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通用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1
(一)課改必須更新信息技術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zhí)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yōu)化校本教研,自覺發(fā)展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guī)范優(yōu)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使教師更加刻苦鉆研,提高素質。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這對每位老師而言是痛苦的蛻變。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fā)展,而教師的發(fā)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jié)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首先我們必須接受課改新理念,為失去平衡的'心理尋找支點,真正走進新課程;其次努力建樹并在實踐中貫徹新理念,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的角色,做有思想、有遠見的實踐者。
(二)課改讓學生真正當起小主人
通過幾位專家的講解及例案分析,對比以往的教學,我覺得現在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將教學過程設計為“灌”和“填”的流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地,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激勵學生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想方設法地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習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如今的教材設計遵循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材組織上體現學生的積極的學習過程,很清晰地看到,就是教學內容的組織階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使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斷的處于一種探究、前進和發(fā)展的狀態(tài)。新課程處處體現著“新意”,它體現著先進的理念,但并不成熟完善,既然我們不能因為瑕疵而否定美玉的價值,就不能因為一些不和諧的困難而否認它的必要性。也正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才需要我們老師的扶持和關注,依靠老師在實踐中摸索,其中關鍵是把眼光放遠,避免鼠目寸光的短視做法,堅持走好每一步,穩(wěn)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
(三)課改強調教師要了解學生,有的放矢
學生是教學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yǎng)能力,構建自已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了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于學生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感和年齡特征,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展開多種多樣活動,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改強調評價方式與方法須采用多種手段
讓評價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學生將自我評價當成是一種知識的沉淀反思,將他人的評價當成是對自己的肯定意見成為下一步的方向,在這樣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高,他們更加認真地投入與探究,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如何,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正確的,無論學生解答問題是對還是錯,只要他具有要探究解決問題的愿望,我們就應提倡給予積極評價。當然也不是要學生天馬行空,任意思維,而是鼓勵他們在一定范圍內,必多方而考慮問題的全部,讓學生在評價中學習正確的思維方式,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在評價方式與方法上采用多種手段以達到學習的最優(yōu)化。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教師及時更新理念以及大刀闊斧變革的意識和膽識,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認真研究教材,多學習、多思考、不肓從!帶著對信息技術本質的認識,設計自己的教學,使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貫輸到課堂教學中。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2
今年的教育大趨勢是遠程網絡線上教學。因為20xx年底出現的“黑天鵝”——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引發(fā)了全國的教育部門開展線上教學,從而轉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授課教學方式,開啟了新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搭建起家校和師生一起協(xié)作的遠程教學新橋梁。這種教學發(fā)展的事件靠什么完成呢?——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了遠程網絡線上教學的實施。
作為信息技術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老師,20xx年學習的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以及20xx年參加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學習的現代化教學技能,時間上已經準備了相當長的一段空白期,無論之前是從事中學教育還是小學支教,學校都不曾真正的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運用,甚至連信息技術教學包括使用的電子設備,智能白板、投影儀都沒有,直到最近兩三年,學校開始配備這些現代教學設備。
信息技術的`運用,主要的是電腦軟件的使用以及手機的APP及通訊軟件等的應用。個人把這些現代化教學工具的運用歸納為信息技術教學的手段,也是大學時自主選擇的課程。
今年,中小學老師開始并在進行的遠程線上教學,引發(fā)了各種教學軟件教學平臺的使用熱潮,實現學校課堂教學發(fā)展成“翻轉課堂”模式,改變教學中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性要求是應用信息技術來轉變學習方式,而不是轉變課堂教學,也不是轉變課堂學習方式。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不管是一線的教師也好,鄉(xiāng)村教師所教的學生也好,都已經轉變了,或者正在轉變老師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于我而言,任職學校教學十幾年未從擔任過信息技術課程,但是自己一直在堅持學習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的教學方法。比如:微課的制作,電腦軟件運用。其中包括,老師每天上課,可能會用到PPT;在計算學生學習成績的時候,會用到EXCEL;在繪制班級值日生表格的時候,會用到WORD;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會要求學生下載我們班級的公共郵箱里的作業(yè)內容;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我們會用到聊天群或者微信群。即使這些老師都不用,相信老師在課堂上肯定曾經用過小視頻,放過錄音機。所有這些,都屬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的范圍。我們研修中所學的一些信息技術手段,很多都是對于以上我們已經掌握的信息技術的一些更新和改進而已。
20xx年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培訓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程有“隨時隨地錄制微課——利用手機APP錄制微課”。例如,針對某一學習難點,老師設計和制作一個微課程,發(fā)到班級小管家或者微信群,學生們就可以隨時隨地下載學習了。這樣學生們的學習就擺脫了課堂的限制,而改變了學習方式。
作為我而言,此次的培訓過程,結合自己信息技術專業(yè)知識,應照并符合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3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信息技術培訓學習賦能教育教學,助力教師專業(yè)成長,提高教育質量,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工程。依據《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簡稱能力提升工程2.0)和青海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的通知》精神,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學自20xx年3月信息化2.0培訓項目啟動以來,堅持以整校推進為基礎,圍繞“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目標,強化管理,優(yōu)化指導,穩(wěn)步推進,于20xx年6月底基本完成培訓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訓基本數據。
本次培訓我校共有304人參與,并以教研組為單位分成語文、數學、英語等11個小組。培訓分為兩個階段,前期(3月初-5月底)所有教師在組內依據所教科目及自身情況,在學校選定的微能力點中選擇3-4個能力點,進行了為期80余天的線上學習,每人至少習得50個學時。后期(6月)教師主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了25學時的線下學習,學習主要以微能力點認證的方式進行。
二、實施整校推進。
