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華8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姿勢、情況、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
3.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抄寫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點評:第四條是知識積累方面的,應該寫在第一條的后面。還少一條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最好再單獨寫出來,這樣更明確?梢允牵哼M一步感受愛心,努力奉獻愛心)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及兩次掌聲的'含義。(點評:把“把握課文內(nèi)容”改為“了解課文內(nèi)容”更符合年段要求,不然要求就高了,學生不容易達到,再說“把握課文內(nèi)容”也不是本課的重點。如果把它當成重點,就會影響更主要的任務)
2.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啟動情感
同學們,剛才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老師們表示了歡迎,生活中你接受過別人給你的掌聲嗎(結(jié)合生活體驗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掌聲》,齊讀課題。文中的“掌聲”是送給誰的?(點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課題,喚起對本課學習內(nèi)容的相關體驗。方法一般,但比較實用。最后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直指本文主要人物)
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英子是個什么樣的小姑娘?
2.學習生字詞:
。1)指讀生詞,小老師領讀。
(2)理解“猶豫”和“憂郁”的意思。總結(jié)解詞的方法。
(3)多音字組詞“落”、“調(diào)”。
3.說說英子是個怎樣的小姑娘?
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憂郁”
。ǔ鍪镜谝蛔匀欢危┱埥Y(jié)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詞句談談英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當學生說到“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睍r,
。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應該怎么讀?
。2)想象一下當時同學們在干什么,引讀“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保c評:想象體驗英子此時的心情,為進一步理解英子性格的后來的變化做鋪墊。請注意:想象體驗是閱讀的一種方法,也是走進文本的一條途徑)
(3)英子的內(nèi)心會是怎樣的?體會著她的內(nèi)心感受讀這個句子。
2.當同學們說到“上課前她總是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睍r,她為什么這樣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個”。
3.當學生說到“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睍r,理解“小兒麻痹癥”。
4.兩個“總是”說明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5.英子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生活著,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xiàn)英子是一個什么樣小姑娘。到文中去找一找。(點評:應點出到第四自然段中去找,不然太費時)
生齊說:憂郁(教師板書)。(點評:理解英子憂郁的心情,采用了兩種走進文本的方式:一是抓住重點詞語,即品評;二是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不過重點詞語抓得稍多一些,可以再有所取舍)
。ǘ⿲W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開朗”
過渡:通過朗讀大家知道了這是一個憂郁的小姑娘,大家繼續(xù)讀課文,看看她還是個怎樣的小姑娘?
。ǔ鍪镜谒淖匀欢危皬哪且院,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還讓同學教她跳舞!
她還是一個憂郁的孩子嗎?那她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開朗(教師板書)
師指黑板:一對反義詞出現(xiàn)在同一個孩子身上,你對這件事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嗎?
科學教案 篇2
1. 了解人類面臨的一些環(huán)境問題:缺水、氣候變暖、物種滅絕、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等。
2. 了解我國面臨的缺水和土地荒漠化問題,嘗試解釋原因。
3. 了解人們開展的環(huán)境保護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4. 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增強學生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準備】
荒漠化的`土地照片或錄像,臭氧層的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一、了解世界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
1.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可現(xiàn)在人類生存正面臨著環(huán)境的嚴重挑戰(zhàn)。除垃圾之外,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2. 各小組討論,把世界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都寫下來。
3. 各小組匯報,把不太了解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梳理各小組提到的環(huán)境問題。
4. 教師歸納學生的匯報,并作鼓勵性評價。
補充講解學生尚未提及或未清楚表達的環(huán)境問題。
5. 簡單介紹我國所面臨的缺水、土地荒漠化問題,嘗試解釋原因。
二、人們?yōu)楸Wo環(huán)境做了哪些工作
1. 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后,各國人民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國也不例外。
介紹影響力和成效比較大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結(jié)合學生實際,選擇治黃、治淮,三北防護林帶,退耕還林還草,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等學生能夠理解的例子)
2. 說說你們所知道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
學生自由發(fā)言:環(huán)境保護行動及其成效。
科學教案 篇3
幼兒科學教案:有趣的兩面鏡
【設計思路】
朋友出差回來,送我一面精致的兩面鏡,我?guī)У浇淌依,引發(fā)班上孩子的濃厚興趣。單面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它、喜歡它;而對兩面鏡孩子們則見得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體成像有不少的變化,有趣、易觀察又好操作,是科學活動的好素材。興趣是幼兒自覺學習和發(fā)展的動機力量,鑒于此,我生成并設計了《有趣的兩面鏡》這一教學活動,旨在通過對兩面鏡的成像操作,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發(fā)展探索、觀察、思維以及表達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一面大的兩面鏡;每人一面單面鏡、兩面鏡、各種立體小玩具。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了解單面鏡的成像現(xiàn)象。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地照小鏡子。
師:“小朋友們長得真可愛!老師今天特意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讓朋友照一照自己可愛的樣子?匆豢矗阍谛$R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流。
師:“你發(fā)現(xiàn)鏡子里有幾個自己?”
