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柳葉兒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柳葉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葉兒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上完之后,我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教學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字詞掌握得很扎實。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教師在此基礎上出示本課重點字詞,要求學生正確拼寫,不僅了解了學生的掌握情況,也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
2、賞析語言很到位。這篇課文重難點是指導學生品味語言,體會“樂”中所蘊含的'“苦中帶澀”的滋味。針對重難點,我先出示范例,教給學生賞析語言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賞析,有了個人的獨立見解后再以小組的方式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學生站起來賞析時,我注意及時指導。
3、采用了多種學習方式,如:朗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
4、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賞析語言時先出示范例,然后教給學生賞析語言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著手去賞析語言。
需要改進的地方:
1、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夠。課堂上為了節(jié)省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較少,有些流于形式。
2、各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性語言不夠自然、流暢。
3、教師講解較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我在上課時講得較多、較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打造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的訓練,使語文教學真正達到教師快樂,學生快樂的崇高境界。
柳葉兒教學反思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jù)學生平時只習慣于“聽”和“記”的特性,我在設計《柳葉兒》這篇文章時,把重點著重放在了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上,主要想通過長期的練習,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習課文前,先讓學生預習解決生字詞,掃清教學障礙,這樣才能讓學生上課專注品味文章的語言,做到有的放矢。掃清文章生字詞障礙,對于整堂課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學生可以通過課文生字詞的自習,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這樣也就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個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
新課標特別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上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回憶賀知章的《詠柳》,通過想象柳婀娜多姿,柔美的姿態(tài),感受詩人飽含的贊美之情。而后引出本文作者宋雪孟對柳的不一樣的情懷來導入課文,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又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散文常以生動的描寫取勝。在了解了文章梗概的'基礎上,我就讓學生用“圈點批注”的方法來賞析文章。因為第一次運用這種方法,所以在賞析之前,我首先交給他們“圈點批注”的符號,然后自己還做了示范賞析,這樣學生一看就明了。其次,我還給定了學生“圈點批注”的范圍,那就是找出文中寫“樂”與“苦中帶澀”的詞語、句子或者語段來賞析。第三,還告訴學生可以從詞語運用、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角度進行圈點賞析。對于初一下學期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語言的賞析,寫作手法的積累上已經(jīng)有一定的基礎了,再加之他們這個年齡段都比較想獨立,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所以教師完全可以把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自由發(fā)揮,只是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點撥一下即可。
文中那些飽含感情的語言,學生很快就在書上圈點出來了,而且有的同學還在后面寫了批注,我基本沒怎么分析學生自己就將文章句子分析了,并且分析的很到位。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根據(jù)學生對文章中一系列爬樹動詞的理解、對文中景物描寫的分析以及文中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生已經(jīng)能夠體會到作者“兒時”的樂以及其中摻雜的苦澀情懷。學生在“圈點批注”中學會了思考,真正進入到文本,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緊接著,我通過圖片簡介當時的背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作者情感的體會就更深入了。
《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庇捎诒救说拈喿x水平有限,所以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還有所欠缺;由于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上用時過多,而導致最后延伸拓展上時間不夠,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未能得到真正訓練;另外,在引導學生時,語言不夠精煉,顯得有些零碎。在以后的教學中當時時自省,時時改進,以求更大的提高。
柳葉兒教學反思3
《柳葉兒》這篇課文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敘事散文。根據(jù)課標要求及本單元目標,結(jié)合教材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初讀課文,概括文章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
