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精選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并根據物體的沉浮特征分類。
2.對沉浮現象有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兩人一份材料,內有積木、塑料玩具、有蓋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針、鐵夾子等。個人記錄表兩人一份(見附表)。
2.每組1大盆裝水,1塊擦手毛巾。
3.集體記錄表和沉浮字卡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惺艹粮‖F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1.教師:看一看我這里有兩樣東西,看看是什么?如果把石頭和泡沫板放到水里會怎樣呢?
2.請個別幼兒來輕輕的放到水里,仔細看它怎么樣了?
3.教師:出示字卡,一起用動作來做一做沉和浮。這里畫了一杯水,誰來貼一下沉下去的時候物體在水中的位置?浮起來是物體在水中的位置?適當糾正不對的。
4.教師小結:像泡沫板一樣飄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頭一樣沒在水中的叫沉。
(二)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商量記錄方法。
1.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
教師:這里還有一些東西也想去水里,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個會沉下去,哪個會浮起來?(幼兒猜測)
2.了解活動記錄單。教師出示幼兒操作記錄單:你們見過這樣的表格嗎?表上的問號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這些東西放入水中會怎樣?哪些會沉?哪些會。
3.商量記錄的方法,老師這里有兩個標記,你們覺得哪個可以表示沉?哪個表示浮?老師根據幼兒的猜測進行記錄。
。ㄈ┮龑в變簝扇撕献魈剿鞑⒂涗洺粮‖F象。
1.老師:現在要請大家來做實驗來驗證一下你的猜測。交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一人把東西放入水中,一人進行記錄。放的小朋友每次選一個東西,輕輕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讓他在水中,不要拿出來了,記錄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個,是沉下去的還是浮起來的',進行記錄。(認一認小朋友的記錄表)
2.兩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記錄。
。ㄋ模┏鍪炯w記錄單,幼兒交流、分類。
1.教師:你猜對了嗎?經過實驗,結果怎樣?(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驗結果,在集體記錄表中隊每個物體逐一進行沉與浮的情況記錄。)
2.教師:現在我們給這些東西來分類,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導幼兒根據沉與浮進行分類,每組有兩個小筐,請把能沉下去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來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上的筐里)
3.幼兒把材料按沉和浮分類,剛才還有問題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這邊再來試試。
4.交流:大家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ㄎ澹┬〗Y,擴展幼兒經驗。
教師:今天我們發(fā)現了把物體放到水里,有的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你還看見過哪些東西是浮在水上、哪些東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過來試試。(輪船、鴨子等是浮的,石頭等是沉的)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2
活動目標:
。、在玩水游戲中,發(fā)現有的東西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東西會沉在水里,并感到好奇。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只塑料筐,內有木塊、塑料玩具、小梳子、玻璃球等能沉浮的物體若干,每組一只盛滿水的`大盆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將物體放入盆中,觀察物體在水中的變化。
請幼兒把筐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入水中,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二、請幼兒回答自己的發(fā)現,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演示驗證,讓幼兒理解“沉下去”和“浮在水面”。
三、幼兒根據教師指令第二次操作:
。、請幼兒將會沉下去的物體放入水中,驗證結果。
。病⒄堄變簩∑饋淼奈矬w放入水中,驗證結果。
。、幼兒收拾整理,將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放在一起,沉在水里的東西放在一起。
活動延伸:
回家后,在家長的陪同下試驗:還有哪些東西也能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到水里?有沒有辦法使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沉入水底的東西能否浮起來?(要求家長別太干涉,在不損壞東西、無危險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試驗。)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3
一、教學目的
(一)通過本課教學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沉和浮,會用這兩個詞描述物體在水中的狀態(tài)。
。ǘ┡囵B(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用簡單的符號做實驗記錄。
。ㄈ┘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物體在水中是有沉有浮的。
三、教學難點
創(chuàng)造性活動:怎樣讓小瓶沉下去?怎樣讓橡皮泥浮起來?
