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墒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錢學森》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錢學森》觀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老師推薦的電影《錢學森》,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爺爺深厚的愛國之心所打動了。
影片的大概內容是:錢學森爺爺在美國學習深造后被聘為教授,多年后在美國軍界、科學界,已是全球聞名的火箭專家,其地位舉足輕重。但他在美國進行研究工作的時候,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新中國成立后,他決定要立刻回國,用自己的所學所知報效祖國,但此時美國人覺得他知道的機密太多了,不同意他回國,只要錢學森留在美國,不回中國,就給錢學森豪華的別墅,先進的科學器材,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和誘人的報酬,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住錢學森爺爺回國的決心,被監(jiān)禁了5年后才在祖國政府的`幫助下,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剛好遇到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為了保證科學家們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想盡辦法給予照顧,聶榮臻元帥特意送去一些豬肉,交待給錢學森爺爺和所有技術人員補充營養(yǎng),但是士兵們是沒有的,看到這里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凹夹g上的問題,一定要聽學森同志的”!皩W問像森林!笨吹竭@里我哈哈大笑,笑完后又想到只有努力學習,擁有淵博的知識,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尊敬。
回國后,錢學森爺爺先后主持完成原子彈、氫彈、中近程導彈、火箭、人造衛(wèi)星等研究工作,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爺爺的愛國之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像錢學森爺爺那樣至正直,執(zhí)著于祖國的繁榮昌盛。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個小學生,讓我們行動起來,像錢學森爺爺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錢學森》觀后感 篇2
看過《錢學森》之后,感到一股正氣凜然在胸,同時也問自己,如果我是錢學森,能否像他那樣為了祖國放棄在美國優(yōu)質的生活和研究條件,回來過清苦日子,并且在中國核領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造出兩彈?尤其是后者,錢學森徒有高級的大腦,但是雙手被中國核背景缺乏的現狀束住,他在面對慘淡現實的時候,應該是何等的無力與無奈?就像影片中,他面對聽不懂他講課的中國技術人員,臉上顯出的表情是受到沖擊、是無比失望,不過,他沒有像對外國學生那樣,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講一遍。
對于錢學森的.毅然回國和回國后的廢寢忘食,我感到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理想主義精神,也生出了無力與無奈:現在這個時代還會不會出現如錢學森般擁有高尚情懷和強烈愛國責任感的奉獻者?
在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當今,人們對國家的責任感漸微,或許只能在面臨重大災害后顯現出來;同時由于不再有“唇亡齒寒”的情況出現,人們對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再與國家命運相連。作為青年人,我想:如果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不再向往報效國家或回饋社會,而是看到國家和社會的不足后不思改變或無力改變,反去崇敬外界更加發(fā)達的環(huán)境和美好的生活,爭先涌出國門,那么我們的國家不僅是用資源為外國培養(yǎng)半成品,而且也將會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我想,每個看過這個片子的年輕人都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抱著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生活,另外還要思考是否可以把自身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融合,哪怕只是一點,但也是對我們成長的這片土地的一種回報和推動。
想到一句話:“孩子,你是否想過,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為在你之前,有人抗議過、奮斗過、爭取過、犧牲過!比绻覀円庾R到現在還算美好和安穩(wěn)的生活是因前人的嘔心瀝血甚至捐軀為國,也許我們就能少點自我,多點大我,為這個國家做點不算驚天動地但也能推動改善的事情。
