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精品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草地上,有幾只昆蟲在爬著、飛著,這些都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通過引導幼兒了解益蟲和害蟲的生活習性,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區(qū)別益蟲和害蟲,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區(qū)別益蟲和害蟲,知道昆蟲與人們的關系。
2.了解一些保護益蟲、防治害蟲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益蟲和害蟲。區(qū)別益蟲和害蟲。
活動準備
背景、掛圖各一幅 蜜蜂 蜻蜓 青蛙 蜘蛛 蟑螂 蚊子 蒼蠅 蝗蟲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入新課。
欣賞歌曲《小蜻蜓》,然后請幼兒回答問題:A.歌曲里唱的`是誰呀? B.它在干什么? C.為什么要捕捉蚊子?
二、基本部分:
1、認識益蟲和害蟲: 出示背景、掛圖,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思考。
2、逐一出示蜜蜂、蜻蜓等昆蟲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其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
3、區(qū)別、分類:先請幼兒將圖片分別擺放在兩個貼有益蟲和害蟲的方框內,然后再由大家檢查歸類是否正確。最后歸納:對我們人類生產、生活有用的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益蟲。相反,對我們人類生產、生活有害的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害蟲。
4、保護益蟲,消滅害蟲:A、當我們看到益蟲的時候應該怎么做?(不要捕捉益蟲,讓它們幫助我們消滅害蟲)B、還有什么方法能保護益蟲?(不亂撒農藥) C、發(fā)現(xiàn)害蟲應該怎么辦?(將其殺死)E、還有什么辦法能消滅害蟲?(殺蟲劑、滅蟲燈等能很快殺死害蟲)
5、互動:老師反復說出昆蟲名稱和出示昆蟲圖片,引導小朋友用動作、表情來判斷益蟲和害蟲。(拍手、跺腳、跑、跳、哈哈笑、撅嘴、站、蹲等)
三、結束部分:人們喜歡那些昆蟲?討厭那些昆蟲?為什么?
小結:益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害蟲是危害我們生產和身體健康的壞家伙。我們一起到外面消滅害蟲去吧!
四、延伸部分:學習歌曲《小蜻蜓》。
教學反思
本教學活動成功之處在于直觀、通俗易懂,通過使用背景、掛圖、圖片等,幼兒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了。幼兒互動的機會很多,課堂氣氛活躍,過程由淺入深,隨機應變,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老師跟著幼兒的思路走。一問一答的式教學,使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和發(fā)展,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目標。如果圖片人手一份的話,還可以進行更多的玩法,效果將更加圓滿。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讓幼兒知道風、雨、雷、電是自然現(xiàn)象,不必恐懼和害怕。
2.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準備
1.事先讓家長帶幼兒觀察有關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
2.錄有刮風、下雨、打雷聲音的錄音帶《奇妙的聲音》及《電閃雷鳴》錄像帶。
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聽錄音《奇妙的聲音》。幼兒閉上眼睛,認真聽錄音,并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教師引導幼兒看錄像,了解刮風、下雨。閃電、打雷是自然現(xiàn)象。
3.幼兒兩人一組,分別討論和分享:剛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歡?
