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優(yōu)質課的八大通病
青年優(yōu)質課的八大通病2004-7-7 13:01:08
(轉載)
剛從湖北省青年優(yōu)質課競賽賽場歸來,并且又一次忝列評委之席,聚精會神坐了兩天(省優(yōu)質課評委均由地市級教研員擔任,因為余蕾老師年事已高,不便久坐,每次都由我去代勞,至今已有三屆,是之謂“忝列”也)。綜觀近三屆的同類賽事,盡管涌現了不少好課,并不乏閃光之處,但用各地市州最佳人選和省級頂尖賽事的標準來看,誠以為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概而言之,起碼有如下八大通病。
一:學無遺力,淺嘗輒止。
實際上,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一遍讀過之后,其內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們依然停留在學生一樣或低于學生的水平上與學生交流,學生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厭倦。可我們的許多老師對課文的解讀往往還停留在“是什么”的層面上,而無力在“為什么”和“怎么樣”上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解答。無疑于浪費學生的時間,重復學生的思維,看起來表面熱鬧,實質里一無所獲。譬如:高曉聲的《擺渡》,實際上是在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觀,其寓意相當曲折隱晦,重點全在最后兩段話,相對初中生來說,按部就班把作者的本意弄清楚尚有一定難度,更不要說旁及其它了?晌蚁群舐犃硕辔焕蠋熃套x這篇課文,竟沒有一個人真正解讀到位,反倒在“船工的人物形象”,“作家轉行對不對”等無關宏旨的問題上糾纏不休。其實,都是學力不濟惹的禍。
二:照本宣科,缺乏創(chuàng)見。
這一現象實際上是上一現象的繼續(xù),但比上一現象更為普遍,注釋怎么講,我就怎么講。教參怎么講,我就怎么講。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結構上動腦筋,卻不愿在解讀文本上細琢磨,深鉆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觸,沒感觸;有廣度,沒深度;有他見,沒己見。譬如:宗璞的《花的話》,無論從構思還是立意來看,這都是一篇真正“偽圣化”的作品。漂亮的百花因為驕傲,所以雖美也丑,樸素的二月蘭因為謙虛,所以雖丑也美,臭老九似的教師因為樸素,所以學生在月光下把二月蘭采來獻給教師,從情節(jié)到主題,無不虛假矯情,多么好的求異素材,可就是沒見一個老師提出過質疑。(這篇課文已由本人提議從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中刪去了。)上屆省優(yōu)質課競賽中,我市黎勝老師由于本人點撥,就從這一點入手,結果一舉奪得一等獎,說明不是評委們缺少發(fā)現,還是老師們邁不開步子。
三:我行我素,強加于人。
所謂優(yōu)質課大多是通過再三推敲,反復演練,才拿到賽場上來的,許多老師只能按預案上課,而不能按實際情況和課堂氛圍來調控教學內容,處理偶發(fā)事件,所以經常出現生拉硬扯,強加于人的場面。一位老師在上《巨人和孩子》時,說到“自私”只能帶給人痛苦,“愛心”才能帶給人歡樂時,一個學生請老師自己舉一個因“自私”而痛苦的事例,該老師卻充耳不聞,偏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大講自己奉獻愛心的感人故事?梢娨咽亲哉f自話,旁若無人了。
四:畫蛇添足,無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讀深讀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做支撐,需要深厚的教師功底做后盾。所以,現在大多提倡增大課堂容量,加強課內外銜接 ,結果導致許多老師畫虎不成反類犬,在課堂上游離課文主旨,肆意發(fā)揮,無端延伸,沖淡了文本解讀,分散了教學重點。本次競賽中,有一位老師在教《擺渡》時,前半節(jié)課本來引導的非常得法,師生通過質疑、探究,已基本領會了文章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時候,老師卻突然話鋒一轉,提出了一連串莫名其妙的假設。如“過了一段時間,鄉(xiāng)親們雖然對作家的真情實意非常感動但他們卻強烈要求擺渡人回來擺渡,并派出了代表到城里找到了擺渡人!薄白骷业呐笥崖犝f作家改行,來到渡口找到作家,欲勸說他重拾創(chuàng)作之筆!钡葐栴}。并請大家分工合作,設想結果,講出理由,歸納出新寓意。我真為這位得了三等獎的老師感到遺憾,好好的課不講下去,為什么偏要瞎折騰呢?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有的老師平時對學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橫加指責,可到了公開課上,卻一下子變成了狼外婆,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納百川”,學生說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對”,更有甚者,動不動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學堂變成了作秀的舞臺。實際上,這種毫無原則,缺乏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