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必備)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感知、認識“上”和“下”的空間方位。
2、學習運用方位詞較完整的描述樹葉的行蹤。
活動重點:
認識“上”和“下”的空間方位,并運用方位詞進行描述。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了解上和下是相對而言的,會根據具體事物發(fā)生改變。
活動準備:
1、《樹葉的旅行》ppt課件。
2、幼兒在進活動室的路上與大樹打招呼。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樹葉。
1、談話導入,剛才我們在樹上找到了誰呀?
2、ppt1,引出課題。
出示樹葉,小朋友一起有禮貌地打招呼。
秋天到了,樹葉寶寶被秋風一吹,呼――它離開樹媽媽去旅行啦。什么是旅行?
樹葉寶寶到哪里去旅行了呢,我們來看看吧。
二、樹葉去旅行。
1、出示ppt2,感知、認識“上”、“下”方位。
你看到了什么?
輔助提問:樹葉飄到了什么地方?跟花朵在干什么?
我們把樹葉飄到哪里,在干什么,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2、出示ppt3,進一步認識“上”、“下”方位。
樹葉又旅行到了哪里?跟風車是怎么玩的'?
請你象剛才一樣用一句話說清楚,先說樹葉飄到哪里,再說跟風車怎么玩。
3、出示ppt4,鞏固對“上”、“下”方位的認識。
樹葉還會飄到哪里,干什么呢?請小朋友先看圖再和旁邊的小朋友先輕輕的說一說,然后告訴大家。
幼兒討論后再學習運用句式完整講述,要求幼兒說清楚方位。
4、出示ppt5,了解“上”和“下”是相對而言的。
最后,樹葉飄到了哪里?
它在滑梯的什么地方,在小草的什么地方?
咦!怎么一會兒是上面,一會兒又變成下面了呢?
師幼小結:樹葉和小草在一起,樹葉在上面,小草在下面;樹葉和滑梯在一起,樹葉在下面,滑梯在上面。
5、出示ppt6,師幼共同小結前面四幅圖。
我們一起把樹葉到哪里去旅行了說一說,要說清楚樹葉在什么東西的什么地方,是怎么玩的。
6、出示ppt7,學習用方位詞“上”和“下”描述樹葉的行蹤。
樹葉還到好多地方去旅行了,我們來看一看,等一下先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師幼共同看ppt說說樹葉的旅行。
三、游戲:我和樹葉去旅行。
如果你是小樹葉,你想飄到哪里?去做什么呢?
科學教案 篇2
主題名稱:多彩的秋天
次主題名稱:秋趣
活動名稱:動物法庭
主要教學領域:科學領域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通過圖片和簡單的講解,讓幼兒簡單了解“兔子吃草,狼吃兔子”是大自然中的食物鏈,像這樣的食物鏈大自然中還存在很多,都是為了保持生態(tài)平衡,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各種動物和各種植物。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動物相互間的關系以及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2、嘗試運用合適的語言辯論,初步學習辯證地看問題。 重難點分析:羅列豐富多條食物鏈
活動準備:
1、白兔和灰狼的絨毛玩具或頭飾,小錘。
2、壞境創(chuàng)設:模擬法庭——活動室中間為庭長室,兩邊分別是原告席和被告席。
3、幼兒用書第2冊第22—23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故事,引發(fā)其興趣。
2、請幼兒自動推選小律師,進行法庭辯論。
。1)角色分配:幼兒自主選擇當誰的`律師,選好后坐到委托人(原告或被告)一邊。教師扮演大熊庭長。 辯論一:大灰狼該不該吃小白兔?雙方陳述理由。
(2)第一階段結束后,幼兒可自由調整座位,重新選擇委托人繼續(xù)辯論。
辯論二:該不該判大灰狼罪?
庭長宣判:
兔子和狼都是生物鏈中的一環(huán),對平衡和保護環(huán)境有著重要作用,哪一種動物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地球環(huán)境。所以不能為了保護兔子就把狼殺光,而狼也不能把兔子全吃光。審判到此為止,本案結束。
活動延伸
將頭飾投放表演區(qū)供幼兒表演,搜集、觀看有關生物鏈的書、圖片或錄像等。
活動反思:
在孩子們最原始的對狼和兔子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法庭辯論,開展對狼和兔子對立關系的討論,孩子們肯定支持兔子,通過學習讓孩子們逐漸了解自然界食物鏈的現象,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羅列豐富多條食物鏈,鞏固孩子們對自然界食物鏈的了解。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初步理解拱形能承受較大的力的現象,并了解其在建筑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半個雞蛋殼、鉛筆、粗氣管(長短相同)、一次性杯子一個、針筒一個(注滿有顏色的水)、小量杯(蛋殼)、長條卡紙、小積木若干、記錄表、自繪圖片“小雞出殼”、故事錄音《小雞出殼》、有關拱形的建筑物圖片。
活動過程:
1、設疑激趣:
出示圖片“小雞出殼”,講述故事。
——“到底是誰琢破了蛋殼?”
幼兒動手實踐操作:把鉛筆當做小雞的嘴巴,分別戳在凹面和凸面上,感受相同的力分別作用于凹、凸面是出現的不同現象。
2、演示解惑,初知原理:
教師設疑——“為什么凸的一面不容易破呢?這里面有什么奧秘嗎?”
