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本文從故事入手,從字到詞,由詞到句,再到拋出課文的核心問題“小鹿的玫瑰花到底有沒有白栽”?教學設計是在引導學生積累學習方法的同時,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質疑、解疑。對于重點句子采取反復朗讀體會的方法來讓學生對文本或是故事本身,有更多屬于自己的體會。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朗讀的時空,并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朗讀興趣。以“讀為主線”采用不同的方式讀,個人讀、小組合作讀、分角色讀、齊讀、引讀、范讀、表演讀等。力求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以“讀”達到教學目的。
針對本課的教學,本人認真反思并探討了本課教學的成敗,從表層看還是成功的。具體遵循了以下的教學思路:
一、字詞教學扎實、多樣
低段教學以字詞的識記為重點。《小鹿的玫瑰花》要求會認8個字,會寫12個字,所以第一課時中識字寫字時教學重點。本課識字教學時間將近20分鐘,教學中我以課文——句子——詞語——生字依次遞進,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認讀和識記,從而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目標。
二、注重朗讀。
從讀的層次上,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到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深入。從讀的形式上,根據(jù)學生實際,課文的特點及教學目標,分別采取了自由讀、指名讀、引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等,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之中。
但本課教學中,仍存在著很多不足:
一、學生主體性體現(xiàn)不明顯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語文課堂應該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置身于與教材、與作者、與同學、與老師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師生共同經歷,共同生成。然而本堂課中我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拉、幫、扶現(xiàn)象比較頻繁。尤其在“鹿弟弟為什么說玫瑰白栽了”這一問題的處理上,我沒有對問題進行整合,提出的過密、過碎,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動力,被我一步接一步的使勁拽著走,最后,我拉得費勁,他們走得也不情愿,以至于課堂氛圍過于沉寂。
二、對情感體驗注重較少。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對話。因此,課堂中,教師要以自身的激情引導學生,用他們全部的理智、經驗和情感去感受、領悟、欣賞課文的內涵。本堂課中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朗讀的機會和時間,不能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品悟。我應該引導學生“移情”進課堂,注重體驗。此時,可以讓學生轉換身份:“假如你是小鹿,躺在床上的那段日子,想得最多的會是什么?”以此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時的那種惋惜和難過,從而理解鹿弟弟所說的第一句話:“這玫瑰你白栽了。”
三、備課不充分
課前對學生的反應沒有進行多方位、全面性地考慮,導致課堂出現(xiàn)出乎意料的情況時,不能及時、巧妙地“化險為夷”。起初,我想以鹿弟弟的兩句話作對比,讓學生質疑“為什么鹿弟弟一會說玫瑰白栽了,一會又說沒有白栽。”可是,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因為沒有聽明白問題,一直在說鹿哥哥所說的話,我強調了幾次才糾正過來。等學生明白后,我發(fā)現(xiàn)由于短暫的糾纏,我自己的思維有點被攪亂了,就沒有給學生自己質疑的機會,問出問題后,又沒一針見血地把學生引導到小鹿對玫瑰的喜愛上,導致后面在這一問題上耽擱了很長時間,寫字的教學任務也沒有完成。
四、課堂中細節(jié)之處處理不到位
過渡語缺乏設計性、連貫性,不能提醒學生注意,擴散學生思維,導致課堂效率不高;評價語針對性不強,缺乏新意,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01-11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04-30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04-28
《小鹿的玫瑰花》反思03-01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 李淑珍04-30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設計04-25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設計04-30
《小鹿的減法》教學反思03-01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02-19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