師生共同歸納: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3、【演示動畫長方體體積2】
第一組: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一排擺出4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第二組: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一排擺出3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3排擺2層
第三組:想象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說出體積。一排擺出5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一共擺了4排擺2層
思考: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guān)系?是什么關(guān)系?(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
板書:V=abh出示投影圖:
4、自學例1。
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743=84(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84立方厘米。
。ǘ┱襟w體積。
1、【演示課件正方體體積】教師提問: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變成了什么圖形?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2、練習棱長為2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22=8(立方分米)棱長為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厘米?444=64(立方厘米)
3、歸納正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V=aaa或者V=a3
4、獨立解答例2。
光明紙盒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分米3)
答:體積是125立方分米。
。ㄈ┯懻撻L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學生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新知識?誰來說一說?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若干個1立方厘米小正方塊
學具準備:
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16塊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復習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和體積單位,誰來說說什么是物體的體積?請同學們用合適的體積單位填空。
2、昨天的知識大家掌握的很好,今天我們一起利用這些知識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3、相信同學們能運用手中的學具,勤于動手,善于思考,快樂合作,獲得新知識。
二、民主導學
師:可見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大家請看大屏幕,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學情欲設(shè))
生1、可以分割成以立方厘米的小塊,看看一共有多少塊,就有多少立方厘米。
生2、可以量一量。
生3、這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我們可以像以前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樣想辦法找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老師認為這個提議不錯,你們認為呢?
師:誰來猜一猜長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猜想對嗎?我們來一起驗證。好,請同學們看今天的第一個學習任務(wù)。
任務(wù)呈現(xiàn):
用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長方體,并完成下表:
出示表格。學生四人一小組,每組一張表格。
長
(厘米)
寬
(厘米)
高
(厘米)
小正方體的數(shù)量
長方體的體積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觀察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寫完整。并在小組中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自主學習
學生活動,師巡視。
展示交流
師:同學們擺出了許多不同的長方體,并且填好了表格。哪一組來匯報?
學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詳細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表格,
師:觀察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從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
師:通過觀察比較,同學們有了很大的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任務(wù)2、繼續(xù)驗證
課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出下面的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先想一想,再擺一擺。請一個同學上臺操作。
1、長4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
2、長4厘米、寬3厘米、高1厘米。
3、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
師:這是三個不同的長方體,根據(jù)剛才的發(fā)現(xiàn)你能說出它們的體積嗎?生回答:4×1×1=4立方厘米4×3×1=12立方厘米4×3×2=24立方厘米
師:那究竟對不對呢?讓我們再來擺一擺。
學生小組討論,動手操作,指名一生上臺操作。師巡視。
師:和我們之前的猜想一樣嗎?
師:根據(jù)剛才的驗證,得出之前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你能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嗎?
V=abh
師:那如果再給你一個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一共要用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呢?出示例1
課件出示:
師: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體積就是84立方厘米。
師: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就是什么圖形?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學生匯報:
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長、寬、高都叫棱長,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課件出示正方體,出示公式。
師: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也可以用字母來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書上對此作了詳細的說明。請大家打開課本看一看。學生閱讀課本。課件出示
正方體的體積:V=a
師:寫的時候,3要寫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寫的小一些。
小訓練:完成例2,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應(yīng)用
1、口答題
2、判斷題
3、解答題
四、拓展延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生活中運用的很多,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出示:
品名:正方體收納凳
尺寸:30×30×30
材質(zhì):滌綸+PP不織布+纖維板
顏色:黑白
師:你能看懂這個說明書嗎?
師:如果要往這里放一個長40cm寬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納凳里嗎?
師:看來不能光比較體積的大小,還要聯(lián)系實際情況,看看長寬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你都有哪些收獲?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jīng)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
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匍L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guān)系?
、坶L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
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
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ǘ┱襟w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ㄩL、寬、高變?yōu)橄嗟龋鶄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guān)系。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05-0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04-2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05-0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1-28
小五數(shù)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案(二)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