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
教材分析:
表內(nèi)除法(二)是在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本單元的學習屬于《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內(nèi)容,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首先是對表內(nèi)除法(一)單元除法意義的鞏固,其次是為三年級學習“多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做好知識儲備。著重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nèi)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復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較弱,解決問題能力欠缺,對應用題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讓學生經(jīng)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數(shù)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和轉化的學習方法。
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
幾倍的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數(shù)量關系轉化為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除法含義。
第1課時
目的要求:
1、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2、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shù)。
教學重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談話引入:“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同學們?yōu)榱藨c祝自己的節(jié)日,他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精心地布置著教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正在做什么準備吧!提問:1、仔細觀察畫面,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準備工作有關的數(shù)學信息?誰能說一說?2、我們一起來看這個信息,你們能用手中的'學具把結果擺一擺嗎?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教學例1
1、根據(jù)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1)有56面小旗,掛呈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小結:剛才我們在計算這兩道除法算式的時候,先看的是除數(shù),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口訣。“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看來乘法口訣真的很重要!
3、根據(jù)主題圖上小朋友的活動,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你能列式計算嗎?四人小組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4、教師出示課件題目,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
(1).誰能用乘法口訣很快算出它們的得數(shù)?
。2).第一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訣?第二組呢?第三組呢?
小結:看來同一句口訣可以幫助我們口算出一道乘法和兩道除法算式,口訣的作用可真大!三、運用口訣,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7=32÷8=48÷8=56÷7=64÷8=21÷7=49÷7=40÷8=2、算一算。
5×()=35 6×( )=42 49÷7=( )
32÷8=( ) 24÷8=( ) 6×( )=42
3、拔河比賽(出示圖)。
。1).獲勝隊員平均每人可得幾本書?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個星期。
四、布置作業(yè)。
1、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2、第40頁練習八,第3題。
五、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六、教學反思:
為了達到此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時沒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學,而是根據(jù)本班情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使他們感到自主、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2
1、除法的初步認識
除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3頁,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練習三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那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呢?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竹筍了。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來解決跟竹筍相關的問題。【出示例4】
2、學習例4。
大熊貓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個?
(1)理解題意。
(2)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個一個分的,也可以是兩個兩個分的或三個三個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 3 )個竹筍。
(3)、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窘沂菊n題除法】
問: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像這種,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讀法。
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筍總數(shù),寫在除號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數(shù),寫在除號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個數(shù),寫在等號后面。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就是:12÷4=3,這個除法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把12個竹筍分別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應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3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題。
把15條魚平均放在5個盤里,每個盤里放( )條。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教材第13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題。
分一分、填一填。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 )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 )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說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義。(4)、小結。
3、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3小題。
(1)、第一關(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8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最想對老師說些什么?
五、板書設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
例4:
大熊貓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 4 )個。
像這種,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12 ÷ 4 = 3
除號
讀作:12除以4等于3。
六、課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認識
除法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頁的例1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具準備
教師將教科書第1頁的復習中的表格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整數(shù)的乘法,同學們還記得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嗎?讓兩個學生說一說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師: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因數(shù)、因數(shù)、積)
2.復習整數(shù)乘法中因數(shù)變化引起積變化的規(guī)律.
教師出示小黑板的復習題.讓一名學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學生打開教科書,在書上自己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訂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第2欄與第1欄比較,因數(shù)有什么變化?積有什么變化?(第2欄與第1欄相比,第一個因數(shù)擴大了10倍,第二個因數(shù)沒變,積也擴大了10倍.)
第3欄與第1欄比較,因數(shù)有什么變化?積有什么變化?(第3欄與第1欄相比,第一個因數(shù)擴大了100倍,第二個因數(shù)沒變,積也擴大了100倍.)
第4欄與第1欄比較又怎樣呢?(第一個因數(shù)擴大了1000倍,第二個因數(shù)沒變,積也擴大了1000倍.)
我們現(xiàn)在再倒過來觀察,第3欄與第4欄比較有什么變化?(第一個因數(shù)縮小了10倍,第二個因數(shù)沒變,積也縮小了10倍.)
那么,第2欄、第3欄與第4欄比較呢?(第一個因數(shù)分別縮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個因數(shù)沒變,積也分別縮小了100倍、1000倍.)
根據(jù)上面的觀察、比較,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可以讓學生適當討論,從而得出: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擴大(或縮。10倍、100倍、1000倍積也擴大(或縮。10倍、100倍、1000倍
教師:這個規(guī)律非常重要,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同學們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課
1.教學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師出示例1.
