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心得一所小學教育重建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心得一所小學教育重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讀了一所小學的教育“重建”學習材料之后,感覺李升勇校長非常有魄力,敢于去嘗試教育的重建,不過,想來也是,改革無外乎有兩中結(jié)果,一種是成功一種是失敗,仔細讀來,樂陵實驗小學改革都抓住了關鍵所在,從團隊、文化、課程、課堂、教材出發(fā)的。
在改革過程中,李升勇校長抓住了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根本改變這一現(xiàn)實,公民培養(yǎng)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課堂,局限于學校,而要面向世界,在世界發(fā)展的大格局中確立培養(yǎng)目標。在當今時代,教師已經(jīng)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教師的作用也在發(fā)生變化。李校長說,題海戰(zhàn)術(shù)可以把學生教會,精講多練可以讓學生學會,授之以漁可以讓學生會學,而啟智導學才能讓學生想學。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教學是教育的一部分,必須服從服務于教育,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教學問題。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此,樂陵實驗小學把傳統(tǒng)的教學流程倒過來,把課堂目標上移到周目標,實現(xiàn)了課堂與課標的有效對接。
在改革過程中,李校長首先從教師團隊開始了挑戰(zhàn),沒有團隊思想的改變,改革也就無從談起,為此,樂陵實驗小學的課改先鋒隊是“圣徒學社”。并對圣徒學社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個成員必須做到“三當”、“四要”、“五有”、“六做”。圣徒學社凝聚成了一批有熱情、肯吃苦、渴望成長的教師。在師傅的帶領下,“智慧講堂”、“星光論壇”、“車上教研”也相繼誕生,成為教師成長的強力“助推器”。在改革過程中,李校長用文化喚醒教師。一個學?梢詻]有高樓,但絕對不能沒有文化。學校文化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它有巨大的凝聚力,有著巨大的推動力,有著巨大的生命力。李升勇校長每天晚上不關床頭上的臺燈,不停地看書、做筆記,累了睡會兒,突然想起什么,趴在枕頭上就寫。就這樣,李升勇本人成為引發(fā)、激勵教師改變、成長的最大教育資源。在校長激勵下和引領下下,老師們走在課改前沿,逐漸變得有見識了,變得大氣了!
樂陵實驗小學的教學依據(jù)不是課本而是課標。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課程標準,李升勇利用“星光論壇”組織課改組教師集中學習課程標準,逐字逐句地解讀,使教師對課程標準了然于胸。課程標準設置也非常人文,處處以學生為本,如何讓學生真正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有了經(jīng)典課、文學課、名曲課、名畫課、科普課(科普閱讀、科學觀察、科學實驗)等課程。如何讓學生具備合作意識,所以有了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團隊設計。如何讓學生具備運用現(xiàn)代技術(shù)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了前置性學習、時政論壇等課程設計。課程設置還滿足于學生生命成長的需求,不是口號,而是貼地行走的具體實踐。是充分挖掘其深處的東西,讓學生真正了解其內(nèi)涵,如名曲不僅要求學生熟悉曲子的旋律、作者,而且要體會曲子的意境,想象曲子所描繪的景象,聯(lián)想生活中的相關畫面,然后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
改變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教材觀,提出了教材=文本+生活。
更加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實際出發(fā),引領我從課本走向了生活,使我認識了一個多彩繽紛的世界。”使得教育回歸于生活,回歸于農(nóng)業(yè),回歸于兒童,回歸于游戲。這也對應了陶行知說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蹦膬河猩,哪兒就有教育這句話。
【學習心得一所小學教育重建】相關文章:
重建宗祠實施方案 重建祠堂的倡議書04-24
災后重建簡報03-06
好女人是一所學校11-29
危房重建申請書12-05
災后重建勿忘節(jié)儉02-19
重建宗祠的倡議書12-21
祠堂重建倡議書12-23
我向往這樣一所中學作文02-06
我向往這樣一所中學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