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的語情感悟和情境優(yōu)化
感悟即感受領悟,是人們對某一事物心領神會的一種境界。東方文化重感悟,語情信息的理解更重感悟。 面壁三日,恍然大悟;涵泳品味,豁然貫通;得意忘言,妙然心悟。這都是對感悟現(xiàn)象的形象描述。這里所說 的悟,指的是語情信息理解上的一種特殊的思維現(xiàn)象,是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里所引述的那種“自然靈氣 ,不思而至”“須其自來,不以力構”的思維睿智。認識上述語情感悟的特征,并根據(jù)這一特征設計語文課堂 教學,對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情境,實現(xiàn)高層次的教學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漢語言特有的美感形態(tài)和人文網(wǎng)絡語言的情意色彩決定的。美國詩人龐德不認 識漢字,但他僅從漢字的形態(tài)就感悟到了一種妙不可傳的語情信息奇觀,因此,他把漢字稱之為“大自然作用 的生動速寫”。有位來華訪問的美國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認為中國語言的語情現(xiàn)象太奇妙了。他以體育比賽 為例說:“中國人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意思是說中國隊贏了;中國人又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還是 說中國隊贏了?傊还苁莿贁,勝利都屬于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可見,在特定語境中,意義相反的 詞語構成的語言,反倒可以表達相同的語情信息。楊振寧博士曾說過:“中文的不精確常常是優(yōu)點。中文用來 寫詩則極好,因為寫詩不需要精確,太精確的詩是不好的!睏畈┦克f的不精確,其實是準確地說出了漢語 言語情信息傳遞中美感形態(tài)的一種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隱性特點。
語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語義本身。因為,語言主體表現(xiàn)事物對象時,已給事物對象注入了鮮明 的主觀色彩,正如王國維所云:“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薄疤烊撕弦弧薄ⅰ吧衽c物游”,就是對這 種現(xiàn)象的經(jīng)典性概括。而當人們通過閱讀去感悟別人的語情信息時,又不可避免地帶進聽讀者的主觀情緒,自 然就會出現(xiàn)“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奇觀。因而,就此意義上說,語情理解離開了語言接受主體 的神會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盡意”來形容語言表達的困難。這里的“意”其實主要指的是一種感情,一種只可意會的 無限悠遠的內(nèi)涵。有人說:文學即人學,人學即情學。在文學家的筆端,有時“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大千世 界中,人是極具情意化的精靈,人對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直接觀照訴諸于語言的載體,必然會帶上極具情意化 的色彩。但是,情感永遠大于語言。在某種意義上說,“真感情”不是作家寫出來的,也不是教師講出來的, 而是心靈感悟出來的。而這種語情感悟則直接源于語言接受者用心靈擁抱語言時所產(chǎn)生的思維和情感的震顫。 這種震顫看來雖然難以靠閱讀者的主觀意識去準確的定位和調控,但它是感覺、知覺、記憶、聯(lián)想、靈悟等綜 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與理性相統(tǒng)一的一種悟性,是一種近乎“跟著感覺走”的心理溝通與語情禪悟。心理學 與美學的思維方式為這種語情感悟大開了方便之門,使人們從體味言外之意、話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 通感和頓悟,去心領神會語情的內(nèi)涵,收到以少勝多、神與物游、言有盡而悟無窮的語情理解效果。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喚起的那種感覺,是類似我們當著親愛的人面前時所洋溢于 我們心中的那種愉悅!边@里提到的“那種愉悅”,其實就是審美對象作用于審美主體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 活動,是產(chǎn)生于語情感悟基礎上的特殊心靈感應現(xiàn)象!胺蚓Y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边@里, 劉勰不僅指出了語言創(chuàng)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語情感悟在學習情境中的重要意義。在語文教學實踐 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師,一位善于借助于語言的內(nèi)在情感去觸動學生心靈的教師,他就有 可能創(chuàng)造出高質量的語情感悟的教學情境。
&nbs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