四、課前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水槽(或水盆)、石塊、木塊、橡皮、橡皮泥、乒乓球、泡沫塑料、鉛筆、鑰匙、釘子、硬幣、牙膏皮、帶蓋的小瓶。
五、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出示水槽
2.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儀器叫什么?它有什么用?(裝水)我們今天要用它來做實驗。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觀察、認識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1)認識水槽: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個圓形(或方形)的盛水容器,它叫“水槽”。
。2)小組觀察:把石塊和木塊輕輕放入水中,觀察發(fā)生什么現象?
。3)匯報觀察結果。(引導學生用“沉”和“浮”來描述這兩種現象。)
。4)教師小結:把石塊和木塊放入水中,我們看到發(fā)生不同的現象。像石塊這樣沉入水底的現象叫做沉,像木塊這樣浮在水面的現象叫做浮。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就學習“沉和浮”的知識。(板書課題,指導學生識記“沉”和“浮”兩個字。)
2.指導學生實驗:把物體一個一個放入水中,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1)觀察:看一看要做實驗的物體是什么。
。2)指導學生實驗
、僦v解實驗的目的:實驗一下,這幾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趯嶒灧椒ǎ喊盐矬w一個一個輕輕地放入水中,看一看它是沉還是浮。
、墼囈辉嚻渌矬w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馨褜嶒灲Y果填寫在書中第8頁下面的表格里。表格的第一行是物體的種類,如果你實驗的物體在表中沒畫出來,可以在后面的空格里補充上,可以畫圖,也可以用拼音寫出這種物體的名字;表格的第二三行用來記錄物體的沉浮情況,如果沉,在對著物體下面的第二行的格子里畫一個“√”,如果浮,在對著物體下面的第三行的格子里畫一個“√”。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了解了很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平時在生活中還應該注意觀察其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了解這些知識很重要,例如我們在做米飯的時候,總是先用水洗米,借助水把米和稻殼分開,就是因為米要沉在水底,而稻殼要浮在水面的緣故。
3.指導學生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沉浮狀態(tài)的方法
。1)怎樣讓小瓶沉下去?
①觀察:把帶蓋的小瓶放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②討論:怎樣讓這個小瓶沉入水底?
、蹖W生分組實驗。
、軈R報實驗結果。
。2)怎樣讓橡皮泥浮起來?
、偬釂枺何覀円呀浿腊严鹌つ喾湃胨,它會沉入水底。(邊說邊演示)我們能想辦法讓它浮在水面嗎?
、谛〗M討論、實驗。
③匯報實驗結果。(可以邊匯報邊演示)
④討論:如果有一塊鐵,我們也把它做成中間是空的,它也能浮在水面嗎?
⑤教師演示:把牙膏皮放入水中,沉底;把牙膏皮撈出來,折成一個碗狀,再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抻懻摚耗銈兛,這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和牙膏皮像什么?(像碗、盒或船)
。3)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是可以改變的。本來是浮在水面上的空瓶,如果在瓶內放入水或沙,增加了它的重量,就會沉入水底;本來是沉在底的橡皮泥團或牙膏皮,如果把它做成空心的(船狀、碗狀或盒狀),就能浮在水面。這個道理很重要,在生產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很多船是用鋼鐵做的,卻能浮在水上,就是這個道理。
做游戲
。1)講解游戲方法: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比賽小船裝東西的游戲。各組的橡皮泥團都是一樣大的,用這塊橡皮泥做一個小船,比一比哪個組的小船裝的硬幣多。做之前,先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做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做;往船里放硬幣時要輕,一個一個地放,直到小船沒入水里,減去最后一個,就是這個小船能裝的數量。
(2)小組討論、制作、試驗。
。3)匯報制作、試驗結果。
。4)演示。(請制作得比較好的一二個組在講臺上給同學們演示。)
。5)觀察、分析:取得優(yōu)勝的組制作的船有什么特點?
