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我國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拓展
內容提要 加入WTO是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關鍵一步,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進展。我國要迎接由此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有必要先從理論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本文首先回顧了傳統(tǒng)比較優(yōu)勢的理論,進而剖析了新貿易理論的形成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并闡述了我國比較優(yōu)勢的內涵可以從資源、外部經濟及競爭優(yōu)勢三個層次予以拓展。本文試圖以此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思路。當今,經濟全球化進程正在加快。隨著加入WTO的日益臨近,我國面臨的國際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為了迎接這一挑戰(zhàn),我國必須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比較優(yōu)勢,而這需要富有遠見的理論指導。
對傳統(tǒng)比較優(yōu)勢理論的回顧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代表作《國富論》中闡明了著名的“看不見之手”機制,他認為在市場經濟中,在利益驅動下,主觀上為自己的微觀經濟主體可通過分工和交易而客觀上為社會工作,從而實現自利與互利、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相互聯(lián)系。故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并不像重商主義者聲稱的那樣,一定是非贏即輸的,而是可能實現“雙贏”的。經濟主體的“利己”不應通過損人去實現,而應通過利他來實現。具體途徑為,社會各經濟主體按自己的特長實行分工,進行專業(yè)化生產,然后通過市場進行交易,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顯然,交易活動一旦越出本國范圍,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就出現了。斯密的這一理論被稱為絕對優(yōu)勢理論。這一理論雖然解決了國際貿易產生的重要動因,但卻無法回答一個問題,即如果一個國家在任何商品生產上都沒有絕對優(yōu)勢,那么這個國家還能不能參加上述國際分工?另一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wèi)·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相對優(yōu)勢)理論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不論一個國家的經濟處于怎樣的狀態(tài),經濟力量是強是弱,技術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確定各自的相對優(yōu)勢,即使總體上處于劣勢,也可從諸多劣勢中找到相對優(yōu)勢。比較成本的關鍵在于比較。
李嘉圖的相對優(yōu)勢理論回答了斯密絕對優(yōu)勢理論無法回答的問題,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國在生產不同產品上的比較成本差別呢?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簡稱H—O理論)對此作出了解釋。該理論認為,在不同國家同種商品之生產函數相同的條件下,比較優(yōu)勢產生的根源在于各國或區(qū)域生產要素相對稟賦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產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別。因此,各國應當生產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充裕要素的產品,而進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國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這一邏輯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國之間單位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國的生產函數都是相同的。與此不同,李嘉圖的理論則認為各國比較成本的差異是由各國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之差別造成的,也即各國的生產函數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時期內這類不同性保持不變。在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量,生產規(guī)模報酬不變,市場結構為完全競爭。作為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這兩個理論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在H—O理論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規(guī)模報酬仍然不變,市場結構仍為完全競爭。H—O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無論是“古典”的,還是“新古典”的貿易理論(我們不妨將這兩者合稱為傳統(tǒng)貿易理論),所強調的比較利益結構都是建立在一國產業(yè)之比較優(yōu)勢的基礎之上的。通常的情況是,發(fā)展中國家缺資本和技術,而有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便宜的優(yōu)勢。發(fā)達國家則具有資本和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因此,比較優(yōu)勢的貿易格局一般表現為:發(fā)達國家進口勞動密集型或自然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發(fā)展中國家則進口后者,出口前者。應該說,上述理論在解釋現實中的某些貿易格局上是相當成功的,并曾在相當長時期內構成了國際分工與貿易理論的主流,但它們終究存在著局限性。
無論是以勞動生產率差異為基礎的相對優(yōu)勢理論,還是以生產要素供給為基礎的資源稟賦理論,其比較利益產生的前提是各國的供給、生產條件不可改變,資源和生產要素不能在國際間流動,這種傳統(tǒng)比較優(yōu)勢具有靜態(tài)的特征。但處于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生產要素、資源可以在國際間流動;自然資源通過技術進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資源可以通過人力資本投資而以“質量”上的優(yōu)勢彌補“數量”上的劣勢。這表明,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所具有的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