2.精讀課文,體會文中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nèi)涵;
3.體會生動描寫的方法和語句包含的感情,
4.學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策略是運用五環(huán)探構(gòu)模式組織教學,體現(xiàn)三問、三探、三展、三評的理念。特別在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有所創(chuàng)新。首先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解決疑難,組長可向其他組長請教,也可請教老師。其次師徒結(jié)對、兩人互學,重點是師傅檢查幫助弟子落實學習任務,為展示做好準備。展示環(huán)節(jié)為了擴大展示面,讓a、b兩組的12名學困生同時展示,再讓12名中等生糾錯,展示面達到50%;重點展示時讓師徒共展,弟子先展示,師傅再點評糾正補充,互相幫扶,共同提高。課堂小結(jié)采用學生自結(jié)的形式,學生表現(xiàn)較為出色,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教師必須的點撥、糾錯、激勵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做到適時、恰當、精彩。
學習策略是:學生自學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小結(jié)提升當堂訓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讀書、討論、展示,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口頭表達等各種能力,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這節(jié)課的優(yōu)點表現(xiàn)在:
1.使用導學案,目標明確、內(nèi)容具體,便于學生自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2.熟練運用五環(huán)模式組織教學,體現(xiàn)了三展三評理念。
3.學生展示面較大,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
4.運用師徒結(jié)對幫扶的形式,體現(xiàn)兵教兵策略,提高了合作的效度。
5.課堂環(huán)節(jié)完整,思路清晰,導入自然、結(jié)語恰當,首尾圓合。
6.充分使用小組競賽量化機制,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
這節(jié)課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不斷改進完善。
1.自學時間稍長,導致堂清時間不足。
2.教學內(nèi)容過多,側(cè)重點不夠突出,如探究內(nèi)容可減少,只展示兩個描寫語段,又可節(jié)省時間。
3.學生讀書機會少,形式單一,應留給學生讀書的機會,采用全班齊讀、小組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感悟。
4.小組競賽活動,沒有總結(jié),評選出展示能手、優(yōu)勝團隊。今后應注重課堂小組學習總結(jié),以此激勵學生,使學生獲得持續(xù)的動力。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上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得到發(fā)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課堂教學要有模式,但不能死套模式,而應活用模式。語文課在靈活運用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注重創(chuàng)新,形成既體現(xiàn)語文特色,又張揚個性的教學風格。語文課應在品讀上下功夫,讓語文課回歸本真,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
柳葉兒教學反思4
《柳葉兒》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在饑荒的年代,全家人靠吃柳葉兒活命的故事。內(nèi)容很簡單,但要讓學生體會其中苦中略帶點澀的滋味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生活條件都比較好,在家可說是集很多人寵愛于一身的。他們根本就體會不了在那個時代的艱苦生活。所以我在設計此教學方案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計問題。果然不出我所料,上下來的效果還是較為令人滿意的。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這篇課文,并用一句話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學生很容易就完成了此項任務。接下來我就讓他們?nèi)フ乙徽艺n文中講述了哪些童年趣事?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說是爬高樹可以逞能,有的說是大清早可以隨舅舅去摘柳葉兒,還有的說是吃奶奶做的柳葉兒包子,吃的肚皮像紙一樣薄等等。學生回答到這里,我就順勢引導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太餓了。因為沒有東西吃。因為這東西太好吃了。同學們七嘴八舌,氣氛很活躍。這時我又拋出一個問題:作者到底是什么原因吃成這樣的呢?你能從文中找出答案嗎?這就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閱讀課文,尋找答案。他們找到了很多,有的找的是第四小節(jié),三個吃光了寫出了饑荒很嚴重,有的找的是吃柳葉包覺得最好吃,說明那時沒什么吃的,也有的找的是吃一個豆就能覺得滿心里香等等。既然生活那么苦,那為什么我還這么快樂呢?因為那時我還小,不懂事。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回憶小時候的.生活時那種苦中略帶點澀的滋味。而這也正是我本堂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課順利結(jié)束了。從這堂課中我認識到,學生應該是課堂中的主角,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去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注意恰當?shù)狞c撥。我們經(jīng)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自主決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以正確的引導作基礎的,而真正起到導航作用的就是教師。
柳葉兒教學反思5
語文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
