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一、讀懂三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歌詠的事物的特點,從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教學重點: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墨梅》。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
這首詩是王冕寫的。詩中描寫了洗硯池的墨梅,表達了對樂于奉獻的精神的贊美。題目的'意思是:有著像墨一樣黑的枝干的梅花樹。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2.精讀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A案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簟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漁歌子
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B案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以圖導題,理解題意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
2.你還想了解這首詩的什么內容?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樣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以疑促讀,理解詩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钡淖x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
3.默讀古詩,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請做記號。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解疑品讀,感悟詩情
1.自由品讀,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尤其讀前兩句時要讀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要讀出繁忙的勞動生活的場面。注意“少”“才”“又”的讀法。
2.指名朗讀,師生共賞。
3.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背誦,積累語言
引導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先用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以疑促讀、理解詩意的方法自學。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搜集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漁歌子
創(chuàng)設意境,理解課題
1.老師范讀《漁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詩在表達上不太一樣)
2.你們了解詞嗎?試著說一說。
3.簡介作者背景:
張志和: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xiàn)漁夫生活來再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由學習,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5.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白鷺:閑適的象征。它能襯托出漁夫的生活環(huán)境。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須歸:樂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師小結:
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教師范讀,再入意境。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3.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4.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5.感情朗讀,感悟意境。
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3.默寫兩首古詩。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3
一、精彩回顧,激發(fā)興趣
1.背誦: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3.釋題:西江月(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詞的題目:晚上走在黃沙嶺的山路上的所見所聞。
4.介紹宋詞:宋詞是繼唐詩后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子,叫做“詞牌名”。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
5.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詞牌名。(如:如夢令、清平樂等)
6.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市西面,那兒風景優(yōu)美,農(nóng)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辛棄疾遭貶職后在那兒多年閑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
7.小結引導:本課三首詩詞都寫了自然風光,那么辛棄疾的詞是如何描寫的呢?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到辛棄疾怎樣的詩詞風格?
設計意圖:由詩及詞,學生由自己的學習儲備進入新的學習領域,把了解詩詞風格作為本課的學習目標之一,富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試著畫出節(jié)奏。
2.照著老師的樣子朗讀這首詞。
3.品讀上闋:
(1)出示內容: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2)自讀自悟:
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聽到的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
(3)交流:
、倏吹降模好髟隆e枝、驚鵲、稻子。
聞到的:稻花香。
想象豐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豐收的圖片,圖文對照,理解詩句意思。
、诼牭降模合s鳴、蛙聲。
(4)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夏夜?(清幽、靜謐的夏夜)
(5)配樂有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后一句讀出“喜”。朗讀時,前一句語氣輕一些,后一句語調上揚,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設計意圖:“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內容,然后通過品讀悟情,媒體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詞產(chǎn)生共鳴。
4.品讀下闋。
(1)過渡: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如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自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
(2)出示內容: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天空中輕云飄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6)質疑引讀: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轉溪橋忽見。(拐個彎轉過小溪上的小橋,頓時發(fā)現(xiàn)它就在眼前。)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心情。
(8)指名讀,比賽讀。
(9)配樂朗讀。
5.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稼軒)“稼”就是種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nóng)事,關心農(nóng)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6.有感情朗讀整首詞。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yōu)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chuàng)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這樣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豐富了文本的內容。
三、詩詞對比,感受不同
1.回顧宿建德江,讀一讀。
2.說說同樣寫的是月夜景色。這兩首詩詞中作者的情感一樣嗎?結合詩句說一說。
3.宿建德江表達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體現(xiàn)一個“愁”!段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這首詞表現(xiàn)的是詞人面對美麗月夜,豐收之景的愉悅之情,對田園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別朗讀這兩首詩詞,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寫月夜的詩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對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對親人的思念)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悲愴郁憤)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比閱讀,來感悟不同詩詞。即使寫是的同樣的意象,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也可以表達不同的心境。本環(huán)節(jié)以這首詞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fā)學生去搜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詩詞,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四、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1.朗讀本首詞并背誦默寫。
2.搜集辛棄疾的其他詞作讀一讀。
設計意圖:適時、適度拓展閱讀課外相關古詩,有利于學生更多、更好地進行積累。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夏夜 清幽 靜謐
