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學寫作教學突破性改革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作者] 王嘉民
[內(nèi)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語文教學與研究逐漸擺脫了“左”的桎梏,踏上了尊重并研究自身規(guī)律的正軌。在中學寫作教學領(lǐng)域,于漪、陸繼春、蔡澄清、常青等一批同志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中學寫作教學仍然陷在沼澤泥潭之中,無法大步前進。教師費了不少心力,學生的寫作水平仍然很差,“很多學生連一封信都寫不好”。中學寫作教學怎樣才能跳出沼澤泥潭?筆者以為,首先要解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編好教材
解放以來,從全國范圍講,可以說沒有過真正的寫作教材。近些年逐漸重視了寫作規(guī)律、寫作方法的教學與研究,但還在初級階段,沒有真正形成科學體系。寫作知識和練習還統(tǒng)在閱讀教材之中,散見于每單元的最后或課后的個別練習中。這些知識和練習東一láng@①頭,西一棒子;或重復,或遺漏;無論從量還是從系統(tǒng)性、科學性,即使從形式上說,都無法稱其為“寫作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沒有教材,教學沒有明確目標。雖說“教學大綱”里也有“記事寫人,內(nèi)容具體,有真情實感”一類文字,但對于寫作教學來說,過于簡約籠統(tǒng)。教師教學充滿了盲目性。沒有教材,教學沒有科學序列,F(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基本上還是按體裁分單元的文章選讀,對寫作,雖說編者也有整體想法,但還是缺乏寫作本身的科學序列。這種寫作教學,既談不上在哪一點上與小學接軌,也說不上為中學生的深造或就業(yè)作了怎樣的準備。沒有教材,教學沒有可靠依據(jù)。教師們認為,教完課本上的課文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至于作文,一學期九篇多了,八篇可以,七篇、六篇也夠了。上寫作課,沒有“寫作備課本”,沒有“作文批閱記錄”,沒有“作文講評提綱”,也不講寫作知識。好些的,出個題目,說上幾句;差些的,干脆挪作講讀課。寫作教學充滿了隨意性。沒有教材,質(zhì)量無法準確檢測。高考是選拔性考試,作文閱卷人尚且抱怨沒有一把比較客觀的尺子,以致同一篇作文見仁見智,中間相差十幾、二十分;高中會考是素質(zhì)考試,要判斷學生作文是否合格,沒有個明確恰當?shù)臉藴,怎么評分?學生期末考試作文,教師主要根據(jù)自己好惡打分,分數(shù)又怎能公正地評價學生寫作水平?似這樣無目標、無序列、無計劃地教學,無標準地檢測,中學
[1] [2] [3]
【中學寫作教學突破性改革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相關(guān)文章:
中學寫作教學芻議04-29
高校學報改革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述評04-29
高職應用寫作教育教學改革論析05-01
改革作文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04-29
新課標下的中學化學教學改革05-01
教學反思-幾個問題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