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新”
如何實現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實際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做法。
改變過去的命題作文模式,代之以半命題、無命題的自由作文;取消對作文的種種限制,把作文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改變過去教師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同化或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作文時,字數、時間、文體、取材范圍、技巧、表達方式都不作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教師只需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打開思路,開發(fā)潛能,激勵興趣。
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感受作文新穎之魅力。
品“新”析“異”。教科書中選文大多為名人名篇,新異獨到之妙筆,俯拾皆是。因此,教讀時我特別注意讓其充分“亮相”,以供學生欣賞體味。如教讀朱自清的《背影》,我首先從文題切入,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平中見奇”;接著,簡析討論課文鋪排渲染寫法的運用,懂得怎樣做到陳中翻新;然后引導學生重點品析該文獨特的敘述視角。
謀“新”寫“異”。作文訓練時,我特別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的指導。如作文訓練中,有個材料作文的選題:體育課,王勇沒做活動就“跳山羊”,結果把腳給崴了。為了引導學生不落窠臼,寫出新意,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王勇是怎樣一個人?難道僅是沒有準備好嗎?腳崴了之后有怎樣的表現?旁人有何反應?結果怎樣?且又展開了討論,這樣,學生寫起來思路就比較開闊。
改變過去的評價體系和批改模式,教師應具備編輯的眼光與慈母的愛心。
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能只從語句、用詞、文理等方面進行評改,而應發(fā)現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亮點,評價方式也不能只單純地以分數高低來下結論,而應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處。這就要老師不僅要有編輯的眼光,還應有慈母的愛心。對于學生的作文,不能單純地以其結構是否完整、文理是否通順、體裁是否與你的標準接近作為判定準則,而是看作文中是否有“新”的東西,如新詞、新意、新內容、新形式等出現。評講作文時要以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為出發(fā)點,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對存在的問題宜個別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以增強他們對作文的信心。
《中國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報》2003年6月9日第7版
作文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