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計劃四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將帶著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zhàn),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的有關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開放、自主”為主線,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fā)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現(xiàn)狀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及其具有研究的欲望,他們很喜歡動手制作一些小制作來展示自己的風采,因此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為目標,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活動目標:
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qū)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xié)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綜合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措施:
1、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fā)學校資源。比如:學校的圖書室、學校傳統(tǒng)活動。
。2)開發(fā)社區(qū)資源。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了解街道經濟發(fā)展情況,組織學生進行采訪、調查;積極參加社區(qū)社會活動;繼承和發(fā)揚社區(qū)文化特色。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教學計劃 篇2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提醒學生注意讀準“正、怎”“飯、放”“禮、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2)識記生字要盡量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讓學生說說哪些字已經認識了,還會記哪些字,怎樣記住它。本課生字中,很多字都可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換一部分的方法來識記。如,巾—布、方—放、能—熊;視—禮、想—怎。通過識記“飯、放”認識偏旁“饣”、“方”。
(3)可以通過讀詞讀句的方法,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如:
怎么:這是怎么回事?
早飯、上班:吃過早飯,爸爸媽媽去上班。
今天、布熊、禮物: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只布熊。
2、寫字。
指導寫字,要發(fā)揮教材上范字的作用,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有重點地指導。
今:指導寫好“人字頭”,撇尖低,捺腳稍高,開口度大。撇捺相接處以及點和橫折收筆處,都在豎中線上。
雨:最后四“點”,左右對稱,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勻滴下。
兩:“人”的“捺”均變?yōu)椤包c”。注意區(qū)別“雨”和“兩”。
(二)朗讀感悟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
2、課文中的人物對話飽含著母女之間的真情實感,要在朗讀中體會。
第一次對話:體會小云疑惑、納悶的心理,課前可以要求學生問問家長的生日,上課時引導學生想一想:小云的媽媽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嗎?學生從自己的了解中知道媽媽并非忘記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小云第二次說的話:啟發(fā)學生想象,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使學生知道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關心媽媽了。要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小云的天真可愛,讓學生受到感染。
3、朗讀課文時可采用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分角色朗讀,還可以播放樂曲,活躍氣氛。如,開始放《世上只有媽媽好》,課文讀完后放《生日歌》。
(三)課后練習
課后的“讀讀說說”可鞏固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練習時,可先讓學生自己說說,老師提示:紅花中的字可以做詞頭,也可以做詞尾。然后分小組比賽,選出本組代表參加全班擂臺賽。打擂臺可兩兩自由結合,選出題中一個字比。如,甲說“放心”乙說“放學”,甲說“開放”乙說“解放”……重復對方的詞或說不出為輸。
(四)實踐活動
1、課前建議學生問問并記住家長的生日。
2、想象故事的結尾,把課文中的故事說給別人聽。
3、親手做一份小禮物(一幅畫、一張賀卡、一件手工等)送給父親或母親,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揭題激趣
1、板書課題“借生日”。
2、讀完課題,問:小朋友們想問什么嗎?鼓勵學生提問,學生可能會問:以前只聽說過借東西,生日也可以借嗎?各人有各人的生日,怎么能借呢?誰把生日借給誰呀?
