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與體會論文
關鍵詞:教學手段 興趣培養(yǎng) 橋梁作用
二十世紀中后期,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日新月異,以計算機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產(chǎn)業(yè)技術,也逐漸逐漸的在社會各個領域普及開來?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因此,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術,已經(jīng)成了當今步入社會的一項必不可少,必須掌握的主要生存技能之一,所以,信息技術計算機教育在廣大基礎教育的課堂中已經(jīng)倍受重視,成為學生必修課之一,信息技術作為一個20世紀末新興的課程,我們教師應該怎么去對待它呢?現(xiàn)在,這個問題已經(jīng)成了眾多計算機教育戰(zhàn)線上的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
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要求教師不但有相當?shù)膶I(yè)知識水平,更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開闊的眼界、活躍的思維以及一顆年輕而富有愛的心靈,然而信息技術課又與別的課程不一樣,它表現(xiàn)在既注重理論的同時又非常注重操作,對學生而言,應該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思維的鍛煉。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課已由原來的教授DOS命令、五筆打字、WPS排版轉到了WINDOWS操作系統(tǒng)、office2003/WORD,F(xiàn)LASH等所見即所得的圖文混排,以及圖片處理、動畫設計等等內容。內容已經(jīng)涉及到了計算機的軟硬件使用的多個領域。而面對全新的授課內容,滿眼的窗口操作,飛快更新的硬件設施,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相關方面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
計算機培訓是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的職業(yè)教育,教學目標明確,針對性、可操作性強。強調職業(yè)或崗位所需能力確定、學習和運用都要達到某種職業(yè)的從業(yè)能力要求。而中學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正好與之相合。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處理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們信息技術課的教授重點應在于教會學生能利用計算機靈活的解決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
明確了我們的目標,應要求我們轉變教學方法。精講多練,講主要內容,明確上機任務的要求,留大量時間讓學生上機實踐,練習中輔導,練習中提高,鼓勵學生探索、自學。教師利用網(wǎng)絡資源,多媒體資源設計學習情景,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興趣,從“要我學”“玩游戲”轉變到“我要學”“練能力”。
由于上機實踐內容的比重加大,這就要求備課過程中,不但要熟知技能,更要能夠準確概括知識點,明確有哪些必會知識點,再結合實踐,動腦筋多出操作練習題。這時抱著幾本書研究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走出去多看看社會上電腦發(fā)展得怎樣了,人們正在用電腦做什么,有什么樣需求,然后再來教授學生。
現(xiàn)代教學手段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模式轉向了多媒體教學。窗口操作界面如若沒有投影儀、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等教學設備,光憑教師講解、描述、說明,學生是很難理解其中的操作過程的。而當今先進的教學手段為教學提供了便利,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了教與學的互動效應,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還要教給學生擅于總結歸納、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例如,大部分軟件的操作界面都有文件、編輯、窗口、幫助菜單,文件菜單下都有新建、保存、退出命令,編輯菜單下都有剪切、粘貼、全選命令等等,只要有心,就能夠在多門課程中觸類旁通。要想真正學好計算機,必須大膽實踐,把計算機從高科技的神壇上拉下來,樹立計算機只是像機床、電動機一樣,是一種生產(chǎn)工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在摸索中進步。
信息技術課不是簡單的理論授課,讓學生動手制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說,信息技術課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而言,考試的壓力很重,計算機是非考試科目,課后不可能會有多余的時間去使用計算機,操作計算機,所以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手動鍛煉,是一個主要問題,所以一般讓初中生練習好打字是基本,每堂課后,給五到十分鐘讓學生手動練習,效果比較好,可以鍛煉好學生的手動操作能力!
