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種姓制度
印度文明作為世界上的一種古老文明,為人類貢獻了很多它獨到的思想,不了解印度文明,可以說我們對世界文明的理解就是不完整的,
種姓制度
。要了解印度文明,關(guān)于它的歷史和宗教、制度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其中最令我們這些異族難解的部分,往往外國人以獵奇的眼光去看印度的“種姓”,就如同外國人跑到中國來津津樂道“小腳”、“辮子”一樣,很可能被當?shù)厝艘暈槲耆琛?種姓是印度特有的制度,是理解印度社會和文化的一把鑰匙。對于印度種姓制度最粗淺的印象不外乎,職業(yè)世襲,種姓之間界限森嚴,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不能共食、并坐,種族歧視嚴重。是最為顯明的等級制度。但這肯定不是印度種姓制度的全面反映,一個制度能夠存在幾千年必然有內(nèi)在合理性,比如種姓制度為核心的印度教在印度興盛至今,而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反而在印度頹敗了,轉(zhuǎn)移到其它國家才能生存發(fā)展。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雖然以現(xiàn)代的眼光看去,種姓制度極大的不合理,所以印度1947年獨立后頒布的第一部憲法里就明確規(guī)定廢除種姓,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沒有任何關(guān)于種姓的記載。至少從法律上說,印度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身份歧視。但事實上它不可能一夜之間消亡,而仍然影響著印度人民的生活。種姓到目前為止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印度人的職務(wù)、地位、上升機會和障礙。種姓也決定了一個印度教徒應(yīng)該在哪里出生,在哪里居住,吃什么樣的食物(通常高種姓人吃素食),穿什么樣的衣服,從事什么職業(yè),同什么樣的人交往,與什么樣的人結(jié)婚,享有怎樣的社會地位和負有怎樣的義務(wù)及責任,死后在哪里埋葬以及怎樣埋葬,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它為什么會在歷史上出現(xiàn)?它在歷史上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它是否一無是處?它在今天的不合理又表現(xiàn)在哪里?對此,我搜羅參考閱讀了很多資料,包括劉建等人著的《印度文明》,庫爾克等人著的《印度史》,以及許多不同人撰寫的關(guān)于印度種姓的介紹,也就不一一列出具體的出處,但通過這些資料的綜合,或許可以有助于我們對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個更加完整和深入的了解,也幫助我們更好的認知印度文明的特色。
(一)種姓制度的起源與發(fā)展
種姓制度其實并非印度所獨有,在其他一些國家,例如古代埃及也曾經(jīng)存在過,在南亞其他國家也存在著。但是它在印度歷史上表現(xiàn)最為典型、復(fù)雜和持久。
自有人類文明以來,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種比較混雜,有非洲類型的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色人種、類似我們中國人的蒙古人種和來自地中海地區(qū)的達羅毗荼人。在雅利安入侵前,達羅毗荼人是最大的群落。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從印度西北部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主要和達羅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人發(fā)生沖突,并占據(jù)了印度北方地區(qū),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帶驅(qū)趕。
在今天,擁有12.4億龐大人口數(shù)量的印度是世界上種族最多的國家之一,有700個種族和語言群體,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統(tǒng)計,可能還有更多,
資料共享平臺
《種姓制度》(http://www.oriental01.com)。這些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都很好地保持著各自的傳統(tǒng),只有很少人會與外界通婚?梢娪《惹闆r的復(fù)雜。種姓制度正是在這樣的特定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的。
公元前1500年前后,在雅利安征服后,為了維護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guī)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qū)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chǎn)生,由于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淺色白皮膚和當?shù)厝说纳钌つw對比鮮明,所以膚色是和種姓制度緊密聯(lián)系的因素。我們熟悉的種姓這個詞實際上是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在英語里種姓譯成Caste(卡斯特)。而西方的Caste這個詞是16世紀來到印度的葡萄牙旅行者起的名字。在印度梵文里,種姓其實被稱為瓦爾那(Varna),“瓦爾那”這個詞最初是指膚色,其本意和階層、地位毫無關(guān)系,后來才有了種姓的含義。不過經(jīng)過了3500年的歲月,雅利安人的膚色也在變化,因為在熱帶的太陽下,只有深色皮膚的種族才能更好的生存,淺色皮膚容易因皮膚病而夭亡被淘汰,雅利安人基因中的黑色成分被遺傳和強化,淺色成分被不斷淘汰,所以即使是今天高等種姓的皮膚也往往比我們東亞的黃種人的皮膚都黑許多。在西方,有一個侮辱印度人的詞匯,把印度人叫做“打磨過的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雖深,但是仍舊保留了白種人薄唇窄鼻等特征,仿佛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寬鼻梁打磨精細了,但對于黑色的石頭不論如何打磨,底色都不會變,仍舊是黑色,所以就有了“打磨過的黑人”這個詞匯。
雅利安人早先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先進文化,由游牧轉(zhuǎn)為定居的農(nóng)業(yè)生活,并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由于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內(nèi)部貧富分化的結(jié)果,在雅利安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制度,這就是“瓦爾那制”的萌芽和發(fā)展。在最初只有兩個瓦爾那,即雅利安(白色人種)和“達薩”(即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黑色人種)。可見,種姓制度的產(chǎn)生是兩個膚色不同的種族對立的結(jié)果。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印度社會階層形成了4個等級———婆羅門(僧侶貴族)、剎帝利(軍事和行政貴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羅(被征服的奴隸);至此種姓制度初步形成。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quán),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nóng)時季節(jié),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quán)之外的一切權(quán)力。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tǒng)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nóng)民、手工業(yè)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上述三個種姓都是由白色人種雅利安瓦爾那分離出來的,而黑棕色人達薩瓦爾那則演變?yōu)槭淄恿_。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實際上處于奴隸的地位。在首陀羅之下,印度一直還存在著一個沒有種姓的群體——賤民,由于其地位遠在前4種種姓之下,因此又被俗稱為“第五種姓”,但其實并不是種姓。按照婆羅門教教義,賤民被稱為達利特人,意為“不可接觸之人”,其他種姓不僅不能與他們交往,連喝水都不能共用一口井。但有些沒有種姓的人卻不能被認為是賤民,這個后面再加以補充。
【種姓制度】相關(guān)文章:
組織管理制度-制度08-15
值班制度10-25
談心制度06-26
會議制度09-05
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和懲罰制度09-20
請假制度范本06-26
網(wǎng)吧安全制度06-01
醫(yī)療核心制度07-28
干部培訓制度09-24
檔案收集制度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