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跡吧,事跡不是單純?yōu)槠鋯挝缓蛡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擬定事跡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1
20xx年,一部反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的紀錄片《無窮之路》火了,豆瓣評分9.5,片子的主創(chuàng)是香港的媒體人陳貝兒。出發(fā)前,她看到許多西方媒體對中國脫貧成功的質疑。陳貝兒覺得作為一個媒體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報道就信以為真。是真的要親身去看、去聽。陳貝兒出生在香港,生長在溫哥華,一直生活在繁華都市的.她對貧窮沒有什么概念,對去脫貧地區(qū)的艱辛是她未嘗預料的。為了拍攝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的原因,陳貝兒兩次攀爬天梯上懸崖村,來回共一萬多級,每次花費十幾個小時,累得腳軟不說,有恐高癥的她身體一度抖到不行,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去怒江拍攝交通扶貧時,陳貝兒不顧危險,親身體驗了過去百姓過江用的溜索。一路走來,對于西方媒體的質疑,貝兒也有了自己的認知與看法。陳貝兒:我拍攝之前就看過一些外媒的報道,說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后很不習慣,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親眼看到的不是這樣的。我真的非常震撼,從這一點我就看到,國家是很大手筆,也不惜代價的,國家為了脫貧的決心是非常強大。歷經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qū),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制作了12集紀錄片,全面詳實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稛o窮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陳貝兒的意料,不僅內地觀眾贊譽不絕,香港觀眾也好評如潮。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2
有很多人,會對始終如一的愛情充滿向往。然而現實殘酷,有太多的變故,導致一對又一對深愛的情侶,各奔天涯。蘇炳添就擁有一份令人艷羨的愛情。蘇炳添在小學的時候,就暗戀同班的班花:林艷芳。那時候林艷芳長得極其漂亮,蘇炳添卻瘦瘦小小的,學習成績也是倒數,林艷芳看不上他。上了初中,蘇炳添始終不改對林艷芳的執(zhí)著,每天都要纏著她。忽然有一天,蘇炳添轉學去了體校,沒有人再給林艷芳上課扔小紙條,給她講無聊的笑話。林艷芳覺得很寂寞,很想念蘇炳添,所以答應了他的追求。
后來蘇炳添起早貪黑訓練短跑,林艷芳也要為了升學而努力,兩人只能通過書信交流。有時候,相見不如懷念,兩人從書信到手機,始終對彼此忠貞不渝。蘇炳添也是個內斂的人,從市冠軍到省冠軍,到全國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冠軍。蘇炳添始終如一,對林艷芳愛慕不已。蘇炳添除了訓練,每天向林艷芳匯報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給了她很多安全感。林艷芳則成了蘇炳添背后的女人,盡管很多時候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
20xx年,蘇炳添26歲,卻和林艷芳已經相戀16年。他們終于也結束了十幾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20xx年,林艷芳產子,蘇炳添卻因為比賽,錯過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林艷芳沒有怪他,反而理解他的辛苦。
幾十年的理解和堅持,也正是他們修成正果的關鍵。亦如蘇炳添在賽場上的堅持,才使得他創(chuàng)造歷史。
蘇炳添是中國人的驕傲,因為他的身上,有著中華民族的謙遜和持之以恒。
這是蘇炳添展示給世界的,也是中國展示給世界的。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3
61歲,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20xx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xx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在北斗三號衛(wèi)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創(chuàng)造了航天發(fā)射史的新紀錄。
頒獎辭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適用話題
使命擔當,創(chuàng)新,民族復興,時代發(fā)展,追夢
葉嘉瑩:蘊玉抱清輝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4
12年前,一位剛剛考入大學的學生,為了讀大學,而又不得不同時要照顧自己患病的母親,所以只能背著自己的瘋娘一起上大學。他的故事當年感動了很多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那么12年過去了,這位不惜千里背瘋娘上大學的劉秀祥如今怎么樣了呢?
