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教學的反思(精選11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壓強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1
這是一堂《壓強》的復習課!秹簭姟愤@一章共有壓力壓強、液體壓強和流體壓強三部分組成。對于初三第一輪復習的具體情況,這節(jié)復習課我設計的基本思路是:突出重點知識兼顧全面復習,始終以壓強的概念貫穿整節(jié)課,以之為主線,把各部分知識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并結合生產生活中的實例開展課堂討論,強化基本能力的訓練,重視課堂反饋,用以來達到提高復習教學的效果。在這節(jié)復習課中:
1.成功運用了多媒體,有效的進行了物理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
在這節(jié)復習課中,我將平時的powerpoint演示課件改成prontpage的網絡課件,讓學生以上網的形式在網上自由瀏覽以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由于是復習課,可以放手讓學生復習自己薄弱的部分,這樣既節(jié)約了大量的課堂演示時間,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將整個復習的知識網絡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時間充裕的學生還可以點擊瀏覽相關的知識鏈接,在internet上了解更多的壓強知識。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有效利用了物理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
2.設計與生產生活有關的flash動畫,讓學生從實踐中復習鞏固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
在復習增大和減小壓強方法的過程中,我選用了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應用,例如,鋒利的刀口、鐵軌鋪枕木、駱駝的腳掌比較大等等實例,以flash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討論其中的道理,自然而然的知曉了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使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3.尋求實際與知識點的有效結合
在復習到氣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時,我在網上搜尋并截取了一段關于龍卷風的視頻,讓學生親眼見識到了龍卷風的威力。讓學生很自然的.想到這是空氣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從而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鏈接到飛機的外型與升力的關系。
4.設計有答案提示的反饋練習
在本節(jié)課最后,我精心挑選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這些習題都是當學生作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會給出詳細的分析是對還是錯,完全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己把握復習的深度。
在這節(jié)復習課中,學生充分體會了物理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實效性,能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寬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網絡教學中考慮到知識應用和鏈接的問題,卻忽視了實驗教學,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互相結合,使學生課堂更加有效而豐富多彩。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2
壓強是生產、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個概念,它又是貫穿本章的核心和知識重點,也是后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知識的基礎。我力求通過課件投影和探究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充分參與,成為教學活動的真正主人,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本節(jié)課我采用游戲引入的方法,讓兩個學生戳氣球比賽,一個學生手拿一根針,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手指頭,把氣球拋向空中,看誰在30秒內戳破的氣球多。瞬間就把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讓失敗的同學講講失敗的原因。老師根據學生講解順理成章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老師再出示幻燈片展示生活中壓力效果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在教學實驗環(huán)節(jié)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時,我把實驗進行了改進,首先老師進行演示實驗:壓力小桌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老師要注意小桌的腿腳要尖,把海綿換成沙的效果要好些。其次要教會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來分析問題。本實驗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如果讓學生實際操作,學生掌握的更加牢固。因此,我把全班分成六個組,每組提供不同的器材讓學生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第一組:海綿,礦泉水瓶。第二組:細線,粗線,橡皮泥。第三組:刀,蘿卜。第四組:帶釘子的小桌,鉤碼。第五組:釘子,塑料泡沫。第六組:兩塊磚,海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不僅熟練掌握了實驗的方法,還對實驗的結論有更深的認識。在壓強的概念引入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表格對比當受力面積不同時,壓力不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會是怎樣的呢?引出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水到渠成,緊接著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壓強公式的運用。第三個板塊同樣采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主挖掘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并通過對課件中對日常事例的分析,最終總結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使物理學科和生活結合起來。
回顧整堂課,成功之處在于教學思路比較清晰,首先運用氣球引入新課,爆破聲能順利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再開展學生自主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壓力的概念,壓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因素有關,理解了壓強的概念、計算公式和單位,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運算。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了和諧的情境,學生在交流和總結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簡單問題,培養(yǎng)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充分了解學生,開展實驗時學生過于興奮,課堂的紀律沒有控制好,有些學生又過于緊張,有些實驗變量不好控制,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在講例題時,時間緊迫,沒有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板演,降低了教學效果。在分析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時,由于時間關系,沒有把方法總結出來,學生只是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沒有更多的時間結合實例進一步的分析、運用來鞏固。
