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登泰山記(網(wǎng)友來稿)
唐檢民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覽泰山的經(jīng)過及登山的路線。
二、教學有關(guān)字詞了解有關(guān)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三、了解有關(guān)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線。
教學重點:
一、了解有關(guān)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關(guān)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
一、復(fù)習鞏固:
抽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關(guān)回答下列問題。
1、詞語的古今意義:陽
2、了解詞語的活用:西,東。
3、了解特殊句式: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二講授新課:
抽學生朗讀條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問題:
本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記述登山經(jīng)過,著力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后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jié)令——再寫登山的過程——再寫所見的美景。)
講授有關(guān)字詞:`世皆謂之天門云——云,語氣助詞。今一般用于名詞,云層。句意——世人都有稱之為“天門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動詞,“至”與介詞“于”的連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連詞,其義是到、到達。句意是:到達泰安。
是月丁未——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句意是:這月丁未。
復(fù)循西谷——復(fù)、再、又之意。再沿著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義為:往復(fù)、重復(fù)等。崖限當?shù)馈蓿洪T檻,名詞。當、擋住,動詞。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越長城之限——限,界限,名詞。越過長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級七千有余。(幾,表示整數(shù)后面不定的余數(shù)。那臺階有七千多級)
及既上(及:等到,介詞。等到登上山頂。)今所經(jīng)中嶺 及山巔。(及:和,連詞,F(xiàn)在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巔)
世皆謂之天門云。(云:語氣助詞,表示不肯定的語氣。世人都稱為天門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斷,句意為:我沒有到達那里。)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斷。句意為:亭東從腳下都是彌漫著云霧。)
省略句:與子穎坐日觀亭等日出(省略主語:余。句意:我同子穎坐在日觀亭上等待日出。)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賓語省略主語:雪!吧n山”前面省略謂語:見。句意: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燭:名詞動用,照。)
三、翻譯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出發(fā),冒著風雪,經(jīng)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西地的山谷,越過長城的界限,到達了泰安。這月的二十八日,與朋友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從南面的山腳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頭砌的石階,那臺階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間的那一條山谷繞著泰安城邊流過,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huán)水。我們一開始就沿著這條谷進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過中嶺 ,再沿著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頂峰。古時登山,沿著東面的山谷進山,天門就在道中。東面的山谷,古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們沒有到達的地方,F(xiàn)在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稱為“天門山”。一路上云霧彌漫冰滑難走,臺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頂,青山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城郭,在夕陽的照耀下,汶水、徂徠好像一幅圖畫,半山腰停留的云霧,好像一條腰帶似的。
四、抽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一)、登山的過程怎樣?
明確:由南麓登,始循(中谷)進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評:僅用十九個字便寫出登山的全過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頂以后見到了什么景色?
明確:上了山頂,只見青山鋪著白雪,雪光映著南天。遠望夕陽下的照著的城郭,汶水和徂徠活像一幅山水畫,半山腰還停留著霧氣,像腰帶似的。
歸納:這一部分可分三層: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五;作業(yè) 設(shè)計: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shè)計 :
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 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
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作者郵箱: T8488988@k12.comcn
登泰山記(網(wǎng)友來稿)
【登泰山記(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登泰山記》教案02-15
《登泰山記》 教案04-25
《離騷》譯文(網(wǎng)友來稿)04-30
簡化“之”的筆記(網(wǎng)友來稿)04-30
常見的謙恭詞語(網(wǎng)友來稿)04-30
登泰山11-24
登泰山05-01
登泰山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