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范例(6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板書設計: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轉(zhuǎn) 地軸傾斜
教學后記:
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教學目標:
1、知道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zhuǎn)、自轉(zhuǎn)和地軸傾斜有關。
2、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3、能用模擬實驗、模型、示意圖等方法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4、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能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
教學重點: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zhuǎn)、自轉(zhuǎn)和地軸傾斜有關。
教學難點: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教學準備:地球儀,光源,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會出現(xiàn)很多令人奇怪的現(xiàn)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陽就會掛在天空幾個月而不落下,北極中心地帶的白天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會連續(xù)幾個月不見太陽,北極中心地帶的黑夜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極晝和極夜。
2、問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晝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極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長達半年!我們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二、探究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談話:晝夜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夜可能與地球的運動有關。還記得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嗎?
2、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思考:利用手電筒、地球儀、示意圖等材料,我們怎樣能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全班交流。
(4)小結。
三、研討地軸傾斜的角度和極晝極夜范圍的關系:
1、討論:我們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傾斜角度加大,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對地球有什么影響?
2、交流。
四、總結延伸:
1、交流并記錄:
。1)在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主要有哪兩種形式?
。2)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自轉(zhuǎn)有什么特點?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公轉(zhuǎn)有什么特點?
(3)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自轉(zhuǎn)?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公轉(zhuǎn)?
。4)地球的運動出生了哪些自然現(xiàn)象?
2、延伸拓展:
我們還想知道地球運動的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地球自轉(zhuǎn) 公轉(zhuǎn) 地軸傾斜
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傅科擺——地球自轉(zhuǎn)
三、認識相對運動:
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轉(zhuǎn)嗎
7、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 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
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復習檢查
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題:①開文迪許的“怪”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②他為什么有這些“怪”的.表現(xiàn)?
、茖W生帶著問題自讀第2---5自然段,①讀后討論:衣著不考究
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②理解“考究、特別、珍愛、珍惜”等詞語。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理解“一般、過時”等詞。③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家當”一詞比較句子: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指名讀句子,聯(lián)系課文說說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苤该首x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xù)。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diào)了什么?
、葜笇Ю首x第4自然段
、拮杂删氉x第5自然段,說說哪些詞句最能突出開文迪許的“怪”。
、侵该x第1、6自然段①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什么?②這兩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細讀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
、茙е鴨栴}自讀課文。讀后討論,可聯(lián)系上下文舉例說明。⑶齊讀課文。⑷小結段意三、作業(yè)1.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珍愛 打擾 慕名來訪 遺著迫不得已 諸如此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下雨前空氣溫度會增加。
2.知道用測量的方法可以明確空氣的溫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學重點
嘗試根據(jù)空氣的溫度推測會不會下雨。
三、教學難點
了解計量標準的統(tǒng)一,才能得到正確的雨量測量效果。
四、教學準備
釘子.大頭針.木板.長頭發(fā).硬紙板.紐扣.線軸.小錘.膠水.兩粒小珠.彩筆。
塑料瓶.剪刀.透明膠帶.標尺。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帶來的物品。
2.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下雨前,空氣的濕度會變大。我們通過觀測空氣的濕度變化,就可以判斷會不會下雨。
1.做個頭發(fā)濕度計。
2.小組合作來完成。
3.小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師生小結。
5 在一個下雨天,觀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
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6.分小組進行測量。小組匯報。
7.比較各小組測得的數(shù)據(jù),大家測量的雨量一樣嗎?說說這是為什么?
8.教師小結。
三、課后作業(yè):寫幾個描寫雨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看云識天氣
1.回憶:下雨前,天是怎么樣的?你能描述一下嗎?
2.欣賞:剛才有同學說到下雨前天是陰沉沉的,烏云密布。老師這兒有很多云圖,
請你欣賞一下(用掛圖或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云圖,包括積雨云.雨層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積云.高層云.卷云.卷積云.卷層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勺寣W生描述各種云的形狀.顏色.數(shù)量,在四人小組中交流)。
3.猜測:你認為什么樣的云會下雨?為什么?(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統(tǒng)計:對學生的猜想作一簡單的統(tǒng)計,只要他們舉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學生都認為積雨云.雨層云會下雨。
二、觀察、比較雨的大小
1.組織學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見到的下雨時的.情景嗎?