如果再讓我講這節(jié)課,我會進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更貼近的感知水平出發(fā),設計更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授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維互動”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體系;刪去無效課堂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使師生的合作學習活動更默契。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例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再利用所學知識從物理走向社會。同時還要加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使之學習、掌握、應用多種科學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漁勝過授之一魚”;在學生的探究實驗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指導,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輕松氣氛中學習;注意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課堂效益.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3
今天上了《壓強》這節(jié)課,袁老師來給我和蘭甜甜指導,每人各上兩節(jié)課,過程很折磨但是真的受益匪淺。
周末接到袁老師要來聽課的通知,電燈熬油的做學案,做課件,理清思路,周一早上急急忙忙準備實驗,自認為準備還算充分,上過一課,自認為還算順利,只是覺得學生不是很活躍不是很配合,但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袁老師幾番點評之后,恍然大悟。
袁老師指出了兩個大的問題,問題一是關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問題。我們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會,讓學生有求知欲望,讓他跟你“要”知識,而我卻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制作學案,完成學案,完成教學任務,讓課堂的知識點完整上,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停留在接受的層次上,他們并不興奮,并不渴望得到知識。如關于壓力作用效果的引入,我的做法是,讓學生觀察圖片,也可以自己嘗試圖3的實驗,完成學案中活動一的內容。很好的一個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機會就這樣被完成學案的任務性給抹殺了,按氣球,按筆,都是為了完成學案上的任務,而不是體驗這種感覺,我本末倒置了,正像那句經常被說的話,我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樣,我們是用學案教,而不是完成學案。袁老師指導之后,下午的課上完,頓覺神清氣爽,學生完全被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吸引,能感覺到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我突然就覺得,同樣是上午的設計,老師只不過變換了問法,創(chuàng)設了一點點小懸念,效果就完全不同,比如在學生整理了壓強的基本知識之后,上午我就是直接介紹1PA是多大,壓強的意義是什么。下午就是以提問的'方式,關于壓強,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嗎?學生果然問不出來,老師這個時候再說,“你們覺得都理解了,那我問你們一個吧,你知道1Pa是多大嗎”這樣一問,學生的好奇心馬上就上來了,比之前的效果要好很多。但是下午在這個地方的教學仍然可以繼續(xù)做深做大,但是由于準備時間還是較短,一些問題沒有跟上,就過去了(比如關于將課前圖片拿出來分析壓強大小,幫助學生理解壓強)
第二個大問題,是關于如何根據學生上課的反應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的問題。上午課學生的反應讓我不舒服,但是在袁老師點評之前,我并沒有想到這是由于我提問的方式和教學設計的不得當造成的。比如小組匯報的時候老師給出了一些提示,要從哪些方面匯報,我自認為提示的很細致,但是實際上,學生并不會回答,而且這樣的結果造成了學生在匯報的時候是回答問題,而不是在演示和講解實驗,下午在重新上這個課的時候,我把問題進行了修改,把中間匯報的提示由考點改成了“你進行了怎樣的操作,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通過對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提示很籠統(tǒng),但是學生匯報的比上午要更順利。而教師想要的那些“考點”完全可以利用點評這個好的機會和平臺,這時候的點評學生不僅能聽得進去,而且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匯報中發(fā)現(xiàn)問題,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但是這樣做就要求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前總是覺得,學生匯報的環(huán)節(jié)老師不需要準備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其實小組匯報的環(huán)節(jié)才是教師需要下功夫最多的環(huán)節(jié)。1、任務布置要明確清晰,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記錄什么2、教師心里必須要很清楚,希望學生匯報出哪些內容,如果匯報不出來怎樣引導3、教師心里要很清楚,學生匯報的時候會有哪些不同的層次,我希望他們達到什么樣的高度,這些教師提前都應該預設好,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也是設計中最難的。4、教師的點評要有升華提升的作用,一些學生做不到或者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提升。如實驗的科學性問題,實驗的次數問題等等。
本節(jié)課學生反應不好的除了探究實驗部分,就是壓強的應用部分,而這兩部分恰恰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關于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上午我?guī)е鴮W生從公式分析了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然后就讓他們分析學案上的幾張圖片分別屬于增大還是減小壓強。我是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難度稍微降低,而甜甜的課上讓學生自己去說,學生幾乎答不上來。袁老師指導后我們知道了,是我們的設計出了問題,學生對于壓強的概念本就陌生,而且壓強并不像摩擦力那樣常見,那樣好理解,所以學生答不上來是正常的,那么這個時候老師的作用就應該體現(xiàn)出來了,老師可以從理論上分析了方法之后,舉些生活中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例子,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所學知識的實用性,知道壓強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又幫助學生把理論和實際的橋梁建立起來,如果想讓學生更好的分析,在前面壓強的概念教學時,應該把對壓強的理解做透,怎么判斷壓強是大還是小,是增大了還是減小了?應該看被壓物體的形變程度。可見,一個重點的完成和一個難點的突破,并不是只要把這個知識點多講即可,而是應該注意前后的聯(lián)系,尤其是要將概念性的知識講透,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很多內容的教學都能輕松很多,效果還會更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就要主要鍛煉自己利用評價的機會進行教學的能力,和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這兩方面去提高自己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4
