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六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了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讓學生在看圖、講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適用于質量較重的物體。
2.注重用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在教學中,不僅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認識“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40名學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同時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豐富學生對“噸”的認識,鞏固學生對“噸”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的有關噸的資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圖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講講這個故事嗎?
(學生看圖,明確圖意,并講述故事情節(jié))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對“噸”這個質量單位有了哪些認識?
引導學生討論,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
2.導入:“噸”究竟是多大的質量單位呢?1噸有多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板書:1噸有多重)
設計意圖:用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認識“噸”
1.掂一掂,想一想。
將準備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讓學生掂一掂,請學生說說體會。
師: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們手上已經感覺沉甸甸的了,你們知道1噸里面有多少個1千克嗎?
課件出示噸與千克的進率:1噸=1000千克。
請學生想象1000個1千克有多重。
2.看一看。
(1)師:我們班有40人,每人約重25千克,現(xiàn)在請同學們站在一起,互相看一看,我們這么多人的體重加在一起大約是1噸。
(學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
(2)課件出示圖片:
師:從這些圖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說明什么?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出每張圖片的意思,并明確物體質量很大的時候需要用“噸”作單位)
3.說一說。
(1)出示教材中的實例,請學生說說哪些地方用到了“噸”。
[橋梁承重50噸,吊車能吊起8噸重的物體,電梯限重1000千克(1噸)]
(2)請學生說說在哪些地方還見過“噸”。
(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讀給全班同學聽)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實例,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增加學生對“噸”這個質量單位的了解,幫助學生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4.解決問題。
出示教材47頁下面的例題,請學生先理解題意,再與同伴說一說,最后集體交流,說說這樣選擇的理由。
(一卡車貨物重3噸;一桶食用油重2千克;一支牙膏重50克;一頭牛重250千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第一課時厘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1頁到3頁內容。
學習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難點:能在直尺準確找出指定的厘米數(shù)。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學習過程:
一、掲題示標:
1、故事引入:在古時候,想知道物體的長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們常常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幫古人解決這個難題。下面請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并把課題齊讀兩遍。
2、口述并出示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我能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2)、通過學習我能學會測量方法的多樣性。
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
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3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
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
2、尺子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 (自學5分鐘后,小對子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
2、議一議(小對子交流)。
1、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時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種?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么?
2、尺子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可以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可以記作什么? 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對子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時巡視,觀察小對子交流情況,對合作不太好的小對子給以幫助和提醒 , 促使每個小對子及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活動中。
3.說一說(針對學習指導中的問題進行匯報展示)。
學生匯報時有不足或不準確的地方老師或其他成員可以及時給予補充,在展示完之后,給與評價或獎勵。
4.知識歸納:
。1)利用“鉛筆”“文具盒”“拃”等作為長度單位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會因選取的標準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
。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 通過剛才的匯報,老師發(fā)現(xiàn)各個小對子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
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我們今天的闖關題,比一比誰發(fā)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四、學情展示:
第二關: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1、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 )做單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來表示。1厘米記作 ()。
3、我的橡皮厚大約是()厘米。
4、圖釘?shù)拈L大約是()厘米。
第三關: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線嗎?(內容見同步課件)要求:獨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歸納小結:
(1)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才能準確的得到物體的長度。
。2)厘米是比較小的長度單位,可以用“cm”來表示。1厘米記作1cm。
六、鞏固提升:
這節(jié)課大家表現(xiàn)的都很棒,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比賽做作業(yè)。
1、完成課本第2頁的1、2小題。
七、板書
統(tǒng)一長度單位 認識厘米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統(tǒng)一長度單位 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測量長度
教學內容:
課本4頁到5頁內容。
學習目標:
1、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2、會分辨什么是線段。
教學重難點: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學習過程:
一、掲題示標: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來進行測量。那如何進行測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標:
(1)、通過學習我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2)通過學習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線段。
過渡語:你們有信心學會嗎?同學們非常自信,老師也相信你們。怎樣才能學會這個新本領呢?下面請出我們的學習指導。
二、口述并出示學習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4-5頁內容,重點看書中的情境圖。思考并討論:
1、你是如何估計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qū)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ㄗ詫W4分鐘后,小對子進行交流并口頭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生認真地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地看書。
2、議一議(小對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計并測量橡皮長度的?測量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測量彩色紙條和毛線在方法上有什么區(qū)別?毛線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六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11-2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11-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20篇)04-20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五篇06-10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06-07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06-01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八篇05-2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05-2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04-1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