2、探索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認識兩面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今天老師除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面小鏡子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另一種鏡子,你們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樣做成的?”(出示特大的兩面鏡)
。2)師:“這種鏡子就叫兩面鏡。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開,還可以。慢慢地合起來。”(老師邊講邊演示)接著老師邊看邊作驚訝狀說:“咦!這兩面鏡真好玩!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我在兩面鏡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師:“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小朋友把你們桌子上的兩面鏡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兩面鏡成像的有趣現(xiàn)象。
。1)幼兒照兩面鏡,老師觀察指導。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在兩面鏡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和一面鏡子里照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4、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幼兒用各種立方體小玩具和兩面鏡玩一玩,進行探索,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在現(xiàn)象。其實,兩面鏡還會變更多的戲法呢!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玩具,請小朋友用這些小玩具和你的兩面鏡一起玩一玩,看看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
。2)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結(jié)果。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兩面鏡一起玩了玩,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呢?”
5、幼兒第三次探索,感知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并記錄結(jié)果。
(1)教師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
師:“我們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給記錄下來。那么,該怎么記,記在哪呢?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這張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格:“第一行是兩面鏡的標記。第一個圖是兩面鏡完全打開時的標記(邊講邊演示);第二個圖是兩面鏡合攏時,張口大一點兒的標記;第三個圖是兩面鏡再慢慢合攏,張口小一點兒的標記。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給小朋友記錄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魚跟兩面鏡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個空格里面畫上小魚的標記,然后根據(jù)上面的標記,看看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指第一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指第二、第三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也可以用畫圖來表示。下面,請小朋友去試一試,邊玩邊記錄吧!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組織幼兒講述記錄結(jié)果。
師:“你是用什么跟兩面鏡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6、將幼兒作業(yè)記錄裝訂成冊,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玩兩面鏡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探索出當兩面鏡完全打開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最少,只有一個,當兩面鏡慢慢合攏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就越來越多,并把它記錄下來,F(xiàn)在,老師把小朋友的記錄裝訂成一本書,取名叫“我們的發(fā)現(xiàn)”,在教室掛起來,好嗎?”