《壓強》是九年級物理十四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四部分內容,壓強知識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在力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廣泛。我們整個備課組對該單元的教學非常重視,無論從備課、上課、實驗構思、作業(yè)設置、單元檢測等方面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反復研討,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備課組也進行了認真的課后反思和討論,總結得失如下:
一、成功之處:
1、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非常成功。一是突出重點,盡量控制學習難度,保持學生的學習信心;二是每個課時的教學我們都準備了豐富的素材,如視頻、圖片、實物、模型、實驗等等,首先從感官上刺激學生的興奮神經,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這些素材也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三在實驗的安排上努力創(chuàng)新,一方面盡量選擇學生身邊的器材,簡單有趣,容易操作,同時改變實驗的教學形式,變演示實驗為操作實驗,變操作為競賽、變實驗為魔術,如《壓強》一節(jié)的踩雞蛋魔術,《大氣壓強》中的“瘦身大法”“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硬幣跳高比賽、吹紙帶大賽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可以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2、科學探究卓有成效。本單元教學緊緊圍繞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科學探究來開展的?茖W探究的能力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在教學中依托了“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液體深度、方向的關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等物理知識,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行實踐得出科學結論。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在科學方法、科學技能、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等各方面均有所收獲,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有明顯效果,此類教學方法如果能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也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比較高,同一個實驗在器材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靈活性,方式也多種多樣。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實踐,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潛移默化教給他們正確的科學方法。另外還要通過種種措施和手段,激發(fā)學生在課后仍然保持科學探究的熱情,由課內到課外、由被動到主動,逐漸使學生自然地學會科學的想事情、做事情,這也是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最終目的之一
3、精講精練,及時鞏固,有效課外延伸。每個課時精心設置足量練習,有機穿插在各個知識點后,一方面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反饋;一方面以問題為載體,為學生搭建動口、動腦平臺,體驗物理思維過程,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練習中有比例進行課外延伸拓展,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豐富課外知識有一定促進作用。
二、不足之處:
1、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時間普遍比較緊張。一是課堂容量設置過大,二是實驗安排較多,特別是探究實驗耗費了大量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對探究問題的自主性、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則時間的矛盾總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會使一個問題的討論面太大,時間拖得太長,還會遠離研究主題,浪費時間。三是練習量的控制不力。所以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必須使每個環(huán)節(jié)十分嚴密,力爭排除一些客觀干擾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導的“度”,對于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培養(yǎng)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方面的問題也值得再討論。
2、一些重難點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如壓力和重力還是有些混淆不清;壓強的計算問題中對疊加物體壓力的確定容易只考慮一個物體產生的壓力,缺乏整體意識,面積大小的確定也經常出錯;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壓力問題的求解程序錯亂、混淆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出現(xiàn)預先已有心理準備,但沒有提前拿出有針對性的有效解決措施,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3、注意對實驗課堂的有效控制。本單元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實驗的教學功能,四個課時都安排了豐富的實驗內容。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個別環(huán)節(jié)有點失控,一是時間方面的失控;二是研究內容方面的控制;三是實驗是否只是表面的熱鬧繁榮,還是真正解決了問題;四是紀律方面控制。這也是我們備課組成員需要去認真反思、積極改進的地方。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5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得當,體現(xiàn)了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設計巧妙、直觀、生動,整個實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從惑性到理性,生動、深刻,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1.引課設疑,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多媒體動畫:人躺在釘板上,身上放有大石,用錘子砸石頭,石碎而人沒有受傷。再用對比演示實驗,增加可信度,設疑質疑,打開學生想象,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興趣。
