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十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8~59頁假日小隊。
教學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書中58、59頁圖)(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二、新授。
1、看圖說一說在這個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
。ū硌、拍照、澆樹、收廢電池等。)
2、從圖中數一數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嗎?還能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嗎?書中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節(jié)目是今天假日活動的第幾個節(jié)目?在它后面還有幾個節(jié)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jié)目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3、老師手指照相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嗎,他們已經照了多少張?還有多少個小朋友沒有照?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癟時說說解題思路。)
4、老師手指澆水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倆一共要澆多少棵樹?還有多少棵小樹苗沒有澆;求已經澆了多少棵,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5、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收廢電池這一組的同學今天收獲怎樣?說說她們各收了多少節(jié)電池?根據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誰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節(jié)?三人一
共收多少節(jié)?等等。)
6、你們開展過假日小隊的活動嗎?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三、師生共同談收獲。
四、小結。
愉快的假日小隊活動即將結束,同學們真是收獲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動再見。
第八課時作業(yè)設計。
1、一年級同學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參觀片展覽,還有多少同學沒有去?
2、學校體育組有40人,合唱隊有58人,美術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后記:時間安排得好,課堂氣氛活躍.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幾個”和“第幾”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因為生活情境中經常用到它們。幾個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于剛入學的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區(qū)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節(jié)課的設計重在指導學生區(qū)分“幾個”和“第幾”。
1.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動物園為情境,在門口排隊買票為主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幾個”和“第幾”的含義,并了解“第幾”的相對性。
2.重視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
本節(jié)課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的,通過小組成員不斷發(fā)現(xiàn),知道了“幾個”表示物體數量的多少,而“第幾”是其中的一個,明確了基數和序數的含義,能區(qū)別“幾個”和“第幾”,充分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中自然地訓練了思維,并掌握所學知識。如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F(xiàn)在有幾人在排隊?誰排第1?那位叔叔現(xiàn)在排第幾?軍人阿姨呢?讓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這些問題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不斷的辨析比較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哪位同學反應最快!聽好了,請同學們舉起自己的右手,聽口令,好,開始,左邊的眼睛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左眼)右邊的耳朵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右耳)輕拍你的前胸3下,輕拍你的左肩5下……
師:同學們真聰明,為了獎賞你們,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去嗎?(想)
課件出示動物園的售票處。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動物園的售票處,人們井然有序地在排隊買票)
設計意圖:由教師與同學們做口令游戲導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使學生明確前、后、左、右、這幾個準確方位,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學習第幾。
(1)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中的情境。
(學生描述)
(2)說一說,有幾個人在排隊買票?
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進入動物園,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后面的兩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幾人?后面呢?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再次在具體情境中明確第幾,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說一說軍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學生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場所應當自覺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設計意圖:模擬現(xiàn)實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感知第幾的含義,深化了學生對序數含義的理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滲透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2.區(qū)分“幾個”和“第幾”。
(1)請同學們再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誰?有誰愿意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學生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同學們已經明確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樣都是“5”,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2)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明確:圖中有5人,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數量,叔叔排在第5,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樣是“5”,意義不同。
(3)討論圖中的兩個“5”分別表示什么。(學生明確:“5人”表示購票的人數,“第5”表示買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感知自然數的兩個含義。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比“5”和“第5”兩個數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自然數基數和序數含義的理解。
3.感知“第幾”的相對性。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出示課堂活動卡)
(1)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區(qū)分“幾個”與“第幾”。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動態(tài)演示第一人買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排隊的位置變了,順序也發(fā)生了變化。讓學生感受序數的相對性,突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請幾位同學上臺前。
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從左數第2位是誰?A同學從右數排第幾?從左數排第幾?她的右邊有幾人?左邊有幾人?
5.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排隊游戲,使學生明確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后從1開始數起,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進一步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小學數學教案欣賞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8頁數學欣賞。
【教學目標】
1、通過選擇生活中有趣而美麗的圖案,供學生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認識數學的美、體會圖形世界的神奇。
2、引導學生嘗試繪制美麗的圖案等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經驗。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培養(yǎng)審美意識;
2、繪制美麗圖案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guī)、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2、課件1:生活中美麗圖案的視頻(課前拍攝我們身邊的美麗圖案)。
課件2:課本上美麗圖案制作的動畫演示。 【個性化修改】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播放視頻或(圖案圖片)(包裝盒上的圖案、門上的圖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圖案、商標圖案、等)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想說什么?