他叫劉秀祥,1988年出生在一個貴州偏遠的普通農村家庭,如果生活是順其自然的,那么也許大家也就都不會認識他了。但是他正因為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而收獲了成千上萬人的眼淚和感動。
他在家里他排行老三,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本來最小的他應該是得到哥哥姐姐們的照顧,和父母的寵愛的。生活即使過得有點艱難,但是一家五口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然而上天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四歲開始就要承擔起所有家庭的責任。
在劉秀祥四歲那年,命運的魔爪便毫無聲息地扼著了他的咽喉,讓他本來幸福的家庭偏離了軌道。這一年,劉秀祥的父親突然發(fā)病,被緊急送往醫(yī)院后不久便去世了。這對于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也許還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永別了。
劉秀祥的父親走得很急,家人甚至都沒能見到他最后一面,更別說他怎么托付別人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了。在失去了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緊接著他的母親也因為承受不住這天大的打擊,患上了間接性精神失常。屋漏偏逢連夜雨,全家人的生活全部落在了這三個未成年人身上。
在經受了這樣的打擊,4歲的劉秀祥本來還可以依靠一下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可沒想到7年后自己的哥哥姐姐因為忍受不了這樣不堪的生活離家出走,再無音訊傳回。劉秀祥從此過上了更加艱難的生活,只能依靠村里的一些鄰居幫襯過日子,好在哥哥姐姐這些年教會了他如何種地,才讓這11歲的孩子可以維持生存下去。
剛讀三年級的劉秀祥,承擔起了照顧患病母親的重擔,忍受著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痛苦。正是因為這種磨練,讓他懂得了堅強,懂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每天他為了不影響去上課,迎著還未褪去光華的月亮就得起床了,去地里種菜,去山上砍柴,為一天的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最后給母親做好早飯才能放心去上學。
生活已然怎么艱難,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的念頭,所以他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當時學校離他家很遠很遠,每天來回就得花4個小時,這不得不使他要比別人跑得更快,所以腳常常都被磨破了皮,但是他從來沒有抱怨。
最終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感到高興的,因為他付不起高額的學費,也不能去太遠的地方讀書,家里喪失自理能力的母親還需要他照顧。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堅強的決定,選擇了一個不要學費的民辦中學就讀。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他帶著母親到縣城上學,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在學校的附近山上搭起了簡易的棚子,這里便成了他臨時的家。
這樣艱苦的條件并沒有影響他求學的信念,白天他在學校心無旁騖地上課,晚上他就出去撿破爛來換生活費,去菜市場撿剩菜拿去做飯,吃肉對于他來說是一種奢望。為了夢想和母親,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而是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那個金光燦燦的夏天他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通知書,高興得在自己的“家”的上坡上跑了好幾圈。為了湊足自己的學費,他背著自己的母親到山東賺學費。當然大學他同樣是背著自己的.瘋娘去學校,在經過了報道之后,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好心人開始向他伸出援手,在學校的幫助下,他最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學業(yè)。
畢業(yè)那年,很多單位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在面對前程似錦的未來時,他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做一名鄉(xiāng)村老師。也許在大城市里工作會更好,工資也會更高,但是他說,他要回饋這個家鄉(xiāng),回饋這個社會,要用自己的經歷去激勵更多的孩子,讓他們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就這樣他帶著母親回到了曾經的故鄉(xiāng),成為了當地的一名普通老師,不再過漂泊不定了生活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如今他已經是縣里實驗高中的副校長,不過他仍然堅持在教育一線的崗位上給孩子們上課。
20xx年劉秀祥入選了中國好教師,他說這只是幸運,而沒有覺得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是上限了,他覺得自己還要更加努力。
20xx年劉秀祥榮獲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說這是碰巧,他的內心到底有多偉大才能承榮譽時而沒有半點驕傲。
他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人生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磨難,不拋棄,不放棄就會成功。我們出身的環(huán)境沒法改變,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他用自己最勵志的人生告訴我們,“倘若命不眷你那便與命爭,倘若天下不容你那便與天斗!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5
王蘭蘭,女,50歲,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幸福家園小區(qū)“愛心食堂”負責人。
十年前,王蘭蘭女兒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發(fā)現女兒“我要成為一名慈善家”的遺愿后,她化悲痛為力量,從此她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yè)中。王蘭蘭下崗后靠政府低保補助和打零工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僅僅是富人的事。
20xx年,王蘭蘭發(fā)現身邊小區(qū)內有很多獨居老人,吃飯是一大難題,有了開辦愛心食堂的.想法。愛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連這個價格也承受不了,他們就免費。