教師: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怎樣解答,該怎樣列算式?多讓幾名學生回答,教師把學生的列式寫在黑板上.(如果學生中沒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師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啟發(fā)學生想:加法中的各個加數(shù)有什么特點?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嗎?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學生列出算式以后,著重讓列出乘法算式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個13.5)
還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師:過去我們學習的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今天我們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同學們想一想,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比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讓兩名學生說一說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教師板書: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2.教學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例1的后半部分).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那么該怎樣計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這些小數(shù)乘法轉化成整數(shù)乘法呢?
教師:我們先復習一下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讓兩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小數(shù)乘法可以依照整數(shù)乘法用豎式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13 . 5
5
教師:如果把這個式子變成整數(shù)乘法,就要去掉小數(shù)點,那么這個式子變成了什么?(1355)教師在小數(shù)乘法的豎式右邊寫出整數(shù)乘法的豎式:
13 . 5135
55
讓學生說一說整數(shù)乘法應該怎樣計算.教師在整數(shù)乘法下面寫出積(675).
13 . 5135
55
67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13.5變成135相當于小數(shù)點怎樣移動,因數(shù)擴大了多少倍?(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因數(shù)擴大了10倍.)教師依照教科書例題的形式,用彩色粉筆畫出從13.5到135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擴大10倍.
另一個因數(shù)變化了沒有?(沒有)
一個因數(shù)擴大了10倍,另一個因數(shù)沒有變化,那么新的積與原來的積相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積比原來擴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來的積就要把新的積怎么樣?(縮小10倍.)教師用彩色粉筆畫出從675到小數(shù)乘法豎式積的箭頭,并在箭頭上標明縮小10倍.
要把675縮小10倍,就要把小數(shù)點怎樣移動?(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
13.55的積應該是多少?(67.5)
教師在小數(shù)乘法豎式下面積的位置上板書:67.5
教師:買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67.5元)教師在橫式上寫出得數(shù),注明單位名稱,板書答案.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一下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先把小數(shù)看作整數(shù),小數(shù)擴大10倍,這樣乘出來的積也擴大1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要把乘出來的積再縮小10倍.
3.基本練習.
做教科書第84頁下面的做一做.
教師:這道題該怎樣列式?(9.7614)
同學們能根據(jù)例題的方法計算出這道題的得數(shù)嗎?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集體訂正時,讓兩名學習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要讓學生比較一下這道題與例題的異同.(這道題因數(shù)有兩位小數(shù),都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與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應該一樣.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一的第1題.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的意義.可有意識地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并按照下面的問題順序回答:讀算式;說出是什么數(shù)乘什么數(shù);算式的意義是什么?
2.做練習一的第2題.
教師說明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列式.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再說一說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3.做練習一的第3題的前兩道小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可讓計算有錯誤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使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以提醒全班學生注意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四、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例題與練習中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的不同情況,總結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小數(shù)乘整數(shù),先按照整數(shù)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被乘數(shù)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的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
五、作業(yè)
練習一的第3題的后四道題,第4題.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4
課題:有余數(shù)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余數(shù)概念及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
教具和學具
實物圖及投影片,11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用豎式計算(兩人板演)
8÷4= 36÷9=
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2.卡片口算(與板演同時進行)
( )里最大能填幾?
3×( )<22 4×( )<37
( )×2<11 ( )×5<38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大家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筆算除法.同學們看一看,今天學的筆算除法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第一幅圖.
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
學生動手操作.用6個圓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橫式和豎式寫在練習本上,并指名板演.
訂正時,提問:
、 在被除數(shù)下面寫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個梨)
② 在橫線下面為什么寫0?(表示分完了,沒有剩余)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如果有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怎樣分?分分看.
學生動手操作,用圓片代替梨.(教師行間指導)
提問:
① 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每盤放2個,還剩1個)
② 剩下的1個梨,還能再繼續(xù)分嗎?(剩下的1個梨,不能再分)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分的結果是“每盤2個,還剩1個”.怎樣列式計算呢?(7÷3= )
怎樣寫豎式呢?被除數(shù)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么商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教師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實際分掉幾個梨?(6個)那么被除數(shù)7下面應該寫幾?(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余?(有剩余,剩1個梨)
教師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1個,我們就叫它“余數(shù)”.(板書余數(shù))
怎樣在橫式上寫計算結果呢?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余1個,就是余數(shù)為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shù),在商的后面先寫“……”,再寫“1”.即
7÷3=2……1
讀作:“商2余1”.學生齊讀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例1的兩道題.
