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国产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菠萝菠萝蜜在线视频免费视频,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这里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琪琪视频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08 17:12:2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的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比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討論事物組合的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簡單事物的組合規(guī)律。

  難點:理解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復習“排列”。

  用數字卡片能擺出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學生匯報:能擺出兩個不同的`兩位數,是12和21。

 。2)引出“組合”。

  討論:如果說把這兩張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和會有幾種?

  學生討論匯報。

  小結:因為是求兩張卡片的數字的和,調換位置和都要是3,得數只有一種。

  這種不愛位置影響的方式叫“組合”。(板書: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個數的組合:5、7、9

  出示教材例題2。

  有3個數5、7、9,任意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有幾種?

 、偻肋M行合作,一人擺卡,一人記錄。

  ②匯報自己的方法和結果預設。

 、墼u議方法。

  看哪種方法。

 。2)比較“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擺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求和時3個數卻只能求出3和,這是怎么回事?

  小結:擺數與順序有關,擺數交換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求和與順序無關,位置換一下求的和還是這兩個數,只能算一次。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傧胍幌耄好績蓚人打一場比賽,那么三個人至少要打幾場呢?分別是誰與誰比的?

 、趯W生獨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課件演示比賽方法。

  小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組合。

 。2)搭配衣服。

  翻開課本第99頁,用連線的方式幫他們搭配衣服。(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3)回家乘車付錢。

 。4)教材98頁“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大家都委愉快,同學們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組合的區(qū)別嗎?

  板書設計

  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復、不遺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組合:1+2=3 2+1=3不同:排列要考慮順序

  組合不要考慮順序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37~39頁。

  【教學目標】

  結合生活中的現實場景認識銳角和鈍角,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會區(qū)分并在實物中找到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相關工具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學生體驗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

  三角尺、紙張、光盤。

  【學具準備】

  學生三角尺,紙張、小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大家想見見她嗎?

  2.新老師帶我們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盤(游樂場),00:50暫停。讓學生先看: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學秘密。

  然后點名讓學生說說。

  3.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把這些角請出來02:00播放光盤,02:20暫停,

  你認識哪些角?學生回答。

  他說得對嗎?你有什么辦法驗證?請學生用三角板驗證。

  4.生活中還有很多角。我們再到橋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盤,06:10暫停,你從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電視機里的小朋友還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盤。

  5.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給這些角分類嗎?09:35播放光盤,10:25暫停。小組合作,先分清每個人干什么。分類時可以請三角板來幫忙。

  學生小組討論分類。

  6.小組匯報分類情況。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盤10:53,展示機內學生分類情況。

  7.小結分類情況。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我們剛才把這些角分成三類,直角已經有了名稱,你能給這些角取個名字嗎?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們來聽聽電視機里的同學取了什么樣的名字。14:08播放光盤。

  小朋友說得真形象!數學上我們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銳角和鈍角。

  板書課題。

  2.誰能再說說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指名說。

  3.閉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銳角和鈍角。

  4.生活中還有很多銳角和鈍角,你能找出來嗎?

  16:03播放光盤

  課前游樂場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盤,19:15暫停。讓學生說一說。

  你在生活中見過銳角和鈍角嗎?讓學生指一指。

  5.你會做一個角嗎?請你動手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選擇紙張、小棒、剪刀等材料)。

  說說你做的是什么角。

  學生匯報展示。

  還有不同的嗎?

  6.你能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一個自己喜歡的角。

  學生匯報。

  同桌互相欣賞一下畫的是什么角。

  7.接下來新老師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好嗎?24:05播放光盤,猜角,比比誰猜得又快又準。機內外互動。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和電視機里的同學都收獲不少,下課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銳角和鈍角,并說給家長聽。

  機動活動: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別是什么角?

  小組合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通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采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通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三)分層導練,鞏固新知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jié)奏地做拍手游戲。

  2×6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戲。

  4×3 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ㄋ模┮龑Э偨Y,強化新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48頁例2,第50頁練習十一第4、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guī)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2。

 。1)觀察例2圖,說說圖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導學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綜合算式。

 。3)脫式計算

  4×3+7 7+4×3

 。4)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樣的。

 。5)脫式計算54÷6-7 7+54÷6

 。6)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8頁做一做

  強調:計算兩步式題時,必須首先觀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頁練習十一第5題。

  先計算算出結果,再進行比較。

  四、總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五、布置作業(yè)

  第50頁練習十一第4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據具體情境,會正確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教法:

  學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學本課時,我采用“鞏固舊知、導入新課——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自主發(fā)現、方法探究——趣味游戲、強化練習”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我看下哈,咱們同學今天的精神氣十足啊,怎么丁老師給你們上課很高興?生興奮答道:是!聽你們這么說,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還要甜!我聽說人在心情好的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我們要不要借這個高興勁發(fā)揮下我們的聰明呢?