4、 在你的周圍你還見到了哪些有趣的圖案?
5、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欣賞和制作美麗的圖案。
二、 欣賞美麗的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圖案(也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7、 小組內進行交流。
8、 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你發(fā)現(xiàn)的這些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9、 多媒體動畫演示圖案形成的過程。
10、 教師小結。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三、繪制美麗的圖案。
1、 小組內討論下面美麗圖案是由哪個基本的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而來的?繪制的步驟應該是什么?
要繪制的圖案:
2、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3、多媒體再次演示繪制的步驟,并閱讀課本上繪制的方法;
繪制的步驟:
6、 討論繪制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7、 操作活動:開始繪制圖案活動,播放輕松音樂,教師巡回參與指導。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 作品展示:把學生畫的圖案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全體學生下座位參觀作品。
2、 學生評價:
、佟⑦x對你印象最深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是畫得好的,也可以是畫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凇⒔處熛到y(tǒng)評價:
A、 學生表現(xiàn)
B、 作品優(yōu)點、缺點
C、 需要改進的地方
D、 提出希望
五、課堂小結:
3、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4、 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觀看影片中的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欲望,喚起學生審美意識。
通過再次欣賞課本上的美麗圖案,觀察圖案的構成,使學生認識數學的美、體會圖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以及各種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體驗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真實感受圖形特征,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通過每位學生的作品展示,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對別人作品多種形式的進行評價,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交流和教師的總結性的評價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的能力,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jié)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六、課外拓展:
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美麗的圖案?請從中選出一個你感興趣的畫下來。
讓學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尋找數學。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實例,使同學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驗,使同學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是坐汽車到學校來的,平時你們是怎么到學校來上學的呢?(走、乘汽車、摩托車、自行車┅┅)
像人在行走,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在行駛,我們都可以說成它們在運動。
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或人在運動?
小結:是啊,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在運動。今天戴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矬w運動時的錄像。請你看看它們是怎么運動的,你也可以一邊看,一邊跟著做做動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1.分類、感知
。1)依次出示6個運動的畫面(火車、電梯、風扇的.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纜車、鐘外表指針的運動)。
(2)它們的運動都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現(xiàn)象,給它們分分類嗎?
。3)前后4人為一小組,在小組里討論:怎么分?為什么這樣分?
。4)交流。
。5)小結:像火車、電梯、纜車這樣的運動叫平移,物體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風扇的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鐘面上的指針它們這樣的運動叫旋轉。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平移或旋轉現(xiàn)象呢?。
小結: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還是很多的。
2.用手勢表示平移或旋轉現(xiàn)象。
(1)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物體運動時拍下來的照片,請你先跟著模仿做照片上的動作,一邊做,一邊想一想這個運動現(xiàn)象是平移還是旋轉。(依次出示9個平移或旋轉運動的照片)
(2)現(xiàn)在老師把剛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認為是平移現(xiàn)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舉掌);你認為是旋轉現(xiàn)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握拳)
。3)(放課件)生做動作。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樣的運動現(xiàn)象是平移,什么樣的運動現(xiàn)象是旋轉。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觀察、操作活動,能夠用自然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2、了解折、畫、比、量等多種認識圖形的方法,體會研究圖形方法的多樣性。
3、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空間和圖形知識的經驗,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畫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長方形紙、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大家喜歡玩捉迷藏嗎?老師把我們學過的兩個平面圖形藏在了這兩張圖片里,一張是數學書的封面,另一張是郵票,你能找出來嗎?
生:數學書封面后面是長方形,郵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ń處煱鍟洪L方形、正方形)
師: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長方形有兩條長長的邊,兩條短短的邊。
生:長方形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們說的那樣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進一步去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板書:長方形與正方形)看看它們的邊和角都有哪些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過對“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問題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知程度,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體驗、加深理解
1、長方形特點。
師: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請大家找出一張長方形紙。
(課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都有什么特點。(教師指出邊和角)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教師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fā)現(xiàn)長方形兩條短邊的長度一樣,兩條長邊的長度一樣。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將長方形上下兩條邊重疊,發(fā)現(xiàn)兩條邊一樣長;再將長方形左右兩條邊重疊,發(fā)現(xiàn)這兩條邊也一樣長。
師:大家通過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發(fā)現(xiàn)了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上下邊是相對的邊,在數學中我們把它叫做對邊,除了上下這組對邊外,還有左右也是一組對邊,所以在長方形中,也可以說是,對邊相等。(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教師評價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2、正方形特點。
認識了長方形的特點,你能用剛才研究長方形的方法來研究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嗎?