初讀課文
1、自由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讀互幫,識記生字。
3、小組合作讀,讀讀想想剛才提出的問題。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朗讀感悟
1、指導朗讀課文中的人物對話。
課件展示課文的插圖,啟發(fā)學生想象:
(1)媽媽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嗎?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
(3)媽媽聽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給她,會對小云說什么?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2、練習分角色朗讀。
3、播放樂曲,配樂朗讀全文。
鞏固字詞
1、用讀詞讀句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
2、完成課后“讀讀說說”。
實踐活動
1、閱讀古詩《游子吟》。
2、建議學生動手制作一件小禮物送給家長。
古詩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計劃 篇3
根據(jù)道德與法治科教學計劃要求,在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通讀教材、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本人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擬訂如下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關心”為主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 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xié)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建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堅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仍擔任七年級4個班的道德與法治課。每個班的各方面情況較好,不少學生基本掌握了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學習興趣較高。本學期我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的內容,第一單元共有六節(jié)內容,讓學生懂得珍惜無價的青春時光。第二單元共有四節(jié)內容,讓學生學會調節(jié)情緒,做情緒的主人。第三單元共有六節(jié)內容,讓學生學會過集體生活,在集體中成長。第四單元共有四節(jié)內容,讓學生感受法律的尊嚴;讓法律保護我們成長,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合格以上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從中激發(fā)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法制觀念,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fā)展。
五、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guī)工作。
1、認真鉆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課。做到授課胸有“書”。認真細致批改學生作業(yè),全收全改,及時收發(fā)。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不少于20節(jié),多聽與道德與法治歷史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yè)務水平。
1、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道德與法治的一節(jié)公開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yè)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攝取與道德與法治學歷史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fā)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yōu)化課堂教學。教學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采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余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yōu)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jiān)督學習,檢查復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 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 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
(2)、嚴于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致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閱讀中揣摩課文的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海的深厚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弄清敘述順序,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板書“大!
師:看到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大海,你會想到哪個詞?
(無邊無際、浩瀚無垠、海闊憑魚躍 天高任鳥飛)
師:是的,大海是美麗而又壯觀的,它有著浩瀚無際的海域,有著變幻莫測的心情,但它給人一種舒暢、興奮的感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莫測吧。 板書“我愛”,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幕布 籠罩 碩大 島嶼 凄涼 墨黑 怪獸 白沫 浩瀚無際變幻無窮狂風驟起驚濤駭浪)
指句讀、全班齊讀。
2、小組內分段朗讀課文,討論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脈絡。
。ㄗ髡甙凑誣___的順序,描寫了一天中不同時段大海的____,大海的____,以及人們對于大海的____。)
交流匯報。
三、抓住文章感情線索切入課文。
師:老師搜集了一些大海的畫面,請大家欣賞一下。(出示大海的圖片)
。▽W生傾聽著大海的聲音,欣賞著大海的畫面)
師:大海給了你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匯報。
師:這是你們心目中的大海,與大海朝夕相處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有是怎樣的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作者直接贊美大海的段落。
。ㄉ焖贋g覽)
指名讀一讀。(我愛海,愛海的浩瀚無際,也愛海的變幻無窮。) 齊讀這段。(板書:浩瀚無際變幻無窮)
四、整體感知:
師:作者是怎樣把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畫出你喜歡的語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寫出喜歡的原因。
生邊讀邊畫。(師巡視)
師:咱們先從整體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時段的大海? 學生匯報。相機板書。
旱晨 沉靜
上午 變幻
傍晚 凄涼
夜晚 恐懼
五、重點學習第5自然段
師:老師喜歡夜晚中的大海,那是為什么呢?先請一名同學美美的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想一想你喜歡這一段中的哪一句,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指名朗讀課文。(飽滿地)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做好批注。
請同學們匯報交流,相機引導,訓練朗讀。(1、2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3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4句總結這一時段海給人的感受,5-7句是作者的'聯(lián)想及由此發(fā)出的感嘆,富含深刻的哲理。)
提出疑問:一葉孤舟上的人是作者親眼看到的嗎?如果改成輪船替代一葉孤舟可以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更能體現(xiàn)對海的恐懼,也正是這樣才更顯出遠航者們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
指導朗讀6、7句。
師:還記得老師剛才的問題嗎?我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同學交流,體會只有經歷險境才能磨煉出堅強不屈的意志。
師:學習要善于總結,通過學習你知道作者是怎樣表達出身臨其境的效果的嗎?(1、采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2、有豐富的聯(lián)想。3、用詞準確。)
六、總結
我們在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著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的同時,也要學習做人。其實,人生也如大海一樣,有風平浪靜,也有潮起潮落,有驚濤駭浪,只有經歷了艱難的考驗,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體會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教學計劃01-03
大班教育教學計劃 大班教學計劃04-01
教學計劃05-02
實用教學計劃11-16
音樂教學計劃02-13
大班教學計劃10-19
田徑教學計劃10-20
學期教學計劃10-21
中班教學計劃03-03
護理教學計劃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