提問:這兩道題平均分的結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每盤都放2個.不同:第1小題正好分完,第2小題還剩1個,不能正好分完)
教師說明:像第2小題這種除法,沒有分完,還有余數(shù),叫做有余數(shù)除法.(板書課題)
。4)練一練:
每個同學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還剩幾根?先擺一擺,再把下面的豎式寫完整.
訂正時,教師著重提問:
。1)商2后,被除數(shù)下面要減去幾?
。2)8是怎樣計算出來的?表示什么?
。3)橫線下面寫什么?表示什么?
。4)這題的結果該怎樣說?
2.教學例2
。1)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么地方?
。2)怎樣想商幾?在乘法口訣里有沒有一句是五幾三十八?
相鄰兩位同學互相討論怎樣想商幾,再在全班交流.
、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6,教師板書:
還剩下8,8里還有一個5呢?說明商6小了.
、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8,教師板書:
38減40不夠減,說明商大了.
、 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適.最后結果是商7余5.
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而且小于38?即5×()<38(括號里最大填7)
。3)練一練:
14÷4=□……□
想:4和幾相乘的積接近14,又比14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商,最后的結果怎樣說.
。4)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道有余數(shù)除法,把每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進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
如果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了,說明了什么?(說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
什么情況下,說明商大了?(被除數(shù)不夠減去除數(shù)和商相乘的積時,說明商大了)
(4)小結: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口述計算過程.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5= 38÷6= 47÷9=
全班動筆練習,指名兩學生在投影片上做,便于訂正.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著重檢查余數(shù)的大小和別忘在橫線上寫余數(shù).
2.發(fā)展性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思考性練習.
在方框里填合適的數(shù).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表內(nèi)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體驗遷移類推、歸納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生活情境和游戲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并正確運用7、8、9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聯(lián)系生活運用求商的方法并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游戲激發(fā),復習舊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戲:請你認真聽并說出正確答案。(請你快速站起來)
3、復習:復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ㄒ唬┣榫耙
師:我們都有哪些節(jié)日呢?你最喜歡哪個節(jié)日?有沒有屬于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jié)日。
生:“六一”兒童節(jié)。
師:瞧,小朋友為準備這個節(jié)日正忙著呢?(課件出示情境圖)
(二)探究體驗
師:請你仔細觀察:三個小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們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還有的在準備愛心氣球。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這幾個小組,看他們準備得怎么樣了!
教學例1:課件出示:做彩旗
1、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課件出示)
2、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他們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
教學例1:課件出示:彩旗
3、讀題,誰來解決這個問題?(指名獨立解答)
4、引導學生列式并板書:7×8=56
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列出:56÷8=
56÷7=
5、探索求商的方法。利用知識的遷移,用乘法口訣求商。56÷8商幾(指名獨立解答),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為什么會想到用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求它的商呢?引導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幾,就要想到幾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數(shù)?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結:用正確的.乘法口訣求商,觀察除法算式中少幾,那么商就是幾。
齊說算理。
56÷7該怎么計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你是怎樣想的?(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觀察這三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訣求商。)
7、鞏固練習用一句乘法口訣解決三個算式。
(三)嘗試練習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三組小朋友完成的情況。
1、從第二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顆星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每個小組分幾顆?)
交流匯報。
2、從第三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問題?(第三組小朋友帶來了27個氣球,每9個擺成一行))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可以擺成幾行?)