三年來,愛心食堂為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葷兩素一湯,每餐收3元錢,按當地物價,實際每餐成本5.5元,差額部分均來源于社會資助。20xx年,愛心食堂運轉困難,這個小區(qū)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愛心食堂的義工隊伍,她們沒有工資,和王蘭蘭一起免費為老人們做飯、洗衣、陪護。周邊學校、部分公益組織也會定期組織志愿者前來食堂幫忙,為食堂義工減輕部分工作負擔。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6
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zhèn)立爾村發(fā)生森林火災,著火點在海拔3800米左右。火災發(fā)生后,州、縣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投入689人實施滅火作業(yè)。
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fā)林火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在現場的撲火人員緊急避險,但27名森林消防指戰(zhàn)員和4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lián)。
截至目前,這次的森林火災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4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31名犧牲的英雄背后還有31個悲痛的家庭,他們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每一位消防戰(zhàn)士都曾這樣宣誓過:
我來自于人民
是一名光榮的消防衛(wèi)士
為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寧
我將牢記親人的囑托
忠誠履行職責使命
當人民群眾身遇險境
在祖國需要的危急關頭
我將義無反顧
赴湯蹈火
決然前行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zhèn)立爾村發(fā)生森林火災,著火點在海拔3800米左右。
3月31日,撲火人員在撲火行動中,突發(fā)林火爆然,現場27名森林消防人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被巨大的火球吞噬,生死不知。
4月1日傳來消息,失聯(lián)的消防員遺體全部找到,30位失聯(lián)的消防員全部遇難(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戰(zhàn)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無一幸免。
生活中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不關你是哪個地方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向英雄致敬
這次在火災中犧牲的消防英雄們讓人心痛和惋惜,他們無愧于“人民英雄”這個稱號。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7
她是一只聽不到聲音的“丑小鴨”,卻依靠頑強的毅力變成一只令人稱羨的“白天鵝”。她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卻相繼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學業(yè),還考上大學、研究生,并成為清華博士。我縣唇語女孩江夢南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今年29歲的江夢南,出生莽山瑤族鄉(xiāng)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學校的老師。在她半歲時,就因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聽力完全喪失。從此,她就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著口型讀唇語和別人進行交流。
在十幾年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課程。
一個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為何要選擇遠在北方的吉林大學。江夢南說,一是自己的偶像張海迪也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她說要跟隨海迪阿姨的腳步。同時,江夢南一直有一個“英雄夢”: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終,她選擇了吉林大學的藥學專業(yè)。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誰都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心有目標腳踏實地,不必患得患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20xx年7月4日,郴州市宜章縣政府會議室,“江夢南勵志事跡報告會”在這里舉行。而這一年的9月份,江夢南又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在學術研究的路上繼續(xù)前行。
涅槃重生后的江夢南,如一只心懷大愛的鳳凰,將愛的種子播撒到故鄉(xiāng)。大學期間,江夢南回到家鄉(xiāng)時,總會到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力、聽力、智力存在障礙的孩子,她以自己為例,鼓勵這些孩子們積極進步,帶動他們融入社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同樣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們舉起小拳頭大聲宣誓,他們的身后,江夢南笑靨如花。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8
看了這個視頻,或者說看到類似的視頻,我都很感慨。當記者問:張老師,您覺得您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兒?張桂梅說:不管怎么樣,我覺得我救了一代人。我后面的這些人他們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聽到這句話,我就想到我爸。這樣的話我爸爸也說過。我爸爸是一名黨員,在北京當過八年兵,在我們村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一直堅持把我們姐弟仨供到大學。讓我們現在有機會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是農村娃,我知道農村孩子讀書有多不容易。大部分家長覺得孩子讀點書,到年齡就可以出去打工掙錢了;另一小部分,也許想讓讀但沒有錢供孩子讀書。所以我覺得我爸很有遠見,他就是我們的張桂梅!
