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鐵人王進喜的事跡,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1
今天我和媽媽、弟弟觀看了鐵人王進喜影片,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客廳,使我們更加盡心的看電影。
影片一開始,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王進喜爺爺在大慶油田的奮斗歷程,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場面,他在荒灘上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他就用自己的脊背當?shù)踯,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就跳進泥漿里,當“人體攪拌機”。我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感嘆,他真是一位鐵人。
我看到王進喜爺爺工作時突然胃疼,他捂著肚子在冰天雪地里疼得暈了過去,幸虧有同事看到了他睡在雪地里,把他扶了起來說:“隊長,你睡在雪地里會被凍死的,你快去休息吧!蓖踹M喜爺爺這種帶病上崗的精神,讓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現(xiàn)在完美的生活環(huán)境,卻沒有像王進喜爺爺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忘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們要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2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慶油田第一次技術座談會召開。余秋里最后做總結發(fā)言時大聲問:“王進喜來了沒有?”王進喜被大伙推了出來。余秋里指著他說:“這就是王進喜,大會戰(zhàn)中的第一個英雄,我們的王鐵人……”
座談會以后,各單位開始開展學鐵人、做鐵人的活動,這對于1205鉆井隊是個很大的鼓舞,王進喜的勁頭也更足了。
打井離不開水,當時每口井大約要耗水60多噸。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水是專業(yè)供水隊專門接管線輸送的,可當時馬家窯的管線還沒接通。王進喜又一次將他的隊員集合在一起說:“活人不能叫尿憋死。還是那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就是尿尿也要開鉆!”于是,大家找來臉盆、借來扁擔,先從屯子的井里打水,把所有的井掏干以后,他們就到井場西邊一里多遠的大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這種土辦法,他們一天一夜端了50多噸水,保證了第一口井的準時開鉆。
1960年4月14日,1205隊到大慶打的第一口井――薩55井開鉆。4月28日,薩55井正式噴油。這一天,上級領導、附近井隊的工人代表都來參加,周圍幾個屯子的鄉(xiāng)親也都來看熱鬧,井場上人山人海。當黑色的油柱像黑龍一樣騰空而起時,整個井場歡聲雷動。當時還沒有計量裝置,用一個木斗土法量油,計算出薩55井每天產油100多噸。
如今,人們把這口井稱作“鐵人一口井”,后來的“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就建在這里。
第一口井鉆完后,王進喜指揮放架時,被鉆桿砸傷了腳,當時就昏了過去。等他清醒過來一看,幾個工人圍著他搶救,井架還沒放下來,就說:“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
1205隊打的第二口井是油田試驗區(qū)“開山井”,這里地處高壓區(qū),打到700多米時,突然發(fā)生了井噴,一場大事故眼看就要發(fā)生。
當時壓住井噴的惟一辦法是往泥漿池中加水泥和黃土,可是,幾十袋水泥和黃土加到池里后,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大量的水泥沉入池底,泥漿溶和不好,比重上不去,而且還糊住了池底的上水管口,F(xiàn)場又沒有攪拌機,連個泥漿槍也沒有。
這時王進喜腳傷還沒好,拄著雙拐在現(xiàn)場指揮?粗絿娫礁,情況危急,王進喜突然扔掉雙拐,跳進兩米深的泥漿池中,手劃腳蹬,用自己的身體攪拌起了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工人也跟著跳進泥漿池中。
井噴終于被壓住了,這時仍在池子里的王進喜已經(jīng)精疲力竭,傷腿上的繃帶紗布早已不知去向,傷口被堿性很強的泥漿浸泡沖涮,變得血肉模糊。
曾任石油工業(yè)部副部長、大慶黨委書記的陳烈民回憶當時的情景曾說過這樣的話:“那樣艱苦的大會戰(zhàn),需要有個帶頭人。面對種種困難,領導上有了指導思想,但必須得有人體現(xiàn),有人貫徹,有人帶頭干。革命戰(zhàn)爭時期,打仗要有先鋒官。搞社會主義建設,也需要有人打沖鋒。鐵人就是這樣打沖鋒的先鋒官,他帶動大家把會戰(zhàn)打了上去。”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3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在市總工會的統(tǒng)一安排下,熱電公司工會組織員工觀看了《鐵人》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影片。
電影《鐵人》以黑白和彩色兩種形式、兩條線索交錯進行來描述 “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代勞模和以劉思成為代表的新一代勞模間傳承的故事。影片既重現(xiàn)了幾十年前石油工人戰(zhàn)天斗地的艱苦場面,又展示了新時期青年人繼承前輩光榮傳統(tǒng)、愛崗敬業(yè)的風貌。
王進喜,一個普通的西北漢子。平日里,樸實無華沒有豪言壯語,餓著肚子還要詼諧幽默;然而,王進喜被稱做鐵人,主要因為他的那種無堅不摧的頑強精神。關鍵的時候,大吼一聲,揮手就跳,“舍得給你”,做人肉攪拌機,敢于犧牲,這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地北來會戰(zhàn),誓奪頭號大油田”,這首沒有經(jīng)過任何刻意修飾雕琢的語言體現(xiàn)出了鐵人對祖國、對民族、對工作、對同志的深厚感情,正是在鐵人這種以苦為樂,不向困難低頭精神的帶動下,大慶油田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在那種要啥沒啥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yè)績。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氣沖云天;在地位和榮譽面前,鐵人擲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地位,全國人民的榮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鐵人精神”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發(fā)揚光大并傳承下去。王進喜在那個年代所表現(xiàn)的為國家、為民族昂揚向上、永不后退的精神,是我們所有員工都應該銘記和學習的。