2.體現(xiàn)了物理學是實驗科學的特點。本節(jié)課物理實驗貫穿整個教學始終,教師在設計實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設計合理,在課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實驗改為仿釘板實驗來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更容易使學生感到實驗的可信度;把課本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進行探究,讓全體學生參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本節(jié)課設計的拓展實驗:利用斜面壓力變化實驗來說明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突破了本節(jié)的難點,設計巧妙。
3.在知識的傳播上注意方法。觀察實驗是物理基本教學方法,猜想和控制變量法是物理中重要的方法。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中充分滲透了這些方法。
4.貼近生活,體現(xiàn)了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舉了大量增加、減小壓強的實例,并進行分析,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6
講完《壓強》這節(jié)課后,我仔細回顧了教學的全過程,結合評課老師的點評,有了如下的認識和體會。
一、壓強是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它不僅貫穿本章的學習,還是后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的基礎,所以壓強的概念在初中占具著重要的位置,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壓強的概念。壓力概念是學習壓強概念的基礎,雖然我把握住了重點和難點,但設計時過于重視理論知識,輕視了對實際例子的運用。
二、本節(jié)課我利用一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彈力重力摩擦力,力力探因”的話語引入新課,出人意料的'結果,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告誡學生學習力的知識需要謹慎的思考和嚴謹的探究過程,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三、關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關系”,我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自己動手準備實驗、做實驗,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探究壓力的相關知識的活動,讓他們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克服畏難心理,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實驗就在我們身邊”。類比以前的探究實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設計實驗降低了難度,照顧了學生的差異,讓學生相互交流,使其從觸覺、視覺不同角度認識壓強。但在施教的過程中,我給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沒有照顧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這一部分同學來進一步發(fā)表意見,師生共同探討,以讓問題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四、壓強的知識學生接觸比較多,但對概念很陌生,我在教學中通過類比速度概念的方法讓學生去歸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及時組織學生運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幫助學生掌握壓強公式的同時,有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演示的活動中,不便于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動向。
五、關于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我從上述例題出發(fā),讓學生掌握一種運用公式分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公式分析問題的意識。學生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沒有更多的時間結合實例進一步的分析、運用來鞏固。沒使學生注意到雖然增大和減小壓強都可以從壓力和受力面積兩個方面著手,但在實際應用中應視條件采取合適的方法。
六、關于板書。由于準備倉促,又是第一次用階梯教室上課,板書的設計重點不突出,指導單位換算時,沒有讓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去感受單位之間的關系。
總體而言,我這堂課從設計和施使中還是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性,但細節(jié)把握不夠好,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7
這是一堂集新課講解和實驗探究教學的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多點開花,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本人認為,這是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一節(jié)課,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科學猜想必須有理論依據
猜想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的事實基礎上,對未知的事物及規(guī)律作出的一種大膽的假設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學事實和科學理論為依據。
在讓學生猜想“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學生猜想可能與“深度”、“高度”、“液體密度”、“液體重力”、“容器形狀”、“方向”等因素有關后,應該讓學生說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據,防止學生進行胡猜瞎說。使他們掌握物理學中“科學猜想”這一常用的科學方法,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猜想的能力。
二、學生探究實驗要有效
猜想是一種超前思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它的結果是否正確需要通過實驗的驗證才能確定。
在學生對“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猜想之后,決定采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這時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實驗來排除那些可有可無或無關緊要的“猜想”,如:“高度” 、“液體重力”、“容器形狀”等,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用主要的精力來探究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尤其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實驗中讓學生親自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不但可以學到科學知識,練習操作技能,而且能夠進一步喚起學生 “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實驗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同時老師要加以適當的引導,才能使探究實驗更為有效。
