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同類型熱液金礦系統(tǒng)的流體包裹體特征
摘要:為使流體包裹體研究結果得到較好的解釋,避免礦床地質描述與流體包裹體研究結果發(fā)生矛盾,本文試圖以金礦床為例,建立科學而簡便易行的礦床地質與包裹體特征之間的鏈接.為此,本文簡單評述了現(xiàn)有金礦床成因分類方案,建議以主導成礦系統(tǒng)發(fā)育的地質作用特征劃分5種類型:①漿控高溫熱液型,包括斑巖型、爆破角礫巖型、鐵氧化物型、夕卡巖型等巖漿熱液型礦床;②造山型,即變質熱液型;③淺成低溫熱液型--陸相火山巖-次火山巖中的改造熱液型;④微細粒浸染型(卡林型或/類卡林型)--沉積巖容礦的改造熱液型;⑤熱水沉積型(VMS型和SEDEX型)--水下噴出地表的改造熱液型.然后,分別介紹了5類成礦系統(tǒng)的標志性地質和流體包裹體特征,找出了它們之間具有成因標志意義的關鍵性差異;將成礦流體分為改造、變質和巖漿3個端元性成分,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熱液礦床具有多階段多因復成的特點,晚階段流體均為改造熱液或有大量改造熱液注入,因此指出,晚階段的流體、蝕變和礦化特征不能用于判別礦床成因和類型,只有早階段的特征才能準確指示礦床成因和類型.改造熱液以低溫、低鹽度、低CO2含量為特征,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和/或海水;變質熱液以中溫、低鹽度、高CO2含量為特征,而巖漿熱液則以高溫、高鹽度、高CO2含量為特征;巖漿熱液礦床發(fā)育含多種子晶包裹體和高鹽度富CO2的包裹體,變質熱液礦床發(fā)育低鹽度富CO2包裹體,改造熱液礦床總體缺乏含子晶包裹體和富/含CO2包裹體,大量發(fā)育水溶液包裹體.最后,討論了各類成礦系統(tǒng)發(fā)育的巖石圈構造背景,如造山型礦床形成于地殼擠壓造山-變質-隆升過程,熱水沉積型礦床形成于地殼拉張成盆過程,古生代或更早的淺成低溫熱液型礦床只能保存在增生型造山帶等,提出礦床及其包裹體是研究大陸動力學的理想探針. 作者: 陳衍景[1]倪培[2]范宏瑞[3]F Pirajno[4]賴勇[5]蘇文超[6]張輝[6] Author: CHEN YanJing[1] NI Pei[2] FAN HongRui[3] F Pirajno[4] LAI Yong[5] SU WenChao[6] ZHANG Hui[6]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成礦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廣州,510640;北京大學,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100871南京大學,殼幔演化與成礦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21009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巖石圈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29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成礦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廣州,510640;Geology Survey of West Australia, 100 Plain Street,Perth, WA 6004, Australia北京大學,造山帶與地殼演化重點實驗室,北京,100871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貴陽,550002 期 刊: 巖石學報 ISTICSCIPKU Journal: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7, 23(9) 分類號: P618.51 關鍵詞: 金成礦系統(tǒng) 流體包裹體 礦床地質 探針 大陸動力學 機標分類號: P61 P59 機標關鍵詞: 熱液金礦 成礦系統(tǒng) 流體包裹體 特征 gold deposits 巖漿熱液礦床 淺成低溫熱液型 的改造 金礦床成因 變質熱液 熱液型礦床 系統(tǒng)發(fā)育 低鹽度 造山 礦床形成 礦床地質 微細粒浸染型 卡林型 含量 高鹽度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同類型熱液金礦系統(tǒng)的流體包裹體特征】相關文章:
膠東地區(qū)與金礦成礦有關的花崗巖體中的流體包裹體研究05-02
海南西南部抱倫金礦床流體包裹體及穩(wěn)定同位素特征04-29
漣源凹陷流體包裹體特征與天然氣成藏04-29
內(nèi)蒙撰山子金礦流體包裹體特征和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探討04-26
膠東西北部黃埠嶺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及其在成礦預測中的意義05-02
錫鐵山鉛鋅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及成礦環(huán)境研究04-27
流體包裹體研究:進展、地質應用及展望04-27
甘肅陽山超大型熱液金礦床的成礦特征04-27