  2.背誦九九乘法口訣

  集體背誦乘法口訣,看誰背的好!完后我會說:我發(fā)現同學們背誦的都非常棒,只有個別同學還不是很熟練,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訣,倒背如流。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為它不僅可以幫我們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還能幫我們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今天我們就繼續(xù)接著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復習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導發(fā)現,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頁主題圖。

  談話:快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我們大家預想一下怎么裝扮教室,在裝扮的過程當中也會有許多的數學問題,F在仔細觀察“快樂的節(jié)日”這幅圖,看看你能發(fā)現了什么?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

  交流反饋

  第一組做了一些紅旗,要掛在教室里。

  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

  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

  談話: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做適當提示或引導。)

  (1)第二組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平均每組有幾顆?

 。2)第三組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2.出示例1。

  課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讓學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個7,接著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個7,問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個 7是多少?這個可以用乘法解決7×8=56(面)。然后同桌討論: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學生說出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1)談話:求“平均每行掛幾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展示課件例1圖。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

  師: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像這種求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列式是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并板書(想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根大家說一說,師板書。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5)剛才我們計算56÷7和56÷8時都是用的哪句口訣?(七八五十六)

  發(fā)現: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

  3.小結:算除法想乘法,除數是幾就想關于幾的乘法口訣,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裝扮教室的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那么下面這些練習題對我們來說就應該不是問題了。這部分設計了4個練習題

  1.小小接力賽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1題。

  2.填方框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說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均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3.吹泡泡游戲

  課件出示課本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4.分一分

  課件出示課本第40頁練習八第2題。

 。ㄈ李}都是幫助學生鞏固用口訣求商的方法,同時第一個練習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最后一題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總結歸納,交流體會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大家的表現很不錯,在解決裝扮教室的時候學會了知識,走出教室又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觀察,多思考,其實許多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訣:七八五十六 口訣: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掛7面。 答:平均每行掛8面。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的結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從而在整體上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教材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例題,并就其中的一種結果,揭示了兩種不同的分的過程,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其他各種不同的分法展開進一步討論和交流,體會平均分的每一種結果可以從不同的分的過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題目進一步通過各種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問題,有層次地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平均分本質特征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繼續(xù)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開放題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個圓片。

 、盘岢鲆螅孩侔阉鼈兤骄殖4份,看看每份有幾個?②把它們每4個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幾份?

 、茖W生拿出自己的圓片動手操作,同時讓兩個同學在黑板上分別操作上述兩種分法。

  2.提問:想一想,剛才自己是怎樣分的,再觀察黑板上兩位同學分出的結果,這兩種分法的結果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在分的過程中也有同樣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結:這兩種分法雖然不一樣,但它們都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課始簡單的操作,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時通過對操作的反思及兩種分法的初步比較,使學生對平均分的本質特征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面兩種分法的整合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體會領悟

  1.創(chuàng)設情景:兔媽媽拿來一些鉛筆,準備將它們分給表現好的幾個小兔子,數一數共有幾枝?(出示12枝鉛筆)

  兔媽媽可以怎樣去分這12枝鉛筆呢?

  2.明確要求

 、俪鍪緱l件:把12枝鉛筆平均分。

 、谔釂枺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常灾魈剿

  ①你愿意來幫幫兔媽媽嗎?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②拿出12個圓片來代表12枝鉛筆,動手試一試。

  4.初步交流,總結兩種思路

 、僬l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讓一名學生展示他的結果,同時提問:他這樣分對嗎?為什么?還有其他同學也是這樣的嗎?

 、谒麄兊慕Y果都是這樣的,都分對了,但是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師先請上臺展示的這位同學說一說,然后繼續(xù)提問:其他同學的想法是不是都與他一樣呢?不一樣的說一說。

 、坌〗Y:雖然結果相同,但他們所想的和剛才分的過程卻可能并不一樣,有的是每幾個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幾份,最后,他們所分的結果都是每份鉛筆的枝數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芸匆豢茨愕姆址ǎ欠穹弦?想一想,如果別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還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組內交流

 、侔炎约旱南敕ê妥龇ㄔ谛〗M內交流。

 、谛〗M討論:除了小組內的`幾種分法以外是否還有別的分法?