2.學生描述:有對形狀的描述,也有對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對雨中物體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師肯定學生剛才的想法,告訴學生測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單位。(板書:毫升ml)
2.出示氣象臺使用的雨量器,引導學生觀察氣象臺的雨量器。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四、利用雨量器測量雨量的大小
1.給學生一些時間向其他組展示自己組的雨量器。
2.組織學生討論使用方法:你們準備怎樣使用雨量器?該注意些什么?
3.師生到室外繼續(xù)上課。教師模擬降雨,學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導學生讀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學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臺上,在與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讀出降雨量。
五、激勵學生實際應用
1.談話:同學們,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時,你們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測測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點:
請同學們堅持測量,并作好記錄。兩個月后,我們將進行總結。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經(jīng)歷塔的穩(wěn)定性的探究過程,認識框架鐵塔和其他物體穩(wěn)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一個“推測——實驗、制作和探索——將探索結果與假設相比較”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體驗把探究結果與猜測相比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將探索結果與最初的假設相比較進行反思。
【教學難點】
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教學準備】
1. 教師材料:課件、
2. 分組材料:大小不同的塑料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探究主題
1、在生活中你們都見過塔嗎?那么在你們的腦海里,塔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
2、情景導入:同學們,老師今天想做一次導游,我要帶領大家去領略一些美麗的風景。(課件展示)參觀世界上著名的塔。
3、各位游客,領略了世界名塔的風采,讓我們思考一下:這樣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地震,狂風暴雨…)
4、 [師放課件]看大屏幕,左邊的是西安雁塔廣場的大雁塔,右邊的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這些塔經(jīng)歷狂風暴雨的洗禮已成百上千年了。然而直到今天,他們風采依舊,觀察這些塔,它們在形狀和結構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些高聳入云的塔經(jīng)久不倒的秘密在哪呢?
5、你們猜猜,組內(nèi)討論討論。
6、哪一組先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猜想。(師隨機板書)
二、物體不容易倒的秘密
1、為了證實你們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建一座高塔”。
2、為了證實這一些猜測,咱們來做個實驗,看,這個塑料瓶瓶口向下放與瓶底向下放,哪個更穩(wěn)?(出示兩個上小下大的同種飲料瓶,分別用瓶口端與瓶底端豎立在演示臺上)
3、你能證明給大家看嗎?(生往兩個瓶身上吹氣,瓶口朝下的倒了。)
4、我來換一種方法,再試一試.我將底下墊的臺板靠近我的那端慢慢地抬起,口朝下的迅速倒下。
5、效果很明顯吧,為什么呢?
6、就如剛才大家所言,上小下大放得穩(wěn)。
7、指著瓶底朝下的瓶,那么你有辦法讓它更穩(wěn)嗎?
8、加沙子或水的目的是什么?(預測生:讓它變重。)
9、好,我這兒有四種情況的塑料瓶,一種是空的,一種在整個瓶身的三分之一處加水,一種在整個瓶身的二分之一處加水,一種是滿瓶,你們預測下哪一種更穩(wěn)?
10、師演示實驗.
11、為什么不是整瓶最后到下?
12、你的意思是上面輕下面重比較穩(wěn)對吧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1、同學們,想不想也當一次工程師,設計建造一座美麗的.塔呢?好,請大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根據(jù)我們的猜想,設計并建造一座屬于你們自己的塔。讓我們比一比誰造的塔又高又穩(wěn)又美觀。
2、在建塔前,咱們一起來學習工程師的細致和嚴謹,首先思考如下問題,A、有哪些辦法讓塔更穩(wěn),B、怎樣建能讓塔最高.
3、學生動手建塔,教師隨即指導。
。ㄩ_始匯報)
4、讓我們看一看,哪個小組建的塔最堅固,最漂亮。可以怎么檢測?