【活動評析】
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問題有著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有趣的兩面鏡》就是因幼兒的興趣生發(fā)出來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誘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和猜想。幼兒有了猜想和問題,并產(chǎn)生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會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tài)。接著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對兩面鏡進行感知、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答案。其間,我尊重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積極正確評價每一個幼兒的探究行為,對認真探索、積極動腦的幼兒加以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差的、依賴性較強的幼兒總是給予鼓勵的支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活動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發(fā)揮,目標大成度高。
科學教案 篇4
過程與方法:
●通過查閱多種信息源,了解經(jīng)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及其受到的挑戰(zhàn)。
科學知識:
●知道達爾文經(jīng)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能夠?qū)ι锏倪M化、適應和滅絕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知道自然淘汰、物競天擇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十分奇妙的。
●意識到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查閱的相關資料。
教學步驟:
1、教師可在課前布置一部分學生分課題查閱好有關資料,在課堂上,研究相同課題的幾個人組成專家組進行匯報交流,最后各“專家”回到本組,向本組的其他同學進行講解。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組織學生當堂上網(wǎng)查閱資料并在網(wǎng)上交流。
2、在討論達爾文經(jīng)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的同時,教師結(jié)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選擇綿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間捕捉白色綿羊”的例子,它建立在三個業(yè)已得到確認的觀察基礎上:
(1)在每種機體內(nèi)部的遺傳因素中,都存在某些變化;
(2)某種遺傳因素使某些個體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過其他個體的優(yōu)勢;
(3)這些具有遺傳優(yōu)勢的個體造就了更多的后代,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過其他個體。
結(jié)果,數(shù)代成功的繁殖以后,這種具有遺傳優(yōu)勢特征的個體數(shù)量逐漸增加!@是達爾文進化論的.精髓。
3、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的是達爾文的“生物的進化是緩慢的、漸進的”這一觀點。達爾文的觀點受到挑戰(zhàn),并不有損于他本人的偉大!@只是又一次證明了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配置吹泡泡的溶液;
學會提問題并分析問題,從眾多的問題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比較問題研究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核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問,善于選擇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的行為。
教學準備:
1、吹泡泡游戲需要用的配料:洗潔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鐵絲。
2、乒乓球、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盡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問題也是有訣竅的,如我們可以在仔細觀察各種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結(jié)論提出懷疑。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后,我們當然要想辦法尋找問題可能的原因,因為這是科學探究的'必經(jīng)過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問題中選擇出適合我們小學生研究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
引入課題(板書)選擇能夠研究的問題
二、玩游戲提問題
通過玩吹泡泡的游戲,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問題。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氣要均勻。
3、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形狀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樣越多越好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把它們記錄下來:
1、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2、怎樣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樣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
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做?
介紹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1、到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資料
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的信息卡,指導學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內(nèi)容和怎樣呈現(xiàn)。
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
指導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分析得出結(jié)論。
四、如何選擇我們能研究的問題?
1、多提可能通過觀察、實驗、調(diào)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
和生物有關,和物體的運動變化有關,和地球天文有關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
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
4、想辦法把暫時不能研究的問題,轉(zhuǎn)化成可以研究的問題。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標準,選一個自己能夠研究的有關吹泡泡的問題。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自己設計有關花的小專題研究方案,完成小專題研究活動,并能將研究結(jié)果以表格、圖示、文字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能以報告會的形式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2,在進行花的專題觀察活動中能形成自覺珍惜生命、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體驗,在課后有繼續(xù)探究的濃厚興趣。
2、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單性花和兩性花。
教學重點:設計有關花的專題研究方案。
教學難點: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用的能涵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單性花和兩性花”等概念的.花若干。
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入
校園里有許多花開了,我們能作哪些研究呢?
二、探究過程
1、花的專題觀察。
。1)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制定研究方案。
。2)交流:準備研究的內(nèi)容;怎樣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
。3)供參考的研究專題:校園里花的種類;各種花的花瓣數(shù)量;各種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恍廴锖痛迫;統(tǒng)計花的顏色;花的香臭等。
(4)研究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統(tǒng)計、測量等。
。5)成果展現(xiàn):表格、圖示、文字小結(jié)等。
。6)討論觀察研究的注意事項:不采摘,不損傷花朵。
2、“花的觀察”報告會。
。1)分組匯報。
。2)將研究成果進行分類,由學生自己制定標準。
。3)討論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認識完全花與不完全花
。1)觀察比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說說他們在構(gòu)造上由哪些不同? 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馬蹄蓮),有的少雄蕊或雌蕊。
(2)閱讀課文,了解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
(3)判斷:觀察南瓜的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分別屬于哪一類?觀察其他的花,判斷屬于哪一類?
。4)推測: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會怎樣變化呢?
4、交流與小結(jié)
。1)通過學習,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
(2)在生活中尋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觀察花的變化過程。
三、課后拓展 還有哪些關于花的問題?
板書設計:
2.2 各種各樣的花
1、花的專題觀察。
2、“花的觀察”報告會。
3、完全花與不完全花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三維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制作降落傘,測試它的下降速度分析下降的速度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并進行研究。
2、知識與技能:能夠利用現(xiàn)有材料制作簡易降落傘,并能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積極探究科學的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探究出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2、難點:制作一個性能良好的降落傘。
三、器材準備:細線、鐵夾子、大小不同的塑料紙、布、剪刀等。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出示有關降落傘的謎語!耙粡埓髠悖h在空中,落到地上,跳出英雄!