這部影片中還有一位“小知識份子”的角色,這位小知識份子當時沒有堅持住,雖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許多,雙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終生的烙印。晚年還一直在懺悔他當初的.決定,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兒子“劉思成”替他完成他沒有完成的責任。
劉思成是我們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內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堅定,明了,清晰,他的內心活動是影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中心軸,同樣是鉆井工,為什么這一代和上一代的區(qū)別這么大呢,這值得我們去深思。
當看到鐵人在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的危險時刻,他帶頭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體攪拌機”;當看到鐵人拖著傷腿在誓師大會上簡潔豪邁的一句 “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時,只覺得感慨萬分,鐵人形象驟然清晰。那是一個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艱苦的時代,是什么讓他們那樣充滿干勁?他們穿不暖,吃不飽,與今天的我們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的精神世界比我們豐富多了,而且斗
志昂揚,奮發(fā)向上,這種動力就是“信仰”。 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但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覺得生活有些空虛,F(xiàn)在看來那時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沒有那么多的誘惑和干擾,生活是純粹,簡單的。不像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充斥社會,選擇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純粹反而越來越難得到。
在喧擾復雜的今天,我們更要以“鐵人”精神引領時代精神,引導職工把學習“鐵人”與學習身邊的勞模結合起來,把發(fā)揚工人階級敢于爭先的品質與創(chuàng)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結合起來,把傳承老一代勞模艱苦奮斗的精神與開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yè)促發(fā)展”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迎接挑戰(zhàn),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xiàn)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4
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石油戰(zhàn)線上捷報首傳,大慶發(fā)現(xiàn)了大油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立刻飛向了神州大地,也飛進了一個人的心里,他正是石油戰(zhàn)線的杰出代表——王進喜。
王進喜,出身于甘肅玉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靠討飯為生,十五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新中國成立后,王進喜成為新中國第一批鉆井工人。王進喜異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鉆井工作中。他勤勞肯干、吃苦耐勞,積極改進鉆井技術,由他帶領的鉆井隊創(chuàng)造了當時月鉆井進尺五千零九點三米的全國最高紀錄,并榮獲石油工業(yè)部頒發(fā)的“鉆井衛(wèi)星”紅旗。
1959年,作為“全國勞動模范”的王進喜到北京參加“群英會”。他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背著個重重的殼,覺得很奇怪,問道:“車頂上背的是啥呀?”同行的人告訴他:“因為中國缺少石油,沒有石油就沒汽油燒,汽車就只好燒煤氣了。車頂上背的就是煤氣包。”聽到這兒,王進喜沉默了。他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雖然新中國成立十年了,但我們的國家還 是那么缺乏石油!從此,王進喜經(jīng)常告誡自己,也提醒工友們:“石油關系著國家的命脈,沒有石油,工業(yè)無法發(fā)展,農業(yè)現(xiàn)代化也很難實現(xiàn),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考驗,作為國家的主人,我們理應為國分憂,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
1960年3月15日,一列破舊的火車轟鳴而過,載著王進喜和他的一二○五鉆井隊,日夜兼程地從甘肅玉門油田趕到大慶,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zhàn)在此拉開序幕。作為石油大會戰(zhàn)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重任。
