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球化消費主義中的當代傳媒問題
在"公共性"問題日益成為社會熱點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當代轉型中,全球化消費主義日益與當代文化中世俗化的東西互滲而成為特有的文化景觀。如果說,在現(xiàn)代社會出現(xiàn)了生產拜物教和消費拜物教,那么,后現(xiàn)代社會卻出現(xiàn)了"傳媒拜物教"。當代傳媒以跨國資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費意識,其文化霸權話語漸漸進入國家民族的神經之中。于是,在倡導多元價值、多元社會的文化語境中,大眾在多元主體之間,將個體感性差異性推到極端,甚至以個人的絕對差異性為由,割裂個人與他人的同一性, 在廣告?zhèn)髅胶臀幕浖o人的操縱下日益以產品的市場需求取代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對這種世界性的世俗化消費時尚,本世紀的思想家進行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值得關注。1一、現(xiàn)代公共傳媒空間中的身體資本
20世紀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對現(xiàn)代人的"精神"和"身體"的內在關系加以研究,因為這有可能深入到對大眾媒體所產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分析。如何綜合性反思身/心關系、個人/社會關系、文化/自然的關系,如何通過對"身體"視域的分析展示身體資本與當代傳媒的關系,如何從身體性入手審視"自我"問題,成為現(xiàn)代性和后現(xiàn)代性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切入角度。但是僅僅研究"自我"還不行,因為"自我"和"他者"之間有著非此不可的關系,只有從二者的關系入手進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僅有古典哲學的自我和他者,而且有心理科學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榮格、拉康等)、還有解構的自我和他者(德里達、福柯、巴特等),甚至還有社會理論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問題之所在。
1.身體感與現(xiàn)代城市處境
在對"價值理性"的關注日漸讓位于對"感性肉身"的關注中,"生命"變成了一個感性本體論的范疇。從世紀之初的尼采、狄爾泰、西美爾、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到存在主義哲學以及福柯和拉康哲學,大都將生命作為理性化本質飄散以后的意義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現(xiàn)代性標明這樣一個事實:感性肉體取代了理性邏各斯,肉體的解放成為"現(xiàn)代性運動"中的重大母題。
在西美爾(Georg Simmel)看來,現(xiàn)代人深深陷入一個飛速發(fā)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處在多種文化元素交錯的語境中。文化元素擠壓著人,因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文化,同時人又不可能完全對抗文化,因為文化是人類發(fā)展所無法擺脫的境遇,也是人自己處身的周遭環(huán)境。在文化的現(xiàn)代性中,人的本質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則,而是充滿肉體欲望和現(xiàn)代感覺的"生命"。人體中的面部是內部統(tǒng)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時也是在精神上獲得整體美的關鍵。從面部最豐富的精神性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人的心靈變化。人的形象是心靈和生理沖動合力所造成,那種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體的表現(xiàn)性,將是心靈和肉體的雙重衰退。面部很容易表現(xiàn)出柔情、膽怯、微笑、憎恨諸感情譜系,它是"觀察內心世界的幾何圖",是心性所能臻達的最高表現(xiàn)域。而身體相對于面部,尤其相對于眼睛而言,則居于較次要的地位,因而面部與軀體就猶如心靈和現(xiàn)象、隱秘和暴露那樣存在著本質的差異。但是,今天的現(xiàn)代或后現(xiàn)代藝術已經從"面容之美"表現(xiàn)走向了"軀體之力"的表現(xiàn),從精神意象的呈現(xiàn)走向了欲望肉體的展示。身體成為肉體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證明,臉逐漸被肉體所取代。也許,這一切早被西美爾在世紀之初就言中了。
同樣,"身體距離"也在現(xiàn)代人中被日益強調,甚至有"加大人與其對象的距離"的傾向。人在現(xiàn)代生活的距離感中渴望獲取一份相對獨立的空間,這種強調距離使現(xiàn)代人害怕過分接觸"他者",而出現(xiàn)一種"畏觸感"。這種身體的"畏觸感",正表現(xiàn)出心靈的"畏觸感"。身體的距離感,使人在社會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鎧甲而將孤獨變成了自己的身份證。2這種現(xiàn)代心理特征,與其說是人與客觀對象之間的距離擴大,不如說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方面出現(xiàn)了最明顯的離心形式。身體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話話語在現(xiàn)代人神經的高度敏感和麻木無感情兩極間很難再度興奮起來,心靈由于金錢的強勢牽
[1] [2] [3]
【全球化消費主義中的當代傳媒問題】相關文章:
論消費主義價值觀對大眾傳媒的影響04-27
警惕經濟全球化中的文化霸權主義04-29
試談當代語言學中的形式主義和功能主義04-28
民生訪談節(jié)目在消減傳媒歧視中的作用及問題04-29
消費主義的危害與遏制04-26
可持續(xù)消費:對消費主義的批判04-28
全球化與人文主義04-26
全球化與當代文化的發(fā)展趨勢04-27
當代信念問題辨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