對,這就是降落傘。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第14課:降落傘。想不想欣賞降落傘的精彩表演?請看——播放視頻?戳诉@段視頻,你們對降落傘都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呢?
允許學生各抒己見。
二、自學課本,初步感知。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有關于降落傘的知識真是太多了,今天我們就先來研究以下兩個問題。其余問題,你們可以留到課后研究討論。
1、什么是降落傘?
2、降落傘有什么作用?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32頁,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解決上面的問題。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1、交流過程中出示降落傘的定義。
降落傘是一種利用空氣阻力實現(xiàn)從高空緩慢下降的專用工具。它后來發(fā)展成具有各種功能的空氣阻力傘。
降落傘有什么作用?
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談談,調(diào)動自己的日常生活積累。
(增加受阻面,加大阻力,降低下降速度。)
降落傘為什么會有這么特殊的作用呢?這與它的構(gòu)造有關,F(xiàn)在張老師真想畫一個降落傘,你們認為應該怎么畫?(畫上降落傘的哪幾部分?)
教師隨即在黑板上畫出降落傘的圖片來。
三、動手制作,發(fā)現(xiàn)問題。
明白了降落傘的結(jié)構(gòu),你想做個降落傘嗎?這都需要什么材料,應該怎么制作呢?請同學們先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
你愿意把你們小組合作交流的成果說給同學們聽聽嗎?其余同學有沒有什么補充?老師也制作了一個降落傘,想看看我是怎么制作的嗎?
課件出示制作降落傘的步驟。
并提出制作要求。
1.降落傘的四根傘繩要一樣長。
2.作為懸掛物的夾子要加緊四根繩,不能松開任何一根。
3.最后找到降落傘傘面中心,整理好并嘗試放飛。
4.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五分鐘內(nèi)完成。每一小組選擇一名同學上臺放飛降落傘。仔細觀察,看看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學生開始分組制作降落傘。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結(jié)束后,每組選一位同學上臺,在放飛之前,老師提問:為了保證比賽公平、準確,在放飛時要注意什么?(放飛的高度要相同,要同時放飛。教師拉好線繩,下面掛的重物與線同高度。放飛兩次。)
教師喊口令,開始放飛。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為了讓大家觀察得更清楚,我們再放飛一次。
生提出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比賽結(jié)束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與提出問題。師:看到這個結(jié)果,你有什么問題嗎?你認為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同學們猜測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因素。
四、對比實驗,驗證猜測。
1、引導學生進行計劃與組織。
師:剛才同學們的.猜測僅僅是我們的假設,究竟是否正確,必須通過我們親自實驗才能下結(jié)論,而在此之前,它只能叫“假設”。要想得出讓人信服的結(jié)論。就需要用實驗來驗證。你們打算怎樣來驗證呢?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3、教師出示實驗記錄表,提示學生用對比實驗來驗證,每組選一個因素進行研究。
假如我們想研究重物的不同對于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影響,就讓重物這個條件不同,其他的因素如傘面大小,傘面材料,傘繩長短都應相同。使學生明白研究與哪個因素有關,就讓哪個因素不同,其它的因素都應相同。
這就是對比實驗。介紹傘面材料時可以從是否透氣來區(qū)分。每種實驗多做幾次,這樣取得的數(shù)據(jù)才準確。
看,老師已經(jīng)給大家設立了自選材料超市,請各組組長到超市來領取適合自己的實驗材料。
4、學生自主實驗與研究。
在實驗之前老師給大家提出了幾個要求(出示):
出示“活動溫馨提示”
○1組長合理分工,組員合作,迅速完成實驗。
○2實驗過程中要認真觀察,記錄員及時記錄,實驗完成后共同得出結(jié)論。
○3實驗結(jié)束后,整理好實驗材料,把實驗材料放到桌子的右上角。
實驗記錄表
學生開始分組填寫研究計劃,完成之后分別講評。
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jié)果。
5、匯報交流,你認為那些因素是影響降落傘降落快慢的原因呢?由此總結(jié)出:
傘面越大,降落傘下降的就越慢。
傘面透氣性差的降落傘下降的慢。
繩子長的下降得快,繩子短的下降得慢。
懸吊物越重,降落傘下降的就快。
我們知道了傘面材料不同,傘面大小不同,懸掛重物重量不同,掛繩長度不同,會對降落傘的下落速度有不同的影響,那么,如果我們到室外自然環(huán)境中去做降落傘的下落試驗,還有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五、補充積累,拓展延伸。
人們根據(jù)降落傘的這種性質(zhì),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降落傘。今天,降落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多,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減緩飛行速度這一方面了。請看——(課件出示降落傘的圖片)今天,我們知道了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有什么,
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課后自己去實驗,得出能讓人信服的結(jié)論。老師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能用自己學得的知識為大家設計更好的降落傘。
七、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你怎樣設計一個降落傘,保護一個雞蛋從三樓落下而不摔破呢?