 、坌〗M內總結:你們小組共發(fā)現了多少種分法?把它們分別貼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幾份地分,但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最后結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關系。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兩種基本策略,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為把握平均分的本質特征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三、鞏固應用,內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

 、傧瘸鍪緢D,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谙胍幌耄麄兎謩e可能是怎么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從不同角度說一說分的過程。

 、郦毩⑼瓿商羁铡

 、茉谛〗M內校對。

  2.想想做做第5題。

  ①出示圖,學生仔細觀察。

  ②一共有幾本書?你是怎么知道的?

 、廴绻瞧骄值脑挘梢栽鯓臃帜?

 、塥毩⑼瓿商羁。

 、菪〗Y:像這樣每份同樣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為是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題。

  ①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谕米邮窃鯓臃值模侩u是怎樣分的呢?自己先說一說。

 、酆屯澜涣鹘涣。

 。墼O計意圖:這里的每一個習題,都緊扣教學重點力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說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樹立自信,并學會尊重他人。]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保ㄟ^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發(fā)散練習:有15個小朋友,要分成幾個人數相等的小組做游戲,可以怎樣分?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分法?下課以后去分一分。

 。墼O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課后的拓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以形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

  2、說說萬以內數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三、復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用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P31頁例4,練習七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解決乘除兩步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今天,讓我們一起到兒童商場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題圖。

  問:你們瞧,這個柜臺里有什么?

  學生觀察主題圖后回答。

  【設計意圖】:把學生帶入商場,身臨其境,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學例4。

  (1)、出示情境圖:從他們的議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觀察情境圖,找出里面的數學問題。

  (3)、小明想買5輛小汽車。,應該付多少錢?

  引導學生得出:12÷3=4(元)是求1輛小汽車多少錢。因為要知道小明買5輛小汽車應付多少錢,必須要先知道1輛小汽車多少錢。

  (4)、鼓勵學生再提出問題。

  2、小結: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把探索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匯報的形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引發(fā)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1題。問:要完成這道題必須先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實際問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厘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并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系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學具: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溫故引新。

  1、觀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學思考?你有什么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師帶來了現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并匯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現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匯報

  師小結:借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xù)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整后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匯報

  師小結:在今后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

  3、發(fā)現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三、認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匯報

  師:不是6厘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厘米長,但是又不到7厘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fā)現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獲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幫助下,發(fā)現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獲,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fā)現場的這個腳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么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臉,

  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干,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厘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fā)現!

  五、板書。

  分米、毫米的認識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鞏固所學內容,能根據圖意列出連加的算式,說出是幾個幾相加。

  2、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關系。

  3、總結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總結出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能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有關0的乘法。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寫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 3 = 12

 。 ) ( ) ( )

  3、談話:神奇的魔術家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節(jié)目,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魔術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家的表演吧!語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

  出示掛圖:第一幅圖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魔術師在變什么魔術?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幾個數。

  老師引導學生提問:第一幅共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板書: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誰來解決他的.問題?(指定5名以上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列式板書)。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掛圖:第二幅圖

  思考:魔術師現在在變什么新花樣?誰看懂了?老師引導學生第二幅有幾頂帽子?幾只鴿子?

  老師想問問大家現在三頂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鴿子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出0只。

  提問:誰能列出加法算式?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

 。ɡ蠋熢诤诎迳狭惺桨鍟

  出示書中的思考題: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數分別有什么規(guī)律?然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實踐、體驗,最后總結要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結論:1和任何數相乘,得數就是這個數。

  0和任何數相乘,得數都是0。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

 。1)圖中一共有幾棵樹?你是怎么知道的?

  誰能列出加法算式?說的對嗎?為什么他說得對?

  誰能列出乘法算式?你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樹上一共結了多少個果子?你是用什么辦法算出來的?

  什么方法數得快、算得快?