。6)小結:通過比賽和分析可以知道,把同一塊橡皮泥捏得越薄,做成的小船越大,裝的東西就越多。
。ㄈ╈柟绦抡n
1.簡單概括本課教學內容。
2.提問:
。1)分別說出三種在水中沉浮的物體。
。2)怎樣讓浮在水面的物體沉入水底?
怎樣讓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水面?
。ㄋ模┎贾米鳂I(yè)
1.把雞蛋、蘋果、梨、桃、桔子、番茄等放入水中,觀察它們是沉還是?
2.觀察剛下鍋的餃子和快要煮熟的餃子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相同嗎?
六、參考材料
。ㄒ唬┪矬w沉浮的條件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有關。當物體的重力大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重力小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就上;當物體的重力等于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物體既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是懸浮在水中。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水的重力。因此,也可以說當物體的重力大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重力小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上浮;當物體的重力等于同體積水的重力時,物體就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懸浮在水中。
。ǘ┛招那蛑品
將中藥丸的塑料殼或乒乓球的外面包上一層薄橡皮泥即可。用空心球和橡皮泥球可做浮沉實驗。
(三)物體在水中懸浮實驗的做法
把雞蛋放入鹽水中,調節(jié)鹽水的濃度,當鹽水的濃度合適時,雞蛋就可以懸浮在水中。
板書設計
第二課沉和浮
1.沉(沉入水底)
石塊、鑰匙、橡皮、鐵釘
2.。ㄆ谒希
木塊、泡沫塑料、乒乓球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2、初步了解物體沉浮的簡單原因,激發(fā)探索、發(fā)現的樂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做簡單的分類。
活動準備:
雪花片、竹片、釘子、鐵勺子若干每組一份,盛水臉盆每組一只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今天老師要來做一個小實驗,老師這里有一筐東西,呆會老師要把他們都放到水里,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
看看他們哪些東西是在水上面的,哪些是在水底的!崩蠋熤饌把物體放到水里。
二、討論探索
1、幼兒觀察后發(fā)言:“雪花片是在水上的,釘子、勺子掉下去了在水底了……”
教師:“恩,觀察得很認真,我們到看到雪花片和竹子是浮在水上的,釘子和勺子沉到水下了。”(重點強調浮在水上的、沉到水下,可用手勢表示加強印象,要求幼兒重復說一遍)。
2、教師:“那老師問問小朋友,浮在水上的東西是用什么做成的?沉到水下的`又是用什么做成的?”(可適當引導)
幼兒:“雪花片是塑料的,竹片是竹子等。釘子、勺子是鐵做的等!
3、教師總結幼兒發(fā)言:“真聰明,我們看到用塑料、竹子做的東西浮在水上了,用鐵做的東西都沉到水下面去了,接下來就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也來試一試,看看是不是和老師做出來的一樣!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分組進行操作驗證,可給幼兒一些更多的塑料小玩具制品來驗證結果。
2、操作完畢,與幼兒一起總結實驗結果:“我們小朋友自己動手做過實驗了,真能干!大家一起告訴老師,做了實驗后我們發(fā)現了什么?”,“用塑料做的玩具浮在水上了,用鐵做的勺子和釘子沉到水下了。”
3、教師:“現在請小朋友給我們做實驗用的東西找找家,請把會浮的東西放在塑料做的臉盆里,把會沉的東西放在鐵做的臉盆里”
4、放好后,教師檢查是不是都放對了,請小朋友一起分辨,鞏固知識。
四、延伸
教師:“那如果勺子和釘子也想浮到水上面來,小朋友能有什么辦法幫幫他們呢?”
幼兒:“讓他們坐在塑料做的船上、把釘子放在雪花片上等”(若幼兒回答出辦法則一起實驗驗證,若幼兒想不出,可讓他們再動手操作嘗試找辦法)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5
教學目標:
1、有選擇的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制定可行的研究計劃,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2、能意識到把大家的意見綜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結果。
3、知道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能說出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
教學重點:
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科學、實事求是的描述實驗想象。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并歸納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自選材料(教師準備):葡萄、橡皮泥、塑料小瓶、牙膏皮、橡筋、小勺、食鹽。水槽,實驗記錄單每組一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把雞蛋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分別放入鹽水和清水中,設計實驗現象與學生猜測相反)
教師: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改變浮和沉。(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盘岢鰡栴}
教師:(出示葡萄、橡皮泥、塑料小瓶、牙膏皮)這些物體在水中是浮還是沉?
