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的關系論文
體育教學,就是體育教師通過教學內容,采取科學的方法及有效的手段,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積極有效地理解和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1發(fā)、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與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活動。體育教學只有在“教”與“學”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相互依賴時,才能順利開展。聯(lián)系“教”與“學”這一特殊關系的是教材,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有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材、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
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這一關系是最根本的關系,在學校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中,體育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是否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心理狀態(tài)、家庭狀況,還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情況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科學細致地安排教學計劃,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搭配層次分明、難易適中,教學過程中要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身體指標參數(shù)為基礎,同時還要考慮不同層次和具有發(fā)展?jié)摿Φ牟糠謱W生。
其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有益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示范動作規(guī)范、突出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示范技術動作“干凈”“利索”,語言簡練易懂,授課過程不能拖沓冗長、拖泥帶水,應確實給學生帶來美的感覺。同時積極發(fā)揮和調動體育積極分子的作用,以點帶面、相互促進,形成人人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練習中去。
再次,教師還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針對性手段,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養(yǎng)成動腦的好習慣,能夠深刻理解并善于分析每個技術動作要領,掌握技術動作的重點和難點,最后使技術動作達到靈活運用、熟練自如的程度,把所學的技術真正轉化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基本技能。
二、教師與教材之間的關系。
1、備課階段。
教師備課是否充分,是能否上好體育課的關鍵,教師要備好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研究教材:
包括研究教學大綱及有關的參考書,明確本次課的基本內容、教學目的及重點和難點等。
(2)研究學生:
要備好課,必須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包括思想品德、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等,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教學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有的放矢。
(3)研究教法:
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并且要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把自己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熟練掌握、靈活運用,還要考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等。
2、授課階段。
要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主動性,更好地利用直觀、標準、規(guī)范的示范動作,利用精煉易懂的`語句,把教學內容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達到“教”與“學”的預期目的。由于學生所認識的技術動作具有直觀性、誘發(fā)性,學生會全面調動自己的心理機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主動性。這一階段是技術動作形成的開始,也是技術動作掌握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要很好地利用這一階段。
3、課后練習、提高階段。
此階段,學生會對所學的技術動作展開討論、檢驗、實踐、總結。因此,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和利用這一階段,主動幫助指導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所學過的技術動作達到動力定型。
三、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
這一關系,學生不受教師的任何影響和制約,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只是以一種好奇的思維去認識課本上的新知識、新內容,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教師并沒有參與活動。雖然學生獲得的知識是膚淺的、片面的、零碎的、缺乏系統(tǒng)性的,但為課堂學習技術動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可以很快通過聯(lián)想認識、推理記憶,進而理解分析,把整套技術動作結合起來,這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認清“教”與“學”之間的相互關系,要在教學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繼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夠達到有機統(tǒng)一。
【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的關系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的論文07-14
體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的論文06-20
有關高中體育教學中個性發(fā)展與體育教學的關系的探究教學論文02-17
課堂教學中構建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論文12-31
體育教學與體育課程關系分析論文04-23
新課改中的課堂教學論文01-04
正確處理新時期體育教學中的矛盾關系論文03-22
論體育教學與個性發(fā)展的關系論文04-12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