  請你在書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比較數數的方法、連加的方法、乘法哪種方法最快)

  2、 根據插圖,按順序回答。

 。1)吊椅上現在坐了幾個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減法算式。(學生說出乘法算式的意義)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只要學生的問題符合題目內容,都要給予肯定。

  3、自主練習第4、5題。

  4、自我檢測:我學會了嗎?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1+1+1=3 13=3 0+0+0=0 03=0

  教學反思:

  學生能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說出算式的意義,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進行聯(lián)系,學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規(guī)律時,很容易總結出規(guī)律,但在具體做題時個別學生還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結果搞錯,應讓學生多多練習,加以鞏固。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旋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創(chuàng)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學生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

  2、用旋轉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圖案。

  全課總結

  同樣注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學生說電扇是旋轉現象,還有的學生說水龍頭是旋轉現象,必須糾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詳細介紹:

  課題:不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萬以內不連續(xù)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375個信封的投影片(如書上圖),準備計數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

  1.口算練習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樣列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

 。2)得數十位上為什么是6,而不是5?

 。ㄒ驗閭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一個十應是6個十.)

  (3)你覺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十位上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一個十.)

 。4)回憶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是什么.

  板書:筆算兩位數加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設疑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應當怎樣計算?(板書:1738+625=)能說出你計算的理由嗎?好了,學完這節(jié)課你就能順利解答這道題了.

  (二)學習新課

  1.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求下面兩個數的和.請看圖

 。1)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出示圖A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信封?(43個信封)教師接著出示圖B,放在圖A下面提問:這是多少個信封?(32個信封)

  (2)要求兩個數的和如何列式?怎樣寫豎式?怎樣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如:

 。3)計算后教師追問:相同數位對齊是什么意思?(個位十位分別對齊)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出示下圖中第一排的一個百一扎的兩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個百一扎的一扎信封)變成如下的圖和算式:

  師問:豎式的百位如何寫?(讓學生填)

 。5)請學生獨立計算

  師問:說說你是從哪一位開始加起的?為什么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四人一組討論,明確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師指導下理解算理

  243是2個百4個十和3個一,132是1個百3個十2個一.個位上3個一加上2個一和是5個一.所以和的個位寫5;十位上4個十加上3個十和是7個十,所以和的十位寫7;百位上2個百加上1個百是3個百,所以和的百位寫3.只有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它們的計數單位是統(tǒng)一的,才能相加.

 。7)練一練

  4111+367=

  28+570=

  師:為了對齊數位,注意豎式中第一個加數不要寫得太擠,在寫第二個加數時,要看好第二個加數的最高位,應該和第一個加數的哪一位對齊.

  2.進位加法.出示例2【繼續(xù)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

  270+58=(如下圖所示)

 。1)請學生獨立列出豎式,并計算.

 。2)師問:十位應該怎樣計算?(關鍵性問題)

 。3)教師演示、操作活動投影片(如圖),使學生明確算理、7個長方形和5個長方形合起來可以組成一塊正方形計數板(100)和2個長方形.指導學生寫出豎式,十位相加滿一百,要向百位進1.

 。4)學生獨立填寫百位結果.

 。5)練一練

 。6)小結:計算時注意:十位上的數相加滿十,不要忘記向百位進1,同時百位上不要丟掉進位的1.

  3.進位加法.【繼續(xù)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

  例3求809與3764的和.

 。1)請學生自己列橫、豎式,并計算.

 。2)重點思考:百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應該怎么辦?

 。3)做完后同桌互相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4)討論: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三、四位數的加法和兩位數的加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不同點:加數的位數不同)

  (5)總結三、四位數加法的法則.(在原法則板書上改)

  標題的兩位數改為三、四位數.

  第③條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改成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三)鞏固反饋【繼續(xù)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

  1.直接在豎式上計算

  2.列豎式計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斷正誤并改正.

  4.課后總結

 。1)今天學的是什么知識?(出示課題)計算法則是什么?說說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2)解疑

  我們已學完本節(jié)知識,請大家做一做開始的那道題,看誰會做并能做對.

  1738+625=

  板書設計不連續(xù)進位加

  不連續(xù)進位加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第一課時:同級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1. 同學們做什么呢?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二)反饋交流,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

  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 右的順序計算。

  (三)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53-24+38=29+38=67

  問題:1. 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說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問題:2. 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 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我們是怎么算的啊?

  (四)鞏固脫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15÷3×5=

  問題:1. 你能把這兩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 2. 這個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這樣的題我們是按

  什么順序計算的?

  問題:想一想,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問題:1. 誰讀懂題目的意思了?

  2. 第2題哪錯了?

