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學反思
平時的教學,都是一篇一篇獨立的課文,我們可以把這些課文聯(lián)系起來,同一個單元的文章,可以找出課文間的相關點進行聯(lián)系。學過的同一個作者的文章,也可以聯(lián)系起來,以此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 《手指》一文我把它放到《匆匆》后面進行教學,因為我覺得兩篇課文的作者都是從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得到啟示,由此話題,我引入了新課!藶閮(nèi)容上的聯(lián)系。 再者,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豐子愷,四年級時,我們學過了他的另一篇課文《白鵝》,我出示了文中的片段,讓學生讀,回顧品味作者的語言風格,因?qū)W過,學生很快就總結出“風趣、幽默、生動”這幾個關鍵詞。我隨即過渡到這課:讓我們走進《手指》這一課,再次感受豐子愷先生風趣、幽默、生動的描寫,還要細心地找找這篇文章的表達還有什么特別之處。(介紹手指的每一個特點時,都是先提出觀點,再舉例子進行論述。可以讓學生仿照這樣的結構,介紹一種物品的特點,下一步就是從這些特點中得到什么啟示。進一步修改,豐富練筆的內(nèi)容后,便是本單元的第二篇習作了。)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本單元強調(diào)“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我在教這一句的時候分了兩步:第一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手指團結起來,怎樣變得有力、有用。第二步,生活中如何體現(xiàn)“團結起來,變得有力、有用”。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tài)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了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倍且プ∽钅芊从澄甯种柑攸c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tài))特點──不美。具體表現(xiàn)為: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后用關聯(lián)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xiàn),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了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為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huán)節(jié)。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yōu)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yōu)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yōu)點,贊一贊,懂得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手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手指》教學反思10-12
《手指》教學反思范文10-05
《手指玩偶》教學反思05-20
“手指”和“太陽”教學反思04-21
《手指玩偶》教學反思范文10-06
手指和太陽的教學反思09-08
《發(fā)燙的手指》教學反思09-09
《手指》教學反思15篇11-03
教學反思:關于“手指”和“太陽”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