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400米訓練體育教育論文
摘 要:
關鍵詞:
一、 訓練特點
每周訓練五天,每次60-80分鐘,根據(jù)計劃安排,一次大運動量的訓練總跑2200—2500米,小運動量是2000米左右,每周在跑道上練習四次,另外一次為一般身體訓練和輕力量的綜合練習。
中小學生訓練量的大小,不僅要看跑了多少米,更重要的是要看訓練對運動員所引起的身體反映及完成動作的速率,運動員生理指標的變化和造成疲勞的程度。
具體如下:
1、脈搏指數(shù):訓練中的平均脈搏重復達到最高之后,不能在規(guī)定的間歇時間內(nèi)恢復到準備活動后的水平。
2、速度指數(shù):重復進行速度和速度耐力練習時,出現(xiàn)明顯下降趨勢,并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3、訓練中輕微頭暈的出現(xiàn)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降低。
4、面色和眼神的觀察:面部和唇色正常的紅潤消失;眼睛的光澤減弱。
二、訓練手段
。ㄒ唬┡艿幕揪毩暸c專項能力相結合,重點發(fā)展動作的快速能力和提高、發(fā)展、保持速度的能力。
。1)、各種跑的輔助練習
30—60米的高抬腿跑,后蹬跑,單腳30米連續(xù)跳,后折腿跑,快頻率的小碎步跑等。
(2)、速度練習
在準備活動后體力充沛時開始,要求每次以最大的能力跑,并保證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后再進行下一次練習。
1、20米快速跑+20米降速跑×4-6組
2、30米快速跑+30米降速跑×4-6組
3、20米快速跑+20米保持+20米降速跑×4-6組
4、30米快速跑+30米保持+30米降速跑×4-6組
5、60米快速跑+20米降速跑×4-6組
。3)速度耐力訓練
眾所周知,一個人用最大的速度去跑,是維持不了多久的。但是,卻可以用自己的中速度或較高速度跑較長的一段距離。關鍵在于必須具備較高的絕對速度和正確的使用這種速度。強度太低就會失去速度因素,而不在一定速度基礎上進行訓練,速度耐力就很難有較高水平的發(fā)揮。因此,每次以自己80%的速度進行練習,并嚴格控制休息的時間。
1、150米×6
2、250米×6
3、400米跑道上進行50米快,50米慢交替跑練習。
4、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米跑×2
(二)身體練習
。1)腰腹及肩帶力量訓練
(2)持輕器械2-3分鐘的擺臂。
。3)肩負輕器械提踵快速跳。
。4)肩負輕器械原地弓箭步。
。5)俯臥快速10秒剪絞腿臀大肌練習。
。6)仰臥、四肢快速擺動跑10-15秒。
歷經(jīng)約40天的訓練,終于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400米訓練體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育論文05-02
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課程的運用論文04-27
中學體育短跑訓練的方法探討論文04-27
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模式與拓展訓練的整合論文04-28
大學生野外體育訓練的意義的論文04-27
淺談提高學生課余體育訓練興趣的論文04-27
幼兒體育教育的培養(yǎng)透析論文04-27
形體訓練論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