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教師教,學生學”為“教師教學生學”
——談九年制義務教育地理教材教法的改革
(胡永梁 四川成都市教科所)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社版),已在我市經過了三年多的實驗和試用。廣大地理教師普遍認為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與原用統(tǒng)編教材的最大區(qū)別,是它更適合學生自學,甚至可以說它是“自學的教材”,或 者說它既是“教材”,也是“學材”。
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如何鉆研和領會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學大綱的精神?如何把握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特 點?怎樣改進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法?怎樣盡可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都是必須認真思考和反復研究的 問題。大凡一次教材的重大改革和變動,都必然伴隨出現一個教師如何逐步適應的過程。當前擺在初中地理教 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大膽進行教學、教法改革,縮短對九年義務教材的適應過程,盡快地使初中 九年義務地理教學走上正軌。
一些教師在使用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材時,感到這套教材是“學生好學,教師難教”。這正好說明,九年 義務教育地理教材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已由教師轉向了學生,由“教”轉向了“學”。因此,如何指導好學生自 學已成為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問題。也就是說,要適應九義地理教材的變革,教師備課、上 課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就不應再是考慮如何把教材內容“講”清楚,“講”生動,“講”透徹,而是應當考慮和 研究如何使學生“學”懂、“學”會、會“學”,如何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從而讓學生達到增加、長智、練 能的學習目標。
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從根本上講,就是要變“教師教,學生學”為“教師教學生學”。其主要途徑和措施 是:
一、認真鉆研大綱教材,盡快轉變教學觀念
認真鉆研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學大綱和教材,就不難發(fā)現,它們與原大綱和統(tǒng)編教材和主要區(qū)別,一是三 條教學目的更加清晰明確,條理分明,即使學生獲得地球和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 使學生學會有關的地理基本技能,形成能力;使學生受到正確的思想、觀點教育。二是教學內容的安排有了重 大的改革和突破,更符合公民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心智特征。三是教學內容和要求表格化,多層次 ,更加具體、明確、清晰,便于師生遵循。四是突出了人口、資源、環(huán)境觀點的教育和國情教育,人文地理與 自然地理并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重點更加突出。五是技能訓練、能力培養(yǎng)要求更加落實,對教學、評價、考核 等問題提出了較合理、明確的建議。六是簡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減輕了學生負擔。
大綱、教材的變革,不但首先要求教師去適應,而且要盡快地縮短這個適應的過程,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要適應,首要的問題是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要由教師講為主變成學生學為主,要充分利用九年義務教育教 材,指導學生學懂,學會,直到會學。也就是說,要把“教師教,學生學”變?yōu)椤敖處熃虒W生學”。過去那種 “教學教學,教師教,學生學”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教與學的分離,現在應提倡的是“教學教學,教師教學生 學”,雖然只少了一個標點符呈,但它都意味著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教師的著力點已不再是“教”,而是“教 學生學”,包括教會學生如何讀書、讀圖,勾畫要點;如何掌握和運用自學方法,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如何科學 、準確、規(guī)范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技能,形成能力;如何順利通過相關的練習、訓練和檢測,檢驗學習的效果 ;等等。
二、重建課堂教學結構,著力指導學生活動
過去的地理課堂教學結構,多是圍繞“組織教學--復習提問--講授新課--總結鞏固--布置作業(yè)” 的模式,即“組、復、新、鞏、布”而進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大綱教材的變革,當然地也給地理課堂教學提出 了新的要求,教師必須重建課堂結構,才能與九年義務教育大綱教材的變革精神相適應。建立新的地理課堂教 學結構,一是要考慮如何把教材中的文字、圖象、訓練三部分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適時、得當地加以處理; 二是研究如何恰當地安排和實施“綱、讀、動、講、練、評”幾個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梢哉f,這幾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