《錢學森》觀后感 篇3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我被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感動著。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他早年留學于美國,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專家。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這在別人眼里,是多么讓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啊!然而,錢學森卻把這一切看得很淡,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可是美國多方阻撓對錢學森威逼利誘不成,又把他軟禁在美國,并誣陷他,使錢學森被軟禁了八年之久。在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以美國11名戰(zhàn)俘作為交換條件下,美國才把錢學森給送回國內。在到了祖國后,由于國內設備不先進,技術不夠好的環(huán)境下,錢學森帶領著一批信仰堅定,肯為祖國作貢獻的科技人員,經過重重困難,最終制造出了中國第一顆導彈,并實現了兩彈合一的成果。使我們中國最終不會再被別國瞧不起,因為錢學森為中國鑄造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我覺得錢學森值得我們學習的首先是他的愛國精神。在美國,錢學森什么都有了,金錢、地位、和名譽,他還是果斷放棄了,他準備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其次,他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他的.堅強信念支持他,不畏挫折,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他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奉獻終身,就是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此時神舟十一號的順利升天,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該院技術團隊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這是這樣的一個個年輕充滿朝氣、充滿戰(zhàn)斗力的航天技術團體。我們學習航天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的戰(zhàn)斗精神,勇于擔當、善于擔當,充分發(fā)揮自我的專長,在自我的領域做出更大的業(yè)績。
《錢學森》觀后感 篇4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一部好的電影,也會讓我們心潮澎湃,震撼心靈!跺X學森》這部電影就是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
錢學森曾經說過: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結果的。在美國的這些年,他在科技上取得了騰飛般的成就。年華正好,雄姿英發(fā)的他還受到加州理工大學院長的重用。在這大好時光中,他本該可以繼續(xù)勝任加州理工大學終身教授,并且繼續(xù)研究美國重要軍事機密的活動。但是,一心想回國報效祖國的他卻毅然決然的說出了四個字:“我要回去!”
中國對他來說并不只是一個歸宿,而好像是一位母親正在召喚著他。他的存在,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絕好的事情。美國更不會想把他這塊肥肉白白讓給中國。五年以來,對他進行了各種軟禁,折磨不計其數。
錢學森在特務們的監(jiān)視下,折磨下,威逼利誘之下,整整度過了五個春夏秋冬。五年對于一個科學家來說那是何等的寶貴?可是為了重新回到母親的搖籃,他認為,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紅色的中國才是他唯一的`歸宿。無論院長如何勸解他,旁人如何評價他,對他來說都如霧如煙般虛無縹緲。真正在他心中的是一顆愛國的心,一種回去報效祖國的使命。
“在我的國家,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哪怕是種蘋果!彼涍@樣對理工大學的院長說。
祖國對他來說是至高無上的,這就是錢學森,錢學森是中國種出來的最值得驕傲的蘋果。
中國的一代巨星,是中國的驕傲!他的精神將會一直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錢學森》觀后感 篇5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動蕩不安,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土被人踐踏,空有一腔熱血,卻無拋灑頭顱之處,于是,他們化悲憤為力量,改屈辱為使命,為新中國注入新的血液。
于是身處異鄉(xiāng)的錢學森,他放棄了美國的優(yōu)越生活,不辭萬里,投入到祖國的懷抱,他把畢生的所學都獻給了祖國,他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边@么一位可愛可敬的人,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他的畢生?于是在這漫長的假期中,我們觀看了《錢學森》,觀看錢學森在美國時期的貢獻,他與妻子的愛情點滴,他回國的艱難以及他回國可貴的.固執(zhí)。
這樣的一個人才。美國當然不會輕易放手,但錢學森擔心自己的科研資料被盜取。他選擇一把火將他們燒毀,面臨逮捕,他依然堅定的說:我要回祖國去。而妻子蔣英也十分支持,她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她與錢學森的愛很偉大,這種偉大無關愛情,而是她所展現的冷靜和從容。她說:中國可以沒有像我這樣的音樂家。但是不能沒有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我愿意為此付出一切。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擲地有聲?