要求:請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教師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fā)現(xiàn)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將上下兩條邊重疊,發(fā)現(xiàn)上下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左右兩條邊重疊,發(fā)現(xiàn)左右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對角重疊,發(fā)現(xiàn)相鄰的兩條邊一樣長,所以說,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教師板書:四條邊相等)
教師評價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相等。
師:同學們太棒了,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都找了出來,請再仔細看一下黑板上它們的特點,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它們四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同時加強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體驗,降低了對特點認識的難度。
3、認一認
師:其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條邊都有它們自己的名字,請你自己看答題卡的認一認,說說它們都叫什么名字。
生:長方形長長的邊叫做長,短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四條邊都叫做邊。(教師板書:長、寬、邊)
師:長方形中有幾條長?幾條寬?
正方形的四條邊中,只有這一條叫邊嗎?
生:長方形中有兩條長,兩條寬。(邊指邊說)
生:正方形四條邊相等,所以四條邊都叫做邊。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后,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法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邊的名稱,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邊的認識。
三、實踐應用、鞏固概念
1、你能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在格子圖中)
學生動手畫一畫,交流匯報。
2、、用一張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學生拿一張長方形紙動手操作折一折,集體交流、討論,教師最后用課件演示操作過程,得出結果。
【設計意圖】在練習部分設計了三道題目,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第三道題目是鞏固對長方形特點的理解,可能稍微有些難度,但通過動手折一折,對學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我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進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圍。例1教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通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的范圍,相信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通過學生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谒闶怯嬎隳芰Φ囊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是在準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就成了無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任何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
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于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注意口算聯(lián)系經;,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養(yǎng)口算能力。
依據的理論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材第67~68頁練習十三第9~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減法的法則,能夠正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簡單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認識數量之間的聯(lián)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筆算減法。誰能說一說,筆算減法要記住哪幾條?今天我們按照減法的法則來練習減法計算。
二、計算練習
1、口算第9題
2、完成第11題。做之前讓學生觀察每組中兩個算式中相應的特點,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大小的。
3、筆算:練習十三第10題第一行。指名板演。做完后提問:這三道題在計算時有不同的地方嗎?
4、小結:筆算減法要按減法的`法則計算。在計算退位減法時,有時要連續(xù)退位,有時不要連續(xù)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計算時,該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該退位的只要直接減。
5、做練習十三第12題。
三、應用題練習
1、做練習十三第13、14題。做完后讓學生說說這樣做的理由。
2、做練習十三第15題,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問題再解答。
四、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三第10題剩下的三題,第12題前面兩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植樹問題》,117頁例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
2.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guī)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的能力。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用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栽樹的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蓖瑫r指出:“學生就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苯Y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學中力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體會植樹問題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植樹嗎?你植過樹嗎?(生答)植樹能綠化環(huán)境,造福人類。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邊、間隔一定的距離植樹,這就需要計算準備多少棵樹苗。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比如在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等等,在數學上,我們把這類問題統(tǒng)稱為“植樹問題”。
二、揭示學習目標:(媒體出示)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1. 能根據相關條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樹苗或計算兩樹間的距離。
2. 能利用植樹問題,靈活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生讀題)
師:你會計算嗎?(讓學生回答)你算的對嗎?請同學們自己動腦來驗證一下。
學習提示:(媒體出示)
、偌偃缏烽L只有10米,要栽幾棵樹?如果路長是20米,又要栽幾棵樹?請你畫線段圖來看看。(注意看圖上有幾個間隔和幾個間隔點)
、谕ㄟ^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規(guī)律?和同桌或小組內說說。
、郜F(xiàn)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嗎?