這堂課上完了,我只覺得自己實在還需要太多努力。范偉說:“回頭看看自己演的小品,發(fā)現(xiàn)表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而我覺得,語文課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作者回憶了自己小時候摘柳葉兒吃的情景。學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學生體會作者童年的“苦”與“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學的難點就在于搶柳葉兒吃在當時是件“極苦的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流程朝著我預設的.完美目標一路小跑,但遺憾的是我沒有很好的抓住清晨搶柳葉兒這個細節(jié)帶著學生去品讀書、去深入體會,去理解。這段景物描寫其實是非常豐富的,作者的感情更是非常復雜的。
在早春清晨的濕潤、清涼中,在林中寧靜而朦朧是環(huán)境里,嘩啦嘩啦的水聲響在八歲的“我”心里,響在回顧往昔的作者心里,響在逐漸走進作品的讀者心里,其中的感受是那樣的豐富而復雜。八歲的“我”踏著這份清涼跟著三叔去搶柳葉兒,應該說一個幼年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當時的艱難的,八歲的心靈看到的是早春清晨現(xiàn)時的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純真;仡櫷舻淖髡咴賮砜串斈,和當年的苦難,再來咀嚼當年柳葉兒救命于危難,是沉沉的苦中帶澀;而現(xiàn)時的作者看曾經(jīng)的自己,尤其是曾經(jīng)一個懵懂不識苦難的自己,一個八歲幼童就不得不跟著大人承擔生活的自己,我相信那份苦中帶澀就更覺澀了。當作者把這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純真,和只是當時已惘然的苦澀放在一個時空里一并交付給讀者去體會時,讀者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是美麗與苦澀交織的沉重慨嘆。
應該說這段美景決不僅是因景而美,而是因豐富而美,因深刻而美。而當時,課上的我卻潦草了。美留給我的是遺憾。
此外還有一些細節(jié)我也沒有處理好,比如:對嘗柳葉兒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對學生的品讀鑒賞沒有給他們更多的組內(nèi)推薦的時間,也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朗讀感悟……
這些遺憾讓我想起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句:“我有諾言尚待實現(xiàn),還需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也許每節(jié)課都是有得有失的,好在我們總是收獲了得到了的同時,也在遺憾中預約了下次的收獲。
柳葉兒教學反思6
新課改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新課改理念為指針,切實把教育理念轉(zhuǎn)化為教學實踐。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中,對問題設計、師生關系、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生活與體驗、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諸方面做精心的思考與設計,以求充分體現(xiàn)師生平等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落實課改理念中,我于20xx年9月份出示了一堂膠州市級語文公開課——《夏》,20xx年3月份,又參加了膠州市級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比賽,課題是——《柳葉兒》。因為這兩次活動比較典型,因此在備課、上課方面更注重思考與設計,總體來講,新課改的精神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課堂設計、學習過程均得到聽課教師的肯定。但是,在課后,細思課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仍覺遺憾在心。現(xiàn)結(jié)合這兩堂課,談一點認識與看法。
一、散文中的"讀"尤為重要
這兩篇文章,均為散文。前者是抒情散文:當代散文家梁衡用飽蘸情感的筆為我們描繪出幅幅夏的畫卷,在作者筆下,夏天是緊張的、熱烈的、急促的,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熱愛夏天、歌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后者是敘事散文:旅美作家宋學孟回憶了小時侯摘柳葉兒、吃柳葉兒的往事,深切表達了對柳葉兒的感激之情。
怎樣才能體會作者的感情?讀懂文本,是了解全文的基礎。在整體感知課文時,指導學生先以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讀課文,再請一個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做點評,點評過程也是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作者感情的過程。這個讀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一人讀、接龍式讀、自由讀、齊讀均可,但讀出聲音、讀出感情是必須的。在學習《夏》一文時,我請了班上朗讀很好的同學來讀,并且配以《梅花三弄》的曲子,很好的渲染了氣氛!读~兒》是和南關中學的學生學習的,為了全面了解學生、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我以接龍式的形式進行,鼓勵學生自告奮勇的站起來并且給予編號,取得很好的效果。
讀包括整篇課文的讀,也包括細品重點段或語句時的讀。由于時間倉促,課文賞析時的讀往往不到位,"走過場""流于形式化"嚴重。如賞析摘柳葉兒時有一段景物描寫,在賞析時,學生指出此段寫得細膩,我沒有及時請他們再讀語句,而是急于對這幅寧靜、朦朧、優(yōu)美、潤濕的美麗畫面做了總結(jié)并自己把景物描寫的作用給予點撥。課后,我覺得,如果讓學生加以體會,談出意見,效果會更好。其實,在《夏》一文中,也存在讀書欠缺的遺憾,只在賞析詞與句,而忽略讀中品是不可取得。這個讀既可以在析之前讀亦可在品之后再讀,但讀是必須的,尤其是在散文的學習中。
二、聯(lián)系生活體驗,才會品出滋味
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就是學生的認識與體驗過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
散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積極引導學生拾取自己的經(jīng)歷與感受,并讓學生將自身體驗與所學知識運用于文本的理解中,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文本,培養(yǎng)他們的感悟能力,進而使他們感受到文本中所蘊涵的哲理及飽含的情感。因此,我們說"知識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生活體驗才會真正走進文本、融入文本中。
1、導入新課,進入情境體驗。
學習《夏》時,我以導語勾起學生的切身體驗:同學們,我們剛從炎熱的夏天走來,夏天的景物,是否依舊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夏天的人與事,是否依然回蕩在你的心間。其實,你已有十幾年的夏日生活的感受與體驗。你喜不喜歡夏天?為什么?與老師和同學談一談好嗎?
