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
一、青少年在外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和發(fā)展的情感態(tài)度《標準》中的情感態(tài)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這里我們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積極的情感,也就是有利于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這些是我們在實施課程過程中應該發(fā)展的情感。其實,情感態(tài)度也包括一些消極的情感,如焦慮、抑制、過于內向、害羞、膽怯、缺乏學習動機等等。這些是教師在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克服的情感因素。
興趣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很多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都一直對外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與學習興趣很相近的另一個情感因素是動機,但很多人對外語學習動機的認識還比較模糊。
動機是為學習者提供動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早期的研究把外語或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分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如果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是為了實際需要如就業(yè)等,這種動機就是工具型動機。也就是說,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主要是為了日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如果學習者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是因為他們對目的語及目的語所在文化社團感興趣,而且向往有朝一日能被該社團接受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即與之融合為一體,那么這種學習動機就是融合型動機。
另外一種分類方法把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來自于學習者對某一學習內容或學習任務的濃厚興趣。外在動機則是來自于外界影響,如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雖然外在動機也有利于外語或第二語言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內在動機的作用。內在動機持續(xù)的時間較長,是語言學習取得長遠成就的重要前提。
外語學習者除了有興趣和動機以外,還需要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英語與漢語有很多區(qū)別。對于絕大多數中國英語學習者而言,英語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在初學階段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學習者必須具有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要使學生從一開始就產生“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當今社會,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目前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重要任務之一。很多外語學習活動需要學生相互合作,而合作又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
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也是青少年應該積極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情感態(tài)度。祖國意識指了解祖國、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發(fā)展作貢獻的精神等情感因素。國際視野指胸懷全人類的共同發(fā)展的精神。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面對語言、語言學習者以及他們的認知和情感特點,還要考慮到語言學習中的人際關系。語言學習和使用都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因為這種交往過程就是從自我走向他人的過程,所以與情感密切相關。
課堂是語言學習參與者(即學生和教師)的活動場所,也是他們進行人際交流的社會環(huán)境。在課堂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存在很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導致不同的師生角色和師生關系。當今的語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而且這些人際關系時時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響。因此,課堂上的情感問題不僅關系到課堂氣氛,而且關系到課堂活動方式和學習效果。
除了在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以外,還應該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消極情感因素。過度焦慮可能是語言學習中最大的情感障礙。產生焦慮的原因現在還不太清楚,但多數情況下,學習者的焦慮與過去的經歷(特別是個人受到的傷害)以及周圍人的態(tài)度有關。焦慮給語言學習造成惡性循環(huán)。焦慮導致緊張和害怕,緊張和害怕浪費精力和注意力。這樣用于思考和記憶的能量就相對減少,語言儲存和輸出效果降低,從而進一步增加導致焦慮的可能性。焦慮也許是認知與情感相互影響的最好例證。雖然焦慮影響語言學習,但它是可以克服的。
與焦慮類似的一個情感因素是抑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