教師提升幼兒經驗:這個蛋殼是拱形的,當力落到蛋殼上就像水一樣散開了,所以薄薄的蛋殼是不容易破。拱形的蛋殼能承受較大的力。
3、引導遷移:
教師講述——“想不到吧,小小蛋殼里藏了這么多秘密,人們根據蛋殼的'原理建造了許多建筑物,你們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嗎?”
幼兒回憶《新房子和老房子》中看到的建筑,展開討論。
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拱形建筑物、隧道、橋梁、屋頂等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
重點介紹拱形橋,引導幼兒理解拱形的橋面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4、激勵探索,變通思維:
教師提供材料,幼兒兩人一組,嘗試建構橋。
——“我們也來當一回建筑師,搭建一座拱形橋,橋造好后,會有很多行人和車輛從橋上通過,所以,橋要造得牢固!
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大膽地建構。
師生一起驗證的承重情況:在幼兒搭建的橋上放上積木,比較哪一組的拱形橋最牢固。
教師提問:為什么同樣是拱形橋,可是承受的力卻不一樣呢?
活動結束:教師小結,結束教學活動。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老師提供巖石圖片和實物,學生自行搜集有關巖石變化的資料,使學生經歷尋找?guī)r石變化痕跡的探索過程,并在活動中了解冷熱、風雨、植物等對巖石變化的作用。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假設——驗證”的科學研究過程,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設計實驗方案,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認識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師要邀請同學們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好,我們出發(fā)吧。ㄕn件展示風化巖石:鐘乳石、蘑菇石、鵝卵石、黃山奇石等巖石)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師說什么呀?(欣賞并說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與假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這么多千姿百態(tài)的巖石,那么,它們的模樣一直是這樣的嗎?(猜測巖石會不會改變模樣。)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科學來研究“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板書:巖石會改變模樣嗎?)
1、猜測使巖石變化的因素。
2、教師隨機分類板書:冷熱、水、風、地表運動……
三、制定方案:
1、同學們剛才欣賞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巖石,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再過一千年、一萬年后,它們還會改變嗎?
2、(板書:會)會是什么力量使巖石改變模樣的呢?
四、實施探究:
1、同學們說了這么多使巖石變化的因素,你們能用科學的方法來驗證你們的說法嗎?那么我們就來研究同學們說的其中兩個因素。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巖石發(fā)生變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設計模擬[內容來于淘-教_案-網()]實驗驗證其它因素對巖石的改變。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你們將研究那一個問題?是研究冷熱作用的,還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兩個都想研究。選擇好之后,再討論你們將設計怎樣的科學方法驗證?(兩個模擬實驗同時進行)
2、學生匯報實驗方法。
3、其他學生修正實驗方法。
4、同學們的設計方案真好,老師根據同學們的方案再給你們一些小提示?纯从心男┘毠(jié)是同學們沒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師給你們已經準備了一些器材和實驗紀錄表,請各小組根據你們設計的方案,每組派兩位同學來領取。器材領到后,就請同學們開始動手研究吧!(生研究,師指導。)
6、學生匯報實驗發(fā)現。
7、聽了同學們的匯報,老師覺得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真棒!同時通過同學們的實驗研究,的確說明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巖石變化。除了這些,老師還要告訴同學們,植物的根和大氣也會使巖石改變模樣。(展示:長著植物的巖石圖片,師簡析。)
五、展示交流:
1、同學們,通過我們今天的'研究你們能結合一些自然現象解釋老師帶來的這兩個問題嗎?(出示問題)能再解釋老師送給你們手中的鵝卵石為什么會有大有小嗎?(生解釋)
2、同學們解釋的真棒。◣熡喺
3、那么,我們就把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叫風化。(板書:風化)
六、拓展創(chuàng)新:
1、風化不但會改變巖石的模樣,對我們的歷史文物的破壞也很大。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精美的石雕,(展示:云崗石窟)它們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崗石窟中的石雕,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墒怯捎陲L化的影響,有些地方的破損已經很嚴重。
2、你們能想出好方法,保護它嗎?就請同學們在課后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再作解答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簡單器材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在實驗中學生愿意合作與交流。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巖石風化的主要原因,了解了著名石雕物品額度防風化措施。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
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教學重點】設計制作水鐘
【教學難點】控制漏水速度
【教學準備】一些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實物、學生自帶制作水鐘工具材料、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古代水鐘和滴漏實驗。
2、師介紹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
3、揭題:我的水鐘。(板書課題)我們能用兩個塑料瓶制成一個能夠計時10分鐘的水鐘嗎?
二、設計“水鐘”:
1、我準備做一個什么類型的水鐘?
2、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呢?
4、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
三、做一個“水鐘”:
1、制作一個滴漏。思考:怎樣制作一個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標出時間刻度。
確定合適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計時,在容器壁上標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鐘和5分鐘時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時間,分別標出1分鐘~10分鐘的時間刻度。
3、小組討論后,進行制作。
四、用水鐘計時:
1、用做好的水鐘與鐘表對照,我們的水鐘計時準確嗎?
2、討論: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狀、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劃分的準確度等。
3、思考:怎樣改進我們的水鐘?
4、實踐嘗試、改進。
板書設計:
我的水鐘
設計水鐘: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鐘:滴漏?刻度?
使用水鐘:準確嗎?
改進水鐘:哪些因素?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