交流匯報。
3、歸納小結求商的方法:在計算除法時,可用什么方法求商?(“用乘法口訣,口訣少幾商就是幾”)
三、游戲激發(fā),主動參與
1、傳球游戲。
。ㄒ(guī)則:可以將球傳給任意一個小朋友,得到球的小朋友按照指令完成求商任務。)
2、舉牌游戲。
。ㄒ(guī)則:分組舉牌,商是幾就舉起幾的牌子。其他組監(jiān)督并指出錯誤。每組選出一個小朋友來讀題。)
要求求出商,并說出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訣,用了幾的乘法口訣。
通過積極參與,自主獨立的思考,得出這些算式都是用乘法口訣來求商,用了7、8、9的乘法口訣。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想想,這節(jié)課有哪些內(nèi)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讓你給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取個名字,你取什么?(引導學生自由取名后,老師在揭示課題。)
幫助小兔子過河采蘑菇,順利過河的小朋友得到小兔子帶來的數(shù)字卡片。
四、課堂總結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們的表現(xiàn)都很棒,你們能跟老師和同學們說說你學會了什么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傾聽;幫助;上課發(fā)言積極;聲音洪亮。。。。。。)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6
教材內(nèi)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乘法口訣口算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景,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chǎn)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學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擺一擺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動與除法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
1、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總數(shù)分成同樣多的份數(shù)或每份同樣多。在總數(shù)中分走同樣多的幾部份,也就是幾個減數(shù)相同,這樣用除法計算比較簡便。
2、在實際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義。通過擺學具我們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也用除法計算。
3、通過看一幅圖,列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的練習,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義,記住了2~6的乘法口訣,那么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就比較容易了。求商時,根據(jù)乘法和除法的關系,先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訣。
5、除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與除法含義是緊密相聯(lián)的,除法的含義有兩種,一是把總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因此,除法應用題就有兩種數(shù)量關系。這兩種應用題的相同點都是除法含義,用除法計算,都已知要分的總數(shù)。不同點是其中的一個條件不同,問題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單位名稱也不同。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難點、關鍵:通過動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義。用除法計算應用題。能正確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nèi)容
12頁—14頁例1、例2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么?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說。
(三)連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里,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里插上花,應該怎么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里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么插?插幾枝?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7
目標
、敝R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⒉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
、城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除法的第二種分法及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種分法,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幾份,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法學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
主 要 教 學 流 程
一、引入新課
、苯處煟航裉煳覀兝^續(xù)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
、卜中A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個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個同學,最后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個同學。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新授
、背鍪窘炭茣19頁的例題5.
⑴教師:每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⑵用自己的學具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有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學生分完后,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diào)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亲寣W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戎笇闶降膶懛ā
、僦窆S的數(shù)量是20個,這是表示要分的數(shù)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后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shù),寫在等號的后面。
板書:20÷4=5
、谧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壅J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尚〗Y: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并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⒉練習:教科書第19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有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每堆6個,除號后面寫6,可以分成2堆,等號后面寫2)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2)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
、尘毩暎航炭茣19頁做一做的第2題。
三、鞏固練習
⒈完成教科書第20頁練習四的第4題。
要分的糖葫蘆有幾串?那被除數(shù)應該寫幾?每個小朋友2串糖葫蘆,表示什么?除數(shù)應該寫幾?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商應該寫幾?
完成后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餐瓿山炭茣21頁練習四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⒊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板書設計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20 ÷ 4 = 5
被除數(shù) 除數(shù) 商
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8
本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要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教學內(nèi)容大致分成兩部分,第30~35頁教學平均分,第36~41頁教學有關除法運算的知識。教材在編寫上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過去的數(shù)學教材,把除法人為地分成兩類,即平均分(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強調(diào)這兩類之間的不同,卻無法把它們溝通,實質上削弱了除法的意義,造成了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況。新課程認為,這兩類問題都是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問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沒有必要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第二,除法意義是分階段逐漸理解的,首次教學除法,把理解其意義定位在它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因此,認識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這是教材分兩部分編寫的原因。
第三,把除法知識的教學與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都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里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增強了計算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也提高了計算教學的效率。