豐收景象的喜悅 峰回路轉的驚喜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詩詞,教學應該努力在朗讀、感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誦讀吟唱中升情!霸娫~”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教學過程中,我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內容,然后通過品讀悟情,畫面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詩詞產(chǎn)生共鳴。
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意趣,必不樂學。”備課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體會詩人的心境,我設計了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chuàng)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這樣做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情趣,也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詩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暗梅ㄓ谡n內,得益于課外!蔽乙浴段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這首詞作為一個生長點,引導學生去搜集詞,吟誦詞,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歌詠的事物的特點,從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2.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4. 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師生問好,復習或檢查學生課前收集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
2. 引入新課,說明今天將學習三首新的古詩,并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墨梅》
1. 初讀指導
解題:板書題目,解釋題目意思(有著像墨一樣黑的枝干的梅花樹)。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逐句理解詩句意思。
2. 精讀訓練
指名朗讀,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體會“朵朵花開淡墨痕”中“痕”的意思。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講讀第二首古詩《竹石》
1. 初讀指導
解題:板書題目,解釋題目意思。
引導學生自學,仿照學習《墨梅》的方法。
2. 精讀訓練
思考、討論、交流,逐句試講,講述全詩意思。
抓住關鍵字:咬、立根、千磨萬擊、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四、講讀第三首古詩《石灰吟》
1. 初讀指導
解題:板書題目,解釋“吟”的意思(歌唱)。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逐句理解詩句意思。
2. 精讀訓練
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
思考議論,加深理解,如“烈火焚燒若等閑”中“若等閑”的作用。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
五、鞏固練習
1. 讀課文,理解加粗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
2. 欣賞三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 背誦并默寫三首古詩。
六、總結
總結本課學習的三首古詩,強調詩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并鼓勵學生多讀多背,感受古詩的魅力。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讀懂三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歌詠的事物的特點。
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初讀、精讀、背誦等環(huán)節(jié),逐步理解詩句意思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運用情景教學法和互動交流法,提高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增強文化自信。
二、教學內容
本教學設計涵蓋三首古詩:《墨梅》、《竹石》和《石灰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理解古詩的深層含義。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 復習導入:
提問學生課前復習或收集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并檢查二三人。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再學習三首古詩,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ǘ┲v讀第一首古詩《墨梅》
1. 初讀指導:
解題:介紹作者王冕及題目意思(有著像墨一樣黑的枝干的梅花樹)。
教師范讀,指名學生試讀,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2. 精讀訓練:
指名朗讀,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jié)奏和韻味。
3. 背誦《墨梅》。
。ㄈ┲v讀第二首古詩《竹石》
1. 初讀指導:
解題,引導學生自學(仿照學習第一首的'方法)。
思考、討論、交流,逐句試講,講述全詩意思,抓住關鍵字(咬、立根、千磨萬擊、任)。
2. 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ㄋ模┲v讀第三首古詩《石灰吟》
1. 初讀指導:
解題,介紹作者于謙及題目意思(吟:歌唱)。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2. 精讀訓練:
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
思考議論,加深理解(如“烈火焚燒若等閑”中“若等閑”的作用,擬人方法的作用)。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五)鞏固練習
1. 讀課文,理解加粗的詞,說說詩句的意思。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 欣賞三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 背誦三首古詩。
4. 默寫。
。┛偨Y提升
總結三首詩的共同特點:語言質樸,感情真摯,借物抒情。
強調掌握詩人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詩人樸實無華的文風。
五、板書設計
墨梅(清氣)
竹石(堅勁)
石灰(清白)
—————借物抒情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與篇1相同,略。
二、教學內容
本篇教學設計同樣涵蓋《墨梅》、《竹石》和《石灰吟》三首古詩。
三、教學重難點
與篇1相同,略。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 情景導入:
通過播放一段關于古代文人墨客生活的視頻或圖片,引起學生興趣。
提問:“你們知道這些古人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嗎?”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ǘ┲v讀三首古詩
1. 《墨梅》:
引導學生通過初讀、精讀,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贊美樂于奉獻精神的'情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2. 《竹石》:
引導學生自學,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理解詩句中的關鍵字和整體意思。
體會竹子的堅韌不拔精神,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3. 《石灰吟》: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理解詩句意思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強調擬人手法在詩中的運用及其作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ㄈ╈柟叹毩
1. 朗讀與背誦:
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首古詩。
分組進行背誦比賽,增強記憶。
2. 詩意理解:
提問學生詩句的意思,檢查理解情況。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每首詩的大意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ㄋ模┛偨Y提升
總結三首古詩的共同特點:語言簡潔,情感真摯,借物言志。
強調古詩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古詩,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
五、板書設計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歌詠的事物的特點,從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2.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4. 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復習舊知:課前,讓學生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并請幾位學生分享。
2.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將學習三首新的古詩,重點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墨梅》
1. 初讀指導
解題:這首詩是王冕寫的,詩中描寫了洗硯池的墨梅,表達了對樂于奉獻的精神的贊美。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并逐句理解詩句意思。
2. 精讀訓練
指名朗讀,思考并討論詩句中的深層含義。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講讀第二首古詩《竹石》
1. 初讀指導
解題:板書題目,學生讀題并說說題目的意思。
引導學生自學,仿照學習《墨梅》的方法。
2. 精讀訓練
學生逐句試講,教師點撥,抓住關鍵字如“咬”、“立根”、“千磨萬擊”、“任”等。
有感情地朗讀,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四、講讀第三首古詩《石灰吟》
1. 初讀指導
解題:板書題目,解釋“吟”的意思為歌唱。
教師范讀,學生試讀,并理解字、詞意思和全詩大意。
2. 精讀訓練
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
思考討論,如“烈火焚燒若等閑”中“若等閑”的作用,以及擬人手法在詩中的作用。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
五、鞏固練習
1. 讀課文,理解加粗的詞,并說出詩句的意思。