4.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在我們的生活里,天氣經(jīng)常變化,有時會刮風,有時會閃電和打雷,有時會下雨,雨后還會有彩虹,有時還會下雪。這些都是自然現(xiàn)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為什么,長大了可以去探索這個奧秘。
建議提供一些有關自然界其他現(xiàn)象的圖片,如霧、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兒自由觀察。
反思
對于雷雨天孩子們還是比較熟悉的',只是關于雷電形成的過程不知道,在聽老師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都聽的很認真,我將重點放在雨點的形成上,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護上我們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經(jīng)驗。目標1、2大成效果較好。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近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都喜歡動物,對動物也有著自然特殊的情感,他們喜歡小動物,樂意于小動物親近;小動物們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用?卻是幼兒平時非常容易疏忽的。為了進一步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認識,通過"找尾巴"來開展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想想的過程中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
2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疑問。
3幼兒能在探索中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物的尾巴。
2ppt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尋找動物的尾巴。
師:小朋友們,昨天老師在電視上看見一個新聞,新聞里面的記者阿姨說:動物園里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小動物們的尾巴不見了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尾巴。
師:我們來看看師那些小動物調皮把尾巴弄掉了。
小結:教師和幼兒一起幫助小動物找尾巴
二、讓幼兒觀察圖片。(ppt)
1出示圖一:小松鼠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動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雨傘)
2出示圖二:燕子師:這是什么動物呀?他的尾巴像什么?(剪刀)
3出示圖三:金魚師:這是小金魚,小金魚的尾巴像什么呀?(扇子)
4出示圖四:蜻蜓師:小蜻蜓的尾巴像什么呀?(竹竿)
三、說說那些動物的尾巴本領大。
師:剛才呀我們看到了那些動物呀?這些動物們的尾巴都想什么呀?他們的本領大不大?
四、活動結束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動物園里看看還有誰的尾巴本領大呀?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隨著在區(qū)域內投放有關魚的書籍后,孩子們對魚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美麗的熱帶魚很感興趣,看到各色各樣不同顏色花紋的魚,很是好奇,在動手給熱帶魚穿上美麗衣服的同時,有孩子提出為什么熱帶魚要穿這么漂亮衣服呢?針對孩子們的好奇心,在可以挖掘其教育價值的同時,我們開展這次活動。在滿足幼兒好奇心,讓幼兒獲得有關簡單知識的同時,了解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激發(fā)幼兒關心自己的愿望。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初步了解熱帶魚花紋美麗的簡單原因及幾種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本領,對科學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想象的能力,并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3、初步知道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激發(fā)幼兒關心自己、關心同伴的愿望。
材料準備:電腦一臺、有關知識的VCD碟片(參考《印尼野性篇—水中奇境》)。
活動過程:
一、海洋生物的保護色。
1、熱帶魚的保護色。
(1)、看有關熱帶魚的.VCD片。
(2)、討論:熱帶魚為什么有這么漂亮的顏色?鼓勵幼兒尋找、探究答案。
。3)、看VCD了解答案。
2、侏儒海馬的保護色。通過看圖片,幼兒發(fā)現(xiàn)它的顏色與生活環(huán)境的相關聯(lián)系。
3、鰈魚保護自己的本領。
4、變幻極大師:章魚的奇特本領。
二、海洋生物的其它自我保護本領。
1、鰻魚的自我保護意識。
2、成群的小海龜如何逃生的。
3、稍大一些,沒有特殊本領的魚是如何逃避敵人的攻擊。
三、討論:
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說說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玩時有什么潛在的危險。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盡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里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引出粗細的概念。
2、把3根木棒兩兩經(jīng)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jié),比最細粗些。從而使幼兒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征,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涂色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交流,樂于把探究各種各樣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2.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經(jīng)驗。
3.在學習操作中,探究發(fā)現(xiàn)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小;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等不同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各種瓶子、花生、綠豆、紅棗、米、湯匙、紙張、盤子等。
2.知識準備:幼兒對所提供的農作物已有認識,能說出名稱;請家長與幼兒查閱資料或與幼兒一起做實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問題“豆子裝在瓶子里,為什么有的會響,有的不會呢?有的聲音較大,有的聲音較小呢?”引入,請幼兒談談自己在家尋找的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向幼兒介紹各種操作材料,請幼兒進行操作,驗證幼兒的答案。
1.介紹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感知豆子的軟硬、大小。
2.根據(jù)幼兒提供的方法,請幼兒選擇一種豆子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3.重點在幼兒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指導幼兒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軟硬、大小、多少與在瓶子中產生聲音大小的關系。
4.怎樣才能更好地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而不讓豆子掉下來呢?
