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研究式作文實踐活動”指導...
正確使用記敘的人稱
樂平市第五中學
教學目標
1.認識寫作中各種人稱的特點。
2.能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
第一人稱敘述的好處,是讀者感到真實和親切。缺點是容易受到時空的局限,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事情就無法寫進去。
為了突破這種局限,作者用“他”、“他們”的口吻,客觀地把故事傳達給讀者,這便是第三人稱的寫法。采用第三人稱敘述的好處,是能在更廣闊的背景上展現(xiàn)生活,便于用多種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以彌補直接觀察的不足。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兩種人稱不可混合使用,但卻可以交替使用。課文《祝!贰ⅰ队職狻肪褪羌嬗脙煞N人稱的例證。人稱轉(zhuǎn)換必須有過渡的句子或段落,作出明確的交待,否則會引起思路的混亂。用這種寫法,既能突破用第一人稱所受的限制,又能使讀者獲得真實親切的感受。
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作文常有立足點搖擺不定、人稱不統(tǒng)一的毛病,這種毛病甚至帶有很大的普遍性。根除這種毛病的最好方法,還是“病例會診”。魯迅先生在《不應(yīng)該那么寫》一文中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說明著‘應(yīng)該怎樣寫’。只是讀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領(lǐng)悟。因為在學習者一方,是必須知道了‘不應(yīng)該那么寫’,這才會明白原來‘應(yīng)該這么寫’的!睂W生知道了“不應(yīng)該那么寫”方可少走彎路。
據(jù)此,本單元作文教學,可充分利用人稱錯用的典型病例,引導學生思考理解。具體方法可用提問、討論、點撥相結(jié)合的方法,把單純的寫作知識灌注變?yōu)樽灾魈角蠛蛯嵺`訓練的過程。為節(jié)約時間,教師課前應(yīng)把“會診例文”制成投影軟片,上課時用投影機打出。
教學過程
一、閱讀課本第二單元寫作知識《正確使用記敘的人稱》,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它有什么優(yōu)點和局限?試舉例說明。
2.什么是第三人稱敘述視角?它有什么優(yōu)點?試舉例說明。
3.在一篇文章中交互使用兩種人類應(yīng)注意些什么?試舉例說明。
二、病例會診與救治
(一)病例會診之一
1.出示會診例文(1):
“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題太難了。我苦苦地思索看,還是一道題也不會做。豆大的汗珠順著面頰流下來。我的頭發(fā)脹,覺得天旋地轉(zhuǎn)——咕咚一聲我摔倒在地上,昏了過去。監(jiān)考老師急忙跑過來把我扶起來。全班同學也都停住筆吃驚地朝我這里看。一時間教室里亂了起來!
2.討論:這段話是用第一人稱敘述的,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這段話先寫我昏過去,接著又寫昏過去之后的緊張場面。這就不能不讓讀者產(chǎn)生疑問:既然你昏倒了,怎么能看到這種緊張的場面?這樣寫會讀者感到你在瞎編,不可信。
3.討論:怎樣改正這個毛病?
如果是事后別人告訴你的,則應(yīng)在文中加以說明,添上“事后我才知道”這樣的話,就情通理順了。
(二)病例會診之二
1.出示會診例文(2):
“星期三下午放學,我忘記把作業(yè) 本帶回家。吃完晚飯我到學校去取作業(yè) 本,一進教室門,看到張華和劉明同學正在抄寫黑板報。他們抄完黑板報,便興沖沖地回家,消失在溶溶的月光底下!
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就這樣結(jié)束了。
2.討論:這段文章出了什么毛病?
這段文字的毛病,是把第一人稱“我”給丟了。文章結(jié)束了,但是“我”到哪里去了呢?讀者無法理解。所以,用第一人稱所寫內(nèi)容一定是耳聞目睹的,而且“我”要始終在場,做到前后照應(yīng)。
3.討論:怎樣修改這段文字?
可作這樣修改:等他們寫完黑板報,我和他們一塊走出校門,看他倆消失在溶溶的月色中,我也快步邁向回家的路。
(三)病例會診之三
1.出示會診例文(3):
“我到浙江湖州老家去過暑假。一天,表弟李偉要我和他一塊到水塘摸螺螄。我們來到水塘邊,表弟對我說,我自個先試試看。我摸了好大一會,一個也沒摸到。他笑著說,我來摸給你看。他一伸手就摸一大把。我問:‘你怎么如此順手?’他說:
【“研究式作文實踐活動”指導...】相關(guān)文章:
初中數(shù)學學習指導的實踐與研究04-30
小學開放式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04-30
嵌入式系統(tǒng)及應(yīng)用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04-30
讀悟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04-30
關(guān)于高職頂崗實習指導方式和策略的研究與實踐04-30
行政指導比較研究04-26
行政指導比較研究04-30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實施指導(三)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