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安全的基本哲理范式
導言在冷戰(zhàn)時期各國、尤其是各大國的國際政治考慮和規(guī)劃方面,國家安全是運用得最頻繁、影響也最大的一個觀念;而在冷戰(zhàn)后世界的國際政治討論中,另一個觀念――國際安全取得了近乎同樣顯要的地位。目前在全球范圍內(nèi),國際安全受到普遍的關注,并被作為理論研究、實際觀察和努力追求的對象,這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仍然有理由認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雖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是基本還是處于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較多地通行以國家利益為至高原則,國際安全尚未得到更多國家政府和民眾應有的足夠重視,對其認知也由于大多偏于時政論述和過度倚重社會科學方法而尚待深入和哲理化。
在國際關系的理論研究乃至一般考察中,哲理化有助于發(fā)現(xiàn)和理解國際事態(tài)的最深層要素和本質聯(lián)系,使人比較容易避免“在眼前的不斷變動中追隨時髦”。關于國際政治(乃至所有政治)的哲理化思考,必須會直接或間接地歸結為對于權勢和權利、道德和利益、正義和秩序、和平與沖突等人類“永恒問題”的審視,而這些構成了差不多所有集中體現(xiàn)人類主要政治理論成就的經(jīng)典政治思想家們在學理意義上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有賴于他們而得以形成的各大政治思想傳統(tǒng)作為后人從事有關哲理化思考的參照,藉以構設哲理性的定義、范疇、視角乃至范式和“模型”,形成一種構建理論的基本途徑。諸如此類的原因使辨析、探究和借鑒國際關系思想諸種傳統(tǒng)成為國際關系理論“經(jīng)典方法內(nèi)的頭等問題”,當代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經(jīng)典方法研究泰斗、英國學者馬丁?懷特關于現(xiàn)實主義、理性主義、革命主義三大類型國際關系思想傳統(tǒng)的著名辨析。這一辨析如果經(jīng)過恰當?shù)年U發(fā)和擴展,不僅適用于認識當代繁雜的國際關系理論流派的最基本分野,把握其意識形態(tài)傾向、思想方法和精神風貌,而且也可用于對國際安全的哲理化思考。
現(xiàn)實主義、理性主義、革命主義這一國際關系思想傳統(tǒng)劃分的意義,在于提供一種論說際關系的范式,即“一種概念圖譜(conceptualmap),一種總框架,用來組建知識結構和分某些關系模式”。本文擬首先借助于悠久的自然法和理性主義觀念,從哲理上定義國際安全;然后展示現(xiàn)實主義和理性主義兩大傳統(tǒng)各自對如何實現(xiàn)國際安全的回答,并予以必要的評判。有如前面所述,從本質的層次上看,當今大多數(shù)國際安全理論構想和實際主張說到底同這些回答一樣,涉及的是同一些“永恒問題”,遵循的是同一些邏輯推理,提供的是同一些政策選擇。因而,理解和評判后者無疑將有助于理解和評判前者,并且會促進對當今和未來長時期里國際安全問題的深層認知。至于革命主義傳統(tǒng)中的國際安全問題,本文因篇幅所限將只提供非常概要的闡說。不過有一點將加以特別的展示和強調:國際安全當今在定義上的急劇擴展,或者說其種種新方式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應歸屬于革命主義。
國際安全的哲理內(nèi)涵
何謂國際安全?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判斷什么是安全。在最基本的意義上,安全是指個體的生命、心靈、軀體及其(就人類而言)外在所有物不受任何力量、特別是暴力的侵犯和損害。如果把所談論的個體擴大為群體,即擴大為家庭、村社、部族、民族、國家等等,那么安全的含義要復雜得多。再進一步說,如果將所侵犯和損害的對象延伸到其他價值范疇,使之在上述最基本的價值之外還包括個人或社會文明生存所需的其他條件――例如尊嚴、起碼或體面的生活所依靠的經(jīng)濟條件、共同體賴以維系的基本情感、習俗和制度因素。以及體現(xiàn)和維護所有這一切的法律或法理,則安全的含義就更為復雜和寬泛。不僅如此,在談論個人或其群體的安全時,幾乎所有世代、所有文明的人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賦予其道德意義,表達他們關于尊重和維護、或侵犯和損害安全的是非判斷與褒貶態(tài)度。在如此龐雜并且富含道德評判相對性的安全含義面前,訴諸“許多世紀里作為西方主流政治思想之本”的自然法觀念,可以得到一套可稱
[1] [2] [3] [4]
【國際安全的基本哲理范式】相關文章:
第二語言習得兩種基本研究范式評述04-28
庫恩的范式與理論創(chuàng)新04-26
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基本是個夢04-28
交往概念與哲學思維范式的轉換04-30
論當代西方哲學范式05-01
小額信貸:慈善金融產(chǎn)品范式04-29
錯誤記憶研究范式評介04-28
系統(tǒng)理論中的范式轉換04-26
關于教師教育范式的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