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齡化社會的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研究工學論文
摘要:針對我國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現(xiàn)狀,以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特殊需求為依據(jù),探討了城市開放空間發(fā)展現(xiàn)狀所產(chǎn)生的問題,以此來闡述老齡化社會轉型趨勢對城市開放空間建構的影響。從導入適宜老年人公共休閑場所的設計原則,進一步擴展到研究老年人公共休閑空間的細部要求,試圖探詢適合我國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發(fā)展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無障礙設計;規(guī)劃設計
1老齡化社會的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城市公共休閑空間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在設計中,總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很多優(yōu)雅的景觀公園過于深遠寧靜,致使老年人迷路;許多迷人的休閑廣場卻有著可怕的交通干擾,致使老年人不易到達并處在危險之中,如武漢市的洪山廣場。大型步行街街道充斥著過于放肆的商業(yè)廣告,噪聲和擁擠也無處不在。這些都是源于對老年人缺乏關注,對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考慮很少的緣故。
在政府法規(guī)中規(guī)定了在城市空間設計中必須考慮無障礙設計原則,例如“殘疾人通道”,“盲道”等,這是人性化建設城市的表現(xiàn)。但是進入老齡化社會后,城市空間的建設中如何灌入“老齡意識”,卻沒有得到設計者的足夠重視。某些城市熱衷于興建作為城市景觀形象標志的中心廣場,強調(diào)的是紀念性、展示性和形式美。而與老年人生活貼近的市民社區(qū)小型廣場,街心公園等真正以休閑活動為目的的建設卻很少有人過問。老年服務設施缺口較大,老年人的休閑場所少且選址不妥,環(huán)境不佳等問題凸顯激烈。在武漢市城市道路的交匯處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車來車往的馬路邊安全島上,一群中年婦女一起練習健身操,這樣的條件下,不僅存在安全隱患,影響交通,而且顯得場合混亂。
由此可見,倡導“為老年人設計”和回答“如何為老年人設計”就顯得相當迫切。
2創(chuàng)建適宜老年人的開放空間設計
2.1 老年人公共休閑場地的設計原則
2.1.1 動靜結合的原則
老年活動區(qū)宜分成動態(tài)活動區(qū)、靜態(tài)活動區(qū)。動態(tài)活動區(qū)以健身活動為主,可進行太極、跳舞、扭秧歌等健身活動。活動區(qū)外圍應有大樹及休息設施,如結合亭、廊、花架、座凳等,以利于老年人活動后休息。靜態(tài)活動區(qū)主要供老人們曬太陽、下棋、聊天、觀望、學習等,可利用大樹蔭、廊、花架等,保證夏季有足夠的遮蔭,冬季有足夠的陽光。動態(tài)活動區(qū)與靜態(tài)活動區(qū)應有適當?shù)木嚯x,但亦能相互觀望。
2.1.2 層次多樣化原則
針對老年人的集體活動、小群體活動和個體活動的多重需要,老年人活動場地應按等級設置,積極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公共性、私密性兼?zhèn)涞膶哟呜S富的交往空間。一是集體活動空間。前面提到的動態(tài)活動、靜態(tài)活動都屬于集體活動;二是小群體空間。有些老人喜歡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人一起活動,這樣就應為他們提供一個相應的小活動空間。小群體空間不宜過大,空間應具有相對獨立性,但不宜封閉,有一定的遮蔭以及坐憩處。三是私密空間。有些老年人喜歡獨坐不愿被人打擾,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獨享其樂。所以在公共綠地中設置一些個人的、相對安靜私密的空間也是必要的。
2.1.3 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原則
老年人雖然是公園的活動主體,但混齡活動使老年人更感到有活力,社會參與感更強,因此設計上也要考慮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的需要。在老年人活動場地附近增加一些兒童活動設施,兩者緊密靠近布置卻有著許多好處:一是增強老年人活力,兒童天真活潑的稚氣可使老年人消除孤獨感。二是老年人有愛幼心理,通過與兒童多種形式接觸,情感交流,對兒童智力發(fā)展以及道德品格的熏陶有很大影響。在我國,低齡老人幫子女培育第三代是相當多家庭存在的現(xiàn)象,也是“老有所為”的一種體現(xiàn),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2.1.4 無障礙設計原則
老年人無論在肢體還是在感官方面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衰退,諸如行走不便、動作遲鈍、觀察辨別能力差等,這些使得老年人對周圍環(huán)境反映能力和適應能力逐漸下降。在行為上表現(xiàn)為對臺階,樓梯等設施使用感到不便,穿越道路時慌亂、緊張。因此在公園設計中應考慮實行無障礙設計。盡管目前戶外環(huán)境的無障礙設計已有所考慮,但普遍認識還不夠。主要表現(xiàn)在把戶外環(huán)境的無障礙設計簡單的認為就是增加殘疾人專用坡道。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還應包括鋪裝地面、建筑出入口與過道、休息設施、標識物、綠化等所有與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許多細節(jié)設計上。
2.2 老年人活動場地的細部設計
2.2.1 步行空間
。1)坡道與臺階。因為有些老年人由于行動不便,需要以輪椅代步,因此地面就不能有臺階等障礙物而需要用坡道解決地面的高差問題。坡道表面應進行防滑處理,表面不宜覆蓋地毯之類的紡織物,因為一旦浸水或沾有污物后,就特別滑。為方便步行困難的老人以及輪椅使用者上下坡道使用,坡道上往往需要安裝防跌落的保護設施——扶手。
。2)地面鋪裝。表面應選用有彈性、防滑、不易脫落損壞并易于清掃的材料。像磚塊、沙子及圓滑石頭鋪砌的路面一般容易使人絆倒、滑倒,不適于大面積鋪裝。老年人行走的地面應保證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使輪椅的輪子、拐杖、助行器等能貼牢地面而不易于滑動。地面還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以免雨天打滑。
。3)環(huán)境可識別性設計。由于視力和記憶力的衰退,老年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加強環(huán)境的可識別性,在環(huán)境細部的處理上可以設計比較醒目的標志牌。在道路轉折處、出入口處安排有明顯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如簡明的路標、導游圖、指示牌、雕塑、置石、高大喬木等等來加強老年人對環(huán)境的可識別性。
2.2.2 坐息空間