一下火車,王進喜第一句話就問:“鉆機到了沒?我們的`井位在哪里?”終于,鉆機運到了!大家欣喜若狂。王進喜等不及天亮,就興沖沖地帶領工友們到車站取鉆機。一到車站,滿頭大汗的大伙兒傻眼了——六十多噸重的鉆機,沉沉地躺在車廂里,挑釁似的冷冷對著大家。沒有吊車也沒有拖拉機,只有幾輛解放牌汽車,大家議論紛紛,焦急地想著辦法。王進喜果斷地對大伙兒說:“同志們,眼下我們的困難還 很多,但是,我們不能坐著等,我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就算用大繩拉,用肩膀扛,我們也要把鉆機卸下來,運到井場上安裝,早開鉆!大家看行不行?”“行!”工友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不能等,就是豁出命來也要上!”大家紛紛摩拳擦掌,找來能撬、能抬、能扛的工具。
在王進喜的指揮下,鉆機被拆成幾大件,用方木加撬杠,拉的拉、撬的撬,手掌被棕繩勒出了血,肩膀被壓得又腫又痛,大家都沒有吭一聲。就這樣,王進喜和他的工友們硬是把六十多噸重的鉆機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運到十五里外的井位上,讓四十多米高的井架終于在茫;脑洗A⑵饋。
1960年4月,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鉆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在一次意外中,王進喜的右腿被滾落的鉆桿砸傷。他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就連夜回到了井場。誰知,第二口油井正發(fā)生井噴,沒有重晶石粉,只能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到泥漿池底,起不到作用。緊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
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紛紛跳進泥池。經(jīng)過三小時多的奮戰(zhàn),井噴終于被制服了。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領著工人沒日沒夜地干,有時忙得連飯也顧不上吃一口,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
“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了,而蘊藏在他身上的“鐵人精神”也傳開了,一直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奮勇前行。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5
翻開中國石油工業(yè)的史冊,在大慶石油混戰(zhàn)的這一頁,你會看到一個先鋒人物,那就是鐵人王進喜。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就聽說了鐵人王進喜的先進事跡,聽到了他的壯舉,對他有很高的欽佩之情。聽說,但從未真正的了解,在看過《鐵人王進喜》電影之后,再通過一些生平的了解,我對鐵人又有了新的認識。
鐵人王進喜出生在一個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家庭,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做過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不是每個人都這么苦的,也許正因為是這些不一般的經(jīng)歷,造就了鐵人王進喜不平凡的人生。也許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鉆井工人,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新中國的第一代鉆井工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為鐵人。王進喜同志是一名黨員,他是1958年帶領全隊創(chuàng)下當時全國最高紀錄的領頭人,他帶領的隊伍榮獲了“鉆井衛(wèi)星”紅旗,這些數(shù)不清的榮譽的背后是王進喜和他的隊伍不時地艱苦奮戰(zhàn)鉆井取得的。
鐵人王進喜同志帶領著他的隊伍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寒風凜冽,始終會在油田的鉆井看到他們奮斗的身影。他是一個有例文精神、樂于資源,樂于助人的人。在每個隊都在爭第一的時候,他能協(xié)助其他的隊伍解決困難,并資源自身的經(jīng)驗,協(xié)助其他的隊伍一起鉆井,成為鉆井隊的好帶頭人,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典范作用。我想假如沒有王進喜同志這種樂于助人,與他人一同進步的思想,中國也不會有那么快的發(fā)展。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也應該具備這種樂于例文,不為私欲,積極為國家的發(fā)展,為了更高水準的生活而不時努力奮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說不論是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還是黨員,在自身不時進步的同時,帶動周圍的人一起進步,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奮斗、努力。
鐵人王進喜同志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身的脊梁當?shù)踯?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里充任“人體攪拌機”。無論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都在不停地進行著鉆井工作,可以說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自身有病了也堅持工作。他的這種精神不由讓我們大學生從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想想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假如沒有當初的一切,我們現(xiàn)在不知還處在怎樣的一種狀況里呢!現(xiàn)在的我們可能不用在面臨那么艱苦的工作條件之中,而且因為現(xiàn)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讓我們很少會聯(lián)想到饑荒、惡劣的天氣之類的。但是我們要學的是鐵人的這種精神,但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和鐵人一樣毫無顧忌的勇往直前呢?