張桂梅校長是有大愛的人,她用生命在做教育。真心實意地希望大山的女孩走出去!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她做到了。因為她建一所女子高中并不滿足于孩子們只是有個技能,上個職高啥的,她希望孩子們都能上一本,最低二本,這是目標,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我們也是山區(qū)學校,我們應該內省,我們的責任是什么,我們能否向張老師那樣,向自己要質量,把咱們的孩子高質量送出去!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9
張桂梅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大女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興滇人才獎等40多個榮譽稱號的獲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媽媽,山區(qū)女孩子的一線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華坪教育戰(zhàn)線上辛勤奉獻22年,用心血和汗水為華坪教育譜寫著新篇章。她就是張桂梅。
一、全新辦學模式創(chuàng)辦免費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張桂梅老師的倡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了。女子高中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是踐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隊。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同時也在黨和老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開學那天,一些家長放聲哭起來,激動地喊出了:“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全社會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張桂梅老師先后失去了三位親人,但每一次,都沒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還是會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本來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過惡狗。一番撕咬后,看著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著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聲大哭。還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為是騙子,被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把口水吐到臉上。張桂梅為了心中那份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忠誠,默默承受著。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辦學
辦校10年來,3650個日夜身患重癥、滿身藥味、滿臉浮腫的張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陪伴學生學習。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托著疲憊的身軀咬牙堅持到晚上12點30分才睡,周而復始,常年如此。
辦校10年來,張桂梅每年春節(jié)一直堅持家訪,親自走訪了1527名學生的家庭,沒有在賬上報過一分錢。學生來自麗江市四個縣的各大山頭,家訪行程十萬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艱險,她從未退縮。車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穩(wěn),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訪回來,她都要重病一次。張桂梅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病痛帶來的巨大的痛苦,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著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老師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著女高的孩子,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諸多不解、非議和委屈,忘記了頭頂上的一長串殊榮,忘記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yè)的實現中。她堅信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陽光與溫暖;學校就是要培養(yǎng)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能把自己從社會上得到的幫助再傳遞下去的學生。她曾經這樣說過:“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三、打破常規(guī)改革創(chuàng)新以信仰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剛開始的女子高中沒有宿舍,沒有食堂、廁所,沒有圍墻。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廁所和鄰近的學校共用。困難可想而知,經常老師和學生哭成一片,教師辭職、學生不讀是常有的事。這時,在張桂梅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的影響下黨支部率先打破傳常規(guī),以黨建統(tǒng)領校建,開創(chuàng)了“五個一”黨性常規(guī)活動,“五個一”即“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黨員每周一次理論學習”、“組織黨員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并寫觀后感交流”。
