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洞洞》大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變洞洞》大班健康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游戲中的樂趣,愿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了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
3、能主動參與游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戲。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jīng)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5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教師用身體各部位變大象,變茶壺……
(2)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引導幼兒思考:這像什么?(水杯、望遠鏡)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小洞洞。
(3)請幼兒尋找身體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臍、耳孔)
(4)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變洞洞。
(5)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fā)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么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2、變洞洞游戲(1)男女幼兒分組變洞洞。教師:看誰的洞洞最結實,可以讓好朋友的報紙球鉆過去。
(2)請小朋友想辦法,變出大一些的洞洞,讓你的好朋友鉆過去。
(3)請大家動腦筋和好朋友合作,變出能讓老師鉆過去的大洞。
(4)教師鉆過的“洞洞”就跟在老師身后變成小火車,直到大家圍成一個圓圈。
3、延伸活動
大家試一試,除了用我們自己的身體變洞洞,還有什么能幫助我們一起變洞洞?(墻壁、桌子、板凳)
反思
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這個活動的重點之一,我設計了能讓每個孩子很快進入角色的導入游戲“變魔術”,將每一次探索和難度的提升滲透到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中;而掌握洞的正確概念,并能夠用各種肢體語言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重點.我借助的則是讓小小報紙球穿過的游戲。在實際施教過程中,由于地域的不同、孩子認知水平的不同.相同的設計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變魔術。在甘南,40名大班孩子不太習慣地坐在地上,我讓孩子們玩手指變魔術的游戲時,有部分孩子沒有領會要把小手拿出來,我馬上“變”出了大拇指,走到每個孩子面前,互相用拇指點點頭,于是孩子們的臉上有了開心的笑容;在西寧,20名中班孩子隨意坐成一圈,一聽說我要變魔術了,高興地模仿著我的動作,一會兒變成大水壺。一會兒變成小狐貍。
環(huán)節(jié)二:找洞洞。在甘南,我請孩子們在自己身體上尋找洞洞,孩子們找到了身體上的各種洞:眼睛、嘴巴、肚臍、鼻孔、手指變成的洞等,我馬上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兩手張開,請孩子們用準確的語言說出為什么這不是一個洞;在西寧,孩子們找了很久,興趣依然非常高漲,耳朵、嘴巴、眼睛、肚臍,還有的孩子指著自己的衣服口袋說:“這里有個大洞!”
環(huán)節(jié)三:變洞洞。在甘南,當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和別人變得不一樣時,馬上招呼其他幼兒來看看他是怎么變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我在旁邊不斷地提醒:動動你的小腦筋.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嗎?有一個孩子用雙手交叉變成了洞,我馬上朝他點了點頭,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說:“你能再試試嗎?”孩子馬上心領神會,用腳變出了洞洞。在西寧,在我們討論到變出不一樣的方法時.我注意讓孩子示范的機會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動作,每當看到一名孩子用身體的各部位變化有所不同時,馬上表揚,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設計不同的動作讓小紙球穿過了。
環(huán)節(jié)四:玩洞洞。在甘南,孩子們變出了洞洞,都等著我用紙球來“檢驗”洞洞是否結實.我趕緊請孩子們分成兩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對面,當一組變洞洞的時候另一組就把手中的報紙球從洞洞里扔過去,我做過示范后孩子們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來;在西寧,該分組了,可孩子們仍然對不同的造型興趣不減,于是我讓孩子們兩人一組;ハ嗤嫒訄蠹埱虻挠螒,我在一旁觀察和個別指導。
在兩次活動后我進行了分析,總的來說,這個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設計層層遞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tài),與老師配合默契。隨著教師預設情景的不斷深入,孩子們由游離于目標之外到對活動本身產(chǎn)生較高的興趣,從不熟悉老師到愿意和老師一同想各種辦法,貫徹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一再強調的讓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這個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體會一:互動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包括孩子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師幼互動的前提,教師要注意營造輕松、溫馨、激勵的良好氛圍,讓孩子信任、親近教師.愿意和教師交流,愿意展示自己的動作。在環(huán)節(jié)一中,甘南的孩子對席地而坐的方式不太適應,影響到了活動的引入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利用手指互相打招呼的游戲與每一位孩子親近,抓住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把注意力盡快投入到接下來的手指變洞洞的環(huán)節(jié)。