(學生判斷,教師投影標出)
教師:誰能想辦法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
(2)探究新知
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驗前老師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課件出示)
實驗中,將材料逐一放入水中進行實驗,解決了一種材料后再放入下一個材料。
做完一種材料后,及時做好記錄,將相同的辦法進行分類整理。
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實驗后及時整理材料。
教師:如果沒有其他問題,請大家開始實驗吧。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誰來代表你們小組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讓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
(學生發(fā)言,教師適時引導,板書)
板書內容:借助別的物體
改變物體的重量
改變液體
改變物體的形狀
(4)拓展延伸
教師:生活中有很多浮沉現象,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船,請大家玩一玩,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活動)
教師:你發(fā)現小船是怎么在水中改變浮沉的?
(學生發(fā)言)
(出示課件:潛水艇)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資料。(播放課件:死海)
教師:那么你知道為什么不會游泳的人在水里也不會被淹死嗎?
(學生發(fā)言)
(5)生活運用
教師: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浮沉現象?
(三)總結拓展
教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浮與沉的現象,希望大家課下研究這些問題。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有的物品會沉在水中,有的物品會浮在水面,并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學會做科學小實驗,體驗操作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物質準備:
課件、4個水盆、相機、人手一條干毛巾;雪花片、木塊、樹葉、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鐵釘各8份;記錄本每2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的天氣真好,小烏龜和小螞蟻要出去玩了,它們倆一塊兒來到河邊。
2.小烏龜說:呀!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們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3.小螞蟻說:不行,不行,我不會游泳,我一到水里就會給淹死的。
4.小烏龜說:那可怎么辦呢?(請幼兒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螞蟻在水里會沉下去,需要能浮起來的物品當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東西給你,或許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浮起來。
二、認識沉和浮的標記,并能用身體來表示沉和浮。
師:小烏龜的籃子里出現了2個標記,你覺得哪個標記表示浮起來,哪個標記表示沉下去。(幼兒說一說)
師:你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沉和浮嗎?
三、出示記錄表,課件演示記錄步驟。
師:小烏龜送了什么東西給小螞蟻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請幼兒說一說)
師:(出現了“?”)請小朋友先想一想,這些物品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能浮起來的物品下面打↑,會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來,再請小朋友們2人一組,一人把小烏龜要送給小螞蟻的物品輕輕地放進水里,另一個人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幼兒記錄結果。
找出有異議的瓶子進行重點講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師:現在雪花片、鐵釘和玻璃珠有點不開心了,因為它們也想像木塊、泡沫、樹葉和瓶子一樣,浮在水面上,幫助小螞蟻在水面上游玩,怎么辦呢?
