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實用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國標版四年級(下冊)第22~25頁。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組成局部,感受并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2.在探索活動中提高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并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三邊關系。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三角形。
1.舉例: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
2.認識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稱
(1)回憶: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關于三角形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2)補充:頂點
3.揭題:三角形還有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二、探索三邊關系。
1.理解“圍成”的含義。
。1)提問:圍一個三角形就要用到幾根小棒?
。2)生圍
。3)小結:相鄰兩根小棒的頭和頭相連了,就說是圍成了三角形。
(4)質疑: 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夠圍成三角形呢?
(5)小組合作研究
。6)交流:有時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時不能圍成三角形。
2.探究第一個條件:
(1)質疑:為什么有時能夠圍成三角形,有時卻不能圍成三角形呢?
。2)討論:紅、黃兩邊的長度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才干和藍邊圍成三角形?
。3)交流并檢驗
。2)小結:要圍成一個三角形,紅邊和黃邊的長度和就必需要大于藍邊。
3.探究第2個條件。
。1)固化條件1:4組判斷
。2)質疑:藍邊10厘米,紅邊3厘米、黃邊15厘米能圍成三角形嗎?
。3)操作并得第2個條件:要圍成三角形,紅和黃的長度和要比黃邊長。
4.探究得第3個條件:
。1)設疑:會不會有了這兩個條件還不夠?還要滿足其他的條件?
。2)討論并驗證
(3)小結:還要符合第3個條件,黃邊和藍邊的和要大于紅邊。
5.形成結論。
。1)問題:要圍成一個三角形,三條邊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
(2)小結: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的長度和都大于了第三邊。
6.優(yōu)化判斷
。1)固化結論:要圍成三角形3邊要符合什么條件?(2題)
(2)優(yōu)化判斷:
長邊+短邊>中邊 長邊+中邊>短邊 短邊+中邊>長邊
a.問題:哪一個條件符合了?
b.判斷說理
c.方法: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斷。只要短邊之和大于長邊這個條件符合了,就能圍成三角形。
。3)鞏固
三、全課總結。
四、解決實際問題。
路線判斷。
五、拓展提高。
固定邊7厘米、3厘米,配一條活動邊;顒舆吙梢允菐桌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一猜,它是誰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齊答)喜歡,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觀察物體。
師: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我這里有一張小動物的照片,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呢?(出示一張小動物的背面圖,學生很好奇,紛紛做出判斷。)
生1:好像是鵝。
生2:是雞。
…
師: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另一張照片。(出示小動物的側面照片。)
生:是鴨子。
師: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出示小動物的正面照片。)
生:鴨子!猜對了!(學生很興奮。)
師:為什么剛開始猜的時候我們不敢確定誰猜得對呢?
生1:背面不好認。
生2:從后面看不出特征。
生3:光看后面看不出是什么動物,看到它的側面我就猜到是鴨子。
…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后面,側面,前面。)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棒!因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動物的樣子也就不一樣。要想辨認它,就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新知:觀察小汽車
師: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然后說說你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么部位。(課前每組學生的桌上準備了一輛玩具小汽車。)
生1:我看到的是車的尾部。
師:哪些同學也是看到車尾?請站起來。(每組均有學生站起。)
生2:我看到的是車頭。
…
生3:我看到的是車門和兩個車輪。
…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和組內同學換座位觀察一下好嗎?
(學生很高興地在小組內互換座位。)
師:你在這個位置上看到小汽車的哪個面?和剛才看到的一樣嗎?請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學生獨立觀察,相互交流。)
師:剛才,我們在不同的位置上對小汽車進行了觀察,(課件顯示課本主題圖)笑笑和淘氣也在觀察小汽車。根據(jù)你的經驗,判斷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生1:淘氣站在車的后面,看到的是車尾,第一幅圖是他看到的';笑笑站在車的側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圖。
生2:第一幅圖是淘氣看到的,因為他站在車后面,看到的是車尾;第二幅圖是笑笑看到的,她站在車的側面,看到車門。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淘氣和笑笑站的位置相同嗎?看到小汽車的形狀一樣嗎?