體會二:只有當學習者自己覺得學習活動是有意義、有興趣的時候,他們的意識與行動才是統(tǒng)一的,才會表現(xiàn)出積極、自覺的行動,所以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非常重要。在環(huán)節(jié)二中,甘南的活動對象是大班下學期的孩子,找尋自己身體的洞洞這種簡單問題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教師必須提高要求,讓孩子們“蹦一蹦”才能達到:而西寧的.中班孩子對自我和他人的身體還有很大興趣,所以這一活動可以讓孩子們自由探索。
體會三:雖然地域不同,生活環(huán)境有差距,但孩子們都有著極強的接受能力,而孩子們良好的思考、探索習慣。不是一個老師或者一個活動就能夠解決的,這需要全社會包家庭、教育機構及教師的共同配合。這兩地的孩子讓我深刻感受到,平時對孩子探索性的培養(yǎng)有多么重要,那珍貴的小小智慧之火是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需要給予孩子自我思考、互相討論的時間。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正誤,或過多地去干預。
體會四: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要針對孩子的特點采取適宜的教育方式。在環(huán)節(jié)四中,我對兩地孩子分組的處理是不同的:甘南的大班孩子平時分組活動不多,他們對競賽項目特別感興趣。所以我采取了分組比賽――“看誰投得準”的游戲活動;而我在與西寧的老師交流時了解到,他們班孩子平時活動就是分組,所以對自己組隊進行自主活動很熟悉,我的處理更多的是發(fā)揮孩子們的主動性,作為一名觀察者,讓孩子在前。
點評1這個活動最大的看點是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具體體現(xiàn)在:動作發(fā)展的遞進,手指一手臂一四肢軀干一多人的肢體配合,幼兒在洞由小變大的的過程中體驗著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趣味性;難度的不斷遞進,個體自己變一兩人互動一多人變大洞一借助周圍其他環(huán)境中材料變洞洞,不斷提高變化的難度,使幼兒一步步去解決問題,達到目標,是一個跳一跳的發(fā)展過程;興趣點的不斷遞進,幼兒從不理解游戲的意圖一漸漸深入游戲一模仿教師活動一自由創(chuàng)造小洞一興趣盎然地投入不斷的探索中,教師生動的趣味性語言加上恰當?shù)闹w語言,引導、感染著每一位幼兒,師幼間形成了默契的配合。
活動中,教師也采取了一些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對幼兒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培養(yǎng)方面:在一個變洞一個投紙球的兩人互動活動中,投的幼兒注意力必須處在高度的集中狀態(tài)才能準確地找到相應的洞投進去,而變洞的幼兒只有快速投入地思考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身體中可“圍集”的地方。這個游戲在最大程度上讓幼兒投入到了思考、應變的活動狀態(tài)中,幼兒在應變中體驗著變化所帶來的樂趣。此外。在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方面,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幼在變洞洞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如舉起雙臂是洞嗎,讓幼兒在分析是不是洞洞的過程中,鞏固了“圍集”的概念,提高了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整個活動中,教師高度投入和快樂的情緒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幼兒,調動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因此整個活動可以說是快樂的、有趣的、讓幼兒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的肢體運動活動。
略有不足的是,教師在施教活動中有些急促,應再放慢一些速度,提問后給予幼兒思考的時間,語速再慢一些、柔一些,心再靜一些,可能整個活動會更穩(wěn)一些。
點評2這個活動目標制定比較全面,從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方面制定了目標,符合幼兒的實際;從選材上,也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教師對活動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為每個孩子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與每個孩子進行交流,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孩子,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都非常好,在活動廣度上,教師也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在孩子與教師的討論中,孩子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或者發(fā)表個人見解,體現(xiàn)了活動活躍和有序,師生、生生的交流也是非常平等的;活動中,當個別孩子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教師能自然地用開火車的形式讓活動變得有序,把這些孩子又集中到教師的視野。
我個人認為;顒拥纳疃瓤稍偌訌娨恍浞职l(fā)揮孩子身體各部位動作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想像潛能。
【《變洞洞》大班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03-08
大班健康領域教案《有趣的洞洞》08-23
大班幼兒健康《看不見的洞洞》教案12-14
《鉆洞洞》小班健康教案10-22
幼兒園大班教案:洞洞里的動物05-14
洞洞鞋致癌 警惕穿洞洞鞋會威脅人的健康01-1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洞洞變變變03-01
中班健康:牙齒上的小洞洞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