1. 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認識平均分。
在教學本單元前,每一個學生都有過分東西的經(jīng)歷,但沒有研究分東西活動里的數(shù)學內(nèi)容。教材認為這種經(jīng)歷是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只要從中提取數(shù)學內(nèi)容,理解其本質屬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平均分。
第30頁上面的一道例題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是分6個桃,至于分成幾堆、每堆分幾個以及怎樣分都沒有規(guī)定,讓學生自主選擇確定。按自己的興趣與思考分這6個桃,會出現(xiàn)許多種結果。交流各人分的結果,會出現(xiàn)兩類情況: 一類是把6個桃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個數(shù)有多有少;另一類是不管分成幾份,每份分得的個數(shù)同樣多。指向后一種情況引進平均分的概念,突出無論分的過程怎樣和結果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顯然,每份分得同樣多是平均分概念的內(nèi)涵。
試一試鞏固初步認識的`平均分。讓學生分8個桃,也是開放的問題,與例題的不同是按照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去分,至于分成幾份、每份幾個不要求全班一致。在動手分桃前,先想一想什么是平均分以及自己打算怎樣分,有助于操作和交流。
(2) 聯(lián)系平均分的操作,體會平均分。
第30頁下面的一道例題和第32頁的例題都提出了分的要求,由學生開展分的活動,通過分的過程與結果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前一道例題中,樹上有8個桃,每只小猴分2個桃,問題是可以分給幾只小猴。解決這個問題首選的方法是實物操作,聯(lián)系分桃的活動看教材里的圖畫,體會每只小猴分得桃的個數(shù)同樣多,這道題是把8個桃平均分。試一試通過分小棒,體會無論是每2根一份、第3根一份或每4根一份,都是每份分的根數(shù)同樣多,都是平均分。想想做做第2題指導學生在圖畫上用圈一圈的方式進行每幾塊一份的平均分,一方面能提高分的活動效率,另一方面能更清楚地感受每份分得的同樣多。在解答第3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分的活動方式,用學具代替氣球或者在圖畫上做記號開展分的活動都可以。
后一道例題把8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教材里呈現(xiàn)的三種分的過程是比較典型的情況。一種是按部就班地每次分給每只小猴1個桃,像這樣重復操作直到全部分完。一種是直接分給每只小猴4個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還有一種界于前兩種分法之間。無論哪種分法,都是以平均分的概念為基礎: 2只小猴分得的桃要同樣多。至于分的過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與學生的數(shù)感、經(jīng)驗以及性格特點有關,不存在誰優(yōu)誰劣的區(qū)別。在被平均分的物體總數(shù)比較多或者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適當慢些分,不要追求一次就全部分完。而慢慢地分幾步更能體會平均分的含義每份分得同樣多。想想做做第1題在圖畫上用畫箭頭的方式平均分,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意圖。
(3) 整合認識,進一步理解平均分。
第34頁例題是平均分的第四道例題。在前面的三道例題中,學生體會了平均分的含義,開展了平均分的活動,這道例題把前面的教學內(nèi)容綜合起來,構建對平均分的整體認識。
例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是把12枝鉛筆平均分,聯(lián)系前面教學的知識,可以先確定每幾枝為一份,得出分成這樣的幾份。也可以先確定分的份數(shù),得出每份分得的枝數(shù)。所以,這道題平均分的活動是很開放的。學生之間分的過程會不同,分的結果也會不同,在交流中能進一步體會不管怎樣分,只要分的結果是每份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教材里呈現(xiàn)了每份3枝,分成4份和平均分成4份,每份3枝兩種分法,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兩種分法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感受數(shù)量間的因果關系。想想做做里的每道題都設計了把總數(shù)平均分的兩種情況,能加強對平均分的理解。第1題的得數(shù)在擺圓片時知道,其他題的得數(shù)能在圖畫中看到。另外,第2~5題幫助學生從平均分的視角觀察現(xiàn)象,把獲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括號,逐漸學會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平均分的現(xiàn)象。這樣的表達有助于清晰地認識平均分的概念,對下面的認識除法也十分有益。
2. 聯(lián)系平均分的活動,教學除法知識。
除法知識包括除法的意義,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等內(nèi)容,除法意義是重點。教材編排兩道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其他知識的教學。注意遵循兒童的特點,先幫助學生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再在練習中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1) 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
第36頁例題用除法計算按每份幾個,一份一份地分的問題,第37頁例題用除法計算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多少的問題,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jīng)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因此具有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的基礎。前一道例題是首次教學除法,在講除法意義的同時,講了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后一道例題在教學除法意義的同時,教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兩道例題的編寫都設計成兩個層次,首先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可以進行學具操作,也可以開展推理活動。在這個層次里體會例題的問題是平均分的問題,為接受除法搭建平臺,同時獲得問題的答案,它是除法算式的得數(shù)。然后講述除法的知識,指出這個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使學生明白除法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例題后的試一試是列除法算式解決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從中感受除法算式的寫法,體會算式各部分的實際含義,起消化新知識的作用。除法算式的被除數(shù)已經(jīng)寫出,除數(shù)與商留給學生填寫,有助于把平均分和除法聯(lián)系起來思考,從而理解除法的意義。
(2) 通過練習,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學生在例題里接受了除法,需要通過練習形成除法的概念。練習四里的實際問題,大致分兩個層次編排。第一層次是第1~5題,每道題里都有兩小題,分別是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在理解題意,操作學具或者從圖畫里獲得問題的答案之后,寫出除法算式。這些題讓學生反復體會平均分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除法是解決平均分的問題的一種運算。第2~4題配合圖畫的三句話,描述了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揭示了平均分的實質。第5題只有圖畫,讓學生應用前幾題的方式理解并講述圖意,再寫除法算式。第二層次是第7~10題,分別從三個角度分析圖畫里的數(shù)量關系,靈活應用認識乘法和認識除法這兩個單元里的知識,初步體會乘法與除法是有聯(lián)系的,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同時,也為用乘法口訣求商作些鋪墊。第7~9題各設計了三小題,配合圖畫的文字敘述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圖意。教學可以分兩步進行: 先是邊讀文字邊看圖畫,逐一列出算式;然后是只看圖畫,不讀文字,反思剛才是怎樣理解圖意的,根據(jù)圖畫里的哪些條件,提出了什么問題,是怎樣解答的。這樣,教學第10題時,就有了看圖提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圖意,這道題可以列出許多算式,教材用你能說出哪幾道算式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在獨立列算式和相互交流后,可以適當進行整理。如看了圖畫里的黃瓜能說哪些算式?辣椒呢?培養(yǎng)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9頁例2及相關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讓學生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3.體會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呈現(xiàn)如下題目,讓學生完成,激活經(jīng)驗。
1.口算下面各題,并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5×( )=10 2×( )=8 ( )×4=12
12÷3= 6÷2= 3×( )=9
2.談話導入,并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新授知識
1.教學例2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前面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除法的'知識。你們看,陽光餐點的張師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們一起去看看。ㄒ龑в^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課件出示教材第19頁主題圖例2)
預測學生可能回答:
生:每屜蒸籠裝有4個包子,有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
師: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計算,要怎么列式嗎?為什么?