(二)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1.請幼兒把自己裝好的瓶子與同伴進行交換,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瓶子,試試對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實驗的結果與同伴分享。
2.得出結論: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聲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聲音越少;根據(jù)豆子的軟硬、大小的特點,在瓶中發(fā)出的聲音也有所不同。
3.針對操作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的問題——怎樣把豆子裝到瓶子里,豆子才不容易掉出來呢?引導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利用手中的瓶子與老師一起隨音樂起舞。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佳佳在家玩時,不小心把碘酒滴在了土豆片上,結果土豆片變顏色了,她很好奇,就把這個問題帶到了幼兒園。根據(jù)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好玩的淀粉”這個活動,讓幼兒親自找淀粉,并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它的變化,增加了他們對實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感知淀粉遇碘會變顏色,從而激發(fā)學習的欲望,提高觀察的全面性,思維的發(fā)散性及操作的協(xié)調性。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淀粉水、碘酒、糖水、醋水、鹽水、水、酒、針管、噴壺若干,各種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動過程:
。、猜一猜
小朋友們看,我這有一張畫,你們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這里有一種神奇的藥水,現(xiàn)在我把它噴上去,這次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幼兒自己猜)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一會我們就會找到答案了。
。病⒆鲆蛔
。1)我今天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一瓶水,你們看,它和以前的'水有什么不一樣呢?(白色)我們叫這種水為淀粉水。我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東西,在這些東西里有一種能使淀粉水變顏色的,是哪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試試。順便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
(2)教師巡回指導。
。3)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找一找
。1)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淀粉水遇碘變藍,那哪些東西里有淀粉呢?(幼兒自己猜)你們說了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ǎ玻┙處熝不刂笇。
。ǎ常┱l找到了淀粉,你是怎樣找到的?
。、實驗我們做完了,你們知道這幅畫中的秘密嗎?(用淀粉水畫的,碘酒噴上去,就看到了)淀粉不僅僅有這一種玩法,還有許多好玩的玩法,以后我們再一起來研究。
。、活動延伸
結合美術活動“奇妙的畫家”,讓幼兒用淀粉水繪出圖畫,再用碘酒噴出來。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小百科: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基本構成單位為α-D-吡喃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0O5 )n。淀粉有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兩類。前者為無分支的螺旋結構;后者以24~30個葡萄糖殘基以α-1,4-糖苷鍵首尾相連而成,在支鏈處為α-1,6-糖苷鍵。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中班科學《神奇的紙》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知識)
2、能用記錄單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能力)
3、在活動中較專注的操作,并體驗探索操作的樂趣;(情感)
活動準備:
A4紙幼兒每人一張、玩具積木若干、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出“讓紙站起來的”的話題
1、出示紙,了解幼兒生活經(jīng)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看!是什么?(紙)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畫畫、剪紙、折紙等)”
2、引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這張紙的`用處特別的多,它的神奇之處你一會兒也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F(xiàn)在你先想辦法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試一試!保ㄓ變好咳艘粡埣,自由探索)
3、初步嘗試發(fā)現(xiàn)紙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都能讓紙站起來,那這張神奇的紙上能不能放東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那請你拿一個玩具先來試一試”(幼兒動手嘗試)
。3)“剛剛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的站的特別穩(wěn),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放玩具時要靠近角會更穩(wěn))
二、幼兒探索記錄,發(fā)現(xiàn)紙的對折次數(shù)與承受重量的關系
1、“沒放穩(wěn)的小朋友趕快調整一下,現(xiàn)在都能放好一塊兒積木。那還能再繼續(xù)放嗎?”(幼兒猜測)
2、幼兒嘗試用記錄單記錄在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1)“這個還得小朋友自己來嘗試,F(xiàn)在我這里有一張記錄單,看這是這1次的意思,這是折2次的意思,這是折3次的意思。請你嘗試完之后,數(shù)一數(shù)你折一次時能放幾塊積木,在記錄單上畫出來(用○表示)”(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放了?塊(最多的)請他來說一說是怎么放的(個別幼兒介紹經(jīng)驗)“那如果把這張紙再對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請你來試一試,別忘了記錄”(幼兒再次嘗試)
。3)“我發(fā)現(xiàn)你們放的積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穩(wěn)了。如果再對折一次,折3次的時候,你覺得你能放幾塊積木呢?”(幼兒猜測)
。4)“好,那你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說的那么多”(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記錄)
3、教師小結
。1)“現(xiàn)在來觀察一下你的操作單,折幾次時放的積木最多(3次)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別折1次、2次、3次時的造型,請幼兒觀察“看,這張紙變得越來越小了,但是它每條邊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穩(wěn)了!