當時的中國正面臨三年重大自然災害,蘇聯政府雪上加霜,于是錢學森臨危受命,擔負起中國原子彈的研制任務。相對于美國的優(yōu)越生活,回國后的錢學森只有漫天黃沙,沸沸揚揚,但他并不在乎,他與研究人員們不辭辛苦,徹夜奮戰(zhàn)。終于隨著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起,中國迎來了一個科技鼎盛的時代。
面對美國的糖衣炮彈,錢學森堅持回國從一窮二白開始,愛國并不是嘴上說說的,錢學森就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兩個字的深刻含義。而當今世界和平,從何而來的和平呢?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的崛起,不僅僅是要依靠歷史底蘊的深厚,要不斷發(fā)展,不斷創(chuàng)新。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歷史的艱難是我們絕對不能忘記的,如今,美好的生活讓很多人都失去了信仰,缺的是錢學森一樣的愛國者。
他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愛國的深刻印象,將傳承千古,流芳百世。
《錢學森》觀后感 篇6
近日,為了更好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學習優(yōu)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為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外為中國軍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科學家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發(fā)明制造了很多導彈,而且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大概不知道,錢學森3歲的時候以可背誦百首唐詩宋詞了,鄰居都說錢家出了神童,5歲時他以可以讀水滸傳了,還有一次他在測試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卻發(fā)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誤,他立刻舉手,向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并要求扣分,老師感動了,主動收藏了他的卷子,這份卷子在老師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想回到祖國來,但是美國設置了重重障礙,回國的.時間長達5年,他是靠著信心和聰明才智回來的。
回到祖國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領導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否搞成導彈,錢學森回答;為什么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頭嗎,陳賡說;太好了,錢學森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發(fā)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肩上擔負著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學習錢學森爺爺愛國、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才!
他的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愛國的思想,克服困難的信心是我學習的榜樣。
《錢學森》觀后感 篇7
錢學森,19xx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從19xx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志向。19xx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機車制造專業(yè),后來,受到淞滬抗戰(zhàn)中中國軍隊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決心改變自己的專業(yè)方向,努力掌握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
錢學森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20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tǒng)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xx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xx頒發(fā)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畢生實踐著科學報國信念的奮斗歷程中,錢學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潔,充分展現出一位科學大師的高尚風范。他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20xx年10月31日,這位被譽為人民科學家的科學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歷程,溘然長逝。
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錢學森》觀后感 篇8
今天下午班會課我們看了介紹中國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他的生平。
記憶最深的是電影里他對美國人說的“我回到中國,還可以種蘋果,沒有我不能做的,只要我想做”回到祖國后,為了國家的事業(yè)發(fā)展,他整日不著家的工作,近乎偏執(zhí)的堅持,終于迎來了最終的成功。
到了發(fā)射的那一天,他想到他與那些美國人的對話,說道“這就是我所種下的蘋果!边@便證明了:只要你想做,肯下功夫,絕對沒有做不到的。我想,在我們學習中,也應做到這樣:敢于努力,敢于拼搏,你愿意,你去嘗試,那么你也可以做到。
這只是對錢學森的一段正面描寫,影片中還有很多側面描寫,如,一些將士們對他的崇拜,還有一群崇拜他的小戰(zhàn)士們跑過來看錢學森的鏡頭,錢學森說:“我和你們一樣,是個老兵,我們是戰(zhàn)友啊”突出了他的謙遜。
不過最為人熟知的還是他在歸來前備受美國政府迫害的故事,面對美國的迫害,錢學森毫不妥協(xié),一心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國!”,為了國家的核事業(yè),他選擇放棄在美國施展才華的機會,聽過道路上的.坎坷,堅持自己回國的信念,終于在五年后回到了祖國。當然,這種作為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在別人身上也能看到,如,鄧稼先。