。ㄉ劊
師結(jié):同學們的夏日生活真豐富,老師已被深深感染了。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當代作家梁衡的《夏》,去感受那種獨特的魅力吧!
學習《柳葉兒》時,我則說: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樹木發(fā)芽......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jié)。老師也忍不住要吟詩一首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學生自然的隨你吟詩,把對春的感受調(diào)動起來。然后,由詠柳談到作者筆下"別有一番滋味"的頌柳,這樣水到渠成。
2、在體驗中進行品析。
梁衡的《夏》對身居小城的學生來說很難體會其緊張、熱烈與急促。在賞析"熱風浮動"、"麥浪翻滾"幾幅畫圖時,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夏日最難耐的酷暑時刻,想象夏日沙漠的熾熱。盡管如此,學生的體驗仍是不深刻的,只能憑借想象加以揣摩。對于田野里耕種與收獲的場景,也是難以理解。在選擇這課時也曾預料到感悟中的難度,也曾試著讓學生加以體驗,但在課后想來,總覺得學生并沒有完全進入文本中。鑒于此課的經(jīng)驗,在學《柳葉兒》時,我重點做了預想,設法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小的時候是多么的饑餓。當學生品析時點到"一個大紅櫻桃,鮮紅鮮紅的,全是肉做的"這個比喻句子時,我及時出示了圖片。色彩鮮艷的圖景,鉤起了學生美好的聯(lián)想。我讓學生充分想象畫面上的太陽在自己的眼里會是什么?學生興趣大增,有的說是紅蘋果、有的`說是紅氣球、有的說是紅色的會徽......我接著問,為什么作者把它想象為紅櫻桃?學生很自然想到:餓!然后,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心情,讓學生在情景中試讀比喻句,淋漓盡致的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3、習題設計,聯(lián)系生活,體驗反思。
在賞析《夏》后,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寫作題: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菏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如此多彩的季節(jié),你最鐘情于哪一個?請以《我愛勝過》為題,和同學暢談一下你的感受好嗎?
在學習《柳葉兒》后我設計一個體驗寫作題:今天人們吃不吃樹葉、野菜?與課文所寫是否相同?請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或發(fā)現(xiàn)生動的談談看法。
以上兩個題目的設置,均可以讓學生以從課文中獲取的知識與能力,來認識自身的生活,表達自身的感受。這是與新課改的思想相一致的
三、課文賞析中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1、靈活機變很重要。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學習的內(nèi)容不應該由教師預先全部安排好,教師應以課堂機智協(xié)調(diào)課的內(nèi)容及順序,這樣才會充分尊重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精神。
我一直有些遺憾:在優(yōu)質(zhì)課評選那節(jié)課上,我預先設計了兩個拓展練習:一個是比較閱讀劉紹棠的《榆錢飯》;一個是寫作題(見上)。因為課前下發(fā)了前文講義,因此,我便按部就班的進行第一個練習。當把第二個布置為作業(yè)時,才恍然發(fā)覺學生對此題如此感興趣。我為自己課中的猶豫不決而感到有點后悔了,為什么沒有及時加以調(diào)整?如果讓學生口頭作文,然后再當作業(yè)豈不更好?