張桂梅之所以為黨的教育事業(yè)、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無私奉獻,就是因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雖病魔纏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卻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yè)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給她治病的錢和獎金、工資,共7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修建鄉(xiāng)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了組織,全部保留在了縣檔案館里。她說:“是黨為她指引了一條光明的人生路,是黨為她鋪滿了鮮花盛開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為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張桂梅老師為首的女子高中,從2008年以來走過了十個春秋,女子高中這個貧困山區(qū)女孩實現夢想的大家庭容納了1527名成員,高考成績始終保持全市第一名。從女子高中畢業(yè)的八屆學生沒有一個辜負家鄉(xiāng)父老的期望,沒有辜負學校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全部進入大學的殿堂,實現了走出大山,飛越大山的夢想。張桂梅曾說過“人要有一種不倒的精神,一種忘我的精神、一種自信的精神,雨水沖不倒,大風刮不倒,只有我們堅持著,覺得自己能行,就不會倒,什么樣的奇跡都會創(chuàng)造”。如今張桂梅讓人熟知的不再僅僅是兒童之家的“張媽媽”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師媽媽”,她創(chuàng)辦的女子高中,免費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學校已真正成為山里女孩的“夢工場”、最貼心的“家”和黨委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一做愛心之橋。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10
【頒獎詞】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人物事跡】
謝軍,1959年出生,山西臨汾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82年畢業(yè)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yè),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電子系統(tǒng)專業(yè),獲碩士學位。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現任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工程副總設計師。
謝軍與北斗的故事很早就開始了。1982年,謝軍大學畢業(yè)后即投身航天工業(yè),參與了東方紅二號通信衛(wèi)星、風云二號氣象衛(wèi)星、海洋二號衛(wèi)星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時間,讓北斗衛(wèi)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準的.原子鐘。20xx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
20xx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三號衛(wèi)星研制中,謝軍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將19顆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創(chuàng)造了航天發(fā)射史的新紀錄!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11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以來,空間站環(huán)境已經變得整潔舒適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員辛勤整理的功勞,也有空間站結構上的收納便利。
原來是天和核心艙內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入軌期間,行李包裹是用特制的包裝袋收納起來,捆綁在核心艙內壁。這樣航天員進駐的時候,就能夠更直觀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內容和狀態(tài)。但如果任由這些包裹留在艙內,看上去不夠整潔,并且會占用航天員大量的活動空間。那些暫時用不到的包裹,就會被收納進空間站的夾層之中。
收納的秘訣,就在地板上的這些儲物空間。視頻中,聶海勝和湯洪波打開了攝像頭最近處的儲物間。湯洪波整個人趴在地板上,將手探進去尋找包裹,聶海勝手中還拿著一支手電筒幫他照明。在他們的身邊,已經有了兩個大型包裹。
像這樣的儲物空間,在空間站中還有不少。可以說為了方便航天員在軌生活,空間站設計者們集智巧思,設計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并且在應用方面進行了反復驗證。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12
2月3日,農歷初七,立春萬物生。
廣袤的中原大地上,麥田無邊地綠著,一如“平民英雄”王鋒的精神之光,在中原大地蔓延與傳承,煥發(fā)著新的生命力。
英雄王鋒,走了!在20xx年南陽的那場大火中,王鋒舍己救人,義無反顧地三次沖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四方捐助,仍沒留住英雄。20xx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英雄王鋒,還在!立春時節(jié),大河報記者回訪英雄身后事。他的“善良基因”在兒女身上得以傳承,他的“俠肝義膽”在四鄉(xiāng)八鄰得以弘揚,他的“舍己為人”已從中原腹地感動整個中國。
昨日上午,記者從南陽市委宣傳部獲悉,三入火海救人的方城籍青年王鋒,榮膺20xx“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將于今晚8時在央視一套首播,2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9時30分重播。
[回憶]
即便再回那天她還是“攔不住丈夫救人”
潘品清楚地記得,她的丈夫王鋒,已經離世120多天了。
為方便女兒上學,潘品在南陽新租了房。這里距丈夫“火海救人”的地方不遠,但潘品幾乎再也沒有回去過,那是一段不愿啟封的回憶。
去年5月18日凌晨,臥龍區(qū)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fā)大火,樓上住了25口人。
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fā)現火情,臥室正對著的一樓大廳內濃煙滾滾,停放的10多輛電動車熊熊燃燒。
“失火了,救人啦!”呼救的同時,王鋒抱起10歲多的女兒,沖到了樓外。
第一次沖進火海,王鋒先到一樓北間的臥室,護送出妻兒。
第二次沖進火海,王鋒救出一樓東間的一名托教老師和兩名學生。
火更大了,煙更濃了。
可是王鋒沒有猶豫,他迎著烈焰和濃煙,第三次沖入火海。這次,他跑上二樓、三樓,使勁兒地敲打鄰居房門:著火了,著火了!
