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反思電化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摘要:電化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于語文教學,無疑起了節(jié)省時間,增大課堂容量,直觀形象的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有許多不盡合理的地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電教手段必須依靠教師的認真選擇、科學設計、精心組織,合理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效能。
關鍵詞:電化教學 語文 運用
電化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于語文教學,無疑起了節(jié)省時間,增大課堂容量,直觀形象的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還有許多不盡合理的地方,現(xiàn)把我的一管之見匯總如下:
一、濫用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在公開課教學中,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已成為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于是,教師講公開課就盡可能多地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錄像機、錄音機、投影等在一堂課中輪著使用,教師顯得手忙腳亂,學生看得眼花繚亂,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學生疲憊不堪,教學效率并無真正提高。
愚以為,教師教學時,運用電教手段,首先要考慮到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為電教媒體畢竟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
二、放錄音代替教師范讀
我們在下鄉(xiāng)聽課時,經(jīng)?吹竭@種現(xiàn)象,教師把錄音機在講臺一放,完成了范讀任務。原因是錄音機的聲音來自于播音員,吐字、發(fā)音無可挑剔。其實并非如此,因為有的播音員并不完全熟悉課文,尤其是不完全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意圖,只憑自己的理解去抒發(fā)感情,因此,感情上抒發(fā)似乎不是情從心出,過于生硬和牽強,缺乏親切感和真實性,因而我以為,教師范讀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師范讀,給學生提供了視覺和聽覺形象,學生能很真切地聽到教師本人的聲音,能很真實地感受到老師隨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流露出的喜怒哀樂,學生會從老師那充滿激情的朗讀、豐富的表情中展開聯(lián)想,受到某種啟迪和教育。
綜上所述,教師范讀絕不能被錄音所取代。
三、投影代替板書
投影儀在教學中普遍使用,一是因為操作簡便,二是教師事先可把教學內(nèi)容寫在投影膠片上,可大大節(jié)省時間。但有的教師卻一省再省,把板書的內(nèi)容也省掉了。我認為投影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它絕不能取代板書。這是因為:
1.投影儀所顯示的內(nèi)容一閃即逝,學生還未反映過來,畫面就消失了,學生的印象是蒙眬的、模糊的。
2.學生通過教師的板書,總結所學的知識,找出重點、難點,學生還可以隨著教師的講解邊思考、邊記錄、邊記憶,學生整理好筆記,其主要內(nèi)容在頭腦中就形成了初步印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四、處理好錄像和教材內(nèi)容的關系
錄像可以把靜態(tài)的物像轉變成動態(tài)的物像,展示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形象。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注意了錄像片和教材內(nèi)容的關系,播放有關教材的錄像。那些生動具體的藝術形象對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無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實踐中,我體會到要適時、適度、高效地使用錄像,要注意以下幾點:
1.錄像片較長,要放在課前放。課內(nèi)不能占用很長時間放錄像,否則會減少師生共同品味咀嚼課文的時間,有喧賓奪主之感。
2.要注意錄像片的局限性和語言藝術的豐富性、抽象性,錄像雖為我們提供了聲音、色彩、圖像。比較直接鮮明,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錄像片,“一道凝碧的淚痕”及那種淡淡的憂愁,無論怎樣展開聯(lián)想也無法從中看到。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字,雖不如影視藝術的審美直接、鮮明、強烈,但卻給學生提供了藝術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天地。豐富、抽象的語言文學藝術,有時是不能用簡單直觀的錄像片來圖解的。
綜上所述,任何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都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絕不能用形象代替抽象、用圖像代替文字,電教手段必須依靠教師的認真選擇、科學設計、精心組織,合理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效能。
【反思電化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4-30
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與思考04-29
[音樂論文]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04-30
談地理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04-30
電教手段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