由此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應果斷的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包括階段性目標),這樣會更有利于課堂學習。禁錮學生、包辦課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放任型的完全聽從學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做法是:教師機智的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靈活的調(diào)整學習內(nèi)容、并及時采取靈活的學習方式與方法。
2、賞析文章切忌面面俱到。
葉圣陶先生曾說:"課文只是個例子。"在新課改下,這個觀點更有其積極意義。在散文教學中,品味與體驗很重要。怎樣才會品味的透、怎樣才會體味的深?只有抓住重點的詞語、句子或者語段做深入細致的研讀,才會領悟作者用詞造句的匠心獨運及表情達意的淋漓盡致。
但重點賞析不等于不做整體把握。我認為學習一篇散文的大致思路是:"整體感知——細處品味——拓展遷移——體驗反思",重點應放在第二步上。根據(jù)文章寫法及內(nèi)容的不同,制定重點學習的目標。如《柳葉兒》可以重點賞析比喻句和景物描寫句;《夏》則可以揣摩詞語的表現(xiàn)力,如"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云,撲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涌"這個動詞相當富表現(xiàn)力,引導學生就此類詞語加以賞析,學會賞析方法,便會收到舉一反三之功效。
3、課題研究及學法指導應有意識的滲入。
發(fā)展性學習方式的研究是我校的省級研究課題。了解學習發(fā)展的六個軌跡,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加以探索,積累經(jīng)驗,查找不足,用理論指導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學習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的強項,教會學生"漁"的方法,可供其終身享用。再者,"師生相互促進教學模式"與新課改所倡導的"尊重學生"、"做形式平等學習的首席"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在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中,我也試著進行實驗,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牢記課題要求,并做深入探討。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會更加生動有效。
4、多媒體教學可用,但不可流于形式。
語文是語言學科,有時直觀性的教具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但是,一味的以多彩畫面展示文章內(nèi)容,往往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與想像,這是應避免的。我們都有感觸:《紅樓夢》百讀生百味,屢看不厭。原因就在于,它給我們無盡的遐思。而觀電視劇《紅樓夢》,則總覺演員表演缺少內(nèi)涵。不該用的多媒體亦有此之嫌。
此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探究等方面均須我們反思:哪些知識點需要合作學習?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如何把握?探究的問題是否有價值?諸多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只要有善于反思的意識,在新課改下,我們的語文教學定會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只有善于思考的教師才會有希望成為專家型的教師。愿我們?yōu)橹Γ?/p>
柳葉兒教學反思7
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生活條件都比較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根本就體會不了自然災害時期的艱苦生活。柳葉兒在他們的眼中只是一個令人新奇的食物而已。我在上課的課間就聽見學生們在談論,說這個柳葉兒應該是很香的.。我想要學生體會那時的苦難是困難的,要學生體會《柳葉兒》中苦中略帶澀滋味是難上加難。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這篇課文,并幾個短語概括主要內(nèi)容。學生很容易就完成了此項任務。接下來我就讓他們?nèi)フ乙徽艺n文中的快樂?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說是爬高樹可以逞能,有的說是大清早可以隨舅舅去摘柳葉兒,還有的說是吃奶奶做的柳葉兒包子,吃的肚皮像紙一樣薄等等。果不其然,在學生的眼中,柳葉兒帶給孩子們的是快樂。我想著該是時候讓學生體會苦澀了。于是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在作者的眼中柳葉兒真的是歡樂的嗎?于是學生開始探索,再次回到課文,他們找到了我的饑餓,找到了我生活的背景,體會到了我的苦痛。最后,我讓學生談談作者為什么要以苦寫樂。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了作為老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去設計課?赡茉谖覀兛磥硗耆芾斫獾淖匀粸暮Γ趯W生的眼中是一點也沒有感覺的事物。