生1:他們站的位置不同,淘氣站在車的后面,笑笑站在車的側面。
生2:他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汽車的形狀也不一樣。
師:剛才,我們坐在座位上觀察了玩具小汽車的前面、側面和后面,還可以從什么位置去觀察呢?
生:把玩具小汽車拿起來,就可以從下面觀察,教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觀察物體》。
師:你真會想辦法!現(xiàn)在請小組長拿起玩具小汽車,其余同學從下面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車的底盤。
生2:我看到了車的四個輪子。
…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車的形狀也不同。
生2:我發(fā)現(xiàn)要看清玩具小汽車的樣子,可以從它的前面、后面、側面和下面去觀察。
生3: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看到東西的形狀也不一樣。
…
師:對!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要看清物體的全貌,該怎么辦?
生1:把幾個面都看一看。
生2:可以轉一圈看。
師:你們的辦法都不錯!
(三)應用拓展:小攝影師――連線――模擬――游戲
1.小攝影師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很仔細,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假如我們現(xiàn)在給一個同學照相,請同學們用手做相機,如果這個同學站的符合要求,你們就說"咔嚓",好不好?
(學生很興奮,師請一男生上講臺,其他學生躍躍欲試。)
師:照側面相。(男生側面面向全體,其他學生舉起雙手,說"咔嚓"。)
師:正面相。(男生面向全體,其他學生舉起雙手,說"咔嚓"。)
…
2.看圖連線
師:同學們攝影師當?shù)貌诲e,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練一練"第1,2題,學生很順利地說出準確答案。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點擊連線。)
師:這兩道題沒有難住你們,有信心做下一道題嗎?
3.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子的
師:各小組取出茶壺,要求把茶壺把正對黑板。請同學們坐在座位上認真觀察桌面上的茶壺,把你看到的形狀用一個動作表示出來。
(學生紛紛根據(jù)看到的茶壺形狀,用肢體模仿。)
師:(問一生)你為什么這么做?
生:我看到茶壺把在左邊,就左手叉腰;茶壺嘴在右邊,右手就向右伸出去。
師:(問一生)你的動作怎么和他相反呢?
生:我看到的茶壺嘴在左邊,茶壺把在右邊,我就向左伸左手,右手叉腰。
師:(指一生)你又為什么這么做呢?(模仿學生兩手合十前伸的動作。)
生:我只能看到茶壺嘴,看不到茶壺把,我就這樣做!(說完又做了雙手合十向前伸的動作。)
師:同學們做的動作和回答都很精彩!淘氣、笑笑也在觀察茶壺。(課件顯示第13頁第3題)他們看到的各是哪幅圖畫,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再在書上連線。
(學生討論后在書上連線,集體反饋、訂正。)
4.游戲:看圖找位置
師:同學們練習完成得很好,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為每組準備了一個玩具和一個配套的信封,F(xiàn)在請各組小組長把玩具正面對著教室黑板在桌上放好,組里的每個成員都從信封里抽一張圖片,當老師說"開始",你再看圖片上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再迅速找到相應的位置。記住:不許轉動玩具!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學生按要求放好玩具,抽出圖片。"開始"的口令發(fā)出后,學生看圖片,找相應的位置。學生找到位置后,各組匯報游戲情況。)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獲
師: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想給自己留什么作業(yè)?
…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切實可行的,對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起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設計通過讓學生找玩具汽車數(shù)量與小人書數(shù)量之間存在的比例關系和列舉比例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發(fā),思維得到拓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本設計以扶代講,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能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能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合作能力及歸納能力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介紹“物物交換”的`背景知識。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于最早出現(xiàn)物質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物物交換”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如用一只羊換一把斧頭。我們今天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就從“物物交換”開始。
2.呈現(xiàn)問題。
同學們算一算,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多少本小人書?