  3. 第3題哪錯了?

  4. 這些綜合算式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啊?

  四、課堂作業(yè)作業(yè):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第2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一、特點分析

  總復習是分兩部分安排的,一部分是對知識的整理,另一部分是供練習用的習題。新教材與舊教材在總復習的編排上有以下相同的特點:

  1.復習的內容集中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了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用數學。并且在編排時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數的概念、計算和用數學分別集中起來進行復習,這樣便于學生進行整理和比較,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復習的線索清晰

  本單元的復習用醒目的黑體字,以標題的形式,明確指出了復習的五部分內容。這樣以標題作為整理知識的線索,一方面學生根據這些線索全面再現所學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根據這些線索將分散的知識綜合起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在總復習的編排上有以下不同:

  1.復習的導向不同

  復習的導向關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對,才能避免總復習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個標題是“應用題”(小華買了一顆紐扣用了6角錢,買了一根針用了3角錢,他買東西用了幾角錢?),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現的。新教材將“應用題”改為“用數學”,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具體實際問題,作為“用數學”的問題,是以現實情境圖示的方式呈現的。如121頁12題,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對話呈現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頁,今天看了8頁,一共看了多少頁?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會加減法的含義,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自覺性。

  2.復習的目標不同

  原教材的總復習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新教材不僅停留在鞏固的基礎上,而且在知識領域中進行了延伸。表現在以下兩個復習中:

  (1)在“認識鐘表”的復習中,引導學生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在此復習中,一方面鞏固所學的知識:認識了鐘面,知道整時和半時(如117頁第6題),另一方面,通過練習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如120頁第9題,說一說,大約是幾時)。

  (2)在“用數學”的復習中,引導學生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

  通過前九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圖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本單元的復習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如117頁第7題,畫面是一個停車場上已經停放了9輛汽車,同時還有幾輛車正開進停車場,但有的汽車沒有畫全。

  如果只看畫面,很難說出又開來了幾輛汽車,題目通過兩個學生的對話,說明“又開來了6輛”。要解決“現在幾輛車”的問題,只數出畫面上的汽車是不夠的,必須利用“又開來了6輛車”這個信息,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又如,121頁11題,畫面上畫的是9個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時又跑來幾個小朋友。如果只看畫面,無法確認又跑來幾個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知道“又來了9人”,利用這個信息,從而解決了“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二、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含義及數的組成。

  2.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3.能準確地辨認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

  4.會看整時和半時以及接近整時的鐘面。5.能合理地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

  6.能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

  (二)過程與方法

  1.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tài)度

  1.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養(yǎng)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理念

  本單元教學要充分體現新理念:

  (一)數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數學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再現真實的問題情境,把抽象的復習知識生活化,要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把靜態(tài)的復習知識動態(tài)化。

  (二)數學學習要及時反思

  反思,簡單地說就是對過去經歷的再認識。數學學習反思包括過去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心理行為方式。對學生主體而言,學習是一種經歷,只有當經歷提升為經驗時,學習才具備了真正的價值和意義。經過反思后,我們就能從經歷中提煉出經驗來?梢,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因此,復習時要通過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三)數學學習要主動建構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課程應側重于“學科的結構”。他指出:無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重視教授和學習學科的基本結構,布魯納認為有四個目的:第一,有利于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加理解”;第二,有助于對數學知識的記憶,“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美的結構把它聯(lián)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知識”;第三,有利于對數學知識的遷移。他認為,“領會基本原理的觀念,看來是通向適當的訓練遷移的大道”;第四,能夠縮小高級知識和初級知識間的差距。

  數學知識本身是有結構的,數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規(guī)律)都按照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方式聯(lián)系著,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結構,這是教材的知識結構。這個結構是系統(tǒng)的,有條理的。

  認知結構是指個體已經形成的應付與處理學習情境或問題情境的內在知識系統(tǒng)。認知結構包括兩方面:一是信息經驗系統(tǒng),也就是知識結構,它是獲得新知識的基礎;二是心智操作系統(tǒng),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動方式或認知操作方式,它是獲得新知識的操作基礎。學生在復習數學知識之前,數學知識內容及智力活動方式在學生頭腦中按照一定關系或聯(lián)系形成一個緊密的系統(tǒng),這就是學生該學科的認知結構,這時候的認知結構是零散的,復習教學就是要完善學生頭腦中的這一認知結構。