柳葉兒教學反思8
《柳葉兒》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回憶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饑荒嚴重,人們借柳葉兒生存的情景。比起八歲的“我”過著無油無豆饑餓難耐、每天一大早在寒涼的天氣里搶摘柳葉兒,偶爾吃飽都不敢亂跑怕跌倒了,把紙一般的肚皮摔破的日子,現(xiàn)在的孩子過的不啻為“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這篇文章尤其具有“審苦”價值。作者在寫的時候,偏偏又不全以“苦澀”之筆渲染,反而不停地強調(diào)“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這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孩童說出來的“樂”反讓讀者更深地體會到了辛酸,這種筆法之妙也是值得品味的。
所以在教學時,我就抓住了“苦”與“樂”的品讀,來體會艱辛歲月里人們的不易,來感受以樂寫苦手法的藝術(shù)效果。
我在兩個班上時分別采用了這樣的流程:
(一)
1、快速導入:見過柳葉兒嗎?(見過。┏赃^柳葉兒嗎?(沒有。┙裉煳覀冊跅盍酪赖娜兆永,學習宋學孟的《柳葉兒》。
2、以“兒”帶情:“柳葉“和”柳葉兒“讀起來有何不同?(作者把柳葉稱為柳葉兒,讓人感覺比較親切,且含著某種感情。)是哪種感情呢?抑揚頓挫地讀文章,把最能表達作者對柳葉兒感情的詞句進行圈點勾畫。(學生會找到“樂”、“苦澀”等詞,但這不是對柳葉兒的感情,引導學生繼續(xù)找。)(順勢分析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尤其是表現(xiàn)關注之情的“又是”,表現(xiàn)情感深厚的“每當,我總?cè)滩蛔 、表達感激之情的“多虧”等。從而體會明明苦中帶澀,作者卻總要細細咀嚼,他人只見柳之美態(tài),我卻見其救命功能的特殊情愫。)
3、概括事件:作者圍繞柳葉兒這條線索寫了哪幾件事?(搶柳葉兒、吃柳葉兒。)(“搶”字學生很容易忽略之,會概括為“摘柳葉兒”,引導。)
4、苦樂思辨:讀這篇文章,你感覺到了什么滋味?是苦多一點,還是樂多一點?(令人意外的是,學生統(tǒng)統(tǒng)說是“樂”多)于是我說:“我卻覺得是苦更多,比如三個‘吃光了’,這幾樣東西一個比一個難吃,居然都吃光了,最后只有靠吃柳葉兒求生,而且還要用‘搶’的,想想這是怎樣的生活?(學生說是饑荒極其嚴重,民不聊生。)接著我們就一起來品味“苦澀”的詞句,找找、圈圈、品品、讀讀,感受到了搶摘柳葉兒的時間之早,天氣之涼,腹中之餓,奶奶加工柳葉兒的程序之繁,黑豆、油、肉的極端可貴,我的瘦削至極……然后再來看爬樹逞能之樂,放開了肚子吃的快樂,并討論:為什么這么苦的日子我卻感到快樂。(少年不識愁滋味,備受呵護不知愁)探討這種快樂是不是真的快樂,這種寫法讓我們讀者有何感受。主要引導體悟:前面因為爬高逞能而挨打的我,卻成了搶摘柳葉兒的全家的“功臣”,之前爸媽的擔心去哪了?(以樂寫苦更顯苦澀,兒童視角倍覺辛酸。)
5、了解歷史說感悟:你了解那段日子嗎?(有學生答:三年自然災害。)教師補充了一些資料,如因饑餓死去了三千萬人,沒有樹葉的日子,人們吃觀音土,很多都是骨瘦如柴,腹大如鼓。(學生談感悟,有從珍惜今日來談的,認識到我們浪費的一粒米是當年人們的奢侈品;有從苦難中人們的堅韌和呵護孩子這方面來談的。)所以,從那個年代過來的我,每當看到柳葉兒,總?cè)滩蛔∫黄聛,細細咀嚼一番,因為那樣的歲月,怎能輕易忘懷,怎樣不讓我深深感念柳葉兒!
6、推薦相關文章和書籍:還有很多人寫了同樣題材的生命體驗,有一篇文章叫《榆錢樹》,有一篇叫《挖薺菜》,任大星寫過《小小男子漢》和《三個銅板豆腐》,還有一本小說,是余華寫的,叫《活著》,建議大家課后都找來看一看。(尤其是《三個銅板豆腐》,也是以兒童視角寫,也是以樂寫苦惹人落淚。)
(二)
另一個班在1-3步基本相同,第4步問到學生苦與樂時候,仍舊是全班同學都舉起了“認為樂更多”的小手。我就讓他們先找樂,結(jié)果在分析“樂”上用時顯多,在“苦澀”上感悟不夠充分,詞句的品讀上與寫作技法的總結(jié)過于追求面面俱到,板書的歸納上拋棄了之前的疏朗,顯得過于精細,從而消解了共鳴與感動的力量!以至于最后的背景補充和書籍推薦環(huán)節(jié)沒有完成。
反思:有時候也不能一味順著學生的思路走,還是要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方面,可以追求更簡潔,怎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勿求面面俱到,要作重錘深鑿。要給學生充分的自讀和自我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彼此之間思維碰撞,而不是老師憑一己之力不斷引導,即使游刃有余也不能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于是,我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想法:假如我拋去前面的1-3步統(tǒng)統(tǒng)不做,又會怎樣?