生:用乘法列式計算。求一共有多少個包子,表示6個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問題,則用乘法計算,列式為4×6=24(引導學生自己說出)
師:計算這道算式時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
教師:誰還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其它數(shù)學問題呢?怎樣列式?
生:一共有24個包子,可以裝6屜,求每屜可裝多少個包子?列式:24÷6=4(個)
教師:你是怎樣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訣?
生:求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個?用除法列式為24÷6=4(個),想口訣:(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4個,可以裝幾屜?
教師: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訣?
生:24÷4=6(屜),想:四(六)二十四。(就是求24里面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
2、體會乘法、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
師:觀察三個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鼓勵學生發(fā)言)
生: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
生2: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寫出兩道除法算式
生3: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口訣,再看被除數(shù)是幾,最后確定用那句口訣求商。
師:同學們都說得不錯,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真的掌握這些知識了嗎?
三、練習鞏固
1、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第1、2題。(說一說題意,你是怎樣求商的,用哪句口訣?指名回答)
2、 課本第21頁第5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收獲了哪些知識呢?(鼓勵學生發(fā)言,老師最后總結)
五、板書設計: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二)
4×6=24
24÷4=6 24÷6=4
口訣:四六二十四
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再看被除數(shù)是幾再確定用哪句口訣。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0
詳細介紹:
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
2.在掌握平均分的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有余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shù)的處理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你是怎樣想的?
2.列式、計算,指明口述解題思路.
30個羽毛球,每6個放一盒,可以放幾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3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枝,還剩幾枝?(先分分看)
(2)讀題后引導學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鉛筆,大家共同操作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演示.邊演示進口述分的過程.
教師提問:把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枝鉛筆平均分成3份.)分的結果怎樣?全分完了嗎?(每人分2枝,還剩1枝.)
教師引導:聯(lián)系平均分的含義及以前我們學的知識,想想這道題應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73=,并用豎式計算.)
教師啟發(fā):豎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余數(shù)1表示什么?(還剩1枝.)做應用題寫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shù)時,要寫單位名稱,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道題商和余數(shù)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應怎樣寫?
學生討論后,指名回答寫出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shù).73=2(枝)1(枝)
教師提問:回答時應怎樣寫?(每人分2枝,還剩1枝)為什么這樣寫?(因為平均分后,沒有分完,還有剩余.)
。3)對比、分析:今天我們解答的這道應用題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計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數(shù),商和余數(shù)都寫單位名稱,回答時因有余數(shù)需答完整.)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注意橫式等號后面的余數(shù)及單位名稱不能丟掉,寫答話時要按題意回答完整.
。5)反饋練習:
把20張畫片平均分給7個同學,每人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解題過程,重點強調(diào)計算的結果及答話應該怎樣寫.
2.教學例4.
。1)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2)讀題后,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鋪墊孕伏中第2題(羽毛球分放入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豎式計算.
。3)討論: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數(shù)3表示什么?
(4)根據(jù)討論的結果,聯(lián)系例3有余數(shù)除法計算結果及回答時的寫法,獨立解答課本第5頁例4.
。5)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清商8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袋,余數(shù)3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個.
。6)反饋練習:
有42棵菜,每筐裝8棵,可以裝幾筐,還剩幾棵菜?