  要優(yōu)化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必須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在這個過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整理的`結果也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給學生,這個建構過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地加以建構才能獲得。因此,教師在復習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主動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養(yǎng)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四)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1.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

  傳統(tǒng)的課程,過于關注知識和技能,而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其他價值成為附屬,可有可無。這樣教學,雖然強化了知識,但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它鮮明地提出了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現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強調既要獲取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維目標的全面,在復習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

  2.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

  人是有差異的,學生的發(fā)展也是有差異的,我們必須認識和承認這種差異。從生命意義上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認知方式,有自己的選擇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我們也不是復印機,啟動按鈕,即可出現數張一模一樣的內容。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教師在復習教學中,要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識。由于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整理的結果也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也許整理的結果在教師的眼中有優(yōu)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過程中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有理有據,教師都要予以肯定。

  3.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在原有基礎上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無終點。為了自身的發(fā)展,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斷地開發(fā)自我潛能,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便需要有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因此,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領會復習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

  復習課難上,這是所有數學教師的共識,如何上好復習課,這也是所有數學教師的盲點。對于教師來說,復習的內容多,復習的時間短,不知從何下手。對于學生來說,復習的內容已學過,聽不聽無所謂。我們經常聽到學生抱怨:“復習課真沒勁兒,都是過去講過的”,“老做題,我都做糊涂了”。學生的上述反映說明了復習課存在的兩大誤區(qū):一是復習的內容是“老調重彈”,把復習課看成了補課,二是復習的方法是“題海戰(zhàn)術”,把復習課上成了習題課。那么,如何上好復習課呢?

  (一)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回憶,是上復習課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將學過的知識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憶”是獨立完成的過程,“憶”是一個有序的過程。通過回憶,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1.借助目錄進行全冊知識的回憶。

  目錄是教材的組成部分,能幫助學生有條理地整理學習內容,提綱挈領地掌握知識要點。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設計了新穎的目錄。因此,可借助目錄引導學生自主地復習。如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你都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學生借助目錄可知所學九個單元的內容:(1)數一數(2)比一比(3)1-5的認識和加減法(4)認識物體和圖形(5)分類(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7)11-20各數的認識(8)認識鐘表(9)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借助課題進行單元知識的回憶。

  看目錄所列的課題,回憶課題里面的知識內容。如看目錄第三單元的課題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芍,這個單元包括1-5數的概念和計算兩部分?葱≌n題是:比大小、第幾、幾和幾。可知,數的概念復習的重點包括數的順序、序數的含義和數的組成。

  (二)梳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

  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說,獲得整理知識、建構知識網絡的能力,形成建構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能力和意識是在經歷自主整理、主動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的。

  1.自主梳理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頭腦中已儲存了大量的知識,但有些知識無條理性,堆積得越多,越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應用時無法提取。當學生頭腦中的知識以一種層次網絡的方式進行排列時,就很容易提取出來。因此,要引導學生將平日所學的零散的知識梳理為系統(tǒng)的知識,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梳理,是復習課的重點,就是將知識點按一定標準分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相同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二是把不同的知識點分開來,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其思考的方法主要是“分類“,分類是兒童學習數學時使用的重要方法,即根據一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因此,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學生自己找出分類的標準,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進行重新組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如在全冊教材的復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學習內容可以怎樣進行分類?有的同學分為五類:1.數一數、比一比2.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3.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4.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鐘表5.分類;有的同學分為四類:1.數一數、比一比2.、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3.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鐘表4.分類。有的同學不知如何分類,可以引導學生看總復習進行分類,使學生自己感悟到復習數學知識的方法。

  又如在“認識圖形”單元復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怎樣分類?學生整理知識的標準和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類整理,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聯(lián)系(正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圓柱的兩個平面各是什么形狀的)分類整理。這樣,抓準知識的連接點,剖析知識的分化點,求同存異,將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2.主動建構。

  梳理之后,如何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需要經歷主動建構的過程。

  ⑴捕捉聯(lián)系,畫圖建構

  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圖形學具進行整理,有的同學整理成如下的網絡結構。這一結構能清楚地反映哪些是立體圖形,哪些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有的同學整理成樹狀結構。這種結構能清晰地反映知識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圖形,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從圖形這一棵樹上“生長”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兩個“大枝權”,然后從立體圖形這一“枝權”上生長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個小“枝權”,從平面圖形這一“枝權”上長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四個小“枝權”,形象清晰,不易遺忘。

