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自讀課文及其教學
隨著語文教材改革的不斷深入,自讀課文已成為教材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能充分發(fā)揮自讀 課文的作用,落實自讀課文的編排意圖,使自讀課文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教學,這就有必要對自讀課文作些實 質(zhì)性探討。下面是我們對自讀課文及其教學的淺層次認識,當否,懇望專家、同仁指正:
一、講讀課文、自讀課文的關系及教學自讀課文的原則
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略談國文學習》中講:“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極點 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這種生活的能力!痹凇洞罅ρ芯空Z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 中又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 。”我們知道,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一般以單元為單位,每單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由體裁、內(nèi)容、 特色等類似的課文及其相關內(nèi)容組合而成。課文分兩類,即講讀課文(亦稱精讀課文)和自讀課文(亦稱略讀 課文)這兩類課文目標一致,但教學目的各異:教學講讀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目標知識,掌握閱讀分析同 類文章的方法與規(guī)律,給學生以“知”,起“舉一”的作用;而自讀課文則是講讀課文的延展與深化,教學自 讀課文的目的是學生在教師教學講讀課文的前提下,自覺、準確的把“知”(講讀課文學習中所獲得的基礎知 識、閱讀方法、經(jīng)驗、規(guī)律等)遷移到自讀課文的學習中,以實行“行”,從而使之成為“反三”的實踐性工 具。由此可見,講讀課文與自讀課文是“舉一”與“反三”、“知”與“行”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 本單元目標的實現(xiàn)而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與作用,體現(xiàn)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科學性。
從以上講讀課文與自讀課文關系的分析可見,兩類課文有著明確的要求與分工,編排意圖不同,功能也不 同:講讀課文承接著本單元主要教與學的任務,是單元教學重點,該課文教學強調(diào)必須充分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做好示范,給學生以“知”,為學生“反三”作準備:自讀課文則承擔著本單元目標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 握、以致于自如運用,使“知”向“行”轉化的的重任,該課文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活動(自讀、自析)為主,教 師把閱讀分析權交給學生,使自讀課文成為學生“知”向“行”轉化的訓練場。由此可見,自讀課文的教學與 講讀課文的教學從內(nèi)容到形式上都不盡一致,有其獨特的教學原則:
1.自讀性。這是從學生學文的角度講的,它是教學自讀課文的最根本點,講讀課文學習中所獲得的“知” (知識、經(jīng)驗、方法、規(guī)律等)為自讀、自析自讀課文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師在教學自讀課文時 必須把“自讀權”還給學生,把“自讀時”讓給學生,把“自讀法”授給學生。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讀性”的 原則,學生的“自讀力”才能得到鍛煉,才能真正實現(xiàn)“知”向“行”的轉化。
2.引導性。這是從教師教文的角度講的,是教學自讀課文的基本點。這一原則與第一個原則相輔相成。要 求老師在把“自讀權”大膽放手時,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應加以組織、引導,使學生正確進行知識遷 移。不要求教師“纖屑不遺、發(fā)揮凈盡”,而是“提綱挈領、期得其得”。(摘自葉老《略讀指導舉隅》前言 )這樣,學生的自讀能力才能得以形成,習慣才能養(yǎng)成。
3.反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