三、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可以使課堂教學搞得生動活潑,更為豐富多彩。本節(jié)課題引入采用“深水炸彈引爆”的錄像片段,可以立即讓學生的興奮點集中起來,為新課引入鋪墊了良好的開端。在結束的時候請學生熟悉的藍貓介紹深水炸彈的工作原理,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四、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課堂剛開始時,情景設置的導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和興趣,而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明確課堂研究的內容,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其后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問題的提出、器材的選擇、方案的設計、結論的得出都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重視學生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突出了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是實驗學科,很多物理現(xiàn)象都要通過實驗去呈現(xiàn)、去驗證。本節(jié)課,物理實驗貫穿教學全過程,從液體中是否存在壓強到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及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都給每位學生提供探討用的實驗。
六、突出了研究方法的培養(yǎng)
教學中教師利用每次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步驟分明,并結合實驗,讓學生對轉化直觀法、轉化放大法、控制變量法有所體會。堅持下去,必能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動手操作能力、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種能力。
雖然覺得本節(jié)課是符合新課程標準,但仍有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1、由于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忽視了電腦的電源和音響問題,導致課件中的三個視頻聲音過小,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電腦的中途斷電,從某種程度上打亂了課堂節(jié)奏,耽誤了一定的時間。
2、在理論推導過程中應給學生再多一點時間,充分讓學生進行展示。
3、講述過程中語速過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造成了他們跟不上節(jié)奏而放棄聽講的念頭。
4、在有些環(huán)節(jié)中我的語言不夠簡練,浪費了時間,導致課堂教學時間超過規(guī)定要求。
5、課前學情估計不足,導致課堂上對于部分學生的不配合流露出不滿的情緒,沒有積極調動所有學生,這也是我教學經驗不成熟的表現(xiàn)。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更貼近的感知水平出發(fā),設計更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授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維互動”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體系;刪去無效課堂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使師生的合作學習活動更默契。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感興趣的情景,使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例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再利用所學知識從物理走向社會。同時還要加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使之學習、掌握、應用多種科學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漁勝過授之一魚”;在學生的探究實驗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指導,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輕松氣氛中學習;注意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課堂效益。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8
《壓強》是滬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8年級物理第八章第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了前兩章有關力學基礎知識的延續(xù),又是學習后面浮力有關內容的基礎。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是壓力概念,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增大和減小壓強。難點是壓力概念,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壓力、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概念,同時在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中也經常用到。但是由于本塊知識需要綜合運用力、二力平衡等知識,思考有關問題,解決有關現(xiàn)象時需要一定的分析表達能力,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在教學中加強了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中,一方面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交流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xiàn)象、收集證據,合理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能力。
對于新課引入,我采用了讓一個大力士男生和一個小巧女生比賽訂釘子,結果小女生出乎意料的贏了,這給大大調動了同學們的求知欲。
對于壓力概念的提出,我以小孩坐在木板上,木板發(fā)生形變,圖釘按進墻壁,墻壁發(fā)生形變的圖片為例,讓學生從共同點歸納壓力的概念。再通過學生生活中有關壓力現(xiàn)象的舉例來認識壓力。壓力的大小是一塊較為復雜的內容,物體水平放置、豎直放置和斜面放置,壓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關系均有差異?紤]到作為第一課時的新授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進行講解,以免增加學習難度。
理解壓力是為了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而壓強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所以通過科學探究,從產生的現(xiàn)象出發(fā),提出問題。首先我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談談感受。考慮到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因素,而課本中的活動僅從一個因素體驗,對學生科學探究的順利開展有一定困難。為此,我又設計了用手指輕壓和重壓鉛筆尖,比較手指凹陷程度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然后,我向學生提出了探究的問題: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學生建立猜想,各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活動前,我特別強調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方法——控制變量法,以減少設計難度。接著派兩個小組成員上臺實驗演示講解,師生歸納總結,得出科學結論。這樣便順利提出了壓力作用效果用一個物理量——壓強來表示。把壓強的運用提到壓強的計算前來上,降低了知識的難度,跟生活聯(lián)系更為緊密,有利于戰(zhàn)勝學習壓強計算這一難題心里。最后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有關三塊磚塊立放在海綿寶寶頭上時壓力和壓強的比較,讓學生解決如何讓海綿寶寶舒服些,學生們積極地回答出自己的解決辦法。接著又讓同學體驗一下從超市買一大袋的東西要順利提回家,用什么辦法更舒服,同學們的辦法可是讓你大開眼界,這體現(xiàn)了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的目標。