設計意圖:通過“物物交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接著呈現(xiàn)“玩具汽車換小人書”這一情境并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為探究新知奠定基礎。
⊙嘗試解決,體會聯(lián)系
1.想一想。
師:同學們算一算,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多少本小人書?把你的想法記錄在本上。
2.說一說。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體會在“物物交換”的過程中,玩具汽車的數(shù)量與小人書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的關系。
預設
方法一 14÷4=3.5,3.5×10=35(本)。
方法二 10÷2=5,14÷2=7,5×7=35(本)。
方法三 4個玩具汽車=10本小人書,14÷4=3……2,2個玩具汽車=5本小人書,10×3+5=35(本)。
方法四 4個玩具汽車=10本小人書,8個玩具汽車=20本小人書,12個玩具汽車=30本小人書,2個玩具汽車=5本小人書,12+2=14(個),30+5=35(本)。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提出新的要求。
師:假設14個玩具汽車可以換x本小人書,你能嘗試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嗎?
2.學生嘗試列式。
預設
方法一 4∶10=14∶x。
方法二 10∶4=x∶14。
方法三 14∶4=x∶10。
方法四 4∶14=10∶x。
3.交流匯報寫出比例的主要依據(jù)。
4.學生獨立解比例。
5.匯報結果。
預設
生1:根據(jù)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可以把這個比例轉化成4x=10×14。
生2:我是這樣計算的:
4∶10=14∶x
解:4x=140
x=35
6.出示課堂活動卡,組織學生先和同伴交流,再獨立解決。
(師巡視,適時指導)
7.驗算:把求出的結果代入比例驗算一下,看等式是否成立。
(學生自主驗算)
8.教師小結。
解比例的關鍵是根據(jù)“內項的積等于外項的積”寫成等式,再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設計意圖:將解比例的學習融入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獨立解決,然后組織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這樣學生對新知識就會更加理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課標內容
有關10的加減法在計算教學中比較重要,它是10以上數(shù)的認識和10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本節(jié)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學生可以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和相應的減法
2能用得數(shù)是10的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點難點
10的組合和分成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
教學用具
學具,一盒乒乓球,10個一角硬幣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蘋果,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邊數(shù)邊貼,并且用1,2,3標出)8,9。這些都是我們的老朋友,在貼上一個蘋果,它是多少?是怎樣表示的?
2、把10和其他幾個數(shù)字進行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3、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藏著10。(例如10個手指頭;一盒乒乓球有十個;一元錢有10個一角等。
4、揭示課題:生活中有那么多10,今天我們就用10來分蘋果。
出示課題:分蘋果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10個蘋果,想把它分成兩堆,該怎樣分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分分看。
。1)師生共同參與分蘋果,例如1個和9個?吹竭@兩堆蘋果,你能想到什么數(shù)學問題?(1+9=10/9+1=10)
(2)還可以怎樣分?同桌一起分一分,擺一擺,其中一同學把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問題記錄下來。
。3)全班交流找到的數(shù)學問題,并把問題呈現(xiàn)在黑板上。
。4)看到這些加法題,小朋友們能想到相應的減法題嗎?開動腦筋,我們一起寫一寫。
2、小朋友還記得手指頭游戲嗎?老師出“1”,小朋友出?可以組成10?現(xiàn)在同桌互相考一考,玩一玩,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小機靈,做的又對又快。
三,練習鞏固。
1、現(xiàn)在打開書本40頁,我們來連一連。
(第1題: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連一連)
2、爬臺階
師:看,小老鼠正拿著1塊大骨頭引機靈狗上樓梯,總共有10級臺階,小狗爬到第2級,還有幾級?.......你能用數(shù)學表示嗎?
(1)同桌互相完整說一說,帶上自己的`描述性語言
(2)剛才你的同桌是怎樣說的?
3、說一說,填一填。
。1)師:小朋友看到右邊的表格沒,你會填嗎?
(2)同桌互相檢查
。3)你能用像“機靈狗爬臺階”這樣的故事來說一說小貓釣魚嗎?回去向你的同學、爸爸媽媽說一說。
四、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用的上嗎?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第2題
通過學生間的合作、探究,并親手將學習成果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建立學習自信心。
數(shù)學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10的加減法。
初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傾聽和敘述。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shù)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
這節(jié)課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稱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2、物體質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枚2分硬幣、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鹽若干袋、彈簧秤、盤秤、電子秤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導入
師:昨天李老師帶關女兒去新瑪特購物,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她們都買了什么?請看大屏幕。
師:從畫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她們買了6個蘋果,重1千克。
生:1盒餅干110克。
生:一桶豆油5千克。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單位。
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國際標準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克”
師:1千克大約有多重呢?下面請同學們從你的學具袋里取出老師給你準備好的1角硬幣。一枚1角硬幣的質量大約就是1克,請你們親自掂一掂,感覺一下1克有多重。
(學生活動)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克?