當這樣的一個疑問冒出時,我們躊躇了,我們沒有鐵人那樣的精神,沒有鐵人的那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敢。我們總是在困難的面前躊躇,遲遲不肯做出果斷的決定,解決困難,其實困難并不可怕?膳碌氖俏覀冏陨聿豢吓朔щy。沉睡的人們,還在躊躇的人們讓我行動起來,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一切,來證明任何困難我們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困難太大,是我們還不夠努力,還不夠吃苦,拿出鐵人的精神,用鐵人的樂觀和堅持,來克服一切困難。
隨同著角色的不時改變,我們在工作、生活上往往面對很多困難,假如我們因為這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輕言放棄、自甘墮落,那么我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在接受生命的磨難時,沒有堅持住的失敗的人!有人常說:“沒有經(jīng)歷生活帶來磨難的人,一定是個不幼稚的人!敝挥薪(jīng)過磨難的不時洗禮,我們才干更堅強,才干真正體會到生命帶給我們的豐富內涵。因此,讓我們牢記自身的責任,牢記自身說承當?shù)氖姑诿鎸щy的時候,想鐵人一樣,絕不輕言退縮,勇敢直視生命的磨難。讓我們變得更強,讓我們不再軟弱,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不再“心軟”。
鐵人我們永遠的典范,永遠的標桿,是我們面對磨難時的精神支柱,讓我們記住鐵人,不時地學習他的精神,向鐵人致敬!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6
星期五晚上我和哥哥看了《鐵人王進喜》這部電影,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本片的主人公王進喜出生于1932年,逝世于1970年。1958年9月,他帶領1205鉆井隊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的`最高記錄,榮獲“鋼鐵鉆井隊”的稱號。由于當時條件艱苦,設備不先進,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在大慶打下了一片大油田。
王進喜是一名不折不扣,勇敢創(chuàng)新的實干家。干起工作來,不僅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而且肯動腦子,用心去干好工作。我們要學習鐵人的這種鉆研精神,勇敢創(chuàng)新,大膽改革,從而節(jié)省人力、物力及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
王進喜十五歲時當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種雜活搶著干。后來,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擔任貝烏五隊隊長,帶領工人為中國石油做出了貢獻。他樂于助人,勇于奉獻,他說:“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打油田。”
我們都應該向鐵人學習,做一名勤快勇敢、愿意為他人服務、為國爭光的好學生!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7
這個周末,我看了一部叫做《鐵人王進喜》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王進喜身上發(fā)生的各種故事。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總聽大人們說起鐵人王進喜。那時,我就想問,為什么要叫鐵人王進喜呢?難道他真的是用鐵做的嗎?后來,我慢慢了解了一些關于王進喜的知識,才知道王進喜并不是用鐵做的,而是因為人們覺得他像鐵人一般堅強。
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王進喜忙完工作回到家,那時他的孩子們都已經(jīng)睡了。王進喜剛要吃飯,突然,外面響起轟隆隆的雷聲,王進喜二話不說就要出門。他的妻子勸他把粥喝了再走,但想到工地上工友們還在干活,他便飯也顧不得吃就飛快地跑向鉆井的地方,幫工友們干起活來。看到這,我被王進喜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向鐵人王進喜學習,學習他無私無畏的崇高思想,還有他那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以后,如果我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可不能就輕易低頭認輸,一定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想辦法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繼承和發(fā)揚王進喜的“鐵人精神”。
【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相關文章:
王進喜事跡及精神04-27
鐵人精神的事跡01-22
(集合)鐵人精神的事跡03-19
全國勞模王進喜的事跡心得體會04-19
《鐵人王進喜》觀后感05-19
大慶鐵人廣場04-29
7《憶鐵人》05-01
鑄就鋼鐵人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