培訓項目啟動之初,就組建由校長張建國領銜,分管副校長俞亞萍主抓,教學教研主任、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等5—7人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并在省電教館培訓團隊和承訓單位(機構)專家指導下制定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及年度工作計劃,確定了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主題、制定并落實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方案。
三、線上線下融合。
所有參訓教師在進行線上學習的.同時,分管領導俞亞萍副校長牽頭與果洛中學達成校際聯盟合作,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同課異構評比活動,讓我校教師將線上學習與線下賽課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尋找不足,在評比中突破自我,逐步提升教學水平。整個活動都在兩校的錄播教室進行,為老師們后期的觀課、議課、磨課提供了便利,也為本次信息化培訓項目的完成給予了保障。
四、校本應用考核。
校本培訓考核采取校本自測、教師互評和管理團隊評定等主要方式,將考核任務下放至管理小組,由組長依據前期制定的考核標準,對學員線下“三討論、三實踐”活動提交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進行評價。與此同時,在學員之間進行各項學習成果的互學互評活動,讓大家共同進步,協(xié)同成長。
五、綜合實踐經驗。
本次培訓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幫助老師們實現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yè)知識能力的提升,老師們受益匪淺,營造出有利于教師教研的氛圍,扎實推動了校本教研活動“步步有實效”,促進了教師專業(yè)成長,形成了有效的教研機制。
。1)是研討制度,校長為校本教研第一負責人,在教研組指導下,組織實驗學科的互觀課、研討課等活動。
。2)是共享制度,在課改領導小組直接領導下和教師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激勵每位教師放開自己,利用科組活動、業(yè)務學習、研討課等多種渠道,通過交談、協(xié)作、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共享制度,提供交流平臺,增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yè)切磋、協(xié)調、合作,共享經驗,探討問題,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4
參加鼎城信息技術網絡培訓,學有所獲。信息技術2。0學習給我又一次帶來了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1、通過學習提升了我的教育觀念
在培訓中,我明白了信息技術2。0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廣泛,更省時高效。信息技術與跨學科教學的融合,更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職業(yè)的專業(yè)性,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需求。信息技術今后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未來教育應溶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信息技術,致力于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而信息技術2。0的學習為我們教師提供了這樣的平臺。不僅教師要掌握這門技術,學生也要通過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數據,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充分發(fā)
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所收集的數據加以綜合分析達到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水平。
2、在學習中收獲到了滿滿的知識
本次學習的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系,實用性很強。比如ppt的制作,跨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畫思維導圖,項目式學習等,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后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在學習內容方面,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更深入理解了項目學習的一般過程,掌握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升了信息技術2。0的應用水平等等。
在學習方式上,雖然是網絡授課,但我們感受最多的是教師精彩的授課和課例演示的新穎。各學員可以自由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規(guī)律。這樣的學習,能充分調動每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各展所長,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熱烈的學習氣氛。如果能有效地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將有力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3、學習后有了新的打算:
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真正領會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fā)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其感觸頗多-言難盡。我一定要借此次學習的東風,將本次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扎實工作,努力學習,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yōu)秀教師。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最后,我想說,在愉快而繁忙的假日里緊張的學習有收獲著快樂著!我仍會繼續(xù)學習各種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持之以恒,不確解的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培養(yǎng)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后的最終目標!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5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統(tǒng)領和指導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fā)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因此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以前我們教學生為學而教,只注重告訴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演示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統(tǒng)一輕獨創(chuàng)。對教師設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訓練題目得心應手,而遇到新的問題或出現故障時,卻手足無措。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們應該徹底改變教育觀念,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讓學生怎樣自己解決問題上多下功夫,幫助學生找到最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機來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只要掌握了騎自行車的方法,什么樣的自行車都能騎。這樣才能體現出計算機這一現代化學習工具的優(yōu)越性,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學計算機課。有趣味、多角度、有創(chuàng)新地教學,使小學生愿學、樂學、愛學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沒有教材,沒有演示設備,教師的“干”講,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學生還出現了厭學情緒。這時我就采用了“暢所欲言”教學法。首先,我在前一節(jié)課時,故意加大練習量,讓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訓練,學生問的問題也故意留下幾個,等下節(jié)課的時候,我首先表揚上節(jié)課勤于發(fā)問的學生,然后激發(fā)其他同學提出上節(jié)課未解決的問題,這時沒有機會發(fā)問的學生爭先恐后地說了起來。聽完后我“故意”說:“哎呀!這個問題我怎么不記得了,其他同學誰能說說?”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搶先發(fā)言了。這樣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放手讓學生互相解決,最后老師來點撥講解共性的問題,這樣孩子們會聽得更認真、更仔細、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課題效率,從而達到了資源共享和自己的預期目的。
一、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因此,小學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估計沒有哪個學科在體現學生的差異方面有信息技術課這樣明顯。
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
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平時上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因為現在都是一人一機,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程,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xié)作的重要性。