比如,我在上課伊始就提出:《柳葉兒》這篇文章中有不少“矛盾”,你能找出幾處嗎?(如有“苦中帶澀”卻“總?cè)滩蛔〖毤毦捉馈;比如爬高逞能,明明回家被打得“嘴上哇哇大哭”,心里卻“美滋滋”的;如“苦中帶澀的滋味兒”和“全家最樂的是我”……)然后就讓大家來思、辯:我的童年生活究竟是“苦”還是“樂”。進行充分的自讀,圈點,然后對這個問題展開充分的辯論、品讀、比較、探討和感悟,會不會更能把握字詞句情的意蘊呢?
繼而又想到還有幾篇記敘文,可以借助“主問題”的設計,牽一發(fā)動全身。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到“三味書屋”一段,可以問:三味書屋的生活快樂嗎?在學生探討“快樂”與“不快樂”,兩軍對壘時,把事件的歸納、老師形象的分析、師生讀書場面不同的探討,統(tǒng)統(tǒng)解決。如《我們家的男子漢》,抓住一句“他是一個男孩子,他是一個男人”,提問:他的男人氣質(zhì)表現(xiàn)在哪些事件、細節(jié)和詞句上?請圈點勾畫。然后順著學生的回答,順勢把相關小標題內(nèi)的事件歸納、人物描寫全搞定。《三顆枸杞豆》可以分成三塊,分別提三個小的“主問題”:
1、遇見三叔之前,我是個怎樣的孩子?從而把作者對“樂園”和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寫,對“我”人物描寫進行品味。
2、初遇三叔,他是個怎樣的人?
3、三叔的好幾個“謎語”,你都能解答嗎?
不講已知講未知,不講學生已發(fā)現(xiàn)的表面化的東西,不提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得出答案的問題,不追求課堂的一提問就小手紛紛。要追求培養(yǎng)學生沉浸文字、全面思考、善于質(zhì)疑的能力,才會讓師生共同享受在語文學習的迷人境界中。
柳葉兒教學反思9
《柳葉兒》這篇課文是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散文。對于一個花甲老人來說,三年困難時期的那一段歷史給他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于是貫穿全文的便是那種苦中帶澀的情感。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便是引導學生理解這種復雜的情感,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課文內(nèi)容雖然很簡單,但要讓學生體會其中“苦中略帶點澀”的滋味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生活條件特別好,他們難于理解那個時代的艱苦的'生活。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站在了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設計問題。
首先我讓學生初讀文本,概括作者的童年往事,問題簡單,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接著老師讓學生跳讀課文,品味苦樂的復雜感情,對于“樂”,學生很容易理解,有的說“吃柳葉兒”,有的說“搶柳葉兒”,有的說“爬樹”,同學們踴躍發(fā)言,答案很快就出來了。關鍵是“苦”,特別是“樂中有苦”的復雜感情學生就難于理解了。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及時地鏈接背景,通過圖片的展示和老師的講解,學生逐漸理解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背景。在此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文中的句子,特別是引導學生品讀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通過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的分析,“樂中有苦”的感情就躍然紙上了,這樣就突破了教學難點。
在散文教學中,品味與體驗很重要。怎樣才會品味的透、怎樣才會體味的深?只有抓住重點的詞語、句子或者語段做深入細致的研讀,才會領悟作者用詞造句的匠心獨到及表情達意的淋漓盡致。所以在品讀環(huán)節(jié),老師首先教給了學生品讀的方法并舉例示范,學生有法可循,基本上都能發(fā)表出自己的見解。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由于老師了解學生,及時進行方法指導并適時點撥,學生完成的較好。
最后通過比較閱讀,既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歷史,又讓學生受到啟發(fā),從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實現(xiàn)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這節(jié)課課順利結(jié)束了。從這節(jié)課中我認識到,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角,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去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注意恰當?shù)狞c撥。我們經(jīng)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自主決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以正確的引導作基礎的,而真正起到導航作用的就是教師。
【柳葉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柳葉兒》教學設計12-08
《柳葉兒》教學設計209-30
《柳葉兒》教學設計109-30
柳葉兒作文09-09
柳葉兒教案12-08
柳葉兒的解釋作文11-15
《柳葉兒》聽課體會范文02-26
又見柳葉兒飄作文07-30
柳葉兒作文500字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