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重點強調(diào)平均分的第二種有余數(shù)的應用題計算,商與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為什么不同.
三、全課小結.
1.讓學生觀察板書,總結出今天學了什么新知識.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重點強調(diào)根據(jù)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完整寫出答話.
隨堂練習1.看圖說題意,再寫算式.(投影出示)
9□=□(個)□(個)9□=□(盤)□(個)
。1)先引導學生看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理解題意.
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jù)這個圖和算式(1),你能說說題意嗎?[根據(jù)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個)(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一種方法.]
類推:把圖和算式(2)聯(lián)系起來,你能理解題意嗎?【可討論,根據(jù)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盤)(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二種方法.】
比較、歸納:根據(jù)圖及兩個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說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個算式表示,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
第二個算式表示.有9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2)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寫好算式.
。3)訂正,指名口述思維過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144=32
143=42
。2)216=33
布置作業(yè)
有18個扣子,每件衣服釘5個,可以釘幾件衣服,還剩幾個?
有37米白布,每5米布做一條被單,可以做幾條被單,還剩幾米布?
板書設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應用題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14頁,例5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練習三的第4~6小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
例5、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貓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0 ÷ 4 =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20這個數(shù)4個4個地分,可以分成( )個4。
20里面有幾個4?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來表示?
因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求能放多少盤?”也是平均分,所以這個算式也用除法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0 ÷ 4 = 5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貓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4頁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題。
分一分、填一填。
12個,每份2個,分成了( )份。
12 ÷ ( ) = ( )
12個,每份3個,分成了( )份。
( )÷ ( ) = ( )
12個,每份6個,分成了( )份。
( )÷ ( ) = ( )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教材第14頁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題。
說出每個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
10 ÷ 5 = 2 15 ÷ 3 = 5 18 ÷ 2 = 9
48 ÷ 8 = 6 56 ÷ 7 = 8 28 ÷ 4 = 7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說出哪個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分別是幾,說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3、教材第15~16頁練習三的第4~6小題。
(1)、練習三第4、5小題。
第4小題。12個燈泡,每個燈座裝2個燈泡,可以裝( )個燈座。
第5小題。圈一圈,填一填。24里面有( )個4。20里面有( )個5。
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小題。
寫出除法算式。
6除以3等于2。 ( )÷ ( ) = ( )
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 ( )÷ ( ) = ( )
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 )÷ ( ) = ( )
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個。 ( )÷ ( ) = ( )
先讓學生看清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寫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我們學會了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五、板書設計。除法的初步認識
例5、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20 ÷ 4 = 5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六、課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認識
除法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3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一個數(shù)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shù),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
。2)6里面有幾個2?
3、導入新課
二、新授
。ㄒ唬┙虒W例 2
1、指導學生擺小棒,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學們的小棒是老師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6倍 3根的6倍就是6個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個的3倍就是3個5根,也就是15根。)
2、學習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觀察板書,從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幾個3?18是3的幾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幾個5?15是5的幾倍?
學生獨立思考后,點名回答。使他們明白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就是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
3、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1)復習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提問:3根的6倍是多少,怎樣列式計算?讓每位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師板書: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提問:18根是3根的幾倍怎樣列式計算?也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反饋時,請學生說明用除法計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幾倍就是求18里面有幾個3,所以用除法計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對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學練習用。練習時,教師應組織他們按程序操作。
(1)擺好兩行三角形。
(2)思考兩行三角形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
(3)用一句話說出第一行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號表示出來。
。2)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讓他們完成下列練習。
用學具擺一擺: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學生操作時,提醒他們思考:在第一題中,是12和幾比?在第二題中,是12和幾比?同學之間可以討論交流。
三、總結
板書設計:
6倍 3根的6倍就是6個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個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幾倍?183=6
15是5的幾倍?155=3
教學反思:
幫助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一個數(shù)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shù),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56——58頁,除法的簡單應用。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1、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會平均分,會列除法算式。教學難點:會平均分,會列除法算式。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看看誰能編出一個數(shù)學故事來。
四到五名學生講述數(shù)學故事。通過講故事、聽故事,進一步理解圖意。
二、探索新知:
。ㄒ唬⿲W習“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個數(shù)能平均分成幾份”的除法
問題:救小鹿需要幾條船?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條)小練習:1、28個棗,每個盤子放7個,需要準備()個盤子。2、16個桃,每人分8個,可以分給()人。
。ǘ⿲W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問題:把10只獅子平均分成5組,每組幾只?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只)小練習:1、14個橘子,平均放到2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個。2、8個西紅柿,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個。
三、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實際分一分,在圈一圈,然后再做一做。
2、自主練習2。
先引導學生擺一擺,在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板書設計:平均分
教后反思:學生在計算方面沒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練地利用口訣來求商。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6單元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明確余數(shù)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思維能力。
3、使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明白余數(shù)的意義、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小圓片等。
教學過程:
。ㄕn前聽音樂,活躍課堂氣氛),課件插入音樂。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教師提問:什么叫平均分?請學生回答。
生回答: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平均分。
2、教師課件出示,平均分的例子,請學生判斷。
哪些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打“√”。學生判斷是不是平均分,回答老師的問題。
優(yōu)選精品文檔歡迎下載使用
二、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擺6個草莓。
(1)教師:復習完了平均分,我們繼續(xù)來分一分,分什么呢?看大屏幕。
生看大屏幕,分草莓。教師:聽清要求,怎么分?