在學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組織了學生開展自己動手做電子幻燈片的活動,同學們自愿結合,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大家有明確的分工,有負責策劃、有負責收集資料、有負責制作的,等等,另外各個小組之間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在局域網中共享。對作品的評價,改變了以前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暢所欲言,相互評價。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
小學《信息技術》中有一用《動畫自己做》程序來制作動畫故事,該程序為學生提供了背景、靜物、動畫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觀,操作也較簡單,學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學中學生的操作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只是隨心所欲地將各種素材拼湊在一起,而并沒有掌握到動畫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個動畫制作任務:
1、讓一個小朋友從左向右跑去。
2、兩位小朋友賽跑,要求同時起跑。
3、兩組小朋友進行接力賽。這三個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加入一個動畫角色到加入兩個動畫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動作時間,最后一個任務要改變動畫角色。學生在這一連串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因此,我們要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規(guī)律;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觀察,代替學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guī)律。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再單純地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注重結合學生的經驗,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進而真正完成學生“全人”發(fā)展這一艱巨的任務。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6
在擔任整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以下就我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陸續(xù)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臺多媒體電腦,從而形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tǒng),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的演示并加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tǒng)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jié)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后自己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己的自學能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己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后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通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并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己預習后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內容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yè)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容。例如,在講完“Word”軟件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后,要求學生課后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jié)上課時使用Word軟件進行錄入、排版,并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后,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內容,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內容,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絡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出現,上級領導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上網操作能力非常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這項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信息知識環(huán)境。學生可以通過上網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吸收能力;讓學生在節(jié)日時,發(fā)送電子郵件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上閱讀新聞、參加各網站的BBS、收發(fā)電子郵件等。采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于實踐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環(huán)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閱讀網絡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于“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可以分為:寫信與發(fā)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閱電子雜志、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fā)信”這個子任務,又可以劃分為:寫信、發(fā)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fā)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fā)送一段錄音、發(fā)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fā)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fā)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教師感到忙碌、時間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可以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并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小組成員的動手能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工具性的特點,可以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系,不僅能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課堂所學內容,而且還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更完整的`認識。例如:我讓初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技能,到因特網上查找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制作一個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找有關環(huán)保資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采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能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可以利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xx軟件來制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后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積極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內容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出版班上的墻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增強了信息意識。
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20xx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信息技術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說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出來”。她所說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內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起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件后,采取“指定內容、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并限定時間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件輸入一篇文章,規(guī)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于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采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7