幾分鐘后,再次沖出火海的王鋒被燒成了“炭人”,他赤腳跑到近百米外的張衡路口倒下,留下一串帶血的腳印。
全樓的鄰居無一傷亡,而王鋒全身有98%的面積燒傷。20xx年10月1日,王鋒因多臟器衰竭,不幸在北京離世。
在丈夫離世后的日子里,潘品曾假設了無數次,“如果那天我攔住他,現在我們是不是還有一個完整的家?”說完,潘品又自言自語:沒用的,我知道我攔不住他,看著大火不救人,就不是他了。
[夢想]
孩子們長大了想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王鋒9歲的兒子王玉金,夢想是長大了要成為“爸爸那樣的人”。
怎么才能成為“爸爸那樣的人”?王玉金低著頭,沉默。片刻,他抬起頭回答:幫別人修電視機、修電腦、修電動車——這些都是王鋒曾經常做的。
“不管多累,不管在干啥,只要別人開口求助,王鋒總是擱下手中的活就去幫忙!迸似氛f,她總能在兒子身上找到王鋒的影子,善良又細膩。
采訪中,兒子依偎在潘品旁邊。當談起丈夫時,一向堅毅的潘品忍不住落淚,王玉金趕忙伸出小手,輕輕地給她擦了又擦。
兒子幫自己擦淚的小動作,讓潘品心疼又感動,“倆孩子長大了,更懂事了”。
“昨天晚上,我還幫媽媽用鹽水熱敷腿!蹦昵,潘品意外遭遇車禍受傷,每晚要用鹽水熱敷兩三個小時。王婷說,能幫忙照顧媽媽,她很開心。
“女兒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成為一名教師,第二個是成為一名外交官,第三個是成為一個科學家!
在“感動中國”候選人物投票時,王婷認真看了每一位候選人的事跡。她多了一位偶像: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她央求媽媽到北京錄節(jié)目時,一定要和偶像合影。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錄制《感動中國》時,見到了潘建偉,順利幫女兒完成了心愿。得知王婷對科研感興趣,潘建偉的助手專門電話聯(lián)系上潘品,“他要了我們的地址,說潘教授想給孩子們寄些科普讀物”。
兩個孩子的變化和成長,是潘品最大的欣慰。把兩個孩子撫養(yǎng)成才,也是潘品最大的希望。
今年過年,女兒王婷給王鋒寫了信:“爸爸,我們過年了,我會照顧好媽媽、弟弟和奶奶,好好學習,不惹媽媽生氣!钡艿芫o跟著寫道:“爸爸我想你了,我會好好學的,我會保護一家人的……爸爸我愛你!
[期許]
新租了房子她的微信名字改成“希望”
潘品娘仨在南陽新租住的屋子,收拾得溫馨、潔凈。女兒王婷在屋里養(yǎng)了十多盆花草,陽臺上的一盆水仙長了半米高,一串串米白色的花,吐著芬芳。
客廳里放著兩張小書桌,將近兩米高的四層書架,塞滿了孩子們的書?蛷d電視機旁,最顯眼的位置貼著兩張“獎狀”。
一張是屬于女兒王婷的“學習標兵”獎狀,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王婷拿了全班第一。一張表彰潘品是“優(yōu)秀家長”。
新的一年,潘品把微信昵稱改為:希望。
名字孕育著兩層含義,一層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堅強、振奮,擔起家里的責任。另一層含義是,希望能把兩個孩子培養(yǎng)成才,為社會做貢獻。
關于未來,潘品也有了新的打算,她想繼續(xù)當老師。這不僅是潘品的夢想,也是她選擇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吧鐣夏敲炊嗪眯娜藥椭,我不知道該怎么回報。”潘品覺得,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把愛傳遞給孩子,這也算是一種感恩。
出租屋的魚缸里,4條紅色的小金魚結伴相游,自由自在。“這4條小金魚代表著王鋒、我、兒子、女兒,我們一家四口人永遠不分離!迸似氛f。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篇13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將
王海:
你美國的是一個人,我們中國人也是一個人。而且我們那個時候是毛澤東思想培育成長起來的,老子不怕死。
《感動中國》頒獎辭
在朝陽下俯沖
迎著西風開火
空中的尖刀 以一當十
疆土的`堅盾 巡天衛(wèi)國
山河已無恙 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
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
是戰(zhàn)士們的巡航坐標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 王海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劉秀祥人物事跡10-1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07
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事跡心得05-31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01-19
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事跡11-08
感動中國人物聶海勝光榮事跡10-13
2021感動中國先進人物聶海勝事跡10-13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集合03-0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9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