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嘗試教育交流學習心得
不斷學習,努力前行
--嘗試教育交流學習心得
很榮幸能夠獲得出去交流學習的機會,讓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至今心中充滿感恩,因為在上海,遇到了數學教育泰斗顧冷沅教授和吳正憲老師,度過了我夢想中期盼的學習提升之旅,也為我的教師生涯添上夢幻的一筆。如果有人問我,此行你最大的收獲是?我想,我會抿嘴笑著回答,請看下面的內容:
七月份,有幸走進上海學習嘗試教學。雖然天氣炎熱,但擋不住我們的熱情如火,帶著滿滿的期待和熱情駛向了上海,開啟了我的上海學習之旅。
到達住的地方已是12號的下午三點多。不過有幸的是,恰遇邱學華老師,心中滿是激動。邱老師精神矍鑠、做事干練。在13號上午的開班典禮上,冒著近30度的室內溫度(空調有問題),邱老近半個小時的催人奮進的講話,更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一位82歲高齡的老人,他的始終不老的教育情懷、他的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更讓在場的兩百人深深感動,邱老尚且如此,作為晚輩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進取呢?
第一節(jié)課,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冷沅教授,為我們帶來講座《課堂視野中的教師及其指導者》。七十多歲的高齡,對數學教育的摯愛,顧老用一上午的時間,向我們解讀上海經驗,揭示數學教育的規(guī)律,談到數學教研活動、談到為學而教的教學模型,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顧老講到的教師教育中的行動學習范式:1、教師需要有案例的專業(yè)引領,要有建立在課堂上的案例指導;2、需要有行為跟進的全過程的反思,專家、優(yōu)秀教師和自己合作備課、聽課、評課、研究改進。3、原型經驗——課堂歷練。在課堂的“掙扎”中學會教學。一節(jié)課三次備課的原型經驗。第一次備課:擺進自己,不看任何參考書與文獻,全按個人見解準備方案;第二次備課:廣泛涉獵,分類處理各種文獻的不同見解(我有他有,我無他有,我有他無)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備課:邊教邊改,在設想與上課的不同細節(jié)中,區(qū)分順利和困難之處,課后再備課。三個關注(自我經驗、同行見解、學生收獲)和兩個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為)的課堂改革經驗,無一例外是教師成長的捷徑。4、新的范式——行動反思。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
確實,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必須深深扎根于課堂,必須在課堂中不斷的磨練自己,才能提升,越是扎根,越是有效。反思我們自己,反思課堂,這還需要我們去扎扎實實地做。
第二節(jié)課,有幸在現場一睹吳正憲老師的風采。會場悶熱難耐,但座無虛席。吳老師用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嚴謹的數學語言,把諸多問題念珠成串,深入淺出的呈現出來。聽這樣的數學課是一種享受,《重疊問題》一節(jié)課下來仍意猶未盡。大家都陶醉和享受在那自然樸實的課堂上。在吳正憲老師在課堂上,不僅是用數學的真諦來帶動孩子們的心靈,更是用她對孩子的愛心真情來感染著學生,用自己人格的魅力來塑造著學生。四十分鐘的課像磁鐵一樣把每個孩子的心緊緊地吸在一起,把時空有限的課堂變?yōu)槿巳藚⑴c、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
課后,吳老師又結合所上的這節(jié)課,為大家做了《給學生“既有營養(yǎng),又好吃的”數學》報告。數學是要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要堅守“有營養(yǎng)”的數學,數學要有“營養(yǎng)”,即要有知識的含量和思維的含量,但同時數學還必須要變得“好吃”,要創(chuàng)造“好吃”的數學,就是把有營養(yǎng)的數學烹調成適合孩子口味的數學,就是孩子們喜歡的數學、愛好的數學、樂學的數學、能學的數學,就是能給孩子良好感受的數學,一句話,就是孩子們喜歡的數學、孩子們需要的數學!
要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好吃的”的數學,就必須進一步改善我們自己已經習慣的教學行為,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中有所突破。我怎樣使用教材?孩子們會怎樣想?怎樣讓孩子們學好數學?還要在自己的課堂上踏踏實實地練。走近名師的課堂,讓自己專業(yè)得到提升,反思我們的課堂還相差的很遠,要做的事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文/朱世杰 白云龍
【嘗試教育交流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大陸與臺灣國學教材交流嘗試與反思04-29
交流活動學習心得03-28
教育教學中幾點新嘗試04-29
外出聽課交流學習心得01-30
學生語文考試交流學習心得09-29
交流學習心得體會03-24
2024勞動教育交流報告04-07
遠程教育中的情感交流05-02
幼兒生本語文教育的初步嘗試04-26
交流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