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電腦全面普及的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技術已經是科學發(fā)展和走向未來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需要,且已成為當今合格人材的必備素質之一。而要想學好信息技術,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不可忽視的基礎。下面是本人就幾年來從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一些經驗心得,對如何更好的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動力源泉
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自發(fā)探索信息技術科學,培養(yǎng)信息技術素質,打好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和基本操作技能。所有學生能熟練進行信息技術基本操作,對常用軟件熟悉。使部分學生將來能成為信息技術專家性人才。初中生由于其年齡特點,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我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要注重激發(fā)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則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有認知目標,更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
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在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突出重點,聯系實踐,切忌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完全脫離學生的精神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狀態(tài)。如果說理論教學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學的實踐性。那么教師就應該使所教的理論知識密切聯系實踐。并且能夠指導實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理論指導實踐的可行性。在初中信息技術普及教育的過程中;A理論教學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實踐教學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十分重要,教師必須努力加強教學的實踐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讓學生盡可能多的進行上機實習。掌握操作技巧,增強操作技能,使學生體驗到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從而使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驗證、鞏固和深化。
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這里所說的多媒體技術與前幾年一些書籍中曾提到過的多媒體組合教學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將幾種媒體加以簡單的組合(如把幻燈、投影、表格、聲音、錄像加以組合)。今天的多媒體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中心,把語言、圖像、視聽等技術集成在一起,而且能雙向傳送,使同一信息通過用圖形、文字、數據、表格、聲音等多種方式顯示出來。產生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闪⒓捶答佭@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學習內容、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預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與這個過程。在多媒體教學教程中,學生的學習是在和信息技術的交流對話中完成的,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多媒體教學中,信息技術能按照學生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時對學生的.反應作出判斷、調整或修改學習方案,提供適用的教學內容。這種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傳統(tǒng)的教育媒體很難做到的。
四、聯系實際設置懸念
上課時,教師可先提出―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產生懸念,讓學生具有想解決問題的驅動心理,且以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比如:在Excel中,教統(tǒng)計、排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問學生:“本次期中考試成績就在我們電腦里,現在要求將各科成績匯總,還要排出名次,你們該如何應用Excel處理這些問題呢?”引出Excel應用的統(tǒng)計、排序方法,通過Excel應用軟件來完成任務,輕松又準確。又如:在講Word操作技巧時,教師可讓學生思考:“怎樣利用Word設計圖文并茂的電子板報?”同時展示給學生一個圖文并茂的紙質板報。能帶著這一問題聽講更能激起學習熱情。教師通過設置一些懸念,再讓學生用信息技術去解決。他們會覺得學習信息技術確實有用。能夠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五、給學生布置個性化的作業(yè)
學生之間有著各不相同的個性差異,對于同一本教材,學生的興趣點也是有差異的。在基本掌握信息技術操作的基礎上,有的學生表格做得特別漂亮,有的學生設計的網頁特別有個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有的放矢的給學生提供多個作業(yè)項目,并不要求全部做,給學生選擇的余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給學生發(fā)揮個人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并把教材中沒要求講解的,應用軟件能夠支持的操作,作為附加分,鼓勵學生用心地學習和制作。當他們如期完成作業(yè)后,教師可以把有些同學的特色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出來,激發(fā)學生互相學習。競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就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教學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保留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向別的班級和下一屆學生展示,以鼓勵其他學生學習,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不能夠完全按照常規(guī)科目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盡可能跟上信息技術軟硬件發(fā)展,尤其是軟件的發(fā)展。教學方法上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自己動手,以其是否熟練地掌握操作方法為標準。教學形式要多樣化,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性,最后,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8
我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信息技術學習,提高了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認識,更新了教學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所具有的特性,為新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應用信息技術來改進課堂教學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出路,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的認識到教育改革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二、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當前科技發(fā)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F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yōu)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四、把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整合,可以改變教材的觀念和形式,改變教學環(huán)境、手段和方法,變革教學模式,有利于面向全體同學發(fā)展個性,有利于學生進行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緊迫的。
因此,教育技術培訓對我的教學受益匪淺,我們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教育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善于置疑,積極探索,大膽聯想,多方位,多層面地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使學科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這次自主學習學到許多新的知識,但是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將
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范文(精選12篇)09-25
信息技術2.0學情分析心得(通用16篇)12-28
信息技術課的學情分析心得范文(精選6篇)09-25
信息技術課學情分析心得范文(精選5篇)09-25
信息技術學情分析心得體會(通用5篇)09-24
信息技術中的學情分析心得體會(精選9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