現在有許多人都出國留學,也有學成歸來的,但在當時,可能不會有誰想回到條件并不好的地方,但錢學森腦子里此時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國,無論怎樣都阻止不了他回國,可見他的愛國心有多么強烈。
我們也許成為不了像他那樣的大科學家,但他的愛國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我們也可以盡一份愛國之心,努力學習,服務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 篇9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偉大人物,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我們一輩子懷念的名字。
今天中午,我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影片,再次走進了這位偉人的崢嶸歲月。他是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1911年出生于上海,為了能夠更好地報效祖國,于1935年留學美國?赐觌娪,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錢學森波瀾壯闊的一生,震撼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努力趕超的`干勁。
對國家的深沉愛意決定了錢學森一生的方向,也造就了錢學森偉大的一生。假若錢學森沒有堅持報效祖國的決心,而是留在美國,也許他仍舊會是一個享譽全球的科學家,但他絕不會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錢學森——報效祖國的行動卻需要一個人的高尚的愛國之心作為支撐,這就是錢學森最讓人敬佩的一點。
錢學森在美國的導師曾經這樣問過他:你回到中國能做什么?現在中國的航天業(yè)沒有任何基礎,你回去相當于回到了農耕時代。錢學森堅定的說:祖國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算只是回去種蘋果!所以最終,回國愿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yè)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縱觀影片,錢學森的臉上都帶著自信和堅定的笑容,這一點讓我為之動容。一個科學家不能只做好科學就夠了,更重要的是他要用他的人格魅力,彰顯著科學的魅力和人格之美。
《錢學森》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做《錢學森》,里面的內容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感觸。
這部電影主要講,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時,他已是聞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科學家,1950年,錢學森同志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zhàn)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同志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并任命他為委員。幾年后,錢學森經過努力,終于研究出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隨即,中國的第一枚導彈也誕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被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了,他完全可以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享受終身教授的高級職位,可是,他選擇了回到祖國。那時的中國還很貧窮,他寧肯放棄優(yōu)越的條件,還要到祖國來發(fā)展事業(yè),這是多么可貴的愛國精神呀。有人問他,“你回到那個貧窮的國家做什么,種蘋果嗎?”錢學森卻堅定的答道:“只要我回到我的祖國,讓我干什么都可以,哪怕是種蘋果!”這樣堅定的愛國精神就是錢學森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前進的動力!
《錢學森》觀后感 篇11
或許是因為錢學森和我是兩個時代的人,我其實并不知道錢學森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看電影之前有同學問我錢學森是干什么的,我搖搖頭,說不知道,旁邊馬上有個同學應付著,是不是數學家。
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錢學森是個科學家,這是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的,20xx年時,電視上、報紙上到處都是錢學森去世的消息,報道他的一生、他的學術、他的成就等,在那時我依然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我們有個對我們國家奉獻很大的人死了,他是干什么的,我依舊不知道。
這次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有了很多感慨,我感嘆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也感嘆了美國人扣押錢學森的憤怒。
錢學森對我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我國開展了一個新的領域,一個我國曾未達到過的領域,陳坤也許不是最像錢學森的,卻把錢學森的感覺演得很好,讓我身靈其境,我在看這部影片時,我也為錢學森憤怒,也想咒罵美國人,可是我清楚地明白,當年錢學森的心情我們都無法理解。
錢學森為我國開展了兩彈一星,也是我國杰出貢獻科學家。
我認為錢學森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錢學森是個非常浪漫的人,不論是他對他太太的求婚方式,還是進了拘留所也不忘表達他對他太太的愛意,亦或是他臨終之前的采訪中說出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音樂,他都時時刻刻的想著他的太太蔣英。蔣英女士在今年2月5日逝世,《錢學森》在3月2日上映,前后一個月都不到,蔣英女士沒能看到《錢學森》的上映,就去世了,這是《錢學森》的主創(chuàng)人員的遺憾。
蔣英女士是個非常好的賢內助,長得漂亮,又善解人意,還是個接觸的西洋女高音歌唱家,可是她為了她的丈夫,愿意放棄她的歌唱事業(yè),努力的成為一個好的妻子、母親,我覺得蔣英女士是偉大的。
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對我感觸很大,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錢學森》觀后感】相關文章:
錢學森教案06-23
錢學森的名言04-26
《錢學森》聽課反思10-23
錢學森名言名句02-21
《錢學森》觀后感11-14
錢學森觀后感09-02
《錢學森》語文聽課反思03-15
《錢學森》語文聽課心得01-25
錢學森事跡材料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