七、幼兒嘗試操作,師小結。
師: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也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
活動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現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反思:
針對《綱要》提出的:“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這節(jié)課我取材自幼兒身邊較熟悉的東西,來進行了中班科學探究活動《沉與浮》,探索身邊的科學,感知沉浮的現象,并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嘗試用簡單的標記符號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在這類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從小愛觀察和發(fā)現的能力,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樹葉、塑料玩具、鐵釘、玻璃球、塑料瓶、記錄表、筆等實驗材料。讓幼兒通過猜測、動手操作 、大膽嘗試、觀察、 探索、實踐等形式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沉浮現象并學會做簡單的記錄。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猜想,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物體會浮起來,讓幼兒先猜一猜,然后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動手記錄。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哪些物體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體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探索改變物體的沉浮。我通過小鐵釘和玻璃球等也想幫忙作為一個引線,引出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嘗試、探索。
自主的科學活動離不開豐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這里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便于幼兒學習操作記錄表,二是這次活動只是我們班級對“沉”“浮”現象探究的一個起點,一盞“沉”“浮”現象的指明燈,還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們將投放在班級的自然角,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進行接下來的相關探究活動。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7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fā)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發(fā)展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愿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積木、塑料瓶、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筐子、裝有水的塑料瓶等;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過節(jié),小螞蟻要到河對面運糧食準備過冬,老師準備了積木、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2.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小結:有的小朋友說紙張可以當小螞蟻的船,有的說珠子可以當小船。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并且記錄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記錄單、筆、珠子、紙張、泡沫、積木、小石頭、橡皮泥、裝水的盆、抹布。輕放入水中,并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如果桌子、衣服濕了要及時用抹布擦干。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并集中記錄結果。
(1)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2)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3)幼兒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4)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小紙片、泡沫會浮起來,積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會沉下去。
(三)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我們已了解很多東西沉與浮,,大家回家去看看還有什么東西沉下去與浮起來。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 篇8
活動要求:
1.通過操作,了解一些常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
2.大膽猜想,學習使用“↑”“↓”記號做沉浮觀察記錄,并能根據操作結果對自己的猜想進行糾錯。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能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了解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活動難點:
初步理解物體重量與沉浮現象的一些關系。
活動準備
1. 瓶子、蓋子、磁鐵、小泡沫板、石塊、木塊、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積木。
2. 記錄卡、筆、操作盤、玻璃水缸。
活動過程:
一、 教師介紹準備的各種材料物品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水的奧秘!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們的活動材料有哪些?
教師一一展示活動材料,并帶領幼兒一一指認相關物品。
二、 大膽猜想
師:每一個東西都不一樣,但是你們知道這些東西放入水缸后會發(fā)生什么現象?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會沉下去?(“↑”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教師引導幼兒在表格猜想那一欄填上自己認為的答案。并簡單說說為什么!(對幼兒的回答,教師不需要有回應,只需要表示聽到就好!)
三、 幼兒實驗:水中的沉浮
幼兒自由嘗試,利用盤中的操作材料進行自主實驗,并將觀察到的結果利用“↑”“↓”填寫在第二欄的結果上!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每次只嘗試一種材料,觀察完畢以后再換下一種材料進行操作實驗。同時指導幼兒利用“↑”“↓”符號對觀察到的結果進行正確記錄。
討論:你們觀察到的結果和你們的猜想一樣嗎?是為什么? 總結:一般情況下,塑料,木塊等材質的物體會浮在水面上,而金屬,石塊等等材質的物體會沉在水底。
四、觀察實驗:同種材料的沉和浮
教師出示兩個空礦泉水瓶,讓幼兒觀察,確定兩個礦泉水瓶是一樣的。然后往一個瓶子中注滿水,一個瓶內保留空氣。同時放入水中,讓幼兒觀察。
討論:為什么有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的水下?
小結:空瓶子蓋上蓋會浮在水面上,因為它輕;盛滿水的瓶子蓋上蓋就沉在水下,因為它重。
五、幼兒再次實驗:改變沉浮
提出嘗試題: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教師引導幼兒猜測并進行講述,教師記錄方法并帶領幼兒一同將猜測的'方法演示出來,觀察猜想是否可行。(如:將裝水的瓶子放在泡沫板上,將空瓶子綁在重的石塊上等等)
提出嘗試題;你能不能用剛才介紹的各種方法試一試,將浮在水上的東西沉下去,讓沉在水下的東西浮上來,每做一次,在記錄卡上做一個記錄,統計猜想是否成功!
小結:水有浮力,當放進水里的東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時,東西就往下沉;當放進水里的東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時,東西就浮在水面上。
六、總結。
【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沉和浮》】相關文章:
沉和浮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01-16
中班科學沉和浮教案04-24
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03-08
中班科學沉與浮教案04-01
沉和浮教案03-05
中班科學活動《沉與浮》教案01-20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3-08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3-08
中班科學物體的沉與浮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