三、延伸活動
1、發(fā)現(xiàn)紙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對折的方法來試驗,那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呢?(幼兒說,教師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們是用什么方法站起來的?上面能放東西嗎?”(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
2、環(huán)保
“那這張紙和我們做了游戲之后,它還可以用來(畫畫、剪紙等)我們平時用的紙都是用樹木來做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用紙,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秋天樹葉變黃了從樹上飄落下來非常的美,有紅的爬山虎葉,蠟黃的楊樹葉,金黃的梧桐葉,半綠半黃的小草等,非常的美。于是利用這些美麗的樹葉設計了一節(jié)科學活動《樹葉探秘》。感受到樹葉的美,初步了解落葉樹,知道不同種的樹的樹葉是不一樣的,同時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提高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探究樹葉的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特點,初步了解葉脈。
2、了解樹葉的用途,激發(fā)對樹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3、感受樹葉的美。
教學準備:
在回家的路上欣賞了美麗的樹葉,收集各種樹葉(形狀、大小、顏色不同),柔和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秋天樹葉的美麗。
教師(播放輕音樂)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落到了地上。(教師邊講訴邊往空中拋樹葉。)
二、探索樹葉的特點。
1、觀察比較,了解樹葉的特點。
教師:請你挑選幾片樹葉,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挑選幾片樹葉,引導他們在樹葉大小、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特點,并與同伴輕聲交談。)--請個別幼兒描述樹葉的外形特點。
教師小結:樹葉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顏色。
2、摸摸樹葉,發(fā)現(xiàn)正反面的不同。
請你挑選幾片樹葉,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樹葉有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顏色。
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葉子的兩面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顏色比較深,摸上去比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顏色比較淺,摸上去比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觀察、發(fā)現(xiàn)葉脈的秘密。
請你拿起一片樹葉,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這個細細的、像線一樣的東西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葉脈”。
請你觀察一下,自己手里樹葉的葉脈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葉脈長得一樣嗎?
教師小結:葉脈也有不同的樣子。
4、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落葉的其他秘密?(例如:落葉有什么不同的氣味。)
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的?
教師小結:原來落葉里還藏著這么多的秘密,每個小朋友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
三、說說樹葉的用途。
教師:樹葉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請幼兒想象、討論。(引導幼兒討論樹葉的用途和玩法,如樹葉拼貼畫,在樹葉上畫畫、把樹葉做成藝術品等。)
教師小結:除了你們想到的,樹葉還有許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為動物的飼料;落下來的樹葉能給土壤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讓明年的樹葉長的更茂盛。
四、愛心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作品,應該感謝樹媽媽,怎樣感謝樹媽媽?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樹葉》,加深對樹媽媽的親情感,教育幼兒保護樹木。
活動延伸:
1、把樹葉放在科學區(qū),供幼兒進一步探究樹葉的特點,并互相交流新發(fā)現(xiàn)。
2、在美術區(qū)引導幼兒用樹葉制作粘貼畫。
3、運用幼兒用書3~5頁的互動游戲,引導幼兒看圖說說樹葉的大小、形狀、顏色、葉脈等的特點認識幾種常見的樹葉。
4、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帶幼兒到公園撿樹葉。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增進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了解樹葉最常見的幾種顏色、形狀,簡單地知道樹葉的一些用途。同時提高了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我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02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6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0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