我的實驗記錄
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研究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從而了解杠桿尺的工作原理。
教學重點:掌握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從而了解杠桿尺的工作原理的學習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合理運用科學方法的指導。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觀察記錄杠桿尺的狀態(tài),學習使用圖示法簡化問題。能夠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shù)據(jù)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
學情分析: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jīng)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鑷子夾東西等。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經(jīng)驗的積累,學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但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對等臂條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認識,借助學生的經(jīng)驗,以杠桿尺作為研究材料,采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合理解釋身邊杠桿工具的工作原理;滲透科學與藝術相結(jié)合的思想。
課前準備:
1.學生自帶的工具:剪刀、開瓶器、木棍、鐵榔頭等。
2.分組實驗器材:杠桿、鉤碼、鐵架臺、刻度尺等。
3.演示實驗器材:桿秤、石子、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杠桿尺、鉤碼、科學記錄表、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問題
一、引入新課
1、老師這里有一塊大石頭和一根棍子,請問:你能利用這根棍子,比較省力地抬起這塊石頭嗎?(指名演示撬石頭)
2、為什么棍子能撬起這塊石頭呢?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1.認識杠桿
。1)分組實驗1(用直尺撬磚)。
實驗時先讓學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磚,然后組裝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磚。
。2)講解。(出示杠桿三點示意圖)
當這根棍子,按實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時,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這種簡單的機械叫做杠桿。(板書課題)
在杠桿上有三個著力點。杠桿上被小石頭支撐的那一點,叫做支點,杠桿兩端圍繞支點轉(zhuǎn)動。被重物壓的那一點叫做重點。手對于杠桿用力的那一點叫做力點。(邊講解邊在示意圖上出示名稱)
。3)分組指出杠桿三點位置。
分組組裝好撬磚的杠桿,每人在杠桿上指出三點的位置
2.指導學生認識扛桿的作用
。1)討論:
通過以上的實驗,你知道了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
談話質(zhì)疑,使用杠桿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況下才能省力呢?
。2)分組實驗2(用直尺橇磚)。
移動支撐小木塊的位置,改變支點位置或改變力點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壓杠桿有什么感覺?
實驗后討論:使用杠桿一定省力嗎?什么情況下省力?
(3)分組實驗3(杠桿尺定量實驗)。
講解:為了準確地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師:為了更準確地測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我們在力點上懸掛鉤碼使杠桿尺平衡,來測定力的大小。
講解:距離按格記量,力的大小按鉤碼數(shù)量記量。按表中規(guī)定進行實驗。
實驗可分成哪三種類型?
實驗1: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2: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3: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shù)物重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拉力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請分析對比數(shù)據(jù),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組實驗的結(jié)果:
實驗1: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費力)
實驗2:重物(力)<拉力(費力)
實驗3:重物(力)>拉力(省力)
、鄹鶕(jù)以上的分析,誰能找出使用杠桿工作的規(guī)律?
3.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應用
(1)分組觀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2)分組觀察鑷子。
思考:鑷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鑷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3)你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
拓展延伸應用創(chuàng)新觀察哪些裝置應用了杠桿原理:分析它的三點,研究它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思考:為什么有的工具設計成費力的?
板書設計:
杠桿
力點支點重點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不省力`不費力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費力
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省力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我以學生熟悉的蹺蹺板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了其中所蘊含的科學規(guī)律,激發(fā)了學生進行深層次科學研究的興趣。
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體會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大膽想象的意識。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