④你還有別的想法嗎,在小組內說說。
2. 學生自學探討。(師巡視)
3. 班內交流。學生回答后,師媒體演示間隔數和間隔點數的關系。
總結規(guī)律:栽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
完成例題。
四、變化鞏固:
1. 做一做:118頁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怎么想的,重點讓學生明確先求出間隔數,即36棵樹有35個間隔。
2. 122頁第2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檢測反饋:(獨立完成)
1. 在一條長400米的馬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每隔8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2. 5路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就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3. 從王村到李村一共設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就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學生完成后師批閱訂正,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六、總結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植樹問題,并能利用植樹問題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解答時要重點分清栽樹的棵數與間隔數間的關系,后面還有一些不同的情況,希望大家開動腦筋,靈活處理。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詳細介紹:
課題二: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品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并體驗到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一臺案秤、一些蘋果、2袋精鹽(每袋500克)、一些雞蛋、一些沙土、2捆掛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別裝在塑料袋中(每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教師:前面我們學了重量單位克,你們都會用了嗎?可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上課沒聽講,不會做下面的題目,正在打電話求助呢,你們能幫幫他嗎?(演示課件千克的初步認識下載)
一只乒乓球約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個西紅柿重250()一個鴨蛋約重60()
二、探究新知
(一)導入新課:
1.教師: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幫助下已經學會了怎么用克這個單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出示下面的題目)
一袋大米重25()一個大冬瓜重10()
一頭牛重420()小明體重28()
2.教師: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時,常用克做單位.可是稱一些像牛、人這樣比較重的東西,用克做單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克大的重量單位千克(板書: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把課題板書完整:千克的初步認識)
。ǘ┣Э说某醪秸J識: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講述:稱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單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學們親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學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師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組中的1號同學拿出1克重的大米給本組同學看一看,掂一掂.
。1)提問:10個1克是多少克?100個1克是多少克?1000個1克是多少克?
引導學生明白:10個1克是10克,100個1克是100克,1000個1克是1000克
。2)教師重述: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稱為1千克.(板書:1千克、1000克)
。3)指板書,提問:1千克和1000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用天平稱一稱(左邊托盤中放1千克,右邊托盤中放1000克)
引導學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師板書:1千克=1000克
。4)體會1千克的實際重量
引導學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兩只手的感覺有何不同?進一步認識1千克=1000克.
同學們拿出1袋精鹽(每袋標有500克)、兩袋精鹽,親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看看每袋標明重量,兩袋重量是多少?
教師說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出示圖片法定計量單位).
3.進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觀念.
。1)認識案秤,了解案秤稱物體的方法
、俪鍪緢D片臺秤,師簡單介紹構造.
②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臺秤,使用時先把案秤刻度盤上的指針(或游標)定在0位,然后將所稱物品放到托盤上,觀察秤指針所指的數字,指幾就是幾千克,教師稱1千克的蘋果演示給同學們看.
。2)實際操作,具體感知1千克有多重.
、俜Q出1千克的沙子,裝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趯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盤里讓學生稱一稱有多重(正好1千克),順次傳遞讓學生掂一掂.
、郯逊Q過的和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拿出來,再次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說明它們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分別稱出1千克的蘋果,同學們一起數一數有多少個?思考為什么都是1千克,而蘋果的數量卻不一樣?如果蘋果的數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嗎?
引導學生明白:重量相同物體的個數不一定一樣多;數量相同,物體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學生舉例說明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適的數目.
教師重點指導______個雞蛋重1千克.提問:9個雞蛋一定重1千克嗎?為什么?(因為雞蛋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同樣個數的雞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樣重量的雞蛋個數不一定一樣).
(三)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個重量單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ㄋ模┛磿|疑.
三、鞏固發(fā)展
1.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______單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里:千克克
4.手勢判斷對錯: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題中兩邊單位不同,判斷前提醒學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體重25千克,小青體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個人合買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頭提出問題,再口頭列式,注意問題的單位)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到現(xiàn)在你共學習了幾個重量單位?分別是什么?克與千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yè):第44頁第4題.
板書設計
千克的初步認識
探究活動
實驗:制作簡單天平
實驗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學生學會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需材料
兩只塑料杯子、粗線、硬紙板、直尺、氈頭筆、衣架、吸管、黏性膠帶
實驗步驟
1.請成年人在每個塑料杯上戳兩個孔杯口邊各一個孔.將粗線系在兩個孔上,形成環(huán)狀.
2.用氈頭筆和直尺在紙板上畫上刻度,把中線畫得突出一些.
3.用膠帶將吸管貼在衣架的下邊,讓吸管指著下方.
4.在衣架的兩個臂上各掛一個塑料杯,并檢查一下,衣架掛在鉤子上的時候兩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盤貼到衣架的后面,當杯子空著的時候讓中線對著吸管.