回顧整堂課,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活動開展順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壓力的'概念,壓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因素有關,理解了增大、減小壓強的辦法?茖W探究活動提供了和諧的情境,學生在交流和總結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簡單問題,培養(yǎng)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我覺得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在于課前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器材,課后又讓他們解決最常見的提重物,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不局限與老師分發(fā)的實驗器材,所進行的實驗、解決方法多種多樣,這時你會深深的感受到學生的獨立性及獨特性。
課后,通過教研組其他教師的建議和幫助,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在許多方面需要改進,比如:
1、 在教材分析中,對于壓力大小的講解花的時間過少,可以增加物體不同放置情況下的壓力大小比較,適當的知識拓展有利于一些優(yōu)秀學生的有效學習。
2、教學流程中有些細節(jié)設計需要完善改進,比如展示圖釘按進墻壁的圖片,墻壁變形不明顯,如果教師親自實物演示效果會更好。教師提供實驗器材時,應該對器材進行具體介紹和展示,對探究開展有幫助。在實驗演示時,沒有考慮到后排學生的可視情況,應該將實驗器材位置放高,這樣展示就清晰明了了。
3、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把最后的壓強知識應用提到壓強的計算前來上,壓強公式的提出太突然。
這次的教研活動不但給我一次鍛煉的機會,更多的是教研組成員的幫助和提點使我在教學上受益匪淺。科學教學是知識聯(lián)系生活的過程,也是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和交流合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9
這是一堂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實驗教學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從教學需要和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實驗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剛開始利用潛水員穿的不同的潛水衣、深海中的魚等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新課引入鋪墊了良好的開端,在課結束時,請同學運用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解釋這幾個圖片所蘊含的道理來結束這節(jié)課,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一門學科,很多物理現(xiàn)象都要通過實驗去呈現(xiàn)、通過觀察的的現(xiàn)象去體驗,本節(jié)課,物理實驗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在體驗液體存在壓強時,我利用自制的教學演示水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時,首先讓學生觀察未裝入水時容器底部和側壁橡皮膜的形狀是平整的,裝入水后橡皮膜形狀的變化,思考形狀變化的原因,引入液體的壓強,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談論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時,我主要采用了引導學進行思考得出: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但本節(jié)課仍有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的少了一些,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探究中來。
2、有些環(huán)節(jié)語言不夠簡練,浪費了時間,導致最后的練習沒能完成。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思考時間比較少,以至于有些問題提出后很難有預想的效果,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預習。
4、教學中細節(jié)處理的欠妥。學生在探究在液體內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時,沒有提示學生:橡皮膜朝上、朝下時注意橡皮膜深度有所變化,學生知識簡單的探頭盒子旋轉了,使得橡皮膜朝上和朝下改變了一下方向,但在轉動的過程中橡皮膜的深度已有2cm左右的深度差距,致使測量橡皮膜朝上和朝下時的壓強有較大的誤差。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進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已有的更貼近的感知水平出發(f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授過程中進一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使師生的合作學習活動更加默契。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10
《液體的壓強》我上了三節(jié)課,這讓我自己也感到吃驚,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好像不會上課了。
以前講液體壓強的時候,往往是兩節(jié)課解決問題:第一節(jié)課講液體壓強的特點,及液體壓強的公式推導,第二節(jié)課講解液體壓強的應用,包括液體壓強的計算與連通器原理和應用。感覺兩節(jié)課下來學生也能掌握得好好的,F(xiàn)在為什么變成了三節(jié)課呢?主要是在第一節(jié)課中我花了太多的時間。
在第一節(jié)課,我?guī)ьI學生用實驗器材認識了液體的特點:
1、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分析其原因是液體受到了重力作用,并說明這也是液體壓強的根本原因)
2、液體頃容器的側壁有壓強(重點分析了液體具有流動性,從而對阻礙其向外流散的側壁有壓強)
3、液體的內部有壓強(動手和學生組裝簡易壓強計讓學生了解其構造及原理并注意細節(jié):如U型管中的水看不清楚怎么解決?U型管中出現(xiàn)了高度差說明了什么?如何檢驗壓強計是否漏氣?)實際上這部分內容挺耽誤時間的。
4、讓學生輔助我進行實驗,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密度和方向的關系,并得出定性結論(一名學生幫助我專門作記錄,并及時把記錄向同學們匯報,有助于學生集中精力地去觀察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5、討論:
1)深度到底該如何判斷:(分別說出a、b、c、d四點在液體中的深度,好多學生都說出b是0cm,c是22cm,d是12cm,看來這個說明的意義還是巨大的,不然測試中提問c、d兩點誰的壓強大時,學生就有麻煩了)
2)回憶學習浮力時大魚和小魚的爭論,如果改成“大魚大,所以受到的壓強大”和“小魚深,所以受到的壓強大”的說法時,到底誰對誰錯?