5、把塔放于斜面上測試其穩(wěn)定性及抗風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驗證}
6、試分析:它的抗風能力與框架結構的高塔相比,誰強?為什么?
7、那么,我們反思一下,我們先前的那些猜想,哪些猜對了?哪些得到了證實?哪些沒想到需要修正或補充的?
四、課件出示題目,學生思考口頭完成。
五、課后拓展。
同學們,看了大家建造的高塔,我深感欣慰。我相信,總有一天,你們會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一座真正堅固美觀又實用的高塔,有沒有信心?我期待那一天早些到來。
板書設計:
6、建高塔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
底部越重越不易倒
框架結構抗風能力更強
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zhuǎn)換器,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的優(yōu)點
2、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結構、運用的原理有關
3、產(chǎn)品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構造,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依據(jù)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實用
過程與方法
1、能根據(jù)研究任務和要求進行有目的的設計
2、按一定的格式寫出本小組的設計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紹方案的設計思路、原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樂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進
2、體會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3、體會到任何一種科技產(chǎn)品的開發(fā)和設計,融合了多種知識和技術
4、認識到科技的發(fā)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guī)律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灶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的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裝水的塑料袋或飲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蓋、黑色紙、鏡子或錫箔紙等)
三、教學重、難點
設計太陽能熱水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太陽能熱水器怎樣工作
1)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jié)能裝置,它的'構造怎樣?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學生匯報收集到的資料
3)教師介紹(最好有課件、圖片)
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集熱器、保溫箱、控制系統(tǒng)
工作過程
設計的細節(jié)
2、設計制作太陽能熱水器
1)學生閱讀書上的提示與要求
思考:為了使熱水器盡快地升溫,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應該包括哪兩部分?
選用什么材料做?
2)閱讀書上的設計方案后,學生分組自行設計
3)小組之間交流各自的設計金點子
3、完善我們的設計方案
六、作業(yè)設計
制作太陽能熱水器,準備下節(jié)課展示
七、板書設計
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
集熱箱、保溫箱、控制系統(tǒng)
簡圖:
我們的設計方案
八、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6
一、課程標準:
1.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jù)能做好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便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能對收集到的證據(jù)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呈現(xiàn);能根據(jù)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氣、營養(yǎng)和生活空間。
3.了解一些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如:陽光、水分、空氣、溫度等。
4.學習有毅力,愿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
二、教學目的: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qū)Χ喾N植物的根和莖進行觀察,比較根和莖的不用之處。
2.能設計實驗來證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學知識:
1.認識根和莖的形態(tài)。
2.知道根和莖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要采取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2.愿意通過觀察、收集證據(jù)來探究科學的奧秘。
三、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能夠:
1.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莖。
2.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根。
3.觀察莖的運輸作用。
4.設計并實驗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學習成果評價
(一)概念發(fā)展
1.不能區(qū)別不同形態(tài)的.莖,根。
2.能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莖,不用形態(tài)的根。
3.能認識根、莖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對待科學學習能采取想辦法解決的態(tài)度。
2.能夠?qū)Χ喾N植物的根和莖進行觀察,比較根和莖的不用之處。
3.能設計實驗來證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學材料:一株有根、莖、葉的植物、瓶子、紅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互動性質(zhì)師生互動的目的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直接揭題
板書課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探索和調(diào)查植物的根相同嗎?
組織學生小組內(nèi)將帶來的各種植物的根擺在一起進行比較。
有哪些不同?將植物的根畫下來,不同的地方用彩筆畫出來。
全班交流、比較。
為什么植物的根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呢?想一想
聽學生猜測。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
植物的莖相同嗎?
引導學生交流各種形態(tài)的莖。
莖有什么作用?
學生猜測、設計實驗區(qū)分直根和須根。
認識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顧和解釋1.以上都是猜測,都沒有經(jīng)過事實驗證的,我們必須都要——?
(做實驗)
2.布置實驗要求、觀察任務。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進行證明。尊重事實。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