除此以外,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穎的課程,已列入了教育計劃,是小學,初中到高二年級的必修課,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機上使用現(xiàn)成軟件的能力。但是,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計算機本身的性質(是一種工具)決定了它有著區(qū)別與其他課程的特點。所以,對于每一個計算機教育工作者來說,探討該學科的教學內容、方法及計算機輔助教學,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fā)展,就顯得更為重要。
動手(上機練習)是本學科一個最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機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要求,還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探索新的適合時代的教學方法,以使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方法的角度研究:
現(xiàn)代教學的最主要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關于這一點,我想永遠都是正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1、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
。1):課堂講授應以學生興趣為上
也許很多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是很喜歡上計算機課的,但是,學生對于微機上所介紹的知識卻沒有興趣,為什么呢?那是因為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在于游戲,影視等一些神奇的事物,那么我們是否可以也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呢?是否可以引導學生的興趣呢?這是計算機教育方法中,很值得討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20世紀初,歐洲著名進步主義教育家德可樂利把興趣作為其教學法的中心,他指出:“興趣是個水閘門。借助它,注意的水庫被打開,并規(guī)定了流向!焙諣柊吞貙W派甚至將興趣視為教育過程必需借助的“保險絲”。杜威也把興趣作為兒童成長的“指示器”?梢,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fā)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試問一個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即使給他機會也未必參加,更何況主體。下面以自己教學中的一次教學為例如: 我在講到Flash制作綜合運用的時候,并沒有直接去講課文中的知識點,也不是直接去按照書本的上的方法照本宣科的去一步一步傳授,而是起先自己制作了一個小小的MTV,并在上課時說明這是一個高年級同學制作的一個小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后,并讓大家對這個作品進行評價與思考,說出這個作品的優(yōu)缺點,并同時思考這個MTV中的動態(tài)影象,唱詞,聲音功能都是如何實現(xiàn)的,運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是否做的到。這時,大家對于如何制作這樣一個MTV動畫就有了興趣。紛紛分析作品的制作方法,并自己在下面展開實踐。而教師此時的角色就僅僅起到一個輔導作用。通過分析MTV的制作,也就將這節(jié)課的內容講清楚了,通過同學們自己的實踐,也按照自己對作品的分析與思考,摸索出了MTV的制作方法。有些同學還同時找到了實現(xiàn)唱詞制作的多種途徑,同學們經(jīng)過摸索與探究,即學到MTV的制作,也學到了書本上應該要學的內容。同時又訓練了自己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
(2):使用現(xiàn)有的技術與條件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游戲環(huán)境與交流環(huán)境,使得學生在游戲的互動環(huán)境中學習,在游戲中學會必備的技能。
也許有些老師會認為學計算機,學生的興趣會很高。剛才講了,學生對計算機學科熱情很高的原因是在于可以上網(wǎng),可以游戲。其實,計算機的很多操作是很枯燥的,比如說剛開始的鍵盤練習、鼠標練習,打字練習。這個時候我們其實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法。把游戲與教學整合起來,讓學生在享受虛擬環(huán)境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學到知識與技能!例如,可以讓Windows里自帶的紙牌游戲程序讓學生練習鼠標。按照紙牌游戲的規(guī)則,讓學生去點擊,去游戲,去記分,從而達到練習鼠標的目的。練習打字,也不一定要使用TT等之類的打字軟件,因為對于這個時代的學生而言,TT等打字軟件,操作往往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我們可以就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上因特網(wǎng)進行交流,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中設立一個論壇,或者在QQ上成立一個群,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相關軟硬件問題的討論,這樣不僅交流到了知識,同時也練習了打字,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兩全其美之策。
2、要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思維能力。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
如果有人說學計算機不用思考,那這個人肯定學不好。而事實上學任何知識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加工,那么,學到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知識,永遠都只能跟在別人的背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的IT業(yè)和別人的距離將會越來越遠,所以,對于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應該帶上這份責任心。 教育心理學研究業(yè)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shù)谋頁P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課堂上,特別是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應該及時把握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比如我們在學生練習word電子報刊制作時,若有比較好的作品,將會打印出來以作鼓勵。這樣事先給予刺激,練習指導過程中看到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馬上加以表揚和鼓勵,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則,教師讓學生動手練習的時候,盡量不要固定練習完成的格式,平時練習的時候,最好多讓學生按照自己所構建所想的去實現(xiàn)效果,因為這樣就不會固定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發(fā)揮的空間,同時訓練自己的創(chuàng)意。例如:在將Frontpage制作網(wǎng)頁時,練習的時候,我從來不規(guī)定死網(wǎng)頁的布局,我讓學生自己去布局,需要什么素材,自己去網(wǎng)絡上找,甚至連設計內容專題都讓學生自己去構思,然后做完之后,反饋意見,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很有特色很有意思的網(wǎng)頁,都充滿了學生自己精心的構思與設計。