 、葡嗷ケ容^,列表建構

  有的同學列表進行比較,使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這樣,學生親自理一理,試著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認知結構,提高了學生整理知識、建構知識的能力。

  (三)應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掌握所學的知識、構建認知結構是復習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應用。通過應用,能幫助學生形成對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倧土暤膽每梢苑譃閮蓚層次進行:第一層次,簡單應用,夯實基礎;第二層次,綜合應用,解決問題。因此,要精心設計習題,通過有效地練習切實提高復習課效率。

  要現實性。要沖破傳統(tǒng)的數學復習課教學的束縛,挖掘社會生活的數學教育資源,精心設計一系列開放、有趣的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如在“認識圖形”復習中,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對這些圖形表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具體現實情境中能辨認這些圖形?梢猿鍪厩榫硤D,圖中有許多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都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又如,用課件演示家庭布置圖,看一看,在我們家中有許多物體,你能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嗎?

  (冰箱、彩電、電視柜、書、寫字臺的抽屜是長方體,落地燈的燈柱、筆筒是圓柱,臺燈和足球是球。)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讓學生親身經歷生活情境。要有開放性。在練習的內容和要求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使學生各得其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課的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fā)展。選擇條件開放、問題開放、結論開放、解題策略開放的習題供練習時使用。教師出示學生課間活動的情境圖,圖中有的學生蕩秋千,有的玩翹翹板,有的玩滑梯,有的跳繩。圖中還有花、樹、鳥等。要有綜合性。復習的面要廣,要關注全冊教材的知識點。如上面的一道題,涉及到數的概念、計算和用數學三方面的內容。

  要有實踐性!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的數學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要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五、教學案例:

  “認識鐘表”復習課教學設計及評析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學與生活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數學游戲。教材將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內容的呈現出來,旨在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等活動,掌握與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和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歷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七巧板的制作過程,并體驗七巧板的組圖功能,提高學生的圖形組合能力及對美的事物的發(fā)現。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 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活動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拼圖活動中,讓學生對所拼的圖形給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給了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資料意識到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fā)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在拼圖及其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七巧板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也很喜歡,今天老師拼了一些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成的圖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學生欣賞。

  師:這些拼圖漂亮嗎?這些漂亮的拼圖其實都是由這七塊圖形拼成的,有誰知道這是什么?(課件演示將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開成七塊圖形,再將這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課題:

  師:對!這是一副七巧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課題:有趣的七巧板)

  3、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紹:同學們,我叫七巧板,別小看我,我已經大約有1000歲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把我發(fā)明出來了,最早我叫“燕幾圖”,后來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圖”, 19世紀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并迅速傳播開來,被稱為“東方模板”。我雖然僅有七塊圖形組成,但是它們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因為我是由一個正方形分割的七塊幾何圖形組成的,現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為我的各種拼圖能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許多國家選為兒童智力開發(fā)的必選玩具。我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誰先來說一說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1、組織競賽。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準備好了嗎?我們比賽開始啦!

  2、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拼圖。

  師:哪位小朋友說說你選用的哪兩塊?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小組合作,拼好后貼在磁性黑板上。

  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拼成了哪幾種圖形?每組拼成幾種圖形就加上幾顆星作為獎勵。

  師小結: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3、用三塊拼

  師:再來難一點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每個小組將不同的拼法貼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用哪幾塊拼成了什么圖形?

  生:我用1個正方形和2個小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

  生:我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邊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1個小三角形、1個大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成了五邊形。

  ……

  小組長統(tǒng)計本組共拼出了幾種不同的圖形,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加星鼓勵。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了這么多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4、用四、五、六塊拼

  師:下面我們要來更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9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發(fā)現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展示,說說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tǒng)計結果,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貼星。

  5、說兒歌

  師問:七巧板好玩嗎?有趣嗎?老師帶來一首有關七巧板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

  出示兒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種圖形在一起,動腦筋,巧拼移,

  小手創(chuàng)造出神奇。

  師:是!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圖時,一定要動動我們的小腦筋,這樣,才能拼出各種圖形!

  6、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課件演示:魚、狗、人、貓這四幅圖形。

  指名說說這四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怎么放?拼好后小組內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集體反饋。

 。2)創(chuàng)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學課,你們玩得快樂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1-3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09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02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2-0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模板10-1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1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除法01-1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熱門】01-10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精】01-10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