課件顯示: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生專心聽要求。聽完后,生可以單獨思考,也可以擺6根小棒試一試。教師找生匯報。生:可以擺3盤
教師可以問問:你怎么想的?為什么可以分3盤?生1:3個2是6,所以擺3盤。生2:我是擺小棒擺出來的.。生3:2+2+2=6,3個2相加是6。生4:……
。2)教師:那怎樣列算式呢?指名回答。生:6÷2=3(盤)教師板書算式。
。3)教師:誰能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呢?指名回答生:有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學生共同看著大屏幕,說一遍算式表示的意義。2、
課件出示:擺7個草莓。
優(yōu)選精品文檔歡迎下載使用
(1)教師:看一下,現(xiàn)在有幾個草莓了?要求你怎么擺呢?課件出示,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要求:每個學生用自己的7根小棒代替7個草莓擺一擺,試一試。請2個同學,到展示臺上用草莓擺一擺。擺完以后,和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匯報展示。
請學生說說你擺了幾盤?生1:擺了3盤。生2:擺了4盤。
生3:擺了3盤,還剩1個。生4:……
教師:集體看展示臺上學生擺的情況。問,她們擺了幾盤?生:擺了3盤。
教師:擺完以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生:沒擺完,還剩下1個。
教師:還剩下一個,可以再擺一盤嗎?生1:不可以。生2:可以。生3:……教師: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討論,允許她們互相說一說。
優(yōu)選精品文檔歡迎下載使用
找生回答。
生1:可以再擺1盤,:要不然就剩下了。
生2:不可以再擺一盤,因為要求是每2個擺一盤。教師追問:1個夠擺一盤嗎?(不夠)不夠怎么辦呢?生1:去掉。生2:剩下就剩下。生3:……
。2)教師講授:剩下1個草莓不夠擺一盤,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余數(shù)”。這個擺的過程也可以用算式來表示,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有7個草莓,每2個一盤,擺了3盤,還剩1個。就是7除以2等于3余1。商后面寫6個點,再寫余數(shù)。板書7÷2=3……1...余數(shù)
教師領讀:7除以2等于3余1生齊讀。
。3)教師:復習一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生一起說: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今天又學習了余數(shù)。
。4)教師:同學們看一下,得數(shù)商和余數(shù)還沒有單位,我們現(xiàn)在給
優(yōu)選精品文檔歡迎下載使用
它們加一下單位名稱。3后面單位是什么呢?1后面呢?學生可以同位互相討論一下。指名回答。說說為什么。生1:3盤,1個。生2:……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的結果板書單位名稱。7÷2=3(盤)……1(個)
生齊讀:7除以2等于3盤余1個。
。5)教師:結合擺的草莓圖,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學生試著說,指名回答。
明確:有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可以擺3盤,還余1個。(6)課件出示兩幅圖:“6個草莓”和“7個草莓”圖6÷2=3(盤)7÷2=3(盤)……1(個)教師:你覺得這兩個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指名回答。生1:……生2:……生3:……
教師總結:在整數(shù)的除法中,有整除和不能整除兩種情況。也就是說,有時候平均分能正好分完。有時候平均分不能正好分完,不能正好分完,就會有剩余,剩下的就是余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年級數(shù)學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小數(shù)除法教案03-28
數(shù)學《分數(shù)除法》教案01-31
小學數(shù)學除法教案12-17
二年級下數(shù)學除法教案02-11
《分數(shù)除法》數(shù)學教案02-06
數(shù)學教案《筆算除法》03-22
《除法的驗算》數(shù)學教案02-09
《分數(shù)除法》數(shù)學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