3.設計正確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橋梁作用
在計算機教學中,正確的教學方法是上好一堂信息技術課的關鍵。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聰明的!在中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孩子的很多潛在的智能有待于我們教師和他自己去認識、挖掘、開發(fā)。這就需要廣大教室制定更完善的教學策略。設計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從我們教師方面說,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作用就是要能引導與培養(yǎng)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發(fā)掘不同學生在計算機學科不同方面的潛力,并且因地制宜,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對待各種不同情況下的問題,讓學生順利渡過能力鍛煉的溝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啟到一個良好的“橋梁”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xiàn)在,第一,起到在學生與多媒體教學裝備之間的一座橋梁的作用,作表率,傳授理論的同時多演示實際操作,教會他們動手的基本方法,然后擴展練習深入研究。同時也教會他們使用面前的計算機學習與收集情報的能力,第二,起到一個在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的作用,能夠評價他們學習成果,能夠良好的與學生開展協(xié)作性學習,形成師生互動,師生交流與反饋。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可以供參考
一, 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各種智能組合的專題學習
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提供的專題素材往往跨越學科界限,這意味著資源的開放。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研究同一專題的不同方面,這就有了選擇學習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機會探索各個學習領域。
另一方面,在專題學習中,學生需要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這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如提出問題、擬訂計劃、收集信息、記錄統(tǒng)計、分析整理信息、發(fā)表意見、討論交流等,學生不僅需要運用各種基本技能,也獲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進行學習的機會。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制于課本,而是在做中學,從而體驗更深刻,知識、經(jīng)驗更豐富。
二, 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段
為促進學生對學習對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學生一般對動作的體驗較深,教師在進行“復制”和“粘貼”的教學中,可以將較為抽象的“復制”和“粘貼”的過程與蓋圖章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或者將此過程比喻成拍照和洗照片。
另外一個重要的做法是,教師應為孩子們提供發(fā)揮其特長的機會,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學習。比如,在“畫圖”軟件的“選定”和“移動”工具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不同內容的媒體素材,向他們提出不同的任務。像可以讓學生將音符選中,移動后組合成不同的節(jié)拍;也可以給學生一些幾何圖形,讓學生利用不同的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建筑、花草、人物等圖案;或者讓學生參與客廳地面瓷磚鋪設,設計出各種既實用又美觀的方案。又如,同樣是網(wǎng)頁的瀏覽學習,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收集資料。總之,應該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體驗,運用各種模式參與學習,并進行各種交流活動。這樣,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模仿,學生至少會從一種模式中受益。
三, 多提供師生協(xié)作的機會
許多教學參考資料上都提到了協(xié)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不錯協(xié)作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意識和能力,開發(fā)學生的人際潛能,而且可以幫助、促進弱勢群體,從而達到智能互補的效果。 為實現(xiàn)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一般我們要在學生自愿組合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異質性分組。當然,僅僅給學生分組并不能確保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須有目的地給予引導。 人際智能的核心是留意自己和他人差別的能力,因此,在學生合作完成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可以由學生通過對自己和他人能力、特長的分析,自行分工、把握進展速度。建立了合作小組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此時的學習光有興趣是不夠的,更需要有一種責任感。 當然,一開始可以是3-4人小組內的合作,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我們可以嘗試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比如,如果有一堂課叫“設計《南昌文化旅游》幻燈片”,那么在這一堂課中,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的組專門收集南昌近年來發(fā)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寫出調查報告;有的組負責收集有關南昌的歷史,文化等圖片、影像、文字等資料,制作一份精美的介紹南昌的多媒體作品;有的組負責設計旅游線路圖,為不同需求的游客設計出比較適合的旅游方案;有的組則專門收集有關南昌特產(chǎn)的資料,設計出可供游客參考的天堂購物方案。最后將各個小組的成果進行交流、改進和匯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最好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以便自然地發(fā)揮協(xié)同學習的作用。通過這種有意義的合作,學生逐漸明白團體的成功有賴于團體的協(xié)同努力,從而在小組中建立起一種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系。
從教學內容的角度探討:
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古詩,用來形容信息技術這么學科實在是在合適不過了,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要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就必須學習計算機這一門信息技術,學習這門技術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快節(jié)奏的信息時代。而為了這種適應,是否就要在每次軟件、硬件的更新時,對教學內容作出相應的更新呢?我想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很難有這樣的精力去適應這種需求的。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到底以什么樣的內容、什么樣的形式、什么樣的方向去發(fā)展,這些問題急需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1、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為什么要開設信息技術課。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飛速發(fā)展迅速傳遞的信息時代,沒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也就沒有能夠抓住快速傳遞的信息的能力,那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從國家社會的角度出發(fā),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國家就很難步入世界先進之林。所以,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能初步掌握用這種技術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在這樣的目的下去培養(yǎng)學生,是否就等于教會他們使用現(xiàn)有的軟件而已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信息技術教育和電腦培訓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所以,我們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只是放在課本,而是要著眼于課本,放眼于未來。并且還要教會學生注重關心身邊發(fā)生的時事,怎么說呢,著眼于課本,就是說教學仍然以課本為主,以課本的內容為基本。而著眼于未來,則是在課本內容這一教學基礎上,通過學習現(xiàn)有的軟件操作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而這一點對于將來的發(fā)展猶為重要。原因就在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試問若干年之后,現(xiàn)在的軟件還所剩有幾?若沒有自學能力何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引起各位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從現(xiàn)在的軟件普及率和市場占有率來看,幾乎都是外國的產(chǎn)品。硬件技術幾乎也等于零。若長此以往,中國的IT產(chǎn)業(yè)將被他人所壟斷,這是每個人都不愿見到的。所以為中國的IT業(yè)培養(yǎng)人才,就要從現(xiàn)在做起。
用一句話來說:“我所理解的計算機這門學科的教學思想內涵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只是因為教計算機而教計算機,而應該因為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向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宣傳計算機所代表的現(xiàn)代科學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現(xiàn)代學習意識和現(xiàn)代學習習慣!
3、由此而引起的另一個相關的問題,就是信息技術的考試制度和方向。從教育制度的改革可以看出其中的一個方向――能力的培養(yǎng)。會考明顯加大了能力的測試。而對于作為衡量當代人能力的標志之一的信息技術來說,更要注重能力的考核。那么考word、excel等知識,是否就是能力的測試了?這當然是能力的考核,可是這樣夠嗎?為了體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我想至少還應該增加這一部分的能力考核。
新課程改革的信息技術課對教師的要求
。1) 提高自我道德修養(yǎng),同時也重視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
科學發(fā)展到今天,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一把傳播信息雙刃劍,計算機在幫助人類解決復雜難題的同時,也給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帶來一些困擾。例如,網(wǎng)絡上傳播的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影響了青少年的發(fā)展健康,日益精彩的電腦游戲使得學生沉迷于此難以自拔,甚至還有一些學生,以崇拜電腦*客為榮,喜歡研究病毒,木馬等對計算機造成破壞的違法程序。因此,作為一個計算機老師,有責任將學生引導入正軌,首先要提高自我修養(yǎng),遵守網(wǎng)絡道德,遵守計算機安全相關的法律,自己不看且不下載,不傳播不良信息,并且把計算機犯罪以及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告訴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發(fā)展,而不是盲目的收取信息,而不是盲目的崇拜*客等不道德行為!
。2) 與時俱進,不拘泥于教學大綱
既然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chǎn)物,因此教與學必須要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所以,對于我們信息技術的教師而言,就必須時時刻刻關注社會的變化,時時刻刻關注日新月異的科技,把先進的硬件,軟件與技術帶進課堂里來。這就需要我們平時不斷的學習與進取,不斷的積累獲取新鮮的血液,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這樣才能夠走在知識的前列,把最快,最新,最好的信息技術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便于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當今世界,對周圍的事物發(fā)展更加有興趣,也使得信息技術課堂走出課本的束縛,讓信息技術課活起來,成為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獲取最新科技信息的課堂。而不僅僅是應付會考的工具。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慧,去適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化奠定基礎。
參考書目: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 教育科學出版社
《淺談中小學信息技術多元教育》 作者不詳
《高中新課程信息技術優(yōu)秀教學設計》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與體會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信息技術專業(yè)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04-28
教學研究論文12-13
化工原理課程理論教學的研究04-29
美術教學研究論文05-21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心得體會04-26
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論文04-30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04-25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5-15
管理學雙語教學課程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