5.把不同的物體逐個放進杯子里,比較它們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東西才能使它們保持平衡.
整體圖如下:
千克的初步認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正確讀、寫億以上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數位中含0的億以上數的讀、寫。
教學難點:
數位中含0的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學關鍵:
以億以內數的讀寫法為基礎,把個級、萬級的.寫法推廣到億級,能正確讀、寫億級的數。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喜歡看漫畫嗎?看這幅漫畫,哇!你想說什么?
生可能說: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地球都要背不動了!也可能說:全球人口有六十一億,太多了!
(驚訝):六十一億,這個數真大呀!像這樣億以上的數,你們認識嗎?(板書課題)
二、學習讀數和寫數
(一)學習讀數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1頁,例1中有三個數,你們會讀嗎?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指導開始自學吧!
2、課件出示自學指導。
(1)例1中第一個數為什么讀作:六十一億?后邊兩個數你會讀嗎?寫在書中橫線上。
(2)想一想,億以上的數該怎樣讀?
(3)完成例1下邊的“做一做”。你認為,讀數時最應該注意什么?
3、學生自學。師提示學生:不要急于做題,一定按照自學提示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一定要沉下心來,想一想老師提的問題,看書時,可以用手點著看,邊看邊思考。
4、師:你們自學后有什么問題嗎?如學生說沒有,師:說明你們都用心去學了,既然學明白了,你能以5080 4000 0000為例,說說億以上的數究竟怎么讀嗎?
5、生到前面講解,師小結:先分級再讀數,從高位讀起,先讀億級上的五千零八十億,再讀萬級上的四千萬,(出示課件第一、二句),我們再做幾個練習:5008 4000 000,5080 0000 4000,讓生讀,再總結:級末的零不讀(畫橫線打叉),各級中間有一個零或連續(xù)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出示課件第三、四句)
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
每級末尾如有零,不必讀出記心里;
其他數位連續(xù)零,只讀一個記仔細。
師:讀數大家都明白了,寫數會不會呢?
(二)寫數
1、請同學們按自學指導自學第22頁例2。
(1)例2中的“三億”為什么寫作:3 0000 0000?后邊兩個數你能試著寫出來嗎?
(2)想一想,億以上的數怎么寫?
(3)完成例2后邊“做一做”的第1題。你認為,寫數時最應該注意什么?
2、生自學。
3、師:寫數有什么問題嗎?請你以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為例,說一說億以上的數究竟怎么寫呢?
4、生講解,練習:五千四百億零七十,五千零四十億零七萬。師生小結寫法,出示課件:
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無單位,用“0”占位要牢記。
(三)師總結:讀數和寫數,都要先分級,數位中有零的數的讀寫,大家一定要仔細,下面做幾道檢測題。
三、檢測題
1、讀出下面各數,這三個數的讀法有什么異同?
4075
4075 0000
4075 0000 0000
師:4075在個級時讀作四千零七十五,4075在萬級時還讀作四千零七十五,只不過在后邊加個“萬”字,4075在億級時仍讀作四千零七十五,但要在后邊加個“億”字。就像同學們這樣讀,讀億級或萬級的數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邊加個“億”字或“萬”字。
2、用自己的方法,又快又準地讀出下面各數。
20 8000 0000 讀作:________________
6007 0005 0000 讀作:________________
3090 1040 3000 讀作:________________
生讀完后,師問:讀數怎樣才能又快又準?強調先分級,以錯例強調數位中有零的讀法。
3、寫出下面各數,寫完后你會檢查嗎?
兩千四百萬 寫作:________________
六百四十億九千零三萬 寫作:________________
五千零三億零七百 寫作:________________
根據錯例,強調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用零占位,強調檢查的方法:根據位判斷這個數共幾位數,或看各級是否滿四個數字。
4、把左右相等的兩個數用線連起來
三百八十億 3 0000 8000
三億零八十 38 0000 0000
三十八億 3 0080 0000
三億零八十萬 380 0000 0000
做完題后,師:這三道題,一共是10個數的讀寫練習,你答對了( )個。想一想:錯的原因是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億以上數的讀寫,讀數時要注意:每級末尾如有零,不必讀出記心里;其他數位連續(xù)零,只讀一個記仔細;寫數時要注意:哪一位上無單位,用“0”占位要牢記。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