生:一顆鈕扣。 一個橡皮頭。 ……
師:可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師:下面請同學們從你的學具袋里取出火腿腸,看看它的質量標注是多少克?
生:34克。
師:好!請同學們掂一掂,感覺一下34克是多重。
(學生活動)
師:同學們看一下,你的學具袋里還有什么?
生:牛奶!
師:快來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
生:220克。
(在此過程中,提醒學生g即克的英文縮寫)
師:那請你趕快掂一掂,感覺一下吧! (學生活動)
師:請同學們從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
(學生猜)
師: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質量標注,是?
生:500克。
師:那兩袋呢?
生:1000克。
(板書)
三、實踐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與“千克”的關系
師: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準備了一袋鹽,(出示鹽)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它的質量標注,是多少?
生:1千克。
(板書)
師:想不想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生:想!
師:現(xiàn)在請小組長到老師這里來領1千克的鹽。
(組長來領)
師:請小組成員輪流掂一掂,感覺一下1千克是多重。
(學生活動)
師:同學們都掂過了嗎?
生:掂過了。
師:那1千克鹽和我們剛才的2袋砂糖比較,哪個重?
生:鹽重。
生:砂糖。
生:一樣重。
師:怎樣知道物品的輕重?
生:用秤稱!
師:說得好極了,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
師: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在哪兒見到的?
生:(回答)
師:(出示課件)向同學們演示磅秤、盤秤、臺秤、彈簧秤、天平、電子秤臺。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盤秤,現(xiàn)在可以驗證1千克鹽和2袋砂糖哪個重了吧?
生:可以了! (教師稱重,學生觀察)
師:都指在1千克處,說明什么?
生:同樣重。
師:所以…… (板書)1000克=1千克。
四、小組合作,稱量物品
師:我們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種秤?
生:彈簧秤。
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彈簧秤,誰會使用彈簧秤?
生:(演示) (師輔助)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稱一稱?
生:想!
師:好!下面請小組長到臺前來領物品。
(組長來領)
師:請小組成員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約有多重,再用彈簧秤稱一稱,看到底是多重? (學生活動)
師:稱完了嗎?
師:請小組代表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稱的什么?質量大約是多少?
生:我們組稱的大米,大約是1千克。 我們組稱的蘋果,大約也是1千克。
五、認識電子秤
師:大家在市場買東西時,經常會看到什么秤?
生:盤秤、電子秤。
師:哪位同學認識電子秤,下面就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識電子秤,好嗎?
生教大家認識電子秤。
六、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師:你這位老師很有耐心,講解也很細致,謝謝你!
師:昨天李奶奶從市場里買了蘋果、雞蛋和魚,請看畫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蘋果和雞蛋一共多少千克?
師:他的問題誰來答?
生:他的問題我來答:蘋果重1千克,雞蛋重2千克,一共是3千克。
生:雞蛋比蘋果多幾千克?
生:他的問題我來答:蘋果重1千克,雞蛋重2千克,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用減法,所以雞蛋比蘋果多1千克。
七、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的表現(xiàn)可真好。想不想來做一個闖關的游戲。
生:想!共6關。
第一關:說一說(教科書上88頁1題)。
第二關:寫一寫(教科書上88頁2題)。
第三關:填一填(教科書上89頁4題)。
第四關:比一比(教科書上89頁5題、6題,90頁關于棉花、鐵的思考題)。
第五關:問一問、答一答(教科書上89頁7題)。
第六關:看一看,算一算(教科書上90頁8題)
師:你們可真棒!一連闖過了6關,誰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八、師生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學會了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并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梢娚钪刑幪幱袛(shù)學,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