3)討論人類對深海的探測,讓學生嘗試想象一下連鋼板都能被壓縮的深海中竟然生存的魚類可能有著什么樣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認為設置比較好,學生很感興趣,也能想象出深海中魚的一些特點,如形狀、發(fā)光等)
4)當堂對比實驗,學生討論:礦泉水瓶(瓶中裝有適量水)放在手上時,正放與倒放時瓶子對手的壓強的比較;礦泉水瓶中的水在正放與倒放時對底部壓強的比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液體的與因體壓強不同之處。這個實驗讓學生感性的認識到了固體壓強的分析要從壓力和受力面積的角度分析,而液體壓強的不同要從液體的深度與密度的角度去分析。加深了對液體壓強知識的理解。
5)課后討論:當你在游泳池中游泳時,潛入水下1米時受到的壓強P1、當你在巢湖中游泳時,潛入水下1米時受到的壓強P2、當你潛入大海中深度為1米時受到的壓強P3之間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關系?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們在探究中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很輕松地回答了我提出的各種問題,當第二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自己試著分析并推導出液體的壓強公式時很多學生都能正確地說出其得出結論的過程。
1.本課重點是在歸納液體壓強規(guī)律的基礎上,分析液體內某一深度處壓強的計算步驟和推導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在分析、推導前設想一段液柱(學生的抽象思維),由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限制,補充做了演示實驗(學習支撐點)使學生的思維由形象過渡到抽象,使學生先有一個實際感受,再進行想象,搭一個階梯,就比較容易了。
2.本課分析較多,為了使學生在45分種內不至于疲勞,讓學生對例題自己練習,并且分為三部不同條件進行練習,練習后再分析液體壓強跟哪些因素有關,更為恰當。同時讓學生通過練習、比較分析,這樣得出結果就順理成章。
3.講解中,對公式p=ρhg中的h表示深度要特別強調,避免學生誤認為h是液體內某處到容器底部的距離,否則將在計算中發(fā)生不必要的錯誤
壓強教學的反思 篇11
首先通過圖片展示水壩上窄下寬,潛入海中不同深度時需要穿不同的潛水服,引出液體壓強的概念,并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到液體深度不同時壓強可能不同,有助于學生體會學習液體壓強的實際意義,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141頁的`迷你實驗室小實驗,讓學生明確感受到容器側壁也受到壓強作用,并分析裝有液體的容器底部,同樣受到水的壓力作用,因此水對容器底部也有壓強。
在探究液體壓強的過程中,先進行理論推導,再實驗驗證的思路和方法,突出了科學探究中的分析論證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液體壓強的應用及傳遞,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總結出連通器的特點,以及帕斯卡原理的應用。
本節(jié)課雖然知識點不多,但需要理解應用的多,且原理復雜,對于簡單地應用學生基本能理解,但對于較復雜的設備,比如課本上的液壓千斤頂圖,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液體壓強推導時有些同學不理解,在作業(yè)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壓強和壓力概念混淆,密度的字符書寫不標準,液體壓強計算公式應用起來不熟練,這些問題在習題課時都需要加以強調,尤其注意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壓強教學的反思】相關文章:
壓強教學反思04-03
液體的壓強教學反思12-13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反思04-03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學反思04-03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04-09
大氣壓強教學反思(精選9篇)04-07
大氣壓強反思06-21
大氣壓強反思[熱門]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