坐息空間設計時,首先應考慮座具的平面構成,盡可能符合老人們聚集和交談的需要。一般來講,半封閉的空間有助于促進老年人的社會交往。多凹型、凸凹兩邊形、弧形等形式的內(nèi)向形空間,均能促使老年人親密的交往。這些形式的座位可以形成一個使老人們使用的小空間,產(chǎn)生領域感,滿足他們的交往需求。另外,坐息空間的設計還應考慮的重要因素是安全保護、方便舒適和便于集聚交往。坐息空間的位置通常選擇在大樹下、園林建筑的廊檐下等。從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考慮,都愿意選擇一些位于空間邊緣,背后有依賴物的座位,這樣就可避免人流從就坐者身邊穿過,而帶來不必要的威脅感。
2.2.3 水體空間
注意安全防護要求,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下降,對安全要求高于年輕人,在設計時應注意老人的安全。水岸線附近應防滑、平坦、有足夠的平地面積。垂釣區(qū)更為重要,水體近岸處宜淺,橋上的欄桿高度應在 90cm~110cm 之間。水榭平臺應設置欄桿或有靠背的座位。駁岸應可采用自然式駁岸,置石與植物組合,或整形駁岸與植被護坡。盡可能保證老年人即能近水又能安全。
2.2.4 植物配置
植物選擇應迎合老年人心理特點,越是進入老年,越是對年輕、對熱情奔放有無盡的向往,因此,在公園內(nèi)樹種選擇時應盡是多選擇老莖生花的紫荊、深秋紅葉、花開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這些植物都可以激發(fā)老人們的遐想,煥發(fā)其生命活力。還可以結合利用文學藝術、造型藝術、空間藝術等手法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意境。
2.2.5 服務性設施
考慮老年人的如廁方便。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年人在公園活動時間較長,加上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腿腳不便等原因,公園綠地中的公廁、洗手間必不可少,且要布局合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體育設施如單杠(高度宜低)、壓腿杠、球網(wǎng)、乒乓球臺等的配置,以滿足老年人的鍛煉需求。更為人性化的布局還有可考慮宣傳欄或其它展出場地的設置,展放一些報紙、科普知識、老年人保健知識,必要時為可為老人搞展覽互相品評等。
3建設適宜老年人的城市開放空間具體措施
。1)政府部門應該增強積極應對老齡化重要性的認識。根據(jù)相關規(guī)劃,保障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設適宜老年人的公園綠地。設計者也應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特征來規(guī)劃和建設屬于他們的公共休閑環(huán)境,充分彌補年老者減退或喪失的各種機能,改善當前公共空間中存在的種種缺陷和不足,創(chuàng)造適合老年人休閑生活的空間。
。2)適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閑空間的良性發(fā)展,需要有完善的規(guī)劃規(guī)范法規(guī)作為引導和保障。然而,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我國現(xiàn)行的公園設計規(guī)范、居住區(qū)環(huán)境景觀設計導則等方面還沒有得到認真地對待。因此,應把建設適宜老年人的公共休閑空間的寫進規(guī)范、條例與標準,在制度層面上對此予以保障,來適應我國城市老齡化快速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完善建設適宜老年人公園綠地建設的政策保障。
。3)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建設適宜老年人公共休閑空間的扶持力度,公園建設投資納入各級政府預算內(nèi)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創(chuàng)新機制,按照物質利益原則,積極鼓勵社會各界投資建設適宜老年人的公園。
。4)還應規(guī)范公共休閑空間的管理。開放綠地的建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旨在造福老百姓,但不合理的管理使得公園不能正常發(fā)揮其作用。因此,規(guī)范化的管理還需引起我們的不斷改進和完善。
4結束語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社會問題。關注設計中的老齡化問題體現(xiàn)了全社會對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的關愛 ,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xiàn),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道德準則,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水平。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 ,更應該關注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以適應老齡化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如今,我國城市開放空間建設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借鑒國外先進的經(jīng)驗,讓“關注老年人 ,關注弱勢群體”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應該成為一種全社會的行動。
參考文獻
。1]孫櫻.城市老年休閑綠地系統(tǒng)需求分析與建設對策 [J] . 資源科學,2003,(3).
。2]胡仁祿.老年居住環(huán)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
。3]田志峰等.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及啟示 [J] .北華大學學報,2005,(6).
。4]胡長龍.園林規(guī)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版社,2002.
。5][美]克萊爾馬庫斯,卡洛林弗朗西斯編著,俞孔堅等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老齡化社會的城市開放空間設計研究工學論文】相關文章:
評判城市景觀設計弊端工學論文04-30
產(chǎn)品設計研究中質的研究方法探析工學論文04-30
工業(yè)設計與信息設計的工學論文04-30
城市規(guī)劃設計和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研究論文04-27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開放對策的研究論文04-29
城市安全空間設計研究:兼議城市防災公園規(guī)劃設計的指標配置04-27
城市商業(yè)空間設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