2. 欣賞三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理解。
3. 背誦并默寫三首古詩。
板書設計
墨梅(清氣) 竹石(堅勁) 石灰(清白) —— 借物抒情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準確認讀并背誦古詩。
了解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感悟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景教學法和互動交流法,引導學生感悟詩意。
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古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提升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古詩,準確背誦古詩。
難點:引導學生感悟詩意,培養(yǎng)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過程
1. 常規(guī)部分
兒歌律動:師生共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師生問好。
2. 導入部分
教師活動:提問學生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然后引出今天將要學習的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3. 新授部分
初讀古詩:
1. 請學生翻開課本,觀察圖片并描述所見內容。
2. 教師泛讀古詩,學生注意聽語氣及停頓。
講解背景:
1. 講解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出示相關圖片進行對比。
2. 提問學生關于朱雀橋繁華與凄涼景象的想象。
分句教讀:教師逐句教讀,學生跟讀,理解詩句意思。
游戲互動:進行“填一填”古詩游戲,加深學生對詩句的記憶。
齊讀古詩: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和詩意齊讀古詩。
背誦古詩:分形式朗讀并準確背誦古詩。
4. 作業(yè)布置
回家將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意。
四、板書設計
古詩三首
1. 墨梅(清氣)
2. 竹石(堅勁)
3. 新授古詩(題目待定)
————— 感悟詩意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9
課程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正確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理解詩中字詞的基本含義,掌握詩中的修辭手法和意象表達。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情境創(chuàng)設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和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愛國情感。
教學內容:
假設《古詩三首》分別為《靜夜思》(李白)、《山行》(杜牧)、《示兒》(陸游),以下是具體的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古詩背景、作者簡介、圖片、音頻等)
學生預習材料(古詩原文、注釋)
分組材料(討論問題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情境導入:播放一段月夜靜謐或秋日山林的視頻,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然后提問:“同學們,你們在這樣的場景中會想到什么?古人是如何用詩句來表達這種感受的呢?”引出今天要學習的三首古詩。
二、初讀感知(10分鐘)
1. 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三首古詩,注意字音、節(jié)奏。
2. 教師范讀:教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3. 字詞講解:選取詩中重點字詞進行解釋,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
三、精讀品析(20分鐘)
分組學習:將學生分為三組,每組負責一首詩。
1. 《靜夜思》組:
討論問題:詩中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情感?為什么?
角色扮演:學生扮演李白,在“靜夜”中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2. 《山行》組:
意境描繪:根據(jù)詩中描繪的景象,小組合作繪制一幅“山行圖”。
修辭手法分析:探討詩中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3. 《示兒》組:
情感解讀:分析陸游在臨終前對兒子的囑托中蘊含的情感。
價值觀探討:討論“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所體現(xiàn)的愛國情懷。
四、交流展示(10分鐘)
每組選派代表展示學習成果,包括朗讀、講解、表演或展示畫作等。
教師適時點評,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學習。
五、拓展延伸(5分鐘)
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比較三首古詩在主題、情感、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的異同。
創(chuàng)意寫作:選擇一首古詩,讓學生嘗試用現(xiàn)代文或詩歌的形式進行改寫或續(xù)寫。
六、總結回顧(5分鐘)
總結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強調古詩詞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
布置作業(yè):背誦三首古詩,并選擇其中一首寫一篇讀后感。
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評估教學方法的適用性。
收集學生反饋,了解他們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點和難點,以便后續(xù)教學調整。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會認并正確書寫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中的關鍵詞語。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古詩。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每首古詩的大意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通過朗讀、想象、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感受古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自豪感。
二、教學內容
假設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包括《宿建德江》孟浩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則教學內容應涵蓋這三首古詩的文本解讀、詩意理解、情感體會等方面。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每首古詩的大意及所描繪的景物特點。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深入理解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培養(yǎng)學生將古詩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語言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
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古詩中的關鍵詞語、意境和情感,促進學生的.思維碰撞。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古詩所描繪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古詩的魅力。
自學指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古詩大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通過談話或復習舊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新課內容。
2. 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師范讀或播放朗讀音頻,學生閉眼聆聽,感受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
3. 學習生字新詞
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字新詞,注意字音、字形和字義。
學生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等方式,掌握生字新詞。
4. 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古詩的大意。
教師引導學生逐句分析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方式,分享學習成果。
5. 想象詩境,感悟意境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情境,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學生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6. 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搜集并閱讀與本課古詩相關的其他古詩或文學作品。
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與古詩相關的詩歌或短文,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7. 總結回顧
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回顧。
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感悟。
六、作業(yè)布置
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搜集并閱讀一首與本課古詩相關的課外古詩,準備在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通過以上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六年級學生深入理解《古詩三首》的內容和意義,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三首》教學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荔枝》教學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荔枝》教學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方虒W設計05-01
六年級語文上冊《林!方虒W設計05-01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5-01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